APP下载

论中国当前供需结构性改革思路

2017-04-14纪明许春慧

社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总需求新型城镇化

纪明+许春慧

摘 要:供给和需求均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特征。当经济发展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制约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供给总量转换为需求总量;当经济发展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向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演进,制约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主导因素将由供需总量逐渐转换为供需结构。相应地,宏观经济政策设计也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相机决择。改革开放以来,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增长效果良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已具备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特征,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重点是寻求供给与需求的内部均衡及结构间均衡,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寻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及突破点,以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关键词:总供给;总需求;供给结构;需求结构;新型城镇化;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1-0030-10

作者简介: 纪 明,广西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许春慧,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广西 南宁 5300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增长绩效:1979-2014年,名义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也由建国初期的贫困落后快速迈向基本小康,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但自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恶化和通货膨胀预期等多重迭加压力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遇到制约,出现了与以往宏观经济周期不同的运行特征。现实条件下,如何应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成为中国当前及以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政策设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为目标,尝试在总需求-总供给的系统分析框架下,探究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和供给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一般原理,进而寻求中国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供给新热点及需求侧结构性改革释放需求潜力的突破点,促使需求与供给协调,实现更加合意的经济均衡,进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总需求、总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在經济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是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中,都有关于总需求、总供给与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关系的论述,但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增长的需求决定或供给决定的争论由来已久,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萨伊定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供给学派的供给决定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总需求、总供给、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相关概念,但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生产与消费关系和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相关论述有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密切相关的内容与形式。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1这说明了一定的生产(供给)决定着一定的消费(消费需求),生产(供给)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消费(消费需求),而消费(消费需求)对生产(供给)有强大的反作用。

马克思的消费力理论指出:“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2消费力分为个人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两种形式,个人消费力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社会消费力“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种消费力还受到追求积累的欲望的限制;受到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的欲望的限制”3。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社会生产也相应包括两个部类:第Ⅰ部类即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第Ⅱ部类即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消费领域。两大部类产品内部保持各自的供求平衡关系,两大部类之间也同样保持供求平衡关系,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分配在各个部门保持平衡,这些是实现简单再生产的条件。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而要使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就必须要解决两大部类产出如何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实现的问题,即两大部类还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列宁把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引入扩大再生产,在《论所谓市场问题》等著作中详尽论证了生产资料生产较快增长的原理,发展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4。

(二)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他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论断。萨伊认为,人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把自己生产的产品送到市场上只是为了交换其他商品,因而“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5。按照萨伊定律,市场中一种商品的生产会为另一种产品开辟了销路,更多的供给表示有更多的需求,需求量会始终与供给量同比例增加。因而,生产中虽然会因为其他商品的生产不足而出现暂时性、局部的生产过剩和失业,但总体上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然是恒等的。当经济中出现暂时性、局部的生产过剩和失业时,其解决的方法是扩大生产增加供给,而不是增加需求或削减供给。基于上述认识,萨伊定律所处历史阶段的经济学理论关注的中心是总供给或总产量的决定,而总需求及其决定因素则被忽视。

(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凯恩斯把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即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称之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凯恩斯认为,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人们流动性偏好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因而,有效需求通常都是不足的,市场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据此,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的国家不干预政策,力主扩大政府机能,通过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均衡。

(四)供给学派的供给决定论

以拉弗、费尔德斯坦、巴雷、罗伯茨、芒代尔、伊文斯和吉尔德等人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否定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肯定“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强调增长的供给因素分析,认为引起经济停滞的原因是供给不足,产量的增长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生产率的增长,生产要素的变动取决于对各种要素的激励机制等。基于此,供给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刺激总需求的政策是无效的并且有害,当需求在优先次序上取代供给时,必然造成经济停滞和缺乏创造力、通货膨胀和生产率下降,强调用供给管理取代需求管理,通过大规模减税、加速折旧刺激投资和资本形成和奖励技术创新促进生产率提高,通过结构性调整促进资源从衰退部门向增长部门转移,促进资源由消费转向投资,通过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等手段来促进生产或总供给增加1。

(五)新古典综合派的AD-AS模型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一方面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另一方面,把凯恩斯主张的政府干预和古典学派主张的自由市场机制调节综合,构造了一个综合性的AS-AD模型作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核心方法或工具,主要说明:第一,在短期内,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实际的国民收入、就业量和价格总水平,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刺激总需求提高国民收入和充分就业量,使经济由萧条走上繁荣,但如果总供给缺少刺激或遭受负向冲击,经济可能陷入滞胀状态;第二,在长期内,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经济的产量水平处在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的水平上,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因素决定,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基于此,新古典综合派指出,要想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政府不但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更要进行供给管理,总供给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短期内通过实施收入政策控制成本和价格,长期采用人力政策、促进资本形成的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来培养供给潜力2。

二、供需转换:经济持续均衡增长规律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基于理论回顾,本文尝试融合相关理论,依据经济学中关于总供给结构与总需求结构的相关论述,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为目标,搭建总需求-总供给的系统分析框架,认为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持续均衡增长问题,不仅要关注供需总量均衡和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结构均衡,还必须要考虑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供需总量及结构变化。因而,本文把供给结构从产品供给的角度进行分类,即产品的总供给包括消费性产品的供给和生产性产品的供给,总需求则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包括进口需求与出口需求),尝试从静态与动态视角探究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需求供给因素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一般规律及其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相机决择。

(一)供需均衡与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及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静态分析

从静态角度进行供需总量考察,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总产出)的决定存在“短边规则”,供需总量均衡是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关键,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总需求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总需求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

从静态角度进行供需结构考察,经济持续均衡增长需要考虑供需结构的内部均衡及供需结构间均衡。由于总供给与总需求内部结构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影响,供需结构均衡的影响机制相对复杂。首先,考察供需结构的各自内部均衡,从总需求结构内部均衡来看,我们分析问题的逻辑从人类的基本生存开始,人类生存需要有基本的物质需求,即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扩张带动投资需求扩张,投资需求一旦形成,一方面需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还需要满足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旦消费需求或投资需求出现不足或过剩,可以用出口需求与进口需求进行弥补;从总供给结构内部均衡来看,消费性产品供给与投资性产品供给间存在均衡,当生产能力一定时,消费性产品供给过少,生产性产品供给过多,人类的基本生存无法保障;消费性产品供给过多,生产性产品供给不足,经济会陷入低水平贫困的恶性循环而无法实现持续增长。其次,考察供需结构间均衡,消费性产品供给扩张需要满足消费需求扩张,由于投资需求具有需求与供给的“双重性质”:在开始的时候是需求,一旦形成生产能力后形成供给,因而,投资需求扩张需满足消费性产品供给扩张与投资性产品扩张。因而,从静态角度分析,供需结构间均衡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消费性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均衡,投资需求与消费性产品供给和生产性产品供给均衡(见图1)。

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重点是“补短板”和平衡结构:首先,以供需总量均衡为目标,根据供给与需求的具体情况,需求不足则采取需求管理政策,供给不足则采取供给管理政策;其次,以供需结构均衡为目标具体设计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体系及实施路径。

(二)供需轉换与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及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动态分析

经济增长的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特征,具有动态性。本文此部分将从基于工业化视角的经济发展阶段出发,把经济发展按工业化特征划分为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三个阶段,动态探讨供需转换与经济持续均衡增长一般规律及其宏观经济政策设计。

1.工业化不同阶段供需转换与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一般规律

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初期阶段,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是社会生产的主导产业。在这一阶段,生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存类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及具有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特点,从供给与需求的总量上来看,这一阶段总供给增长一般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增长,制约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供给方面的供给不足。而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内部结构来看,在供给结构方面,消费性产品的供给是主导,生产性产品的供给次之;而在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起主导作用,投资需求次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进口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消费性产品的供给不足。因而,这一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供给侧的供给不足,特别是消费性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常态,在供给约束的情况下,投资需求大于生产性产品的供给,总产出不是决定于投资需求,而是决定于生产性产品的供给,这一阶段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基本模式是“总供给扩张(主要是消费性产品供给扩张)-消费需求扩张-投资需求和进口需求扩张-生产能力扩张(生产性产品供给扩张)-产出增加”的供给主导驱动经济增长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产业。由于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少,且工业具有比农业和服务业更高的生产效率,在这一阶段,从供给与需求的总量上来看,经历了工业化初期阶段的资本积累,生产能力持续扩大,产品供给能力和速度均得到大幅提升,经济增长的速度也相应会比第一阶段有所提高,制约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将由第一阶段的供给不足逐渐转变为需求不足。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内部结构来看,在供给结构方面,由于技术水平提高和工业生产特点,消费性产品的供给能力和生产性产品的供给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在需求结构中,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特别是工业类生产性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导致投资需求快速增长,由于消费受制于人的天然属性,消费需求增长速度一般会慢于投资需求,导致消费需求相对不足而出现部分产品的产能过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消费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过剩生产能力。因而,这一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需求侧,其基本模式是“投资需求扩张-生产能力(供给)扩张-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扩张-产出增加”的需求驱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服务业逐渐取代工业和农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产业。从供给与需求的总量上来看:经历了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的资本积累,生产能力持续扩大使产品供给量达到较高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也将不断升级转换,反映生活质量与生活品质的服务类消费性产品的需求,如住房、教育、旅游、医疗等产品的需求将会大幅上升,消费需求总量上升及结构升级相应带动投资需求总量上升及结构升级。因而,从总量上来说,这一阶段制约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不仅会表现在供给方面,也会表现在需求方面。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内部结构来看,在供给结构方面,某些工业类生产性产品的供给过剩现象可能会出现,相应地,工业类生产性产品的供给应向消费类生产性产品的生产供给转换,由于服务业生产效率低于工业,这一转换在某种程度上会使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而在需求结构中,工业的投资需求下降和服务业对资本投入要求相对较低,这将会使投资需求增长趋缓并趋于稳定,消费需求也将由第二阶段的工业消费品主导逐渐向服务类产品主导转换并趋于稳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需求和进口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消费需求或投资需求的不足及过剩。因而,这一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已不是供需总量问题,而在于供给侧的结构转换和需求侧的消费结构升级,其基本模式是“供给结构转换-供给升级-消费需求升级-投资需求升级-生产能力扩张-产出增加”的供需双因素驱动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2.工业化不同阶段宏观经济供需管理政策设计的相机决择

从动态发展角度完整考察工业化阶段性演进可以发现,当经济发展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制约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主导因素由供给总量转换为需求总量,而当经济发展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向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演进时,制约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主导因素将由供需总量问题逐渐转换为供需结构问题。相应地,宏观经济政策设计也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相机决择。

在经济发展工业化初期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重点在供给侧,兼顾需求侧政策设计。首先,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影响消费性产品供给扩张的因素是供给侧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和政策体系设计的优先选择;此外,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走出贫困,生产性产品的供给政策设计也非常关键,否则,经济发展可能会一直处于低水平贫困的恶性循环。其次,在需求侧的政策设计方面,要正确处理消费与积累的关系,当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刺激投资需求加强资本积累的政策设计成为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因而,投资需求需要在消费性产品的供给和生产性产品的供给中寻求均衡配置,进而达到“既要保生存、又要保发展”的目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用进口化解供给不足的对外贸易政策设计非常必要。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重点应在需求侧,兼顾供给侧政策设计。首先,积极扩大总需求消化生产日益扩大的供给能力成为需求侧宏观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而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张的因素是政策设计的關键和政策体系设计的优先选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用出口化解因消费需求不足而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的对外贸易政策设计也非常关键,否则,经济发展可能会陷入产能过剩的危机。其次,在供给侧的政策设计方面,当满足基本消费性产品和生产性产品供给后,提升消费性产品层次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提升生产性产品供给层次形成新的供给热点的政策设计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否则经济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停滞不前。

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已不是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重点应兼顾供给侧结构性政策设计和需求侧结构性政策设计。首先,在供给侧宏观经济政策设计方面,促使生产性产品结构升级形成新的供给热点和提升消费性产品供给层次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是这一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其次,在需求侧宏观经济政策设计方面,影响消费需求扩大及消费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是宏观经济需求侧政策首先解决的问题,而在投资需求方面,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导向扩大投资需求,依据高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投资效率是政策设计的关键,相应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鼓励进出口的对外贸易政策设计非常必要。

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供需总量变化与经济运行特征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供需总量变化趋势

结合前文中国经济发展工业化不同阶段供需转换与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的一般规律的理论阐释,本文分1978-1992年、1993-2000年和2001-2014年三个阶段来剖析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供需总量变化情况。

1.1978-1992年的供给不足阶段

建国以来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供给短缺状态,改革开放以前长期受压抑的居民消费需求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剧烈爆发,成为启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动力。分阶段考察可见,1978-1984年间,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达到12.2%,受消费需求带动的投资需求增长率达到9.1%。1985-1990年间,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达到14.9%,投资需求年均增长率达到14.3%,这两个阶段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投资需求,显示两个阶段的供给均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需要,但由1978-1984年阶段过渡至1985-1990年阶段,消费与投资之间年均增长率差距缩小说明生产能力不断积聚。

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由于消费受投资(供给)所决定,而“投资滞后性”的存在使投资需求增长相对较慢,在市场上会表现为一些生活消费品的供给不足而出现抢购现象。在这一阶段,由于农村居民抢购生活必需品和城镇居民抢购耐用消费品引起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在1988年和1989年分别达到18.5%和17.8%,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规模较大的通货膨胀。

2.1993-2000年供需关系转换阶段

分阶段考察发现,1991-1994年,在政府采用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回升的措施下,投资需求超常增长,年均增长率32.9%,在投资需求驱动下的消费需求也超常增长,达到24.3%。1995-2000年,受国家紧缩性货币政策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均相对较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2%和10.6%,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投资需求依然显示经济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给不足,但多年以来的资本积累已形成越来越大的生产能力,1996年底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标志着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改变,1997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商品供给过剩成为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2001-2014年的供给过剩逐渐显现阶段

2001-2009年间,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增长波动较小且经济增长率不断提升的良好发展阶段,名义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2%,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12.2%,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17.5%,长期高投资率下导致的强“投资惯性”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逐渐凸显。从1998年开始,全社会对于钢铁、水泥等几个工业行业的良好外部环境存在很强的共识,包括影响水泥、电力等行业的国内基础建设持续增加,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三次大规模产能过剩1:第一次是1998年至2001年,第二次是2003年至2006年,第三次是2009年以后,导致商品积压和工业产品的库存大幅增加,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几个工业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行业也出现了潜在产能过剩的问题。2009年以后,在西方金融危机、经济发展阶段转型和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多重压力下,经济增长速度也由高速进入中速,名义GDP年均增长率由上一阶段的15.2%下降至12.3%,刺激消费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设计发挥效果使消费年均增长率由上一阶段的12.2%略微上升达到13.1%,投资年均增长率由上一阶段的17.5%大幅下降至12.1%。

(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

1.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进入中速

由图2可见,除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经济增长波动幅度较大以外,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特别是在2003-2007年间,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增长GDP年增长率均超过10%且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上升。但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除2010年以来,各年经济增长速度均低于10%,特别是自2012年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至8%以下且持续了3年,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政府决策层面和学术界的重点关注。

2.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出现新趋势

分阶段考察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可见:1978-2009年间,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下降;在2001-2009年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增长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如部分产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但自2009年以来,传统的“投资-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悄然发生转换,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下降转变为上升,投资和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阶段贡献率由上升转换为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2009年间49.6%提升至60.3%,消费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见表1)。

3.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率出现新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

图3呈现了1993年以来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变化趋势。总体上看: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由第二产业(或以工业代替)主导逐渐转变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重,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中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中持续上升。分阶段考察发现:1991-2000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2.7%,2001-2013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下降为44.1%;1991-2000年,第三產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9.9%,2001-2013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上升至为44.2%,与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相当。经济增长的产业贡献率出现新趋势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由工业化中期阶段逐渐向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过渡。

4.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与部分行业的供给不足并存

由于投资具有需求与供给的双重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投资需求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的供给效应逐步显现,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纺织和家庭耐用电器为代表的主要工业产品的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增长的主要制约。产能过剩主要表现在:以工业产品的库存为例,在2001-2007年统计的40种主要工业产品库存增长20以上的比重达到33.3%;2009-2011年统计的100种主要工业产品库存增长20以上的比重达到46.7%1。以产能利用率为例,2001年,我国制造业总体产能利用率为93%,2008年,制造业总体产能利用率下降至86%;2012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据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的产能利率72%、73.7%、71.9%、73.1%,远低于80%的合理化水平。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相并存的是,部分行业供给不足现象也比较明显,如部分地区的拉闸限电致使部分企业开工不足,东部地区部分企业出现用工荒,以电气机械、电气设备、仪器仪表、高端文体制造产品和农副产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产品及高端消费品局部供给短缺现象明显。

5.增长速度放缓与要素价格上涨并存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要素价格扭曲为企业提供了较低生产成本,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但2008年以后,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相并存的是要素价格上涨,制造业工资水平、资本要素价格明显上升。1990-2008年,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3.5%,略高于同期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速度的13.3%;2009-2013年,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2.3%,显著低于同期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速度的14.0%。在利率及汇率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及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银行业运营成本上升的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资本要素价格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7天)的變化趋势为例,2002-2005年间利率水平接近1980-2001年间的利率水平,约在2%左右,2006-2008年则上升至3%左右,2009-2010年虽有短暂下调,但2011年以后,利率水平比1980-2001年间的利率水平上升至4%左右,比2002年涨幅达到100%1。

四、中国当前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供需总量变化趋势及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表明,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已具备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属性,并同时具有后工业化阶段的部分属性。相应地,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的重点不应是供给与需求的总量问题,而应是兼顾供给侧结构性政策设计和需求侧结构性政策设计。

(一)宏观经济政策供需管理的目标及载体

中国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实质上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对供给与需求的转换产生重大影响。面对中国经济运行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结合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阶段供需特征变化及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解决主要问题的理论剖析,中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政策供需管理目标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关注的重点不应是供给与需求的总量问题,而应是寻求供给与需求的内部均衡及结构间均衡,政策不仅要重点寻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点,同时也应在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寻求突破点。

世界多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居民消费结构将由工业消费品主导向服务业消费品主导升级,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将由工业转变为服务业,在这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大规模工业化所带动的巨大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路径难以为继,而城镇化战略相应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供需管理的载体。提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能够为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创造必要的空间,同时也是创造供给新热点、改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转型升级的契合点。事实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多在80%以上,近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虽然快速推进,但总体上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2014年全国平均水平的城镇化率仅为54.8%,特别是诸多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多在50%以下,城镇化必然是扩张有效供给、改善供给结构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点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中国当前产品供给失衡一方面表现为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部分资本密集的生产性产品供给过剩和以电气机械、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以家庭耐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性产品过剩和反映生活质量的高端文体制造产品供给不足。因而,当前供给侧宏观经济政策着力点首先是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以更大的决心坚定不移地消化和淘汰部分过剩产能,增加适应社会发展阶段特点的高技术性含量的生产性产品供给,加强提升生活质量的消费性产品供给能力,进而扩张有效供给和改善供给结构,以更大的毅力用改革阵痛换取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空间与动力;其次,由于产品供给主要受到技术、资本存量、劳动力素质、物价等因素制约,因而,必须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本供给结构改善提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供给基础层面,鼓励企业技术设备升级和加大技术创新的财税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已经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市民化和加强教育改革导向,提升劳动力素质及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稳定能源资源、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进而控制物价水平大幅波动。

(三)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点

从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性质来说,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投资需求是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的关键,而出口需求和进口需求只能作为消费和投资的必要补充。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需求结构失衡主要是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超常规发展,而消费需求增长相对滞后。因而,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点来说,当前需求侧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首先是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一方面促进农村居民城镇化,另一方面提升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这两方面的综合效果进而会从数量和质量上极大地扩大与提升居民消费需求;其次,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导向扩大投资需求和优化投资需求结构,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住房、医疗、卫生、教育、休闲、娱乐等领域的投资,改善许多中西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最后,坚持扩大内需的新型城镇化政策还必须辅之于正确的进出口导向政策,把净出口需求作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必要补充。

(责任编辑:晓 亮)

On the Reform of Supply Structure and Demand Structure in China

——Influence of the Conversion between 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 on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Economic Growth

Ji Ming Xu Chunhui

Abstract: The effect of the growth in response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 and supply management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is of good grow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developed characteristics to the later stages of industrialization, at the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for a period of time. The focus of macroeconomic policys design is seeking internal and structure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With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as the carrier to seek the thought and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and demand side structural reform, to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balanced economic growth.

Keywords: Aggregate Supply; Aggregate Demand; Supply Structure; Demand Structure; New-type Urbanization;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Economic Growth

猜你喜欢

总需求新型城镇化
对本轮美国通胀特征及原因的再认识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述评
吉林省总需求变动对产业增加值的拉动效应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宏观经济学中金融市场影响经济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