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46例高血压病人病位证素分布规律

2017-04-14田梦影谭元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证素病位高血压病

田梦影,谭元生

146例高血压病人病位证素分布规律

田梦影1,谭元生2

目的 探讨长沙市区高血压病病人病位证素分布规律。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同时兼顾性选择病人现居住地属于长沙市五个行政区共146例,根据证素调查表结果,分析长沙地区高血压病病人病位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病位证素以肝、脾、肾为主,青年及中年病人以肝、脾为主;老年病人以肾、肝为主;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病位证素以肝、脾为主,3级原发性高血压以肾、肝为主。病位证素组合以肝+肾>肝>肝+脾>脾+肾,证素组合为:两种证素组合>单个证素>三个证素>四个证素。结论 高血压病病素分布青年与中老年病人各有其规律。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素;组合规律;长沙市

高血压(EH)是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病症[1]。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90%~95%的病例为原发性高血压,即没有明显病因的高血压。其余5%~10%的病例由影响肾脏、血管、心脏或内分泌系统的其他病症引发的继发性高血压。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病人约有2.9亿,其中高血压病病人2.7亿,占心血管疾病的93.1%,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刻不容缓,近年来对于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也随着人们对高血压病的重视而深入起来。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本研究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同时兼顾性选择病人现居住地属于长沙市五个行政区内:分别是雨花区、天心区、岳麓区、芙蓉区和开福区,共纳入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病人146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71例。

1.2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的有关内容中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病标准[3];年龄18岁~85岁;近期1周内无降压药物应用史;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证素积分诊断都根据《证素辨证学》[4]证候辨证素量表,提取高血压病病位证素。

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年龄18岁~85岁,自愿参与研究受试者。②血压测量为静息下未服用降压药物,非同日3次或3次以上,血压测定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③初诊高血压病或既往诊断为高血压病,但自行停药一个月以上再次就诊者。

1.4 排除标准 ①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或基本资料不全、缺失等影响判断者;②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病;③

既往有脑卒中并有言语表达,交流障碍者;④精神病或者医嘱依从性差;⑤合并有恶性肿瘤或有肝、心、肾、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患有严重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⑥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5 研究内容 收集高血压病例146例,根据年龄分为不同亚组:青年组(18岁~40岁)、中年组(41岁~60岁)、老年组(61岁~85岁)。根据高血压水平分亚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3级高血压组。观察高血压病以及不同年龄段高血压病病人亚组的中医病位证素分布特点。观察高血压病以及不同水平的高血压病病人亚组的中医病位证素分布特点。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病位证素组合规律。

2 结 果

2.1 病位证素积分 在146例高血压病人中,病位证素积分不为0都计算它的积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积分小于20且大于14,只认为存在病位的病理变化,但只有积分大于20时,才可诊断为病位证素。

2.2 病位证素频数分析 整体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病位证素出现频率:肝>肾>脾>心。详见表1。

2.3 病位证素性别分析 不同性别各证素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高血压男性病人病位证素出现频次为肝>肾>脾>心;原发性高血压女性病人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次为肝>脾>肾>心。详见表2。

表1 病位证素分布表

表2 高血压病病位证素频数性别分布特点 例(%)

2.4 高血压年龄亚组分析 青年组以病位证素肝最为多见占57.7%,依次的顺序是肝>脾>肾>心;中年组病位证素频次分布特点中,以肝为最多占82.6%,依次的顺序是肝>脾>肾>心;老年组病位证素频次分布中,以肾为主,占75.7%,依次顺序:肾>肝>脾>心。详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病位证素分布频次 例(%)

2.5 病位证素按年龄分布积分情况(见表4)

2.6 病位证素与年龄的相关性(见表5)

表5 病位证素与年龄的相关性

2.7 不同级别高血压病位证素分布(见表6)

表6 不同级别高血压病位证素分布 例(%)

2.8 不同级别高血压病位证素积分(见表7)

2.9 病位证素相关性分析(见表8)

表8 病位证素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虚弱是高血压发病内在原因也是根源之所在。在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程中,“正虚邪恋,邪盛致虚”是对其病机的高度概括。《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摔眩,皆属于肝”。《类证治裁·眩晕》也说:“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震眩不定”,说明肝在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论:“头痛巅痰,……甚则入肾”,认为肾阴亏虚可导致头痛、眩晕。肾为先天之脏,现代医学研究:中医肾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高血压病易感性体质的形成是先天肾精(基因)和先天肾气共同作用结果。心主血脉藏神志。心血不足、心阳不振可致心血运行迟缓,脉道不利,久之成瘀,继而形成高血压。肺为水之上源,肺失宣肃则水液代谢功能失常,水聚成痰成饮,甚至产生水肿而发为高血压痛。

在高血压病中晚期,由于脾胃虚弱,完谷不化,元气得不到充养,气虚亏虚,脑髓失养,或随着病人年龄增长肝肾亏虚,整体上表现出来的证候多为虚性证候。饶胜利[2]认为肝气不舒则必有营气痹塞,脉络瘀阻而致高血压病。魏贻强[3]从血液流变学异常角度,提出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病理基础是血瘀。杨晓军[4]则认为长期服用含有利尿剂的复方降压药物,可导致肝阴虚及气血不足导致血虚肝旺之眩晕。徐树楠等[5]从瘀论治高血压,将瘀血形成机制概括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浊致瘀、肝热致瘀、阳亢致瘀及阳虚致瘀等多个方面。以上这些为认识治疗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对于病位的清楚认识,则对临床诊治提供重要思路。

[1] Carretero OA,Oparil S.Essential hypertension.Part Ⅰ:definition and etiology[J].Circulation,2000,101(3):329-351.

[2] 饶胜利.高血压病辨治血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9):28-29.

[3] 魏贻强.老年人高血压痛从瘀论治浅议[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6):6-7.

[4] 杨晓军.血虚肝旺型高血压诊治体会[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5):38.

[5] 徐树楠,张再康.从瘀论治高血压病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8):35.

(本文编辑王雅洁)

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重点项目(No.201403);基于高血压病古今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和挖掘高血压病证治规律;湖南省中药粉体与创新药物研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项目:基于高血压病古今文献数据库的建立挖掘高血压病证治规律(No.ZYFT201407)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

谭元生,E-mail:852340404@qq.com

R544.1 R256.2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6.002

1672-1349(2017)-06-0645-03

2016-06-22)

引用信息:田梦影,谭元生.146例高血压病人病位证素分布规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6):645-647.

猜你喜欢

证素病位高血压病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中医证素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蓄血证病机病位探析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