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州地方戏剧
——柳琴戏
2017-04-13赵洪奎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文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赵洪奎(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 文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论徐州地方戏剧
——柳琴戏
赵洪奎
(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 文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柳琴戏是徐州一带地方剧种,具有将近300年的悠久历史。柳琴戏是徐州农民的戏剧,演唱者是半农半艺人,戏剧内容是农民、农村生活,听(观)众是农民。徐州的习俗、饮食、方言,渗透在柳琴戏的方方面面,对柳琴戏的影响十分深远。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娱乐方式的丰富,柳琴戏陷入受众老龄化、资金不足的生存危机,前景堪忧。
徐州地方文化; 柳琴戏; 农民戏;风俗
一、柳琴戏的起源与发展
(一)柳琴戏的起源
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拉呼腔”“拉后腔”等,俗称“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它以其独特的唱腔与艺术表现力,风靡于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四省的交界区域。柳琴戏是一种民间色彩特别浓郁的小戏,在江苏和山东两省的影响最大。
1.柳琴戏起源的三种说法。柳琴戏的起源,因为没有文献资料的记载,只能根据一些传说或艺人传承辈份进行推研,说法颇多,至今仍无法定论。主要说法有三种。
第一种,起源于山东临沂的花鼓、柳子戏及民间小调。这是目前大多数专家、戏曲工作者认同的。乾隆二十五年重修的《沂州府志》记载:“邑本水乡,村外之田辄曰湖。十岁九灾所有来也。而游食四方,浸以成俗。初犹迫于饥寒,久而习为故事,携孥担橐,邀侣偕出,月日逃荒,恬不为怪。故兰郯之民,几与凤阳游民同视,所以劝禁以挽颓风。”[1]这段文字实际上是说兰郯灾民唱着“周姑子”,与凤阳灾民唱着“凤阳花鼓”一样,游走四方,乞讨为生。可以看出早期的“拉魂腔”与乞讨维系生计是分不开的。
第二种,起源于山东枣庄、藤县一带流行的花鼓、锣鼓冲子、四句腔和民间小调。清乾隆、嘉庆年间,花鼓在山东地区邹、藤等地相当流行。同时,这里还流行说唱形式的四句腔和“周姑子”。据记载,在花鼓戏演变为“拉魂腔”的过程中,“苏家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苏家班成立之初演唱的仍是花鼓,随着歌曲、剧种之间的交流,苏家班在演唱花鼓的时候加入了新的曲调,演唱简单的故事,具备了戏剧的雏形。之后,艺人在演出时借鉴了柳子戏中的《山坡羊》《耍孩儿》,吸收了四句腔,保留了锣鼓冲子中的打击乐,将其融为一体,形成了最早的“拉魂腔”。
第三种,起源于苏北的太平歌和猎户腔。太平歌和猎户腔是流行于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太平歌是农民为表达丰收的喜悦,根据当地流行的秧歌、号子衍变出来的曲调。猎户腔是猎户们根据当地的民歌、号子,结合当地打猎景色和自然声响创造出来的曲调。后来有三位民歌爱好者邱老、葛老和张老(一说杨老)四处搜集整理,并对其加工润色,形成后来的“拉魂腔”。
2.柳琴戏的形成过程。虽然“拉魂腔”形成至今不足300年,但是,“拉魂腔”的形成过程却是复杂的,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说唱时期、形成时期、 戏班时期、舞台演出时期。
说唱时期:即唱门子,也称为“跑坡”。唱门子,就是沿门乞讨的意思。在“拉魂腔”的萌芽阶段,其表演形式只是由单人或者是双人演唱,演唱的内容大多是反映农村的生活。艺人演唱时没有服装道具,没有弦乐伴奏,只是艺人自己敲打梆子击打节拍。
形成时期:此时的“拉魂腔”还未形成“戏”,只是为了吸引观众,在表演说唱的时候有了服装道具,演员也由单个变为多个,出现“生”“旦”的对唱,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伴以独特的舞步、身段、步法,具有了戏曲的雏形。
戏班演出时期:在这个时期,“拉魂腔”开始有了戏班,七八个艺人,组成戏班演出。例如,在清道光十年(1830)左右,邳县出现了以卢四锤为班主的卢家班,藤县出现了武家班等等。这时期的“拉魂腔”戏班十分活跃,使得“拉魂腔”的流传范围得到迅速扩大,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以致出现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的盛况。
舞台演出时期:“拉魂腔”在这一时期显著的成就,是一些“拉魂腔”戏班开始由农村进入乡镇、城市演出。虽然有些戏班还有“打地摊”的演出形式,但大都进入茶棚或简易的剧场演出。这时的“拉魂腔”,演出的剧目也大大增多,表演形式也更为成熟。
(二)柳琴戏在徐州的发展
徐州自古以来便是“军事重地”“四省通衢”,在“拉魂腔”形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便利的交通为柳琴戏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条件。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后,徐州的交通与战略地位愈发重要,即使运河改道,徐州仍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正因为徐州的重要地理位置,南北各地的戏曲都在徐州留下了印记。而“拉魂腔”在众多戏曲中突出重围,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适应了徐州地区的风俗人文环境,迎合了徐州地区人民的审美要求。徐州地区至今还流传着“‘拉魂腔’一来,跑掉绣花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谚语,形象说明了“拉魂腔”在徐州地区受欢迎的程度。
民国时期,许多知名的“拉魂腔”戏班到徐州演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苏北、鲁南、皖北一代的“拉魂腔”艺人就开始到徐州演出。即使在抗战时期,柳琴戏班仍在徐州各乡镇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留驻于徐州、临沂等地的“拉魂腔”班底,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组建了新的团体,经过艺术革新和自我完善,完成了从简单说唱到成熟戏曲的蜕变。1953年2月底,江苏省徐州市文化局根据柳琴戏中主要的演奏乐器——柳琴,将其命名为——柳琴戏,上报国家文化部,这个名称才得以广泛传播。不过,老一辈人还是叫它“拉魂腔”。在此之后,徐州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剧团添置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同时还为其新建了排练场、演员宿舍、设备先进的剧场,例如徐州鹏程剧场等。
与此同时,柳琴戏演员的培养也提上日程。1956年5月14日,徐州市人民委员会文化处开办了徐州市西区青年训练班,招收柳琴戏学员,柳琴戏的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但是好事多磨,“文化大革命”时期,柳琴戏的发展也难逃厄运,柳琴戏演员遭到批斗,柳琴戏演出遭到禁止,只许演出一些“革命样板戏”,柳琴戏遭到了重创。“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经过剧作家的潜心创作,柳琴戏重新焕发了活力。
2006年,随着柳琴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这一民间小戏的研究热潮也随之兴起,柳琴戏也由此引起各界的关注。
二、 柳琴戏——农民的戏剧
柳琴戏诞生于农村,由农民演唱,在农民中流传,扎根于泥土中,歌吟着农民的生活,所以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一)演唱者——半农半艺人
从柳琴戏起源看,柳琴戏的演唱者最初是农民。早期的柳琴戏是用来沿街乞讨的,即唱门子,事实上就是在天灾人祸的时候,靠天吃饭的农民失去了他们的经济来源,只能去乞讨。乞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仅仅依靠简单地向别人哭诉,有时候不仅得不到别人的施舍,还容易遭到别人的反感。这时候,聪明的农民将自己所遭受的灾祸,用演唱的方式娓娓道来,得到别人的怜悯,也算是卖艺赚钱,要比纯粹的乞讨更能吸引与得到别人的注意和施舍,而且还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举数得。
例如在唱词中经常出现的“有福的大爷大娘全家富贵,年年发财”,“好心的大爷大娘给点剩饭剩馍吧”,都是农民在乞讨时所唱的戏词。随着时代的发展,简单的说唱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拉魂腔”也逐渐发展,具有了载歌载舞的形式,渐渐地有了戏剧的雏形,并且渐渐形成了后来的正式的戏剧——柳琴戏。柳琴戏,也就是“拉魂腔”,不过是农民为了维持生计的产物,是乞讨的工具。正是在这种贫苦的环境下,农民才创作出了“拉魂腔”。
至今还在流传的关于柳琴戏的谚语、行话中,有这样一句话:“麦前麦后,唱戏的对头”,意思就是在农忙时就没有办法唱戏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当时柳琴戏的主要演唱者是半农半艺人,由农民演唱出来的柳琴戏浸透着农民的欢笑与血泪,充满着地道的农村风俗。
(二)戏剧内容——农民、农民生活
柳琴戏作为一种地方小戏,生在民间,长在民间,所表演的内容大多是农民的生活,即使少数歌颂王侯将相的作品,其主要人物大多也是农民出身,与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如《屠夫状元》主要讲述亲生儿子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尊严和父亲的声名,投到奸臣门下,想方设法要把自己家中的宝物献给奸臣。老夫人毅然带上宝物和女儿流落民间。一个好心的屠夫收养了娘俩。后来,新皇帝登基,寻找国宝,承诺献出国宝者封为状元。老夫人让屠夫献宝,但善良的屠夫不愿意坐享其成。最后,在老夫人和官小姐的一再劝说下,屠夫献宝,被封为状元,皇帝赐婚,佳偶天成,大快人心,又铲除奸臣,朝野欢喜。
由于表演柳琴戏的演员自身就是农民,所以在刻画农民这类人物形象时,就更加得心应手。柳琴戏较为著名的剧目《喝面叶》,主要讲述的就是陈士铎好吃懒做,妻子为了教育丈夫改邪归正,想一计策,假装生病,迫使其丈夫为她擀面叶,从此以后两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出戏剧,将陈士铎的好吃懒做与给妻子擀面叶时手足无措的形象,还有妻子聪明机智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逼真,有血有肉。
《捆被套》中有一个细节,妹妹张玉花想要敲门告诉嫂嫂,哥哥要赴京赶考:
张玉花:且慢,想俺嫂嫂才过门七天,他们小两口好得那个劲呀!可说不出来啦!我不免站在门口冒充俺哥哥回房,耍笑耍笑她!(学男子的腔调)娘子,开门来!
郭素珍:好像俺相公放学转回家。
来了!来了!(开门)
张玉花:(顽皮地)嫂嫂,叫什么?叫什么?
郭素珍:(羞恼地)死丫头!
你不学好来要学坏!
张玉花:嫂嫂![2]288-289
这种妹妹捉弄嫂嫂的生活场景,是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姑嫂之间的玩笑话、逗趣的语言,在舞台上表演时更具有感染力,熟悉的生活场景更让观众感到亲切。
《喝面叶》描述的是再平凡不过的夫妻之间的生活故事。妻子梅翠娥用机智的装病的方法,让丈夫陈士铎体会了妻子平日生活的劳苦,并帮助丈夫改正了缺点,结局自然圆满幸福。《捆被套》讲述的是农村妻子不愿丈夫做王侯的故事,在小姑的帮助下,妻子如愿留下了丈夫。而《屠夫状元》虽然是描述了官宦家族之间的政治倾轧,但是主要歌颂的还是农户出身的屠户,大团圆式的结局赞扬了农民出身的屠户不贪图钱财、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不只在这些剧目中戏剧结尾是圆满的,在柳琴戏的大多剧目中都有圆满的结局,或许有的情节太过荒诞,现实中并不太可能发生,但是通过虚幻的形式,给人一个完美的世界,也能给人以心理慰藉。
中国自古就是农耕大国,农业当然受到各朝统治者的重视,但是农民的生活一直处于苦海中,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生活的不易,让农民只能在像柳琴戏之类的艺术作品中虚构一个完美的世界,表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惩恶扬善的朴素愿望。
实际上,从柳琴戏刚开始萌芽的阶段,直至后来成型的阶段,所塑造和讲述的都是农民所喜欢和熟悉的人物和故事,如《大烟段》《赶会》《赌大钱》《摘豆角》等,还有表现农村男女情爱的、闺房恨嫁的等等,都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 听众——农民
既然演唱柳琴戏的演员主要是农民,演出的内容主要是农民生活,那么,柳琴戏的最忠实的听众当然是农民了。古时候农民看戏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一年到头,农民一直在劳作,只有农闲的时候、逢年过节、喜丧场所或是庙会上才能听到戏,平时也只是在田间麦垄中模仿演唱自己喜欢的曲目,自娱自乐。
各个地方的庙会上,都会表演自己的地方戏,在徐州的地方庙会上自然也少不了柳琴戏。在著名的柳琴戏剧《喝面叶》中,一开场就是陈士铎的独唱:“大路上来了我陈士铎,赶会赶了三天多。想起来东庄上唱的那台戏哟,有一个唱的还真不错……”[2]270那时候有一个村庄演戏了,十里八庄的农民都会在吃罢晚饭后赶去听戏。
柳琴戏的演唱者是农民,表演的是农民的生活,观众也是农民,我们可以看出柳琴戏来自于农民,服务于农民,充满乡土气息,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小戏。
三、徐州地方文化对柳琴戏的影响
地方戏是地方文化的集中表现,一个地域的风俗与文化、方言与俗语,甚至是自然风光,都能在地方戏中体现出来。提到二人转,就想到东北那广袤无垠的黑土地;提到沪剧,就想到上海那细腻精致的生活态度。地方戏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文化精神的代表,让人们提起某种地方戏剧,就能想到这个地方的人文、地貌,这与地方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分不开的。 这说明地方文化对地方戏的影响是深刻的。柳琴戏也是如此,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柳琴戏的方方面面。
(一)徐州习俗对柳琴戏的影响
何为习俗?顾名思义,是风俗习惯的意思。明代张翰《松窗梦语》语云:“相沿为风,相染成俗。”一个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都称为习俗。习俗的涵盖范围很广,包括婚嫁、丧葬、娱乐、宗教、艺术等等。
存在于徐州的柳琴戏班,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名角作台柱的, 所演唱的剧目也是很少的,演出场所也是不固定的,或在村庄码头,或在庙会祠堂,多是在临时搭成的简易舞台上演出。虽然这些剧班没有台柱子,也唱不了几出戏,但是这些戏班依然常年演出。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中国的习俗文化中需要戏剧。
我们在很多影视或者是小说中都会看到,古代某位老人要过寿的时候,儿孙为表示孝顺,会请戏班热闹几天。在徐州地区,柳琴戏为了寻求发展,就产生了庆寿戏。某些人家结婚了,有孩子出生了,或是有其他喜事,都会请戏班子连唱几天,这时候柳琴戏也产生了吉利戏。庙会的时候有祭祀活动,就有了庙会戏。除此之外,还有祭祀水神大王而唱的敬大王戏,修建庙宇或给神像贴金塑身的修庙戏等等。
上述几种柳琴戏,最特殊的就是在丧礼上唱的戏了,可以称之为丧葬戏。丧葬戏又分两种情况。一种叫唱丧戏,一种叫唱白头戏。徐州的许多地方有民俗:老人去世后,亲朋好友来吊唁,要唱戏,好酒好菜招待,这叫唱丧戏。而白头戏,是指妇女出嫁,受虐待或其他原因死于非命,娘家的人会赶来讨公道。经人说合,除将死者隆重安葬,补偿一些钱之外,安葬的时候还要罚婆家以戏自谢。
时代在改变,很少有出嫁女被婆家逼死的情况了,但是在丧礼上唱戏的情况一直延续至今。在农村,在婚礼和丧礼的时候都会请一些“民间乐队”,俗称“喇叭匠子”的鼓乐班来演出,这些鼓乐班会在婚礼和丧礼上演奏不同的剧目。一般演出的时间在傍晚,这时候的农民们忙碌了一天吃罢晚饭,自去消遣一番。
所以说,民俗与戏曲的关系极为密切,正是具有徐州特色的地方习俗,为柳琴戏提供了生存土壤,促进了柳琴戏的发展,戏曲依赖民俗而生存、而发展。
(二)徐州饮食对柳琴戏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注重饮食文化的国家。饮食文化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的江山社稷、外交往来,小到亲友聚会,饮食文化无处不在。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风俗的不同,南北饮食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也就造就了南北戏曲的不同。总的来说,南方戏曲柔美典雅,婉转凄切;北方戏曲苍凉悲壮,热情奔放。
与南方饮食上力求精致不同,北方流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高大直爽的北方汉子,说话掷地有声,加上语言音调没有多少变化,以至于北方的戏剧大多嘹亮、高亢、豪爽,不同于南方婉转悠扬的民间小调。盛行于苏北地区的柳琴戏,自然就带有了典型的北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说到徐州,熟悉徐州的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沛县的狗肉了。徐州农村地区盛行吃狗肉,可以说是男子壮丁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饮食。北方有很多将柳琴戏和狗肉对比的流行的谚语行话,比如:“喝酒要就狗肚子,听戏要听‘肘鼓子’”;“狗肉不跟(如)狗肚子,大戏不跟(如)‘肘鼓子’”。把柳琴戏和吃并列,由此可知柳琴戏和饮食的密切关系。
在日常饮食中,徐州人喜欢辣的咸的、汤面之类的食物。在徐州,除了最出名的狗肉之外,还有一道特色美食就是辣汤了。想象一下,这里的人们,吃一口包子,就上一口辣汤,辣汤辣得嗓子发痒,吼上两嗓子“拉魂腔”,一天的疲劳就此消散,生活就感觉到滋润。
(三)徐州方言对柳琴戏的影响
我们知道,所有的地方戏都是用方言演唱的,方言及腔调是区分地方戏剧剧种的最明显的标志。这种用方言演唱的地方戏剧,无论在曲调还是在演唱风格上,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用方言演唱的地方戏剧,很能反映一个地域独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
人们对“乡音”总有一种亲切感。各种地方戏曲音乐之所以能为当地群众热爱,其原因之一 ,就在于有地方方言特色,当地群众感到亲切、容易理解[3]。一种地方戏,要想走出起源地向周边地区辐射,进行传播,就要吸收当地的方言,利用当地的方言土语来进行表演,否则就得不到那些地区人们的认同。
1982年12月,著名汉剧演员陈伯华带领剧团到香港演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此次演出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些观众就是揣着一片恋乡怀乡爱乡的赤子之情来看戏的……乡音能勾起人们的乡情,这一点不假”。演出开始前,在剧场门前,“随时可以听到纯正的汉口话、武昌话,或者是沔阳话、汉阳话、黄陂话……戏院内外仿佛成了一个‘小湖北’的世界”[4]。方言土语能让同地域人产生共鸣,用方言演唱地方戏,才可以获得传播地区人们的认同。
柳琴戏之所以在徐州地区广受欢迎,就与其演出时使用的大量的徐州方言是分不开的。例如《捆被套》。捆被套就是打包行李的意思。《捆被套》这出戏,主要就是讲一对新婚的小夫妻,妻子使出浑身解数不让丈夫上京赶考的故事。全剧中,将新妇郭素珍的娇嗔、机智,小姑张玉花待嫁的娇羞,丈夫张文生赶考急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使用了大量的徐州方言,使人倍感亲切。例如:“郭素珍:汗巾拂拂椅上的灰尘土,不要污了妹妹的新衣裳。张玉花:黄毛丫头下厨房,粗布衣裳不怕脏。”[2]289“汗巾”指的是毛巾、“拂拂”的意思是擦掉、“黄毛丫头”是指未出嫁的女子。又如:“郭素珍:哪一个叫门呀?张文生:我的声音你都听不出来了吗?郭素珍:你是谁呀?张文生:我是你的那一口子!郭素珍:是俺的那一口子回来了。你是真的还是假的?”[2]294在徐州的农村地区,称自己的妻子或是丈夫为“那口子”。
戏中的方言土语让人产生亲近之感,更是徐州地区民俗文化的反应。柳琴戏的说唱语言包含着大量的徐州特色方言,这是柳琴戏在徐州生存和发展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
四、柳琴戏面临的问题与继承发展
柳琴戏是个将近300年的地方剧种。柳琴戏的艺术形式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在近二三十年来,柳琴戏的发展却遇到了很大的危机。科技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了很大的冲击,柳琴戏也不例外。如何在危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成为柳琴戏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柳琴戏面临的问题
1.失去观众。有学者对徐州地区的乡镇中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于小学生而言,柳琴戏对他们来说很陌生。对于问卷中“你的爷爷奶奶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92.4%的人选定喜欢戏曲,可以发现大部分老人一直还保留着听戏的习惯。徐州柳琴戏的主体观众群基本上都是老人了,柳琴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人戏,中青年人喜欢柳琴戏的已经寥寥可数[5]。
在对高中生的问卷调查中,问卷共发放265份,有效问卷226份。出生在徐州市区的高中生平时对柳琴戏关注很少,超过56%的学生没听说过柳琴戏。
这两份调查问卷反映出一个严重的问题:柳琴戏正在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野,柳琴戏的听众正在急剧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在占消费主流的年轻人,追逐现代的娱乐生活。现代社会娱乐的方式日渐增多,KTV、电影、电视、网络,柳琴戏受到冷落,失去了大部分观众。戏曲是演唱者与观众一种精神上的互动,观众没有了,戏曲怎么可能继续生存?
2.缺少资金。资金不足,也是柳琴戏发展的又一大困境。柳琴戏班为了谋求生计,不得不在婚宴丧礼上演出。直到2006年,柳琴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开始受到重视[6]。近几年,柳琴戏虽受到政府的重视,投入资金、资源辅助柳琴戏的发展。但是,仅仅靠政府的扶植与援助是不够的,柳琴戏的前途仍然堪忧。
(二)继承与发展
为了继承与发展柳琴戏,我们要迎难而上,探索发展柳琴戏的新思路。
徐州作为两汉的发源地,历史文化十分浓厚,地理位置很重要,是一个较大的交通枢纽,每天的客流量很大,但是徐州的旅游业并未发展起来。学习上海将沪剧作为自己旅游的王牌,徐州地区也可以将柳琴戏作为自己的旅游王牌。最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柳琴戏,能更好地宣传徐州精神,发扬徐州文化。
柳琴戏的继承和发展仅仅靠政府的扶植是不够的,优胜劣汰,跟不上时代潮流就必然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柳琴戏的发展也要跟上时代潮流。柳琴戏中不乏好的作品,但是却没有多少跟得上时代的精品。临沂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7年临沂市投资50余万元打造的大型新编历史柳琴戏《王祥卧鱼》,经过一年多的精雕细琢,终于搬上舞台,采用现代的舞美技术、多媒体手段,最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宣传手段也要跟上时代,现代网络技术十分发达,互联网上的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柳琴戏。
失去观众的戏剧必定是发展不起来的。目前徐州开展了柳琴戏进课堂的活动,可以让中小学生了解柳琴戏,喜欢柳琴戏,继承和发展柳琴戏。
柳琴戏作为徐州特色的地方文化,代表了徐州的人文风情,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宣传和发展柳琴戏,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以及柳琴戏演艺人员的不断创新。相信在大家不断努力下,柳琴戏一定会重新走向辉煌。
[1] 张铁民,赵从月,苏杜林.柳琴戏[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5.
[2] 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 何为.论戏曲音乐的民间性[J].文艺研究,1980 (2) :88.
[4] 陈伯华.陈伯华舞台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104-105.
[5] 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江苏戏曲志(徐州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285.
[6] 孔培培.腔里拉魂:从拉魂腔到柳琴戏的传承与变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168.
Local Drama in Xuzhou——Liuqin Opera
ZHAO Hongkui
(LianyungangCampusofJiangsuNormalUniversity,Lianyungang222000,China)
Liuqin opera, a local drama in Xuzhou area, has a long history of more than 300 years. It was played by farmers of Xuzhou, since the players were farmer-artists, the plays were about farmers and rural life, and the audience was mostly farmers. Every aspect of life in Xuzhou, including customs, diet, dialect, penetrated in the opera, having great impact on liuqin opera. In recent decades of years, with the quickening of life pace and the enrichment of entertainment ways,Liuqin drama has involved in a survival crisis due to the agedness process and caital shortage.
local culture in Xuzhou;Liuqin opera;plays of farmers;customs
2017-01-10
赵洪奎(1957-),男,河南商丘人,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4.023
I207.36
A
1008-6285(2017)04-00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