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理念更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3李波安登峰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诊断学医学教育医学

李波,安登峰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内科教研室,云南 曲靖 655000)

教育理念更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波,安登峰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内科教研室,云南 曲靖 655000)

由于医学技术水平持续发展,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存在阻碍影响。所以,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思想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更新,进而满足新时代培养全方面医学人才的目标。现针对教学理念更新的含义进行阐述,并在诊断学教学中的不同环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予以深入探究。

教育理念;诊断学教学;应用

最近几年,我国主要按照全球医学教育的最低要求,对医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主要有职业价值职业素质以及临床实践、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1]。由于我国医学模式改革步伐的加快,医学科学的持续发展以及卫生区域的不断改变,高等医学教育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改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以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医学人才。

1 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育理念的转变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需要根据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情况充分体现。高校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对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培养,通过临床模拟以及真实教育充分体现,坚持的理念主要有早期的临床接触、社会接触以及科研接触;课程有早期素质教育、诊断技能以及临床基本技能与综合技能等课程,其中,诊断学教学对诊断技能课程模块就具有重要影响[2]。新型教学理念的出现,符合时代发展的具体需求,但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带来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1)在教学理念方面。由传统的传授知识改变为人才的培养,由培养专才改变为培养通才,主要中心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在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全部的教学活动都仅仅围绕教师怎么教学,怎么更好的教学。对学生的具体需求、学习方法等没有充分的重视。新型教育理念的出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主要是教学的主导,根据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对学生获取指导的不同能力充分培养,例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获得信息的能力等,对学生的提问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培养。教师除了应该使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以外,还应该重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培养。

(3)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符合基础知识以及理论的教学,还应该对相关生物医学模式的改变给予充分重视,强化循证医学理念的建立以及伦理法律意识,使学生从重视病例,逐步转变为重视患者,进而实现由治病救人转变为在整体上确保人的健康。

(4)在授课方式方面。传统的授课方式都是黑板、粉笔以及模型等,但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促使学生与教师的知识面更广阔,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更紧密,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5)在教材使用方面。由传统的规划教材,改变为选择立体化的教材。应用立体化教材是不仅采用规划教材,也为学生提供针对应的配套教材,例如不同的辅导书、多媒体课件以及有关网站等,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使其思路充分打开,使其知识面有效拓宽,促使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提高[2]。

(6)在教学方法方面。强调教学与学生间的互动,可以选择启发式、协助式等教学方法。注重课程可课外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例如,通过资料的查阅以及参加科研活动等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充分提高。

(7)模拟与真实教育的有效结合。在临床教学中,模拟教育较为常见,其主要对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与训练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对学生由理论到具体应用的过渡具有促进作用。医学模拟教育是临床教学方式的重要改革,但模拟教学不能代替床边教学,模拟教育与真实教育不具有一致性,所以,模拟教育必须结合于真实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

(8)继续医学教育方面。继续医学教育是由一次性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主要是指一生中接受的不同培养的综合,终身教育不仅有正规性教育,也有非正规性教育,不仅有学校教育,同时也有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已成为重要的指导方针。

2 更新后的教育理念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的纽带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有理论授课、问诊技巧训练等,通过上述教育理念的更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不同教学环节中予以深入探究[4-9]:

(1)理论授课的应用。应该强化集体备课的作用,集体备课观念的更新主要是由传统的讲授知识改变为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需要对临床基本理论知识充分掌握,还应该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备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理解能力充分掌握,对教学内容充分分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合,知识的充足选取案例与问题的设计,对授课流程以及课堂管理充分掌握。在教师全面的准备上,教师通过教室集体备课的方式,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授课过程中教师禁止背课、读课的传授方式,需要采用启发与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2)问诊技巧训练的应用。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薄弱环节的重视,同时,根据医学模式促使观念充分转变,对沟通技巧的内涵有效说明,使换位思考的理念有效提出。阐述人文关怀的意义,掌握在患者面前的沟通技巧。将优质问诊的基本要素充分介绍,包括静听、评价、询问、观察以及理解五个方面。

(3)体格检查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重点培养,并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可以通过理论授课以及播放多媒体等方式实施,通过临床技能中心的模型实施训练或者床旁示范等,对分段考核与期末考试进行有效设计,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4)实验课中的应用。不仅需要对传统的理论授课充分的重视,还需要加强对更新方法与内容的重视,合理的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组织学生对临床实验室进行参观,使学生对先进与实用的检验方法充分了解。

(5)教学病例的分析。选择简单且较典型的病例进一步分析,对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对异常体征充分掌握,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判定与分析。

(6)书写病历。不仅需要对病历格式与内容充分重视,还需要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对与伦理与法律有关的内容适当介绍,促使学生初步形成病历书写的法律意识。

(7)考核方式的应用。强化体格检查的时间考核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分段考核,另一方面为全身体检考核,使学生可以对体检技能充分掌握。

3 总结

为了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对常用教学方法充分掌握,还应该拓宽知识结构,对医学教育理论知识充分学习,促使其教学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教育理念更新的学习与掌握,采用引导式以及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在诊断学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应该根据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符合新时期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1]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

[2]周汉建,田虹,汤美安,等.教育理念更新及其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202-203.

[3]周汉建,田虹,汤美安,等.诊断学教学中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36-37,45.

[4]周汉建,田虹,汤美安,等.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5):36-37,45.

[5]刘小丽.运用新的理念寓于诊断学教育的一些探索[J].科教导刊,2015(20):14.

[6]徐赛群.基于诊断学教学新理念模式探讨临床医学课程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12):59.

[7]杨景,郭乔楠,阎晓初.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6):1255-1257.

[8]冯聚玲,谢娟,赵磊,等.转化医学理念下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9):732-734.

[9]蔡雪黎,陈咨苗,吴明,等.诊断学教学新思路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1):24-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100

猜你喜欢

诊断学医学教育医学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