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节日的百年流变、纪念与再造
——以历书中的革命节日为例
2017-04-13张隽波
张 隽 波
(山西日报社,山西 太原 030012)
翻开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2016中国农历》,第一页便是43个“节日、纪念日和世界性活动日”,与《2015中国农历》所列节日相比,增加的3个节日都有着浓厚的“革命”色彩:9月30日中国革命烈士纪念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梳理历书发现,民国成立(1912年)以后,革命节日才逐渐出现并在历书中“安营扎寨”,至今已有百余年。选取历书作为样本,研究百年革命节日的流变、纪念和再造,一是因为历书以前叫皇历,属于国家日历,而“国家节日是国家日历的社会功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二是因为历书把日月运行规律、国事家事农事和民俗百科内容,通过各级“学术权威”传递到百姓手中,潜移默化影响了百姓的节日生活;三是因为“历书发行量之大,接触人群之广、人数之高,对百姓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影响之深超过其他书籍”[2]。百余年来,历书逐渐褪去皇家色彩,开始回归百姓生活,尤其是清末民初前后,受“西学东渐”影响,历书中开始出现阳历、星期、春联、铁路时刻表、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内容,成为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必备书。
一、1912年至1949年历书中的革命节日
节日与平日相对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其来源大致可分为历法节气、宗教信仰、生命崇拜等多个因素。
革命节日的来源与产生,顾名思义是与执政党的建立、成长与壮大联系起来的。革命创造了节日,节日助推了革命。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节日,是一个族群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见证。
在西方节日文化没有大规模影响我国前,我国的节日体系较为稳定,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春社、清明节、端午节、七夕、秋社、中秋节、重阳节等,以及穿插其间有着节日色彩的24节气。这些节日在全年分布比较均匀,但也呈现出春秋两季稍多,冬季在春节前后形成高峰,夏季较少的特点。显然,这与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文明有着密切联系,春种秋收、夏管冬藏的生产节奏,春祈秋报、顺天应时的信仰习俗强化了这一联系。
节日是历书中的必有内容。明清两代历书中的节日相对较少,春社、秋社2个节日标注为“社”,指导农业生产的24节气始终出现,并依次标注为“正月节”“正月中”“二月节”“二月中”……含有节日信息的立春、清明、冬至等节气没有突出强调,春节在清代历书个别版本中标注为“元旦”,明代则无这一标注。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没有标注。
历书中没有标注传统节日,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历书在古代主要用于择吉,标注节日不是“份内之事”;二是颁历授时属皇家独享,并在紫禁城内通过隆重仪式进行,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节日大多强调的是民众乐趣,在历书中标注有失“严肃性”;三是我国传统节日在全年分布较为均匀而固定,且扎根民间,不需要在历书中多此一举。
民国成立后,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的节日和节日观也影响到我国的节日及其形成,最典型的就是一些革命节日和纪念日的创设,如10月1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3月29日黄花岗烈士纪念,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等,甚至还有直接拿来使用的节日,如3月8日国际妇女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12日国际护士节等。这些革命节日和外来节日与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关系,在时间节点上也没有规律可循。
梳理百年来历书中的节日发现,革命节日在历书中出现的最早年份是民国二年(1913年),这本历书由教育部中央观象台编辑,封二竖排罗列了3个节日都与革命有关:1月1日(南京政府成立纪念)、2月12日(北京宣布共和,南北统一纪念日)、10月10日(武昌起义国庆日)。民国三年(1914年)由美国传教士赫显理编辑的历书,历表中标注了两个革命节日:2月12日南北统一纪念,10月10日中华革命纪念日。1915年部分历书中标注有“国庆纪念日”,由于没有权威机构对外发布,或发布后信息不畅,这一年的两本历书中,国庆节分别标注在1月1日和10月10日。
从1916年开始,中西混杂的新旧节日在历书中粉墨登场,有的只是一个过客,如体育节、诗人节、农民节等;有的长期“安营扎寨”在历书中,如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有的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昙花一现后,在改革开放后又开始闪亮登场,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这些革命节日和新兴节日,在1914年至1928年的历书中,一般稳定在13个左右,主要有1月1日政府成立纪念,2月12日南北统一纪念,4月5日前后的植树节,4月8日国会开幕纪念,5月1日劳动纪念,5月9日国耻纪念,7月3日再造共和纪念,10月10日国庆节,12月25日拥护共和纪念,春夏秋冬四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等。
在1929年至1937年的历书中,革命节日骤然增加,最多年份是1930年,最多月份是阳历5月。上海广益书局的1930年历书中,“国民革命纪念日一览表”里有42个纪念日,黄花岗烈士殉国纪念,汉口惨案纪念,中法越南条约纪念等都在纪念范畴之列。另外一本无出版社的1930年历书中,各种节日和纪念日更是多达83个,除了春社、百花生日、人日等15个中国传统节日外,其余的68个均为革命节日。
这一时期的革命节日,多数由政府以公共纪念日的形式直接纳入到国家法定的节庆系统当中。如1930年7月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及《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将革命纪念日分为两种:一是“国定纪念日”,有9个,一是“本党纪念日”,有10个。[3]156—157这一时期历书中的节日大多稳定在30个左右,其中20个左右为革命节日,革命节日又以5月为最多。在1932年的一本历书中,5月有7个节日和纪念日,分别为: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3日济南惨案国耻纪念,5月4日学生运动纪念,5月5日革命政府纪念,5月9日国耻纪念,5月18日先烈陈英士殉国纪念,5月30日上海惨案国耻纪念。
1938年至1945年,由于外敌入侵,指导思想多元,编辑们害怕“过节过出政治倾向问题”,历书中节日数量大为减少,有节日标注的,一般仅标正月初一的“元旦”和清明节的“植树节”两个节日,更有甚者,一个节日都不标注。革命节日在这一时期难见踪影。
1946年至1949年的历书中,各种革命节日和纪念日大量涌现。东北书店印行的1949年历书中,有33个节日和纪念日,与革命有关的就有25个。以节日最多的5月为例,8个节日几乎均与革命有关,即“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三”济南惨案,“五四”青年节,“五五”马克思诞辰纪念日(学习节),“五五”淞沪协定,“五九”国耻纪念日,“五二九”何梅协定,“五卅”惨案廿三周年纪念日。
需要说明的是,1912年至1949年,由于全国没有实现真正的统一,西北的延安边区政府、东北的伪满洲国、华北的伪蒙古自治邦政府等政权与中央政府在抗战前后几乎同时存在,他们都有各自的革命节日,并在历书中出现,如晋绥边区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1945年历书中,8月1日为八路军诞生纪念;1934年至1945年伪满洲国的历书中,3月1日为建国日;伪蒙古自治邦政府弘报局编辑的1942年至1945年的历书中,9月1日为政府成立纪念日。此外,同一事件形成的革命节日,由于所持立场不同,表述也不一致。如七七事变,在历书中有全民族抗战纪念日(中共)、抗战建国纪念日(国民党)、兴亚纪念日(伪蒙古自治邦政府)等不同表述。四一二事变,在历书中有反革命政变纪念日(中共)、清党纪念日(国民党)等不同表述。
二、1949年至今,30多个节日与革命相关
百年来历书中革命节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节日,是对先烈的一种缅怀、敬仰和纪念。从1949年开始,先是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等各大行政辖区,后是各省农林厅、人民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几乎每年都要精心出版一本历书,革命节日是历书中的一大亮点。
新中国是从血雨腥风中走来的,由此产生了30多个革命节日,大致可分为三类:历史节点形成的重要日子,如国庆节、青年节、建军节、二七纪念日等;革命伟人、领导人和先烈的诞辰日和逝世纪念日;为了共同的革命宗旨而纪念的节日,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南北、东西自然环境差异极大,对于主要以指导农业生产为目的的历书编辑工作,显然不能一刀切,只能以各省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编辑和出版。各省出版的历书中,节日标注有着明显的地域色彩,同时也可看出,除了较为重要的约18个革命节日基本得以完整保留外,其余革命节日取舍表现得较为随意。
这18个革命节日在历书中长期存在,甚至每年都另辟专页,对节日形成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分别为:1月21日列宁逝世纪念日,2月7日二七纪念日,3月5日斯大林逝世纪念日,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14日马克思逝世纪念日,4月22日列宁诞辰纪念日,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中国青年节,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6月1日国际儿童节,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5日恩格斯逝世纪念日,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0月1日国庆节,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节,11月28日恩格斯诞辰纪念日,12月21日斯大林诞辰纪念日。
为形象直观地反映革命节日近70年在历书中的变化,以下选取1950年(24本)、1960年(25本)、1970年(15本)、1980年(28本)、1990年(48本)、2000年(15本)、2010年(15本)共7个整数年份的160余本历书,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说明。
1950年历书中节日呈现两极分化格局。上海刘源记书局、福禄寿书局等民营书局的历书中仅有两节:元旦(正月初一)和植树节(与清明节同一天)。平原省农业厅、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等编辑出版的历书中,节日数量骤然增加,一般保持在40个左右。以平原省为例,45天中有47个节日,除了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4个传统节日外,其余的43个几乎全与革命有关。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同时改用公元纪年,留给各地编辑出版1950年历书的时间并不宽裕,除了北方地区紧跟形势外,其他地区因刚解放或待解放,历书中革命节日相对较少甚至没有。为此,参照1951年历书就可发现,革命节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呈“井喷式”增加。
1951年历书中,节日和纪念日一般有四五十个,较少的有8个,较多的有60个左右。上海刘源记书局的1951年历书中,8个节日除了元旦和春节外,其余6个都是革命节日(三八、五一、五四、六一、八一、十一)。新华通书社编辑出版的1951年新华通书中,有63个节日,其中革命节日约有46个,与国外有关的革命节日有近10个:2月23日苏联红军节,3月18日巴黎公社成立纪念,5月9日苏联红军胜利日,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节等。此外,50年代初期的历书中,朝鲜、越南、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国庆日都进行了标注。
1960年历书中,节日保持在20个至39个之间。较少的20个为山西省和河南省,传统节日约为5个,革命节日约为15个,但内容并不相同。较多的为黑龙江省38个和云南省39个,传统节日约为8个,革命节日约为30个。除了较为固定的18个革命节日外,另外的12个主要是: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日,5月9日苏联红军胜利日,5月30日五卅惨案纪念日,7月7日抗日战争纪念日,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10月2日国际和平斗争日,10月19日鲁迅逝世纪念日,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11月17日世界学生节,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与1950年历书相比,1960年的多本历书中新增了两个革命节日:3月5日斯大林逝世纪念日和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1970年历书中,节日一般保持在20个左右,较多的江西省新华书店和北京日历厂出版的历书,分别为29个和28个。较少的有18个,以农业出版社的历书为例,18个节日中除了元旦和春节,16个革命节日中有5个是革命领导人的诞辰纪念日,其余11个分别为二七纪念日、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中国青年节、国际儿童节、党的生日、抗日战争纪念日、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节。这一时期的历书中,12月26日大都标注着“伟大领袖毛主席寿辰”。
由于正处在“文革”时期,大家都在过一个革命化的节日,历书中传统节日仅剩下元旦和春节,其余的全为革命节日,且全国各地出版的历书较为一致。最多和最少相差的10个节日主要有:革命领导人的逝世纪念日,3月18日巴黎公社纪念日,5月7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四周年纪念日,5月16日中共中央《通知》发表四周年纪念日和5月30日五卅纪念日。
1980年历书中节日数量与1970年基本持平,都在20个左右,但内容有所变化。传统节日还是仅有元旦和春节,剩下的全是革命节日。最少的是四川出版的历书,7个纪念日分别为7位革命领导人的诞辰日,较多的是河南和陕西出版的历书,都为29个节日。这29个节日与1970年的29个节日内容不同,去掉了与“文革”有关的节日内容,增加了3月12日植树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逝世纪念日,其余基本一致。
1990年前后是历书出版的高峰,除了各省的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出版外,个别省的人民出版社、新华书店、新闻出版局等部门也在出版。这一年的历书中节日数量分为17个左右和30个左右两大类,17个节日的一般包括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7个革命节日,及元旦、腊八、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8个传统节日,还有植树节、教师节等新兴节日。30个节日的除了以上的节日外,又增加了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宋庆龄、鲁迅等革命家的诞辰日和逝世纪念日。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历书中有了国际护士节,这一外来节日时隔近半个世纪回归历书,标志着历书中的节日开始呈现多元化特点。
2000年历书中的节日数量相差悬殊,最少的是山东科技出版社11个,最多的是气象出版社82个,一般在15个或30个左右。新增的4个革命节日为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纪念日、邓小平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30个节日的历书,除去约18个在历书非常固定的节日外,又分两类,一类是有革命领导人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一类是增加了世界性的节日。历书中有82个节日、纪念日比较少见,增加的约50个节日包括我国的节日,如全国爱牙日、全国助残日、全国土地日等,其余的多为国际性节日,如国际奥林匹克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旅游日等。国际上流行的母亲节、圣诞节、愚人节等也开始出现,但仅见于个别版本。
2010年历书中的节日类型与2000年基本相似,新出现的节日和纪念日有:学习雷锋纪念日、孔子诞辰纪念日、中国情人节等。节日较少的是浙江科技出版社编辑的历书,有15个节日和纪念日,革命节日占了7个,较多的是河南科技出版社的历书,有47个节日和纪念日,革命节日占了约1/3。一般省份的都在30个左右,革命节日约占10个,比较固定,其余节日取舍较为随意。
此外,百年来历书中较少出现,甚至昙花一现的革命人物诞辰或逝世纪念日中,还有以下人士:秦邦宪、瞿秋白、任弼时、李大钊、王若飞、李兆麟、续范亭、袁世凯、廖仲凯、陈英士、朱执信、林森、金日成、胡志明、拉科西、加里宁、高尔基、米邱林、陶行知、聂耳、冼星海等。
三、革命节日,一个向先烈致敬的时间
革命节日创设一百多年来,在历书中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又到被“稀释”。现实生活中,近40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巨大影响和改变,节日生活也不例外,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事件离当代人越来越远,以纪念革命历史事件的革命节日,有渐渐远离公众视线和生活的迹象。
可喜的是,国家并没有忘记历史。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每年的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决议的通过,使得这3个再造的革命节日举世瞩目。
2014年9月30日,首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广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4]2014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5]2015年9月3日,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6]
再造革命节日的高规格纪念,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也给了普通民众一个向先烈致敬的时间。这些革命节日的设立,给全社会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7]287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革命节日及其由此产生的纪念、庆祝、缅怀等活动,都是革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节日脱胎于中国革命史,而中国革命的历史,就蕴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定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南湖红船、二七大罢工、南昌起义……都是耳熟能详的地标或事件,也是革命节日的起点,也无一例外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而今又穿越了时空,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的神圣坐标,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创作源泉。
四、革命节日的纪念形式
革命节日在历书中出现后,一百多年来从未中断,这为在革命节日到来之际开展系列纪念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纪念革命节日,公祭和阅兵是最为隆重的两种形式。由于多数革命节日都与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联系在一起,又由于公祭和阅兵一般由中央政府主导,国家领导人和政府要员参加,与其他形式相比,公祭和阅兵有着规格最高、规模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等明显特征而成为隆重纪念革命节日的主要形式。
先说公祭。1912年2月15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举行“民国统一大典”,纪念2月12日南北统一这个革命节日。同年5月15日(农历三月廿九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祭典,纪念为中华民国建立而捐躯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948年和1949年清明节,陕甘宁边区政府采用新式礼仪在黄帝陵举行祭典,开启了共产党人为民族始祖和历代先贤举办公祭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4月5日,西北军政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延安专员公署派代表致祭黄帝陵,在新华社的报道中,首次使用了“公祭”一词来指称这类祀典。[8]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改革开放初,纪念革命节日的各种公祭行为在内地变得销声匿迹,代之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好就是对革命节日最好的纪念。直至1985年前后,一些公祭活动又开始缓慢恢复,较有影响的是陕西黄陵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山西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等,2014年在江苏南京举行的国家公祭日活动把这一形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为纪念革命节日而举行的重大典礼上,节日的氛围营造和庆祝议程仪式,与传统节日的拜祖、公祭相比,呈现出取向一致的趋势,“其内容和形式都有着西方国家纪念性典礼和传统公共祭祀的思想与行为模式”。[8]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的议程都有9项,分别为: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9]首次国家公祭日议程为:奏(唱)国歌、默哀、拉响防空警报、献花圈、宣读《和平宣言》、为国家公祭鼎揭幕、讲话、撞响和平大钟、放飞和平鸽。[5]
再说阅兵。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也是纪念革命节日最为隆重的形式,一般由中央政府牵头和组织。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爆发日,也是民国时期的国庆日,新中国成立前,几乎每年都要组织庆祝活动,最隆重的形式就是阅兵。1912年10月10日,北平举行了阅兵,1913、1914年和1916年国庆日,也都举行了阅兵。[8]后来国民政府也曾多次在“双十节”举行阅兵。抗战胜利后,各地庆祝国庆节的活动一般都有召开纪念大会、游行、晚会等形式。[10]
1933年、1934年的8月1日,为纪念新创设的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红军在江西瑞金举行了八一阅兵;1936年1月27日,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四周年,红军在陕西瓦窑堡举行了“威严壮烈的抗日阅兵”。[11]77,157,179新中国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2015年,在天安门广场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1次胜利日阅兵。[12]
阅兵方阵走过后,一般后面还有群众游行。2009年的天安门广场阅兵,整个群众游行由36个方阵、60辆彩车和6节行进式文艺表演组成。游行结束时,4800多名手持彩色气球和缤纷花环的少年儿童涌向金水桥,向着天安门城楼,挥舞手中的花环,5万只彩球腾空而起。当晚8点联欢晚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近6万人参加了表演。[13]
除了以上两种形式,民国成立后,每到革命节日来临之际,报刊上就有相关纪念文章和新闻报道,当局也多次下文明令革命节日的庆祝形式。1940年3月1日,在延安出版的《中国青年》第二卷第五期中,就有“‘三八节’特辑”栏目,该栏目共有4篇文章,内容约占整本内容的1/4。紧接着的第二卷第六期中,还有“儿童节特辑”,整本杂志共有20篇文章,有关儿童节的就占了11篇。同年出版的《中国工人》和《中国青年(晋西版)》,也刊发了“五一节特辑”和“一二·九学生节特辑”。
在革命根据地或解放区的基层村庄,多采用召开座谈会、举行小规模阅兵式、表演舞蹈或短剧、进行合唱比赛等形式纪念革命节日。这些节日主要有:三八、五一、五四、五卅、四四、七一、九一八、十月革命纪念日等,几乎每次“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台上望去,只见观众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尤其是“演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在松花江上》等歌曲时,整个会场,都会变成怒吼的海洋”,“会议开成了控诉声讨日寇汉奸罪行的大会,开成了团结起来驱逐日寇出中国,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誓师动员大会”。[14]102—105
革命领导人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是革命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1946年在上海出版的《群众》杂志,有“各地纪念朱总司令寿辰盛况”的专栏文章,纪念形式如下:在延安,边区政府通令各地悬挂国旗三天,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礼堂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晚会;在南京,中共联络处和新华日报办事处连续二天在梅园新村张设寿宴,欢宴祝寿的中外记者,宴会后有晚会;在上海和北平,各设宴庆祝,宴会后晚会;在重庆,新华日报先发社论和纪念文章,后举行了一个祝寿晚会;在香港,设宴庆祝,来宾60余名纷纷签名并致电驰贺。[15]8—13
新中国成立后,纪念革命节日又增加了游行(游园)、为节日献礼的劳动竞赛等形式。游园活动一般伴随着节目展演,主要包括歌曲、地方戏新编、曲艺、民族器乐曲、舞蹈等。[16]近年来,在国庆、七一、五一等革命节日,各地又增加了升国旗、摆放祝福花篮、红色旅游、商业街悬挂灯笼或国旗等形式。
五、革命节日的革命性意义
节日、革命节日作为历书中的必有内容,如何在编辑时向读者传达?基层单位和组织,甚至普通人如何纪念革命节日、传承革命精神?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具体问题。
翻看近几年的历书,节日标注的随意和混乱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某一天有好几个节日时,想标哪个标哪个。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有时也是西方的母亲节,更是为纪念汶川地震、提高国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在2009年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纪念日,有的历书中仅标注了母亲节。父亲节的标注极为混乱,有的历书中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标注为父亲节或国际父亲节,8月8日标注为中国父亲节,重阳节又标注为中华父亲节,让人看后无所适从。外来节日大量充斥其间,革命节日减少再减少,稀释再稀释,甚至不见踪影。一些商家赠送的日历中,竟然把自己的店庆日与国庆节、建军节等并列,甚至不标革命节日而标自己的店庆活动,对这些革命节日有失敬意。革命节日随意取舍,标注极不严肃和规范,2014年新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在2016年历书中几乎都没有标注。当我们对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而愤愤不平时,是不是应扪心自问:在这个可以给先烈“下跪”的日子,这样无视或轻视革命节日是否妥当?如何做才能缅怀英烈、崇敬英雄,同时教育好下一代?
革命节日里的系列活动,是对历史的追怀,这种追怀不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忆与认知,也是一种历史的思考与启示,更应成为上行下效,彰显家、国礼仪一致的典范。再看国家公祭日和烈士纪念日期间的百姓生活,结婚的、庆生的、乔迁的,不一而足,国家层面在哀乐声中缅怀,基层百姓在鞭炮声中欢庆,令人费解。
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改日子。全国政协委员庞丽娟等人就建议,“将烈士纪念日名称改为英烈节,时间改为清明节”,[17]因为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相吻合。二是借鉴历史上的做法。《宋史·莫濛传》中就记载有“濛以本朝忌日,不敢簪花听乐”[18]8588,而拒绝赴宴。清代历书中几乎每本都有“特别提醒”:国家忌辰,禁止宴会嫁娶作乐演戏用刑。当下,我们可以倡导,在烈士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当天,民间的婚嫁、宴会、庆生、店庆等喜庆活动最好进行回避。如内心反对,可以自问:自己的喜日,有谁愿意把其与清明节放在一起的?
综上,百年革命节日与千年传统节日相比,是个“年轻的节日”,正因其年轻,亲历者有的还在世,所以对身边的人更有教育意义。革命节日也是个“老节日”,因为革命节日一般都与执政党在建立政权前的事件有关,和平时期越长,人们越觉得革命节日离自己较远。随着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和高规格纪念,革命节日的重要性再次凸显。但目前革命节日如何过,国家层面没有顶层设计和实施办法,各出版社出版的历书(日历)中的革命节日不标注或标注不规范等现象十分突出,纪念革命节日时也没有做到举国行动一致,呈现官紧民松、上紧下松现象,需引起决策层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推行国家和地方共同纪念革命节日这一举措并非历史倒退,而是有其进步性和现实意义的。节日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对我们这个经历过被侵略、被欺侮的民族来说,革命节日的教化作用绝对不能轻视。教化重在通过革命节日的纪念、革命遗址的凭吊,让人们进行形象、直观的追思,深刻铭记这个民族共同的牺牲与尊严,达到教育后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作用,进而激励全国人民牢记民族痛楚,和平崛起,奋力追逐中国梦。
[1] 谢荔.端午节仪式活动传承主体的社会变化[J].文化遗产,2012,(3).
[2] 张隽波.祖孙三代不识字,家里有本日历书[J].家庭服务,2016,(4).
[3] 左玉河.南京国民政府的废除旧历运动[A].周星.国家与民俗[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 徐隽.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0-01(1).
[5] 霍小光,蔡玉高.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2-15(1).
[6] 新华社电.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盛大阅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9-04(1).
[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8] 王霄冰,林海聪.公祭的语义衍变、古今形态与当代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9] 宋晓珊,李肖肖.五个词读懂拜祖大典这十年[N].河南商报,2016-04-08(B02) .
[10] 庆祝国庆节会议纪要[Z].江西:九江市政府,1946.
[11] 新华社记者.新华社记者笔下的红色记忆[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12] 沙场秋点兵——盘点中国古今历次大阅兵[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902/14/9165926_496466590.shtml.
[13] 新华社电.首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0-02(1).
[14] 郑立柱.华北抗日根据地农民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5] 人民的光荣——各地纪念朱总司令寿辰的盛况.群众[J].上海:群众杂志社,1946,(8).
[16] 文艺节目(第一辑)——首都游园活动文艺节目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7] 委员建议将烈士纪念日改为英烈节,设在清明节前后[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28/c_126927243.htm.
[18] (元)脱脱等.二十四史全译·宋史[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