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礼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研究
——以浙江台州为例

2017-04-13

关键词:礼堂台州载体

陈 军

(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党校,浙江 台州318020)

农村文化礼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研究
——以浙江台州为例

陈 军

(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党校,浙江 台州318020)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借助合适的载体,寻求有效的路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既紧迫又现实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关乎民族精神的弘扬培育,人民群众精神素质的提升,社会大众的现实期盼满足。在浙江台州,农村文化礼堂作为重要载体,通过创新理论宣传、推动全民崇德、组织典型引领、开展价值提升等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农村文化礼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使思想意识多元、价值取向多样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而且能进一步推进理论和实践研究。

理论上来看,目前众多学者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征、原则要求、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2],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对其培育和践行方面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指导和抽象概括方面,具体的培育路径、培育方法等涉及较少。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借助合适的载体,寻求有效的路径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一项紧迫又现实的任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探索研究。陈金波等认为,载体的拓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至关重要的构成元素,并将载体归纳为主体载体、管理载体、文化载体、传媒载体和活动载体等类型[3];杨金海指出,全社会都应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关注、支持和研究,把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特别是场馆建设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当中,通过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打造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家园[4];刘先春等认为,应当通过树立价值导向作用、积累丰厚文化积淀、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创造有效实践载体等途径,把家训家风建设作为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5]。

实践上来看,在浙江,近年来社会发展成果突出,特别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崭新尝试,其迅猛发展态势及被人民群众高度认可的现实让我们意识到,农村文化礼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台州文化礼堂建设的实践进行总结,力图进一步揭示农村文化礼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得出相应的启示和结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的重大意义

“载体”这一概念最早被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载体”被作为一种介质或中间体出现在众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直接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历史使命和具体内容等信息,发挥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范人民大众理想信念、言行举止等作用[6]。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关乎民族精神的弘扬培育。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中华民族精神,究其本质而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二者具有相近的内涵。综观古今中外,无论是古老的村庄布局以中心或显著位置建造祠堂、庙宇、广场等,还是现代的城市规划以核心或集聚区块建以纪念馆、博物馆或公园等,它们都是供人们以表达信仰和情感,进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场所。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就是最直接的载体,它们凝聚着人民大众的核心价值观所在,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精神素质的提升。我们发现,在许多地方,核心价值观所在地往往是人们获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和平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开阔眼界、增强自身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还可以使得人与人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居民生活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通过现实的载体培育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便显得尤为迫切。通过理论政策宣讲、科学知识普及、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组织等来提高人们的认识、增进人们的交往、促进人们观念的更新,有利于逐步解决传统农村居民精神上融入城市发展的需求。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关乎社会大众现实期盼的满足。现实调查表明,近年来,在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核心价值观载体在软、硬件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初步形成了政府、集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通过各方努力,我们看到许多地区升级改造了活动场地、增添了现代设备设施甚至新建了文娱场馆,极大程度上改善了物态环境,提升了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整体水平,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现实期盼和需求。

三、农村文化礼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浙江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台州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区,为更好的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台州,通过资源整合、突出特色,截至2015年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00多家。2014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台州路桥举行、2016年浙江省基层宣讲工作暨宣讲进文化礼堂经验交流会在台州黄岩举行,这都彰显了台州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巨大成就。在台州,为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发展,摒弃了“就文化活动建基础设施”的狭隘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主流价值的弘扬培育等,真正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人民群众内心认可的载体,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幸福和谐。

(一)创新理论宣传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摄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价值多元凸显,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活动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愈发明显。我们知道,任何时候都是思想指挥行动,只有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思想共识才能推动当前我国一切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台州,各级政府和部门努力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在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作用,将革命历史、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安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相结合。在黄岩平田乡桐树坑文化礼堂,“红色基因”是这里的招牌,特别是通过文化礼堂宣传员——82岁的辛杏春老人独特的红色记忆,让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基因在这里延续传播。辛杏春老人通过亲身经历创作了十多首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来讲述桐树坑村的烽火岁月,将“桐树坑精神”与当前路线方针政策相联系,激发社会大众的爱国热情,进而形成思想共鸣。温岭市坞根镇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二师的诞生地,曾被誉为中国东部的“延安”,如今红色精神已成为坞根的重要形象。种下“红军树”、“听爷爷讲过去的事”、弘扬传统礼节礼仪等创新活动不断在坞根农村文化礼堂上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渗入群众百姓的生产生活之中。

(二)推动全民崇德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7]。

在浙江台州,依托农村文化礼堂举行道德宣讲活动成为经常性工作。在黄岩八份村文化礼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书传承人胡从德每周固定给村民讲评书、说故事,从优良传统到文明新风、从邻家好人到农家好事,深受群众的欢迎,极大的带动了文化礼堂的人气。通过开展传承记忆的礼仪活动、颂美德扬正气的评比活动等,让文化礼堂成为弘扬优良传统、唤醒道德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路桥,通过组织乡土文化挖掘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整理民间记忆,在全区农村文化礼堂组织开展以“家风”为主题的活动。从以勤为路、以诚为桥、敢闯善为到耕读传家,一系列鲜活的历史记忆经挖掘凝练后呈现在世人面前,激励着、引导着今人对“崇德向善,全民修身”的再认识。在椒江洪家街道,“道德讲堂”是各个农村文化礼堂的重要活动形式,围绕讲堂内容真实感人这一主题,把评选身边好人作为重要抓手,通过道德模范评选表彰、身边好人挖掘报道等,让每一位普通大众参与其中,极大地提升了道德感染力,让人民群众在传承优良传统和提升道德水平方面有体验、有思考、有想法直至有行动,让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崇德向善”的重要载体。

(三)组织典型引领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先进典型既是旗帜也是导向,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们要借助合适的平台大力选树先进典型人、典型事[8]。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社会的共鸣,达到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人,用先进典型精神感染人的目的。

“慈孝仙居”主题体现在全县每一个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开展中,成为仙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慈孝文化”这一主题,仙居农村文化礼堂通过组织典型活动、宣传典型事迹、树立典型人物,让“慈孝”品牌深深扎根在全县每一位民众心底。近年来,仙居通过突出慈孝主题,以农村文化礼堂为平台,组织开展了“善美仙居人”“慈孝之星”“十大乡贤”等评选表彰活动,挖掘出了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八年如一日带着智障母亲上学的“最美女生”朱耀婷,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王雪娟,照顾脑瘫母亲的“最美男生”曹贵林等许多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不断传递放大典型的“标杆效应”。正因为如此,仙居被授牌为“中国慈孝文化之乡”,同时,“中国孝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也落户在仙居,让仙居成为全国唯一的实践基地。近年来,台州农村文化礼堂突出宣传“感动台州人物”“最美台州人”等,切实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认同感。

(四)开展价值提升活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必须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充分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既注重社会责任又兼顾社会效益,既关注精神提升又考虑物质满足,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始终[9]。

台州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市场观念深入人心,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践中,紧紧按照省委“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两富”要求,大力提升农村文化礼堂的综合价值,得到老百姓的认同与称赞。在黄岩,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地位的前提下,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了文化礼堂师资库,突出经济社会热点、理论大政方针、实用种养技术、实用法律法规等内容需求,组织相关部门提供“课目菜单”满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欢迎。在天台,全县农村文化礼堂从“绿色天台、人文天台”出发,挖掘和合文化内涵,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组建了宣讲团和节目表演队伍,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和生态意识,增强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生态魅力,成为区域休闲度假重要集聚地,让人民群众精神满足和物质提升双丰收。

四、结论与启示

人口众多、利益多元、思想多样、各种价值理念相互交织是我国社会目前面临的现状。那么,在当前背景下如何建设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通过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来团结人民、引导人民[7]。当前,全体国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我们这个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

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载体的建设同样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来体现中国特色,浙江台州的实践探索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以农村文化礼堂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让人民群众实现精神富有的同时,不断形成思想共识,践行着共同的时代价值观。台州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和启示。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要坚持指导思想一致性与文化多样性相结合。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和吸纳古今中外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10]。指导思想一致性表明了一个国家发展的道路和方向的唯一性,是不能随意发生改变的。文化的多样性则意味着个人或群体可以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是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文化兴趣等的不同并不妨碍人们拥护国家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这个大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同其内容提炼一样,应当在主导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坚持兼容并包。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要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及其文化形态的发展历程都是源远流长的,具有一定的脉络,是一种延续的过程。在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样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学习、继承、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思想文化,才能阐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也应该坚持把继往开来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将优秀可行的传统方式与先进实用的现代手段相融合,进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要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当前,我们意识到推动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需要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参与,实现由过去一直以来的“政府主导建设”向“全社会共同建设”的转变,政府、社会和公众都是相关责任方。在突出政府的领导和主导作用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形成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建,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持续发展。浙江台州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力度,激发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才能高效、实用、可持续。

[1]迟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2]赵爱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陈金波,顾亿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建设探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5).

[4]杨金海.应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建设[J],兰州学刊,2015(9).

[5]刘先春,柳宝军.家训家风: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与有效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6]罗会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之维[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8]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9]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3).

[10]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

[11]姜秀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途径[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2(6).

(责任编辑 林东明)

The Role of 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in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Taking Taizhou as an Example

Chen Jun

(CPC Taizhou Huangyan District Party School, Taizhou, Zhejiang 318020)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ut forward the “three advocate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expounded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it is an urgent and realistic task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ctively by means of a right carrier and an effective path.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carri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piri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sses’ spiritual quality, and the reality of the community’s expectations. In Taizhou Zhejiang province, the rural culture auditorium, an important carrier,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by publiciz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leading all the people to have respect for morality, setting good examples for people to follow and advancing code of values, thereby providing useful enlightenment and experi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arrier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Key words:rural cultural auditorium; socialist core value; carrier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7.02.014

G249.27:D422.62

A

1008-293X(2017)02-0091-05

2016-11-07

2017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农村文化礼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在关联及相互作用研究”(2017N40)成果。

陈 军(1983- ),男,河南信阳人,中共台州市黄岩区委党校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礼堂台州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台州远洲墅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The Cultural Highland
Village Gala Shows during Spring Festival in Rui’an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小活动铸大理想——“嘉礼堂”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