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7-04-1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我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出具体部署,对高校如何深化创新教育提出具体意见,这对激发亿万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培育各类创新创业团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高校而言,应积极顺应这一形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背景下,进一步分析人才培养定位、凝练办学特色、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促进高校就业质量提高的同时,促进高校自身的内涵发展。

一、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求培育发展新动力,但资源短缺的困扰依然存在,生态压力仍需亟待缓解,生产要素成本特别是人力资源成本还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面对世界新经济格局的竞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需要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因为人始终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推动经济继续前行的强劲动力。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固然离不开政府的主导,离不开企业的力量,离不开各种创业平台,但输出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阵地依然在高校,因此,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必须由高校承担。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高等教育也完成了精英化到大众化过程,并向普及化发展。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更应重视和加强服务社会功能,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因此,高校必须着力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构建强有力的工作保障体系,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未来五年内,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推动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培养人才的具体目标为直接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指导意见》的出台,是为了在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同质化突出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规模巨大,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95万人,就业任务非常艰巨,而且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还会非常严峻。回归到高校自身,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本来就是一项重要工作,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尤其对新建或改建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只有准确定位,依托地方,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培养水平和办学质量,才能在转型发展中赢得社会声誉,克服高校类型同质化、重规模轻特色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我们通常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教育理念基础之上融合而来的全新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创造出新的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实践活动,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做到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1]。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是重合的,二者的着眼点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竟,创业就是开创新的事业。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其载体和表现形式就是创业;而支撑创业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本质也在于创新。因此,本文在论述时并不对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严格区分,而统称为创新创业教育。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从自发探索到全面深化的过程。1999年,团中央举办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此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并将此类课程赋予一定学分统一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安排。2002年4月,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高校确定为首批创业教育试点学校,以点带面,推动全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012年8月,教育部颁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年来,高校依据自身办学类型和办学特色,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上取得了共识,比如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在实际运行模式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一是围绕“挑战杯”和举办“创业设计”比赛,发展大学生个性,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多数高校采用这种第二课堂的方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二是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构、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技能;三是依托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在实践环境中锻炼,以切合实际的创业活动提升大学创业能力[2]。

但从整体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取得理想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较为薄弱。许多学生认为创业是精英人才的选择,找到稳定、收入高的工作才是自己的第一追求。即使大多数学生认为创业是不错的选择,但在实际行动中往往选择回避和拖延,对自主创业积极性不高。比如,在校大学生对全国性的创业竞赛重视参与度不够,他们往往认为这种竞赛只针对少数学生,和自己关系不大,即便参与训练也无法从中获得具体真实的创业经验。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涉及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范畴,但目前高校还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适合专用教材,对引进的国外教材还没有真正能够本土化。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教学方面比较重视,但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急需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到创业建模和创业实训中,让每个学生从创业大赛、创业实践中获得真实锻炼和提高。再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机融合,比如创业动机理论、创业心理素质等有待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实现二者的优势转化。

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既掌握创业教育又有实践教学的复合型教师,而这类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比较欠缺。”[3]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群体,但他们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另外,辅导员队伍普遍比较年轻,社会阅历不够丰富,自身也缺乏创业实践。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深厚的创业知识,更要有足够的实践经历以及对创业政策、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甚至需要一定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数仅接受过短期培训,第一手经验不足,授课内容较为空泛,停留在纸上谈兵层面。有的高校通过举办讲座或外聘形式,引进校外企业家来作报告或担任兼职教师,但存在授课时间零碎、内容不系统等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亟需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离开实践环节就无法落到实处,就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集中于课堂理论教学,学生的创业计划书也只停留在书面上,缺乏实践环节的有力支撑。许多高校把创业竞赛、创业设计或者鼓励学生开网店、在校内开设“跳蚤市场”作为检验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标准,既不系统也不完整,不能保证创业实践质量。有些高校虽开展了一些创业实践教育,受资金、资源、技术等条件局限,创业实践项目层次比较低,无法做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学生参与面也不广泛。同时,创业实践项目的设计开发、管理运行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结合不够,实践项目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项目本身的继承性也有待加强。总之,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创业实践环节,就很难让学生有真实的创业体验,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就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外部环境对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在政府顶层设计层面,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但从宏观角度,依然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大多集中在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征税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资源缺乏宏观调控,从而严重影响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教育[4]。在社会层面,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依然被看重和推崇,创业行为往往与金钱多少相提并论,成交量、营业额、净利润等成为创业的主要统计指标,而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容易被忽视,对失败者的容忍度不高,创业者一旦失败就很难获得从头再来的机会,创业环境欠佳。再者,中国家庭对大学生创业还抱有抵触的想法,认为只有当不上公务员、进不了事业单位、前途不明朗的学生才去创业,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不愿意让他们去经历风险。这种家庭观念也无形中影响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三、高校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质量竞争战略的核心,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5]高校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拓展创新创业教育途径。

首先,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6]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当其冲的是保证教材必须具有理论性、思想性,符合学科自身变革,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政策调整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无论选择(引进)高质量的教材,还是或根据高校自身需要编写教材,都应适合学生发展,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从构建创新创业教材的整体格局入手,重组整合创新创业知识。

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先的美国,各大高校开始2200多门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对我国高校而言,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划分不同层级的教育课程。比如,对大一学生,先进行创业意识引导,利用校友资源,发挥学生社团的纽带作用,传播、分享创业典型案例,为规划职业生涯作铺垫。对二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创业就业方面的选修课和必修课,并有机衔接到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创业动机,打造创业品质,塑造创业人格。对三、四年级的学生,要开设主导课程,强化实践课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锻炼创业能力。这样通过建设多层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现对全体大学生的全覆盖。创业实践是建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目标和落脚点,除举办讲座、开展实践类比赛,还要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创业的有效形式是积极建设孵化基地、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各类实践活动。

其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非常重视对教师的严格选拔和使用,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7]而我国高校现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为半路出家,接受的相关培训仍然比较分散、碎片化。当前要从学科发展的高度制定完善师资培训机制,以校企合作为平台载体,促使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由学术型向“双师双能”型转变。或者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熟悉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负责具体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获得第一手创业就业资料和感受。同时,高校要充分重视建立强大并符合学校需要、能真正帮助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的重要性,注意从行业、企业引进实践经验丰富、在专业领域有较高声望、懂教学会教学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用制度保障教学时数和教学质量。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的现实,高校需要制定系统完善的引导、激励措施,比如采用政策鼓励、资源配套、条件保障等使一部分专业教师积极主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调整学校发展规划、职称评聘、定岗定编等,把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需要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相结合。

第三,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文化。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培养职业经理、企业家,也不是单纯地从事某一类商业实践,而是培养一种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创业精神的历史传统及其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源性要素。一些高校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难以满足社会就业需求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这所高校缺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精神内核,创业文化环境和氛围不够浓厚,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物质和行为等文化要素不够成熟。任何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一种文化活动。创新创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持久深厚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高校应着力保证创新创业文化在校园中孕育,形成一种无形而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学校整个创新创业教育都围绕它运转。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整合校外创业资源,紧密联系属地政府,共同铸造创新创业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动力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不啻为未来中国30年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在市场为资源配置核心的前提下,创业企业的境况会得到显著改善,由此也会激发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8]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形势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理所应当回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实召唤,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运行体系,实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时完成高校自身转型发展。

[1]李晓红.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5)).

[2]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3]郑磊.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北方经贸,2010,(4).

[4]贝丽静.政府职能缺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2,(11).

[5]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6][7]毛杰.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6,(9).

[8]黄兆信,王志强,刘婵娟.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之维.教育研究[J].2015,(2).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