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审美·艺术·垃圾:当代社会中“垃圾”的审美解读
2017-04-13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垃圾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意象,亦是了解当代社会秘密的一个重要通道。尤其在当代,垃圾问题不仅与生态问题密切相关,而且与资本及审美与艺术问题紧密关联。因此研究垃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研究当代社会的核心秘密。下面,我们就尝试对垃圾问题进行一定的审美解读。
一、从资本、审美、时尚到垃圾的生成
按照威廉·拉什杰的说法,垃圾主要指来自“城镇家庭、机构与小型厂商的‘都市固体废弃物’”[1]。就基本特性而言,无价值与无意义可谓是垃圾最本质的定义。当然,这里的价值主要指使用价值而非符号价值或展示价值。
在过往时代,垃圾一直是人们加以蔑弃的对象,人们视垃圾为必须远离和抛弃之物。只有在考古学家看来,垃圾才稍具某些人类学的价值,成为了研究特定时期人们思想和行为模式的载体。拉什杰甚至认为,比起铭刻在方尖石塔、石柱等上的文字,垃圾“仿佛茶余饭后的闲谈”,更能“明白忠实地记录事实”[2]。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他说,垃圾中蕴藏着“通常在传承中不被提及的东西:即那不起眼的日常生活”[3],即垃圾能在一定意义上补充被主流叙事所遗弃的历史。
至当代,垃圾逐渐衍化为社会的核心意象,垃圾不仅是生活的残余分泌物,更成为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换句话说,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制造具有恒久使用价值的商品,而是为了生产转瞬消逝的垃圾。
垃圾成为生产的第一要义,这其间固然隐藏着巨大而悖谬的商业秘密。按照消费社会资本的运行逻辑,资本不外乎遵循转变逻辑和投机逻辑的原则,以获取最大利润。然而,正如戴维·哈维说的那样,“资本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件东西。它是通过商品生产而再生产社会生活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被“伪装起来并被偶像化了,通过创造性的破坏取得了增长”[4]。这句话的意思即,资本要想获得利润增殖,必须通过商品生产的方式得以进行,且以审美的方式出现,从而通过审美建立的乌托邦,以诱惑消费者沉陷其中。消费者仿佛欣悦于自己卓越的品味,以为获得了个人自由及个体价值的实现,但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受诱惑的消费者罢了。对此,哈维戏谑道:“资本主义走到哪里,它的幻觉机器、它的拜物教和它的镜子系统就不会在后面太远[5]。”
更为重要的是,消费社会的商品不仅会以审美的方式出现,更经常以时尚的面目出现。因为据西美尔的理解,时尚除了具有模仿性,尚兼具独创性的特征。而独创性除了具有一定的阶级和阶层区隔功能,在一定意义上还意味着流行时间的短暂,新颖性是时尚永恒的追求。这一点也获得了史文德森的认可,他说:“时尚中的美追寻的不是某种永恒的抽象,也不是任何功能性,而在于完完全全的暂时性。对于现代美学来说,美存在于那种与主体绝对同时的那种暂时性与稍纵即逝之中[6]。”在消费社会,时尚的短暂性和新颖性往往意味着极大的经济目的。因为商品风格的不断翻陈出新会诱导消费者不断增加购买力,以及导致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甚至,为了保证生产秩序的再生产,社会生产体系故意遵循死亡逻辑或垃圾逻辑,不断降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时间。正如鲍德里亚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今天,生产的东西,并不是根据其使用价值或其可能的使用时间而存在,而是恰恰相反——根据其死亡。死亡的加速势必引起价格上涨速度的加快。……人们知道生产秩序的存在,是以这种所有商品的灭绝、永久性的预有安排的‘自杀’为代价的[7]。”
并且,根据鲍德里亚的说法,这种蓄意的技术破坏或以时尚的幌子使商品加速死亡的做法,通常会借助预言性的广告力量来实施。这广告“其唯一的目的不是增加而是去除商品的使用价值,丢除它的时间价值,使它屈从于时尚价值并加速更新”[8]。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商品遵循的时尚逻辑实际上即死亡逻辑或垃圾逻辑。
在此,资本、商品、审美、时尚和垃圾,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二、垃圾的艺术化
当代艺术,亦可说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拼贴、戏仿等艺术手法实现了垃圾的艺术化。人们往往通过把生活中的废弃物或垃圾作为构成艺术的物质材料或表现手段,来实现艺术的物化结构和思想表达,这一点特别以波普艺术、反艺术、废品雕塑、极少主义、装置艺术等为代表。
杜尚首创了以生活现成物为基质的现成品艺术,他通过在一个小便器刻上自己的名字和倒置一个废旧的自行车轮装在凳子上来构筑艺术。二战期间,杜尚更对萨尔瓦多·萨利表达出他对大粪制品的兴趣,后来的一位艺术家果真把艺术家的粪便经过精心包装作为艺术品出售。受杜尚影响,波普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格亦利用生活中的垃圾和废弃物创作了很多混合艺术,如《床》、《姓名缩写》、《信号》等。艺术家斯坦凯维奇和金霍尔兹更是利用捡来的废物和垃圾制作了大量废品雕塑。一些反艺术艺术家如莫里斯等亦勇敢地拿毛毡、稻草、铁丝、头发、树枝、垃圾等构筑艺术,他们甚或把一堆垃圾堆在画廊中作为作品。波普艺术家沃霍尔甚至说,即使一个行为,一段回忆,一堆垃圾,亦可称为艺术。沃霍尔通过商品与废弃物对艺术的介入,形象地表达了商品社会的基本文化逻辑。
就垃圾艺术的历史发展看,早期的现成品艺术主要以反美学的非美学形式出现,借以表达对传统艺术重视视网膜审美观念的蔑视;后来的波普艺术家如劳申伯格等则实现了非艺术的艺术化,非审美的审美化,非常重视废弃物的审美表达。当今的一些垃圾艺术家更通过对垃圾的审美制作,将垃圾转化为精美的公共艺术品。费城艺术家Kim Alsbrooks则通过在压扁的易拉罐和快餐盒上绘上浮华的贵族肖像,以抵制流行的阶级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立场。
虽然客观说来,垃圾是无个性、无意义的,甚至是反审美反意义的,但通过垃圾的艺术化,把垃圾转化为艺术品,我们却能发现垃圾中蕴藏的美学意义。
首先,垃圾艺术表现了艺术对物性事物及日常生活的极大尊重。垃圾艺术本质上是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背叛。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和内省的艺术,持精英主义立场,对大众、具象和日常生活表现出极大的蔑弃。而作为后现代艺术的垃圾艺术,则充分体现了美感形式的民本精神,以及对物性及日常生活的最大敬意。
其实,就垃圾与艺术的本性来说,二者首先是一种物。关于艺术是一种物,鲍德里亚曾说:“从人类学的观点说,艺术是作为一种物吸引着我:在人们推销其美学价值之前的物,之后发生了变化的物[9]。”其次,二者作为物,都具有无用性,即二者同样被剥夺了物的使用性这一维度,无用性成为它们恒久的标识。最后,不可否认的是,垃圾与艺术作为特殊之物,内部都隐藏着人类自我隐秘的个性、渴望与喜悦。
垃圾艺术更是鲜明地彰显了艺术的拜物教色彩。只是与以往艺术中的物相比,垃圾艺术中的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与特点,不再是原来具有灵晕色彩的物,而是严重去魅化的物。根据鲍德里亚的话,这种物也许不能体现艺术的崇高本性,不能呈现事物神秘的审美幻觉,却能在观众与艺术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而素朴的关系,让我们回到艺术的原始场域,回到事物起源的原始场所。
就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而言,垃圾艺术进一步弥合了艺术与日常生活间的裂痕。垃圾本是日常生活的分泌物和残余物,但垃圾对艺术的积极参与和渗透,甚至成为艺术书写的主题,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的优雅习性和形上维度。作为卑微之物,垃圾不仅具有物通常所具有的“仅仅存在而已的美德”,而且见证了艺术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更是人类与历史相遇的具体物证。杜尚曾说:“如果你愿意,我的艺术就是某种生活:每一秒,每一次呼吸就是一个作品,一个不露痕迹的作品,那既不诉诸视觉,也不诉诸大脑。那是一种持续的快乐[10]。”垃圾艺术当然也是一种快乐,一种与生活相关的持续快乐。
其次,垃圾艺术也表现了对庸常、卑贱,甚至无意义的尊重与救赎。在以往的美学传统中,人们往往只青睐于崇高与伟大,优美与丰盛,对庸常与卑贱往往表现出莫大的蔑弃。而后现代美学却常常赋予庸常、卑贱、无意义,甚至死亡以极大的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鲍德里亚甚至认为,从杜尚开始,“世界的所有庸常都穿越进了美学,相反,所有的美学也变成了庸常”[11]。后来的波普艺术进一步把庸常,以及商品世界的日常消费品,甚至垃圾引入艺术。
垃圾艺术的出现,实际上说明了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建立,即对庸常、卑贱,以及无意义之物审美价值的确认。当然,这种确认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现代政治层面大众力量崛起的一种美学回应。而且,由于垃圾艺术在艺术与垃圾间建立一种有效的美学连接,不仅有力地“消解了垃圾的虚无本质和无意义面目,而且把它变为救赎的主体”[12]。由此,垃圾艺术不仅对传统美学道德原则进行了有力的挑战,更是对无意义和死亡之物进行的救赎。
特别在当代这个被鲍德里亚指控为“艺术的共谋”的世界,甚至是“自我指涉的世界”,垃圾艺术最终通过物体系的建立而建立了一个无意义的意义世界。
最后,垃圾艺术是一种对抗消费文化的反叙事,且暗含了对自由的隐秘渴求。
当今社会作为消费社会,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波德里亚所说的“炫耀性消费”和时尚消费的出现,即人们不再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特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和时间价值。这种异化的消费形式必然导致大量垃圾的产生。
而垃圾艺术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这种过度消费行为的隐喻和反讽,是一种对抗过度消费的反叙事。作为消费社会对抗过度消费的一种基本叙事模式,有论者道:“通过把垃圾变为艺术,‘垃圾’美学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过度消费的异化作用,构建出对抗全球消费的反叙事[13]。”
当然,在垃圾艺术中,也隐藏着对自由的隐秘渴求。一般来说,在专制社会和极权社会,人们相对喜欢追求绝对、崇高、普遍、纯粹、统一、整洁和完美,且具有浓重的乌托邦情结,对垃圾往往不屑一顾。由此,垃圾艺术只能出现也只能出现在相对自由的社会。垃圾艺术由于对卑贱和不洁之物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敬意和温情,其必然隐藏了人们对于自由的隐秘向往与渴求。关于此,学者王瑞芸说:“美国现代艺术家所有的创造、革新、思变的行为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动机在刺激他们,那就是对自由的追求[14]。”当然,这其中也应该包括了垃圾艺术。
三、垃圾的哲学启示
垃圾是一切事物的必然命运和终极形式。在这世间,正像鲍曼说的那样,没有什么东西是必不可缺少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必不可替代的。一件事物一旦丧失了其功能和价值,死亡和变为垃圾便是其不可避免的命运。鲍曼还补充说,永恒的延续本身并不充满意义,正是因事物必然的死亡性,事物才具有了生动的本质。正是在此意义上,垃圾内在于我们的生命。
垃圾也是现代性社会的重要文化征象。鲍曼曾说,“流动的现代性”是一个“有着过度、剩余、废弃物以及废弃物处理的文明”,即废弃物或垃圾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症候。相对于传统社会的匮乏特征,剩余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而垃圾则是现代性剩余的最本质现象。因此,欲要理解现代社会,垃圾便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切口。以至于有学者说:“鉴于垃圾的力量过于强大,垃圾即使不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本质,起码也该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就更不用说核心意象[15]。”
同样,作为形而上学的垃圾人及垃圾文化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现代社会制造的废品来说,不仅仅指我们放进垃圾箱的那些东西,还包括各种卑微的生命,比如失业者、精神病患者、残疾者、另类艺术家,以及各种名目的男女同性恋者,黑人民权运动等,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物。正如卡特琳·德·西吉尔所言,这些人“对遭到蔑视和遗弃的垃圾有一种独特的默契”[16],因二者之间本质的同一性。拾荒者甚至赋予垃圾一种存在的尊严和价值,并以此苟活。垃圾艺术及垃圾文化更是构筑这个社会丰富多元的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赋予艺术及文化以别样的魅力。
垃圾自古即有,但大量垃圾的产生却与资本主义、审美风格及现代性问题紧密相关。一定意义上说,垃圾问题即资本、审美和现代性问题。面对制造了如此之多垃圾的丰裕、充盈的现代生活,对我们来说,提倡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也许是明智的。克里玛即说,克制、节俭,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幸福与满足。但克里玛同时也警告我们说:“物质垃圾的泛滥是我们不易对付的某种东西。它糟蹋乡村、田野,并能污染水和空气。但是就污染头脑来说,精神上的垃圾更危险。头脑被污染的人们会做出结果不可逆转的事情来[17]。”的确,精神垃圾如过量的信息、专制思想等,也应该和物质垃圾一样,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垃圾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侵扰,但我们依然不期冀建造一个纯粹完美、绝对整洁的世界,因为“世界未必毁于肮脏,却极有可能毁于整体的超凡脱俗,甚或通体透明”[18]。因此,对垃圾,垃圾人,甚至垃圾艺术及垃圾文化,我们应该抱以最大的同情与理解。
[1][美]威廉·拉什杰、库伦·墨菲著,周文萍、连惠幸译:《垃圾之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2][美]威廉·拉什杰、库伦·墨菲著,周文萍、连惠幸译:《垃圾之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3][德]阿莱达·阿斯曼著,潘璐译:《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39页.
[4][美]戴维·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425页.
[5][美]戴维·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427页.
[6][挪威]拉斯·史文德森著,李漫译:《时尚的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页.
[7][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8][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9][法]让·波德里亚著,张新木等译:《艺术的共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73页.
[10][法]皮埃尔·卡巴纳著,王瑞芸译:《杜尚访谈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32页.
[11][法]让·波德里亚著,张新木等译:《艺术的共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98页.
[12]周敏:《〈地下世界〉的“垃圾”美学》,载于《国外文学》[J],2012年第1期,第85页.
[13]周敏:《〈地下世界〉的“垃圾”美学》,载于《国外文学》[J],2012年第1期,第84页.
[14][法]皮埃尔·卡巴纳著,王瑞芸译:《杜尚访谈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21页.
[15]敬文东,《艺术与垃圾》[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年,第52页.
[16]敬文东,《艺术与垃圾》[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年,第48页.
[17][捷克]伊凡·克里玛著,崔卫平译:《布拉格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34-135页.
[18]敬文东,《艺术与垃圾》[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年,第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