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教学:关系、内容与样式

2017-04-13阮春晖

关键词:底色文化遗产中华

阮春晖

(邵阳学院 政法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教学:关系、内容与样式

(邵阳学院 政法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教学,涉及关系、内容与样式等方面的探讨,三者表现为变与不变的逻辑理路。“变”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上的丰富性与高校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不变”是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不能变,高校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形式都是围绕这一底色而展开。我们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其间的逻辑理路,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转化和创新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课堂教学; 关系; 内容; 样式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两个重磅文件的印发与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就传统文化教育的谈话,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话题持续发酵,引发各方尤其是学界和教育界的热议。然而优秀传统文化究竟如何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仍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尝试就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教学的关系、内容和样式等话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教学的关系探讨

总体地看,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高校课堂教学则是传播、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环节。具体而言,这种关系又细分为三个层面:

底色与着色的关系。高校课堂教学,受学术定位、区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在教学学科、教学内容、教学专长等方面呈现出较大不同,如学术型高校之于技能型高校、部属高校之于地方院校等。即便在同一高校之内,也因为学科分类、专业走向的不同,在具体教学学科和课程安排上也存在较大区分,如文理之别、必修选修之分等。尽管如此,有一点应当成为高校界的共识,那就是高校课堂教学要始终坚守关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底色教育,使之跨越学校与学科之间的差别而成为共同的教育选项,我们以为,这一底色教育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底色与中华民族精神紧密相融。在梁启超看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表现为道中庸重和谐、重统一重团结、重德性、重爱国、重人文五个方面。[1]中华民族的性格之所以如此,乃在于中华本土文化对国人的长期浸染与熏陶,并以重重实践躬行之,遂逐渐形成了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事风范,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性格底色。这种底色能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是任何外在力量所无法消泯的。底色也与中华文化的质地相连。熊十力先生认为,传统文化的主要特质是“大中至正,上之极广大高明而不溺于空无,下之极切实有用而不流于功利”。[2]39这种评价是极中肯的。当代高校课堂教学,要把民族精神底色和文化质地继承并弘扬开来,我们可以在底色的基础上做独特性的着色工作,以体现学校和学科的教学特色,但不能以着色代替底色,或根本无视底色的存在而从事所谓的纯专业教学,这不仅于眼前事无益,还会在高校人才培养上造成长期性的视盲症,对此不可不察。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形成的智慧和经验总结,如修齐治平、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这些智慧和经验在我们今天看来,表现为诸多成熟且具理性的理论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3]“思想体系”“知识智慧”与“理性思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表现上的典型特征。

尽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经验的理论总结,但它毕竟是历史的、理论的,仍需我们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融入各个领域的实践之中,以实现古代理论与当代实践的统一。高校作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理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方面有更多的实践作为。具体到课堂教学,这种实践作为表现在接触、理解、吸收、传授、内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各个环节之中。事实上,也只有置于这样的实践环节,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效能才可以充分展现出来。而且,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整体的理论形态,它本身就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理论活力、有转化为实践的潜在价值,如仁爱思想、致良知学说等,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些理论观点和理论形态,也是高校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展开的必要条件,是高校课堂教学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知识来源。

一与多的关系。“一”与“多”是中西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意指用忠恕之道贯穿于事事物物之中,“忠恕”是“一”,事事物物则是“多”。古希腊哲学家如泰勒斯、亚里士多德等,认为“一”是内在的统一,“多”是外在事物的多样特殊形态,试图从众多的特殊事物中寻求其内在的统一性。由此看来,在哲学意域中,一与多的关系表现为统一与多样、变与不变的关系。

“一”与“多”的这种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教学的关系。其中“一”是指高校课堂教学中要有整体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输入,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地贯穿在高校课堂教学的整体过程之中,不能因人、事、地的改变而改变。“多”表现在多学校、多学科、多专业、多课程、多对象以及多途径、多形式等方面。也就是说,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体现在各高校多学科、多专业等的教学进程之中。当然,我们说多学科、多专业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非毫无章法、生搬硬套地将之硬塞进去,而是要把握好“一”与“多”的辩证关系,照顾到各学科、各专业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途径和形式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展现

在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层面,包括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应于大学阶段,这一教育内容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应指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验智慧方面。一是关于德性的经验。中国传统价值观起于对人性的反思,仁者人也,义者宜也,它一开始就从德性的角度来界定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二是关于修身处事的经验。传统价值观是传统文化的思想凝练,在人的修为上强调以“修身”为本,立天下之至诚被奉为处事圭臬。三是关于治国理政的经验。传统价值观中包含的民本意识、国政思想、监管体制以及大同目标,是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突出表现。四是关于和合交往的经验。突出以德服人、以柔驰坚、诚信仁义在社会人际尤其是国家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和合交往观念。五是关于协调人与自然的经验。天人合一、与天地参、浑然与物同体等哲学理念,构成了传统价值观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经验。这些智慧经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曾经对古代中国的进步和繁荣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它们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色彩,我们应当对之加以继承创新,高校自然需要这份责任和担当,将之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第二,文学艺术方面。文学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文学、戏曲、家训家规家风、书法、绘画、建筑、民间艺术等方面,它们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经受历史检验、为群众普遍接受的艺术形式,反映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代表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标准,是文化血脉的重要方面。[4]我们读杜甫《春望》,感受到的是国家衰败带给诗人的心灵创伤,带给我们的是深沉的历史感。再如家训家规家风,是中国“齐家”文化的主要构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这点在古代如此,在当代亦然。其他如传统艺术,也当作如是观。需指出的是,古代中国一些优秀文学艺术,如民族语言、民间传统技艺等,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加以传承发展,就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有些独具民族性的文学艺术则只能成为历史的回忆。高校课堂教学,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有基本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

第三,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绘画、考古遗址等,以及具有考古意义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等,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照此分类,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蕴含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古迹遍布中华大地,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具体形态方面的生动体现。这些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现、扩充与保存,主要得益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得益于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中华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记忆,也是中华伟大文明的见证,我们应当对此满怀礼敬之情,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高校课堂教学,让学子在此过程中体会中华文明的久远与辉煌,形成关于中华物质文化遗产的成熟且稳固的理解方式,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历史尊严。

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如传统口头文学、医药、历法、民俗等。数千年来,中华先祖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成就和审美价值,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民族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对具体生活的经验总结,表现为鲜明生动的多种文化样式,带有不断发展的文化性格,具有民族性、生活性、多样性、动态性等典型特征。如中华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先民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中国农牧业的发展都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正试图走出一条既有实质内容又具多样形式、既被学子乐于接受又能潜移默化影响他们价值观念的教改新路子,而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涵所及和形式特征,如生活性的内容,多样的文化形态以及动态的变化特征等,对于高校课堂教学的内容增进与形式拓展、学生民族自豪感及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堂中的教学样式

一项针对大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其中86.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但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明显不足。[5]可见,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有明显的知识需求,但高校以何种方式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还有许多商讨之处,这涉及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样式体现。相应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高校课堂的教学样式亦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设经典研习科目。这主要是针对文史哲专业的课堂教学。因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有过一定时间的专业训练,同时专业要求也需要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实施经典教学,对传统典籍的选取要体现出经典性、专业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经典性方面,要能选择反映各时期思想文化成果的重要典籍,如诸子百家作品、《春秋繁露》、《伊洛渊源录》、《传习录》等。专业性方面,要视本专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其实文史哲内部还有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多寡轻重之分,其一致点在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文史哲学习和研究的基础。系统性方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传统道德、政治法律、礼仪民俗等方面内容形成有机的知识系统,并展开比较全面的接触和学习。阶段性方面,要分学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做到入校离校时都有这方面的知识渗透。这就意味着,通过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应当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好者、研究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开设传统艺术课程。调查研究也显示,大学生对“礼节礼仪”“书法国画”“民族风情”等比较感兴趣,而对“政治法律”感兴趣的人数则比较少。[6]这是因为前三者显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而后者则显得较抽象,大学生接触也较少,兴趣自然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在理工类专业可以较多地开设传统艺术课程,以满足这部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当然,我们将传统艺术课程融入高校课堂教学,还需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一是在题材和内容的择取上,传统艺术应具有经典艺术的魅力,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能反映社会生活的积极面,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性格和品行;二是传统艺术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构成,那些僵硬守旧、形式呆板的作品,不宜放入课堂教学;三是传统艺术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主次不同,如对于诗词、书法等课程,要做重点安排,使学生对于诗词、书法的接触和运用不仅成为一种爱好,更成为陶冶性情、品味人生的重要思想来源。

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课程。2003年以来,重庆文理学院以牟延林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将遍布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纳入了课程体系,在基础理论研究、课程建设、资源与机制保障等方面形成许多具有创意的教学模式。[7]2017年3月,南开大学开设“非遗公选课”,将传统技艺、音乐、节令、剪纸、年画等项目融入课堂教学。[8]可以看出,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逐渐进入高校教学视野,是高校教学样式多样化的重要表现。我们可以多方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高校课堂教学的多种途径和方式,这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课堂教学面、培养学子优良性格,意义重大。不过,也需指出,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受到一定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如重庆文理学院在很多情况下就采用了田野教学的方式,而南开大学则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一社会机构请入其中。因此,开设这类传统文化课程,可以选择条件较好、资源较丰富的高校,与相关机构实行联合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公选课或必选课的方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教学工作。

开设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课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给区域学校开设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课程指明了方向。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如文化古迹、历史遗址和文物、风景名胜、地方文化、民俗民情等。由于这类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可以作为区域高校的必选课程,面向所有专业学生授课。各高校在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具有地方民族风味同时又能唤起学生家乡情结的文化资源入课,从文化资源的历史、现状、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展开横向分析与讨论。当然,我们在这里说将地方文化资源入课,并不意味着排除其他地方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广西节庆娱乐、民族服饰、传统美食、山歌对唱等民俗风情[9],就可以采入其他区域高校的课堂教学,广西高校也是如此,以此进行多重纵向比较教学,这对于从宏观上传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大有裨益的。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堂教学的关系、内容与样式,表现为变与不变的逻辑理路。说其“变”,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性、高校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具有多变性,二者的结合,其“变”的内容和形式则愈见其多,本文所及,也只是“变”中之部分;说其“不变”,是着意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不能变,高校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形式始终要围绕这一底色而展开。我们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这一逻辑理路,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转化和创新发展。

[1]郑师渠. 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1):71-81.

[2]熊十力. 十力语要(第四卷)[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35.

[3]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17-04-1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2.html.

[4]谢惠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支点[EB/OL].(2017-04-06)[2017-04-16].http://news.gmw.cn/2017-04/06/content_24139307.htm.

[5]俞俭. 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意愿强烈[EB/OL].(2017-01-05)[2017-04-16].http://www.hb.xinhuanet.com/2017-01/05/c_1120253769.htm.

[6]程为民,熊建生.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分析——基于国内十余所高校700名大学生的调查[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4):68-71.

[7]牟延林,谭宏,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当代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径——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1):90-94.

[8]周润健. 天津首次在高校尝试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EB/OL]. (2017-03-01)[2017-04-16].http://news.xinhuanet.com/culture/2017-03/01/c_1120546389.html.

[9]刘华政. 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视角[J]. 大学教育,2014,(5):123-125.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Relationship, Content and Pattern

RUAN Chunhu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The studies of relationship, content and pattern which perform in a variable as well as invariable logical route should be involv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variable because of the abundant connotation i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iversity of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forms. It is invariable because the diversified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forms are based on the changeless esse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see clearly the logical rout in the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vers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relationship; content; pattern

2017-05-16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适应转型发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6〕400号第651项)

阮春晖(1974—),男,湖南隆回人,邵阳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G642.421

A

1672—1012(2017)04—0112—05

猜你喜欢

底色文化遗产中华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