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对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7-04-13陈凤梅
陈凤梅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361021)
幼儿园体育活动对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陈凤梅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361021)
社区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对社区体育资源进行有效探索和开发并将其整合到幼儿园体育课程当中,有利于拓展幼儿体育活动空间、丰富幼儿体育活动内容,这对实现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试着分析了幼儿园体育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必要性和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体育活动的成效,并提出了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体育活动的策略。
幼儿园体育活动社区资源利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体育是幼儿园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位居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首,它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幼儿园必须充分意识到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重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幼儿体质,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幼儿园体育活动利用社区资源的必要性
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必须围绕体育活动的目标进行内容和组织形式的选择、材料的准备、活动过程的组织等相关环节,挖掘各种体育教育资源并将其整合到幼儿园体育课程中是整个体育教学环节中的一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40条中也指出学校要加强和社区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幼儿健康领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是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有力举措。特别在目前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社区规划日趋完善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也越来越丰富,社区里的自然环境、体育锻炼设施、社区文化和社区人力资源等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它不仅能帮助解决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的户外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还从内容上、形式上丰富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涵,有力促进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最终有利于体育活动目标的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体育活动的成效
如前所述,社区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它具有开放性、多样性、随意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它成为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强有力支持和补充。开放性指社区体育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戏。多样性指社区体育资源的活动内容较幼儿园、家庭中提供的材料更为丰富、形式多样。随意性指幼儿在社区进行体育活动时,一般不需要再准备其他的材料,可以直接锻炼。广泛性指社区体育资源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随处可以找到适合幼儿活动锻炼的器具。面对这些优势,幼儿园结合社区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具有如下意义:
(一)提升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有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将社区资源引入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把幼儿带到幼儿园之外的社区环境中开展体育活动,或者是把邀请社区的相关人员参与幼儿的体育互动、结合社区的特色文化活动开展幼儿体育活动都给幼儿带来不同于平常的新鲜感。这些新鲜、新颖的内容与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进而有助于幼儿园体育活动效果的优化。同时,社区是幼儿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教育活动给幼儿带来了亲切感,促使幼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活动,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参与体育锻炼。
(二)丰富了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相对幼儿园而言,社区资源丰富,地域相对广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幼儿园体育活动空间的狭窄性和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局限性,因此社区资源应是幼儿园体育活动课程的有力补充。空间方面,户外运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有的幼儿园面积狭小,户外场地不够,空间上的局限性必然阻碍幼儿充分地参与体育锻炼。内容方面,有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内容单调匮乏,没有及时创新和更新,在内涵上成为制约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瓶颈,这也势必影响幼儿园体育活动工作目标的实现。例如,在介绍闽南文化文化的主题活动中,如果幼儿园邀请社区的拍胸舞者到幼儿园介绍拍胸舞的知识、教幼儿学习拍胸舞,在“跳”的过程中孩子的手脚动了起来,身体得到了锻炼,而这正好是我们体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将社区体育资源整合到幼儿园体育活动课程中来,是实现幼儿园、家、社会三位一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最优化的必然举措。
(三)增强幼儿体质,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社区体育活动是其它各类体育活动在空间、时间和形式上的延伸,它与幼儿园组织的体育活动、家庭体育活动一起共同构成幼儿完整的体育活动体系。社区作为幼儿体育活动的场所之一,在幼儿健康体质的形成和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方面有着与幼儿园同等重要的作用。幼儿可以通过幼儿园有计划有组织的社区体育活动、周末家长的陪同运动广泛地利用社区资源进行身体锻炼,增加幼儿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促进幼儿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增强幼儿体质。例如,通过在社区公园草坪或者小山坡上的滚、爬活动,幼儿的全身都得到了锻炼;通过幼儿园定期地组织幼儿到社区里的健身器材或健身场馆进行活动,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四)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社区内涵丰富,它所蕴含的自然、人文等信息都是幼儿很好的知识来源,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会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了解社区文化,会去探索这些体育资源的新的玩法。例如,在元宵节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参加社区的踩高跷活动,加深了幼儿对元宵节的历史知识、元宵节的活动内容、高跷的制作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幼儿认知的发展。
(五)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如前所述,社区资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离不开与旁边他人的交往,这些交往对象既包括幼儿园的同伴也包括在社区里一同玩耍的伙伴。因此,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过程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他们必须学会与人合作、遵守活动规则和社区规则、学会分享和竞争。除此之外,幼儿的意志品质、好奇心、自信心等个性品质也在锻炼过程中得到提升。比如,社区里有很多鹅卵石路供人们锻炼使用,幼儿刚开始会由于怕痛而不敢走鹅卵石路,如果他没有放弃并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敢于赤脚走鹅卵石路,这时幼儿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并进一步激发他从事其他体育锻炼的信心。
三、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体育活动的策略
(一)重视社区资源的利用,加快社区工作制度建设
制度先行,幼儿园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并将其制度化,以此从制度和组织层面保证幼儿园、社区合作办学,彰显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决心。具体操作上,在国家地方宏观的政策指导下,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要制定出适合本园特点的社区资源利用制度,大到幼儿园的工作章程小到教师的教育工作计划,都要把对社区资源的运用列为本园体育工作开展的内容之一。
(二)加强教师研发社区体育课程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将社区资源整合到幼儿园体育活动课程中,从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取、环境的创设、材料准备到活动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因此,提升教师整合社区体育教育资源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幼儿园可以通过进修培训、专家指导、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体育课程研发能力。同时,通过让教师成为课程的研发者和设计者,教师的潜能、创新能力会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主动利用社区体育资源的积极性和意识也会得到提高。
(三)积极采取措施激活社区资源
社区体育资源固然丰富,但只有去挖掘、利用,它的优势才能充实到幼儿园体育课程中来。幼儿园和老师要坚持以幼儿为本原则,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筛选社区资源;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到资源的选取、活动的设计中来;根据活动的目标对社区体育资源进行恰当的整合和变动;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社区资源和辅助教具的有机结合;探索社区体育资源的多种玩法。在筛选好内容的基础上,再合理地将这些资源充实到幼儿园的早操活动、户外活动、体育课、运动会等各种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中去。例如,社区公园里的小树,既可以用来锻炼幼儿的攀爬能力,也可以在两棵树中间绑上橡皮筋让幼儿练习跳橡皮筋,或是拉上一个隔离网,让幼儿练习抛接球。
(四)科学组织每一次的社区体育活动
老师要重视活动过程的组织,这是顺利实现体育活动目标的关键环节。在社区活动中开展体育活动变数很多,教师不但要严格且不失灵活地按照原先的活动设计来组织体育活动的进程,还要机智地应对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幼儿活动量的控制、幼儿间的互动等因素。以活动量为例,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一到社区进行体育活动往往就像放了缰绳的小牛犊,他们不知疲倦、干劲十足地尽情玩耍。这时候老师就要细致地观察幼儿的呼吸、流汗量、脸色等情况,以此判断幼儿的运动负荷,避免活动过度。
(五)构建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
构建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有效体育活动教学的保证。在进行幼儿园体育教学评价的时候,要将对社区资源的利用作为评价幼儿园、教师体育工作的内容之一,从而督促幼儿园、教师将政策落实到实处。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检查幼儿园的制度建设、教师的工作规划、教师的工作总结、教师建立的学生活动档案等方式来评价幼儿园社区资源的利用情况。此外,评价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终结目的,通过评价前一阶段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情况,为下一步的区园合作提出更好的建议。
结语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必然的选择,将社区蕴含的物质方面的、人力方面的、文化方面的体育资源整合到幼儿园的体育课程中充分体现了教育必须必须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的原则,体现了园区合作的大教育理念。具体操作上,幼儿园要务实地将这种合作落实到实处,从制度建设、教学环节的每一个过程处处重视社区体育资源的利用,为了幼儿体质的增强、为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尽到教育者该有的责任,在园区之间架起合作的桥梁。
[1]张艺超.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体育设施现状及幼儿利用社区体育设施情况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
[2]祁桂娟.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3]陈燕燕.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空间[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2:79-80.
[4]宋荷良.依托社区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浅探[J].学前教育研究, 2006,Z1:119-121.
[5]姚储琴.巧借社区资源,共育幼儿发展之花[J].考试周刊, 2014,02:188.
[6]胡艳艳.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园主题活动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4,01:63-67.
[7]吴佩华.幼儿体育活动中社区资源利用策略谈[J].时代教育, 2014,20:221.
责任编校:王俊奇
审稿专家:张迎春
G613.7
A
1009-8534(2016)02-0164-02
陈凤梅,女,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