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商务口译技能训练探讨
2017-04-13阳亚妮
阳亚妮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泰语商务口译技能训练探讨
阳亚妮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中泰贸易交往日益频繁,商务口译是促进交流和合作的桥梁,商务口译工作者应加强口译技能的训练,才能更好胜任口译工作。本文分析了口译员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五个方面技能训练的方法及泰语商务口译技能训练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帮助泰语学习者提高口译技能。
商务泰语;口译;能力;训练
商务口译,指口译员为使用不同母语的双方进行与商务有关的活动开展的口头翻译。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频繁交往下,中泰商贸往来密切,就业市场上对泰语商务口译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多。由于中泰两国的社会、语言、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不同,在交流当中就会产生沟通障碍,口译人员在交流当中充当了桥梁的作用。为了使交流能够顺利的进行,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以及良好的中泰两国语言文化基础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一、口译员应具备的能力
口译过程有迅速、紧迫、灵活等特点,要求泰语商务口译员在商务知识储备、听力与理解、记忆、翻译、表达与交流等方面有较强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依靠后天刻苦训练。
(一)灵活变通的能力
商务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困难。遇到不懂的词汇和内容,视当时气氛,觉得是否可以反复询问说话者,尽可能弄明白其含义之后,尽最大能力用听者可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若当下情况不允许,在不影响双方交谈目的的前提下,适当删减,不译或简译,也可在会后的其他场合,在弄明白意思之后,再补充解释给听者。除了词汇方面的障碍,还可能因双方合作基础、双方性格和文化背景而致使本次商务活动进展困难,译员则应该本着尊重双方意愿的原则,选用合适的用词和语气,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冲突,促成双方愉快交谈、长期交往。换言之,从事翻译的人员,应该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适时做个“外交家”。
(二)“身兼数职”的能力
口译者,不仅仅是机械地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外一种语言陈述出来,还要注意适时做一个“心理学家”,善于从说话者的语气、表情、姿态等方面去判断自己的翻译应该为期营造怎样的氛围,以达到预期目标;适时做一个秘书,及时发现诸如合同文本错漏、麦克风有问题、茶水点心的招待等各方面细节问题,让双方人员觉得细致周到,从而可帮助彼此建立友好、可信任的感情,有可能促成长期合作;适时做一个“老师”,可借助正式会谈前后非正式的场合,找准时机,介绍对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代表团成员的性格、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等,可增进了解和理解,避免文化冲突,增进感情,形成轻松、愉快的交谈氛围。
二、商务口译技能的训练
口译是一项高压下的即时性的翻译活动,,不像笔译那样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和琢磨,如何在商务活动中做到译得准、快、稳,如何在谈判桌上避免失误,以圆满地完成口译任务,是口译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储备商务知识
作为泰语商务口译员,需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这是理解源语的基础,对口译质量有重大影响,译者应注重商务知识的学习,特别要记得一些国际通用的术语和简说,这对提高口译准确度和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到岸价格C.I.F.指的是□,离岸价格F.O.B.指的是□,翻译的时候则不用将其全称说出来,从事国际贸易的人一般都可以听得懂□C.I.F.和□F.O.B.。
(二)训练听力与理解能力
听力和理解力是口译成败的关键因素。摒除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扩音设备不好,噪音太大等影响听力等),主要还是取决于语言和文化基础。口译时,要准确地将说话者的说话内容翻译出来,还要尽量不流失其原本真正想表达的意图、情绪、态度,就得充分理解其文化背景,懂得词语、句型的字面意思和深刻含义,包括一些熟语和固定表达。也就是说,口译能力的好坏,其实是建立在综合的专业基础之上,包括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涉及语音、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语法等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国家的概况学习,对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有深入的了解。总之,重视长期刻苦学习,打好语言和文化的基础,听力和理解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三)训练记忆能力
记忆对口译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但人的记忆有限,瞬时记忆的东西不能太多,需要笔记来辅助记忆。商务活动中的数据、数字关系重大,为确保准确性尽量使用笔记。此外,较长较复杂的内容也考虑用笔记,以免漏译。做笔记时,应在日常训练时形成自己独特简洁的记录方式,达到诱发自己记忆的效果,如:记录拼音字母、字的偏旁、画形象简图、一些简要符号等,笔记不必做全,只要是能够使自己产生记忆即可。但口译的过程中,做笔记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因此以头脑记忆为主。因此,平时训练时,应该笔记和脑记并重,笔记关键要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符号,在真正口译时顺手捏来,不必再去考虑应该怎么记,也不必花时间去辨认自己到底记了什么;脑记关键要训练注意力和记忆能力,除了要增加日常训练的次数,还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一些表达有一定的套路,要靠各自认真去体会和总结。
(四)训练翻译技巧
口译的方法多样,一般考虑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可使用直译、意译、增译、减译等方法,无论何种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在忠实于交谈双方真实意愿、态度的前提下,有效促进双方沟通,依托中泰长期友好发展态势,尽可能避免矛盾,增进情谊。口译技巧的训练除了训练自己掌握多种翻译方法,可进行灵活翻译之外,还应同时注意学习和了解中泰两国的各种企业文化,了解两国高层交流时形成的共识和两国相关的政策,这对于提升自己的具体翻译高度大有裨益。
(五)训练表达与交流能力
口译是一种涉及到说话人、听话人和口译员的特殊交流形式,是双向、同步的语言交流。口译员不仅扮演翻译的角色,更是一名调解员,有责任和义务促使谈话顺利进行。因此,口译员必须有良好的交流及表达能力以充当商务活动中的调解人。表达与交流技巧可分为口头表达和肢体语言。在口头表达上,首先要声音要清楚、稳定,给人以信任感。其次,传达的内容不可太过生硬,要自然真挚。再次,口译者要善于“察言观色”,语言的选择要视具体对象和当下气氛而定,或俏皮或严肃,不同的语言选择和语气会带来不同的沟通效果。在肢体语言上,口译时恰当的使用手势和习惯动作,与听者保持眼神交流,译者必须要表现出自信。
三、泰语商务口译技能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良好心理素质
对于一个刚接触口译的人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可缺少的。初出茅庐的译员,因缺少从商务活动开始前到商务活动正式进行到后续工作的经验和心理体验,往往在活动开始前就不断想象口译遇到的各种困难,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有的甚至造成很简单的内容都出现卡壳译不出来的情况。平时应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在校期间就应该多参加各种需要上台锻炼自己的活动,比如:演讲、辩论、模拟教学、模拟口译等,不仅可以锻炼胆量,积累自我表达经验,还可以因为这些小小的积累,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无论是否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提高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也应该多阅读多积累广泛的知识,并培养自己有框架思维,日常说话时就应该下意识培养自己有逻辑地表达,尽量做到有层次、通顺连贯。这些训练都可以获得自我表达的信心,可消除在台上口译时因怯场和自我表达有欠缺而带来的不自信,对于培养自己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大有裨益。
(二)集中注意力
作为一名商务口译译员,需要注意的就是集中注意力,不被周围的其他事物所干扰。商务活动中,因说话者有时语速极快,使得脑记和笔记都赶不及;有时说话者声音轻柔,使得听不清其说话内容;有时因外在环境的嘈杂,使得译者备受干扰;有时因译者遇到不会译的内容而造成有心理负担,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译者注意力涣散。平时训练和实践时,要多注意在各种场合,面对不同人群,身处不同环境来训练,还要多重视各种行业词汇的收集和整理,只有重视训练的“数量”,才能在真正的口译场上做到注意力集中,提高翻译质量。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泰国人非常重视礼仪,人与人对话时,通常会在在句子的末尾加上敬词,女性使用“”等,男性使用“”等,听起来温和有礼,例如:“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因此泰语口译技能训练时,习惯性地加上语尾敬词,显得礼貌得体,让听者觉得舒服,这在缓和谈判紧张气氛,增加对方的好感有潜在的积极意义。
四、结语
国内外关于口译技能训练的学习资讯非常丰富,那些都是前人的思考和有效经验。学习泰语口译,应该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用于指导和发展自己的口译实践。但是,光是文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投入实践,不断反思、总结,才能将理论和实践同时内化为真正的自我体验,才能最终促成个人口译能力的提高。
外语学习最终是运用于实践,外语学习者应该注重将培养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泰语学习者,应重视泰语综合基础知识的积累,加上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训练,综合能力提高,泰语口译能力便随之提高。在校泰语专业学生,应积极主动通过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各类校外外事交流合作平台,在锻炼自己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大视野,学习外事纪律和办事程序,在实践中增加自己的语言、文化储备。
[1]孙硕.从口译过程看口译技能训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1).
[2]刘朝晖、牛跃辉.口译过程中的理解与口译教学[J].外语教学研究,2007(1).
[3]鲍刚.高校口译训练方法[J].中国翻译,1992(6).
责任编校:周圣强
审稿专家:于海燕
H412
A
1009-8534(2016)02-0039-02
本文为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壮族地区转型高校泰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批准号:2016JGA336)的研究成果;广西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泰语(桂教高教2014[52])的研究成果。
阳亚妮,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泰语教育与泰国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