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公有制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瓶颈及对策

2017-04-13张娣英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张娣英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非公有制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瓶颈及对策

张娣英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面临着诸如发展理念滞后、人力资源缺乏、资金短缺、投资环境有待优化等瓶颈,因此必须创新发展理念,逐步完善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制,构建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非公有制;增长方式;瓶颈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数量已占市场主体的90%,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就业贡献率超过80%,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超过65%,对外直接投资的贡献率超过67%。”[1]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强大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从最初的低产出、高能耗、高环境污染逐步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的转变。

但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十三五”规划开启的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主要瓶颈

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市场竞争力低、发展后劲缺乏等巨大困难和挑战。不少非公有制企业人力资源缺乏、管理水平比较低下、科技投入不足、 企业设备老化、产业转型升级滞后、 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机制乏力,也会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

(一)发展理念滞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比资源投入更难弥补,如果没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理念,就会忽视对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追求,在科技创新等新型战略产业研究上的资金投入、战略倾斜等方面就难以持之以恒。

目前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仍然在利益博弈和观念层面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体利益、轻整体利益;重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等短视行为依然存在。特别在观念层面,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足,在规划企业发展时缺乏长期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在大多数家族式的非公有制企业里,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理念落后,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条件对企业发展做出科学谋划。由于忽视企业的战略管理,势必会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源管理和新产品研发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人力资源不足,缺乏可持续性增长的长效机制

自主创新能力缺失是当前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瓶颈。由于创新能力不足,目前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对外依存度高,抵御外来经济危机风险的能力依然很弱,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总体弱化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创新体系的软肋。

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创新的最大瓶颈是人力资源不足,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缺少各类高素质人才。目前很大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是家族企业,大部分家族企业沿用的依然是以亲情为纽带的传统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落后,缺乏一套严格的、规范的科学管理体系,很多家族式企业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缺乏企业界的联盟、参股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

非公有制企业多年来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高素质的人才缺乏,企业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长效机制。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科技水平低,创新能力弱;无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不强;非公有制企业虽然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但决策管理水平低,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不能做出科学筹划;由于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知名度不高,工资水平低,加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企业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

(三)资金困难,融资环境还有待完善

除了人力资源不足,资金缺乏也是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创新的另一大瓶颈。目前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普通存在资金不足,在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上无充足资金投入问题。

一方面,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资源越来越短缺,能源、原材料价格越来越高;重要资源产品的价格体制尚未理顺,成本计算不实,加剧了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 有效需求不足;企业“三角债”问题日益严重, 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导致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

另一方面,当前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融资环境还有待公平。一是银行出于安全性和赢利性考虑,非公有制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融资十分有限,融资门槛高,和国有大型企业相比,在贷款门槛和贷款额度上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担保和抵押条件较为苛刻,银行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总量限制过严。二是愿意提供给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担保的机构少,担保能力弱,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三是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尚无力直接融资。虽然中央和各级政府每年都会实施一些投资计划,非公有制企业也只能获得其中很少一部分资金,企业创新的资金需求不足。要真正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必须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但在目前的资本融资市场上,能够上市直接融资的企业也不多,非公有制企业目前难以通过股权直接融资。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

在目前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环境有待完善。一是在投融资政策上依然还存在着不公,某些领域和行业还存在着垄断,国有大企业可以通过垄断和政府管制来获得一些竞争优势,个别垄断行业依然存在着权利配置资源的现象,这和市场经济应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很不协调。二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体制和机制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的转型,也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的方向性选择问题。企业的发展方向离不开体制和机制的引领,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产权制度、分配制度还需进一步优化。三是政府的引导服务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有些地方政府的功能定位还不明确,政府在政策制定、产品结构调整、投资方向等方面的引导上还不到位。管理和服务水平都还有待提高。有些地方政府对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无力接管;有些地方政府依然对企业干预过多,行政审批事项繁多;有些地方政府服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窗口的服务水平、办事效率还有待提高。一些职能部门在政策宣传和政策引导上不及时,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执行的速度比较缓慢。四是监管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对政府官员滥用权利、服务工作不作为的惩治力度还有待加大;对企业的经济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瓶颈的策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十八届五中全会系统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对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发展理念的落后、人力资源缺乏、融资难、外部环境不完善等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创新发展理念

不同层面的思维产生不同视角的理念。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针对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针对企业存在的产业结构老化、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众多问题,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而且也会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从而催生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3]

目前管理者首先要解决自身认识层面的问题,要牢固树立“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工作新理念,要积极转变工作思维,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应对复杂的利益博弈。李克强指出:“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3]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尽管非公有制企业面临巨大的资源压力和资金压力,管理者更要有担当和勇气,要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在规划企业发展时,要具有前瞻性、整体性、战略性,既要关注企业发展的价值层面,更要注重企业发展的道德层面。不仅关注企业的短期利益,更要关注长远利益;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非公有制企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进取意识和紧迫意识,要从单纯的“速度情结”中走出来,以新的理念来引领企业发展。习近平指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有高尚的理想信念,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创业创新、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4]。

(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长效机制。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中国经济能否在世界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关键看中国经济能否发展成创新型经济。

一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挖掘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潜力。首先,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胡锦涛指出非公有制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5]。非公有制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增强科学决策和市场应变能力。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起好引领作用。其次,培育学习型企业。“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愿望,达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目的。”[6]再次,实施有效的薪酬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让人力资源有合理的剩余索取权。

二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每个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科技含量,而这一切还得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投入[7]。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采取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要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8]

三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仅凭自身力量无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因此加强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研究设备、技术信息的优势,整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研发能力,专攻核心竞争力环节,使企业具有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

四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李克强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施奈德·阿曼时指出:“我们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3]创新不仅是企业的事,也是政府和全社会的事,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要不断创新。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联系和协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人才引进体系,切实解决引进人才的生活上的一些后顾之忧。政府“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律保障人才”[8]。

(三)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首先非公有制企业自身要不断完善诸如财务管理和成本预算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要注重资本积累,不断增加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加信用度,争取尽可能多的融资机会。

其次是银行、政府等相关部门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融资。要解决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问题,政府要充分发挥主体扶持功能,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融资支持力度,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植性、鼓励性,适当增加金融机构分配给私营企业的贷款额度。再有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帮助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资本和技术的有效对接。对合法的民间资本组建的小型股份制金融机构,政府要鼓励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市场方式运转。在资本市场上政府要支持管理科学、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上市。相关的职能部门要认真组织那些有创新能力、发展势头好的企业,做好申报审批等相关工作,争取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尽可能多的资金扶助。

(四)构建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企业自主创新离不开政府综合的宏观政策应对和一个良好的、公平的外部竞争环境。

一是进一步完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我国政府的支持更多的是宏观政策层面的引导。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职能定位上,国家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肯定了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及各级政府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加平等、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开放、更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二是构建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及职能部门通过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矫正制度创新,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要通过不断增强服务实效,提高服务水平来促使各种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完善的服务机构,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为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要规范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减少行政干预,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是进一步加强廉政纪律建设。要认真落实非公有制企业的公平待遇,清理各类不合理的收费,严肃查处各种权利腐败和寻租行为。 进一步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廉政自律。通过各部门、各阶层、各党派的联合监督机制,采取民主评议、行风评议、特约人员监督等形式,来规范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行政。

[1]佟胜良.中国非公经济发展迎来新一轮重要历史机遇[EB/OL].[2016-09-12].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03/13/ t20160313_9455180.shtml.

[2]胡锦涛.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6-09-15].http://cpc.people.com.cn/ shipin/n/2012/0723/c243284-18580238.html.

[3]韩建平.习近平创建首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EB/OL].[2016-09-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11/c_128884337.htm.

[4]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EB/OL].[2016-09-17].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lh/2016-03/04/c_1118239866.htm.

[5]黄硕.胡锦涛等分别看望出席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EB/OL].[2016-09-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 04/content_13099371.htm.

[6]穆青.新经济需要学习型企业[N].上海证券报,2000-11-14(22).

[7]赵亮.加入WTO对我国企业的影响[J].市场经济研究,2001(6):51-53.

[8]胡锦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EB/OL].[2016-09-21].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2/20/ content_1241174.htm.

Study on the Bottlenec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Growth Mode of Non-public Economy Sectors

ZHANG Di-Ying
(College of Marxism, Shaoguan Unive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Now transformation of the non-public economic growth also faced such as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lag, lack of human resources, shortage of funds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remains to be optimized.So we must the innovate development idea; gradually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mechanism;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financing mechanism; build a complete social service system.

non-public ownership; growth pattern; bottleneck; countermeasures

F124

A

1007-5348(2017)01-0057-04

(责任编辑:陈 娜)

2016-11-12

张娣英 (1965-),女,湖南安化人,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