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文化记忆的探寻与个体行旅体验的敞亮
——评王蓬《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

2017-04-13

关键词:丝路散文记忆

郭 茂 全

(兰州大学 文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丝路文化记忆的探寻与个体行旅体验的敞亮
——评王蓬《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

郭 茂 全

(兰州大学 文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文学是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散文作品以个性化审美话语建构了独特的文化记忆空间。王蓬的散文集《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是丝路文化记忆的文学想象的代表作,在文学与史学、个体与民族、本土与全球等多维视域中,该作品对古今丝绸之路进行了审美的呈现,既是丝路文化精魂的探寻,又是个体行旅体验的敞亮。

王蓬; 丝绸之路; 文化记忆; 文学想象

“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从古代长安出发,通向中亚,由中亚辐射欧亚大陆、北非各地的道路。大致的经行路线和走向如此,历史上不同时期都会有若干变化。”[1]4当下人们所说的丝绸之路除了通常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外,还包含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跨越亚欧大陆的交通网络,它不仅是贸易路,也是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因此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它。[2]3丝绸之路并非一个平面的线段,而是一个立体、活态的文化空间。丝路文化记忆既体现于丝路沿线的物质存在,还表征于人们对丝路文化的文学想象。当代散文家王蓬对蜀道、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等“古道”文化情有独钟,其五十多万字的散文集《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就是表现丝路文化记忆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一、 丝路文化记忆的呈现

(一)丝路文化记忆中的城市形象

丝绸之路是一个由沿线城市组成的活态文化空间。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成为王蓬呈现丝路文化形象的重要内容。《从长安到罗马》介绍了西安、天水、兰州、武威、张掖、敦煌、喀什、拉合尔、卡拉奇、伊斯兰堡、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罗马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各类景观。

《汉唐长安多风采》叙述长安城的地理形势、生态资源、建都历史、城市规划、文化成就、城市精神等。《丝路重镇兰州》叙述兰州城的整体形象,状写五泉山、白塔山、黄河铁桥、庄严寺、黄河母亲雕像等标志性的城市景观。《河西名城:武威》叙述武威的建郡时间、地理形胜,介绍金塔寺、文庙、白塔寺、西夏碑等人文景观。在丝路城市文化书写中,王蓬多以城市为重点,也关注到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历史人物、历史古迹。《天水流韵有麦积》叙述天水的早期文明,介绍纪信、李广、赵充国、姜维、邓宝珊等天水籍历史人物的功绩。《高原古城西宁》介绍了西宁的城市历史、青海博物馆、清真寺,还介绍了青海彩陶、湟水流域农业、塔尔寺、青海湖、金银滩草原等。王蓬对丝路重镇喀什投入了较多笔墨。《西域名城:喀什》《艾提尕尔升新月》《西域名器:土陶》《西域情趣:购刀》等详细叙述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大巴扎、土陶、英吉沙小刀等。王蓬穿行于喀什城里传统的商业街,观览着各种古老的营生;漫步于简朴的土巷,欣赏着干净素雅的农家庭院。“边城喀什便如同这样的名著或哲人,常读常新,聆听不尽,能给我们无穷的智慧和教益。可以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出像喀什这样的城市,因为她实在是千年的丝绸之路与古老的塔里木盆地一个完整的缩影。”[3]322王蓬还探寻了仇池、楼兰、高昌、姑墨、疏勒、惠远等古代王国与古代城池。

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性的贸易通道,宛如一颗颗明珠般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城市则是丝路文明的最好见证。《从长安到罗马》呈现了域外城市的人文景观。《古印度的辉煌》叙写巴基斯坦历史文化名城拉合尔整洁、干净、宽阔的街道,介绍旁遮普大学、莫卧尔王宫、皇家清真寺、夏利玛花园、拉合尔博物馆等;《南亚街市风情》介绍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与伊斯兰情调的卡拉奇;《马可·波罗的故乡》介绍威尼斯的河流、桥梁、贡多拉小船、教堂宫殿、圣马可广场等;《古风犹存海德堡》描写海德堡市的高速公路、古堡、大学及夜景;《一条自由浪漫的大街》描写宽阔整洁、气势恢弘、时尚华美、自由浪漫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小城诞生的巨匠》叙写博物馆般的佛罗伦萨城。城市是传统与现代的汇聚体。《长安到罗马》不仅表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还描绘了城市的现代文化,如广场宽阔、高楼林立、霓虹放彩、车流如潮的天水,街道宽阔、市容整洁、商贸繁荣的武威,还有华灯绚烂、风气时尚、商品丰富的张掖等依次呈现在作品中。

(二)丝路文化记忆中的人物画廊

丝绸之路是“人”开拓出来的,不仅是丝路上的“行者”之路,还是丝路上的“居者”之家。政治家、军事家、公主、使者、商人、僧侣、诗人、学者及普通民众构成了丝路文化的血脉与灵魂。“史书只是提供历史框架与重大事件,在漫长的岁月里,填充其间的场景与细节绝非尽是豪迈与辉煌,而是充满了征途的坎坷与先贤志士的血汗。”[3]256王蓬在散文中自觉地追述历史事物,追忆历史人物,追思先贤的历史功绩。

张骞、班超、霍去病、玄奘、成吉思汗、林则徐、左宗棠、王昭君、香妃、马可·波罗、斯坦因等都是丝路文化记忆中的重要人物。《张骞凿空西域》叙写张骞出使西域的时代背景、出使经过、外交活动等,赞扬张骞不畏艰险的精神与开拓丝路的历史功勋;《汉匈争战拓丝路》叙述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拓展丝路的历史事迹;《班超定远边陲》叙述班超投笔从戎、火攻匈奴使团、活捉疏勒国王、打败车师国、镇守西域、遣使大秦、娶亲边塞、守护边陲的历史事迹;《佛学大师玄奘》叙述佛学大师玄奘的家史、坚定的求佛信念、艰难的求法历程,叙述其学经那烂陀寺、遍访高僧名寺、满载佛经回国、翻译佛经、著述弘法等事迹,赞扬玄奘不畏艰辛、追求佛学真理的精神;《牛羊绕塞忆昭君》叙述王昭君入选宫中、盼望临幸、不贿画师、出塞和亲的人生经历;《伊犁河谷通欧亚》叙写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及随嫁侍女冯嫽在促进汉朝与乌孙国友好交往中的贡献;《西域存亡:海塞之争》表现左宗棠收复新疆、屯垦西北的历史事迹。这些散文的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先贤志士的崇敬。

王蓬在散文中叙写了探访丝路文化中遇到的当代学者、朋友及普通民众,他们无疑构成了作家丝路文化中的“交往记忆”。王蓬常常怀着虔敬之心叙述其事迹,赞扬其贡献。《学人夫妇:敦煌往事》表现为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的王王云、何正璜夫妇,赞扬他们宝贵的文化良知与高尚的人文情怀;《一个人和一个王国》叙写著名的西夏学专家李范文的事迹,赞扬李范文兴衰续绝、探幽发微的学术精神与矢志不改、献身学术的精神品格;《蒙古族女子的传奇》中详细叙述了蒙古族姑娘玉珠传奇的成长经历,表现了玉珠的乐观精神;《河西人情:藏族汉子》叙述在行旅中当汽车抛锚时一位陌生的藏族司机帮助作家的感人之事。王蓬不仅关注着个体人物的命运,还表现着群体人物的性格特点。《甘南藏女》赞美藏族妇女的勤劳、开朗和热情;《河西人情:见闻素描》述写河西民众的质朴、善良、豪爽、团结。丝路文化中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构成丝路文化的“生命曲线”与“人物画廊”,也成为丝路文化精魂的载体。

(三)丝路文化记忆中的自然景观

丝绸之路沿线雄浑的山峰、皑皑的雪峰、浩瀚的大漠、奔腾的河流、葱郁的草地给王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从长安到罗马》展现了祁连山、贺兰山、日月山、天山、阿尔卑斯山、黄河、夏河、伊犁河、青海湖、赛里木湖、甘南草原、玛曲草原、若尔盖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等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

《天山天池》描绘了巍峨绵延、高耸云端的天山美景,雪水晶莹清冽,湖面碧绿宁静,云杉高大挺拔、浓绿滴翠,苍鹰盘旋翱翔,野花嫣然盛开,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英雄辈出之地》中描述森林茂密、草原丰饶、湖泊美丽的草原明珠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景色;《草原重镇:锡林郭勒》描绘锡林郭勒草原的美好景色和良好生态,《伊犁河谷通欧亚》中描绘了伊犁河谷在春夏之交雪山皑皑、溪流淙淙、云杉郁郁的美丽景色;《穿越阿尔卑斯山》描绘了阿尔卑斯山麓河谷的秀丽景色。“大都水量充沛清澈,溪流淙淙,陡峭的山崖又形成瀑布,雪线以上披满银装,雪线以下则绿树成片。随山势此起彼伏,如茵的草地四处延伸,农舍与教堂小心翼翼地点缀其间,牛羊悠闲地啃草,一切都十分和谐,浑然天成。”[3]506《从长安到罗马》中的“夏河谷地”、“黄河涛声”“祁连山风光”、“天山风光”、“伊犁河谷”、“果子沟”等优美的自然景观给读者带来无尽的审美愉悦。

二、 丝路文化记忆中的思想内蕴

丝绸之路是古代商贸大道,是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也是沟通东西方交流的文化大道。“在具体的写作中则力图尽可能勾勒出丝路风貌、风物风情、历史事件与人物剪影;尽可能表达出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种种感受与心路历程。试图让人们看出从长安到罗马这个巨大的空间中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3]4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之间的互利共赢、各民族之间的友善相处、以及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存是丝路文化的精神内涵。《从长安到罗马》不仅呈现了丝绸之路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还传递着散文家王蓬对丝绸之路文化精神的觉解。

(一)友好交往的愿望

《从长安到罗马》叙写了丝绸之路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交往与族群融合。《汉匈争战拓丝路》叙述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领土争夺、和亲纳贡、战争胜败等政治事件对丝绸之路的影响;《成吉思汗广拓丝路》叙述成吉思汗将汉唐以来的丝路又一次推向繁荣,肯定成吉思汗为丝绸之路的延伸与开拓所做的贡献。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古罗马与汉唐长安通过丝路的牵引,在欧亚大陆两端实现了“握手”。不同民族的文化丰富并推动了人类的文明。丝绸之路是一个多民族杂居、聚居的的文化空间。“但构成漫长岁月的,并不完全是战火烽烟,更多的还是胡汉交流与民族融合。”[3]95《从长安到罗马》叙述了诸多民族之间的交流史与发展史。《悲歌一曲吐谷浑》寻叩草原王国吐谷浑的历史;《河西回鹘通商道》叙述回鹘人与唐王朝的贸易、回鹘国的兴衰、回鹘族的融合分化以及草原回鹘路在民族演变中的作用;《蒙古英雄的壮举》叙写土尔扈特人迁徙的故事。《河西民族:裕固人传奇》《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等介绍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事实上,整个河西走廊乃至整个华夏大地也正是由于各民族群众的共同努力,才取得了今日的建设成果,才能欣欣向荣,春色满园。”[3]228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人类文明的长河。

丝绸贸易的发展带动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相互了解和联系,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与跃升。在《大唐西市:声播欧亚》章中,王蓬从人口街道、格局面积、市场规划、货物店铺、商人国别、行业市坊、运河航道、贸易水平、行政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唐代长安城作为国际经贸都城的风采与魅力;《万邦商旅一途通》叙写了边疆城市喀什商业贸易地位的重要与繁荣,描绘了喀什老城区商业街上古老又特色浓郁的商业氛围;《茶马互市临洮》《商贸互市息边患》等介绍草原游牧民族与汉民族之间的“茶马互市”,《草原丝路的绝响》叙述丝路贸易中晋商的崛起、繁盛、辉煌和沉寂。

(二)“文化运河”的观念

丝绸之路已经成为沟通交流的符号。沟通欧亚的丝绸之路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群交流、交易的通道,也是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渠道。王蓬在《从长安到罗马》中坚持一种“丝绸之路还是一条文化运河”的观点,他认为:“结果是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精神不断开放,文化不断积累,因而丝绸之路在学者们的眼中也变成一条海纳百川,沟通东西,探究不尽的‘文化运河’。”[3]4不同民族、众多国家、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交会于长安,必然带来多种多样的文化元素,这才有了文化的繁荣。王蓬从人类文明史、文化交流史、民族交流史的维度来诠释“文化运河”的意义。河西走廊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一条重要商道,也成为一条经历朝代的“历史走廊”和沟通东西方的“文化走廊”。《胡人有妇能汉音》《胡姬当垆:貌美如花》叙述汉唐时期河西走廊上各民族的交往融合;《两幅马球图》中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所藏《马球图》与陕西乾陵章怀太子李贤墓道壁画《马球图》就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传播是丝路“文化运河”的重要组成。《从长安到罗马》关注着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宗教思想传播与宗教建筑艺术。例如,《夏河谷地名寺》介绍拉卜楞寺的起源历史、沿革现状、僧侣状况、建筑特色、造像艺术、学术气氛;《佛教东传马蹄寺》介绍张掖马蹄寺的修建历史;《艾提尕尔升新月》叙述伊斯兰教的传播等。丝路文化带是一个文化景观带和民俗风情带。作者通过《油馓·抓饭·牛羊肉》《羌笛·花儿·姑娘追》《祁连史话之三:游牧》《祁连史话之四:驯鹿》《丝路千古存遗风》等叙述游牧民族的生产、狩猎、音乐、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生产技术的交流、商品货物的交换、宗教思想的传播、文学艺术的影响共同汇聚成浩浩荡荡的丝绸之路“文化运河”。

(三)生态和谐的理想

《从长安到罗马》蕴藏着王蓬敬畏自然、感恩万物的绿色生态精神。王蓬穿行于西部的自然景色之中,感受着西部大地的苍茫辽阔,对自然万物怀有敬畏之情。“高原略带凉意的晚风吹过,让人心中泛起一种莫名的庄严。大自然的威力如此强大,人类便显得渺小。”[3]116人类是自然之子,王蓬在丝路行旅中感受着自然的伟大,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我们得庆幸有父亲一般威严的祁连山,有母亲一般慈祥的祁连雪水,才养育滋润了千里河西。”[3]152“众多的事实证明,在整个清代,或者说两个世纪之前,世界上还存在着大片草原。这些片带状的横跨欧亚的大草原延绵近万公里,环抱无数高山、茂密的森林、河流、湖泊。博大壮美,瑰丽无比。”[3]357王蓬回忆着昔日生态环境的美好,焦虑于当下生态危机频发的严峻现实。在异域旅行中,王蓬印象最深的是国外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穿越阿尔卑斯山》等篇什中他叙写欧洲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球上脆弱的生态系统,给所有生物带来严峻的生态危机。由于祁连山森林破坏严重,雪线冰川日益萎缩后退,造成河流水流量越来越少,甚至断流。《祁连山史话之一:河流》就叙写祁连山的森林遭受了多次人为的破坏。王蓬对草原过度放牧、土地沙化等景象无比焦虑。《沙漠绿洲民勤》叙述民勤人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民勤生态恶化的历史与原因、民勤人拯救家园的悲壮努力等,传达了作家深沉的生态忧思。丝路文化变迁与其自然生态的变迁是相联系的,绿洲缩小、雪线上移、河流干涸、胡杨枯死等都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症候。比昔日“边患”更大的隐患也许就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草原的忧伤》集中表达了作家对蒙古草原、新疆草原、四川若尔盖草原、青海那曲草原等地生态恶化的焦虑。

三、 散文的审美特色

(一)散文的话语结构

《从长安到罗马》分为“万里丝路起长安”、“河西走廓多诱惑”、“西域亘古非坦途”、“茫茫草原有丝路”、“条条道路通罗马”五辑。整体上以“丝绸之路”贯通全篇,将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辉煌又毁灭的王国及其遗址、丝路古道至今犹存的历史名城、绵延至今的民风民俗等编织其中。各个篇目在结构上既有共通性又有多样性。叙写人物事迹的篇目在结构上多按照人物生平经历展开,《佛学大师玄奘》《班超定远边陲》《蒙古族女子的传奇》等属于此类结构。《蒙古族女子的传奇》按时间顺序叙述主人公玉珠生活的草原环境、放牧牛羊的草原、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去省城当歌手、参加模特大赛、因单纯而被骗、在烤羊肉店当服务员、经营酒店的经历。有的作品在叙写人物生平时先说明写作的缘起或创作背景。《学人夫妇:敦煌往事》中对王子云夫妇的叙述,先叙述他们在敦煌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接着讲如何有缘认识王子云的儿子王蒙及了解王子云夫妇的概况,接着以“往事”、“伉俪”、“晚霞”叙述其一生的经历。

王蓬把丝路文化的表现与个人行旅的体验有机地融合于散文中。《夜宿姑墨》先从历史文献入手叙述姑墨古国的历史,之后写乘火车去阿克苏城沿途的所见,接着写阿克苏的城市建筑、街头景色、夜市小吃等;《祁连史话之二:穿越》的题目虽为“史话”,但无意于回溯历史,而是详细叙述自己乘车穿过祁连山的经过。作品不仅描绘了沿途所见的田地与农民、多变的气候、难行的河谷、漫长的隧洞、祁连的雪峰、金黄的油菜花等,还叙述了作家在翻越冷龙岭与行经扁都口峡谷时的惊险体验;《西域遥远知马力》由丝路往来中马匹的重要作用、少年时对马的崇敬与喜爱、与朋友谈马的优秀品质、马在草原游牧民族中重要地位以及艺术世界中的骏马形象等,呈现出一种散点状结构。同样,《胡姬当垆:貌美如花》以“胡姬”为核心,辐射至多元文化互动中少数民族女子的生活情状。

(二)生命个体的行走与阅读

为了探寻丝路文化,王蓬曾20多次探访丝路古道,在行旅中克服了各种困难,行程达数十万公里,可谓志坚意诚。《张骞凿空西域》记录了王蓬专程赴张骞被匈奴扣押过的阴山草原与祁连山荒原,在故地遥想张骞度过的漫漫十年时光;《胡姬当垆:貌美如花》记载作家在丝路旅行中看到的少数民族女子经营的店铺、餐馆与特色小吃摊;《佛学大师玄奘》记录作家多次西行的道路皆为当代玄奘所经,所参观的拉合尔等地皆为玄奘求学、住宿之地;《西域遥远知马力》中就融入作家在少年、青年、中年时期对马的所见所思。实地寻访仇池古国、两次拜谒成吉思汗陵、穿行夏河谷地、参观宗教建筑等等都是作者“丝路行走”的具体表现。王蓬的丝路行走是书本经验与实地勘察的结合,是书卷沉吟与切身感悟的结合。作家在行旅中感受丝路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常常思索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文化内蕴。

为了丝绸之路文化散文的写作,王蓬翻阅典籍,钩沉史料,拜访学者。“行走”与“阅读”相伴,观览与聆听并在。每到一地,书店与书摊是王蓬的必去之地。在其搜集和阅读的资料中,有各国情况概述,有各地史话与方志,有丝路考察笔记,还有宗教学、民族学、文化学等方面的书籍。广泛的交流与大量的阅读使王蓬的历史文化散文显得内容丰赡,更具知识性与思想性。“每到之处,必参观博物馆,寻访古遗迹,拜会学人,叩见同行。每次返回,即冲扩大堆胶卷,选择后按序装册,闭门谢客,整理沿途笔记,细阅所得资料,感悟历代形势,体味古人情怀,不计笔拙,连缀成篇。”[4]王蓬丝路文化散文的写作是“接地气”与“在场感”的写作,丝路旅途的甘苦、文献阅读的欣悦,如一泓溪水般流淌于散文中。《从长安到罗马》可谓是王蓬在丝路上且行且吟的审美结晶。

(三)美文与美图的共美

文学中的丝绸文化记忆是作家审美选择的结果,也寄寓着作家的情思。王蓬自少年时就对丝路文化充满向往。在孩提时代,他常听父辈讲述昔日长安的情况,对大雁塔、小雁塔、通济坊等在父辈的叙述中了解较多;在汉中生活后,敬仰丝路开拓者张骞,感佩于张骞通西域的壮举,对丝绸之路充满神往之情。王蓬怀着以著述安身立命的观念与对文学虔敬的态度投身于文学创作,以散文的形式抚摸历史事件的精神脉息,触摸历史人物的心灵脉动,其丝路散文可谓个体生命与丝路文化间的诗意对话。无论整体布局还是单篇架构,无不视野宏阔,意蕴深远。水怀珠而川媚,石蕴玉而山辉。散文之“美”不仅表征于言语之美,还表征于散文中情志之美,高尚的人格和深刻的情思是王蓬散文中的“珠玉”,使其散文充盈着善与美的光泽。在阅读《从长安到罗马》过程中,读者常被散文家王蓬的爱国之心、赤子之心、友善之心所感动和浸润。

《从长安到罗马》有着文字记忆与图像记忆的并生共美。“文心画意是散文家自觉的审美追求,影响着散文的叙事、写景与抒情。”[5]王蓬作为散文家和摄影家的双重身份为其创作图文并茂的散文作品奠定了基础。《从长安到罗马》收录有四百幅图片,体现着王蓬图像美与文字美“美美与共”的美学观念。“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古渡”、“仇池山上的孩子”、“祁连山中的牧驼人”、“藏族老人”、“星期五做礼拜的教民”、“喀什赶巴扎毛驴车摆满河滩”、“新疆哈萨克牧民之家”、“巴基斯坦的街景”、“拉合尔街头景象”、“街头艺人”等系列图片既展现了作家的行旅足迹,又以优美的构图为散文集增色不少。图文融合汇聚了线性文字与空间图像各自的长处,将散文语言美感与图像的绘画美感熔为一炉。通过影像艺术的滋养,王蓬创作了一篇又一篇话语美、图像美、意蕴美相融相合的散文佳作。

四、 “丝路文化记忆”散文书写的当代价值

文化是一种依靠记忆和象征的符号体系来维系的社会共同经验,丝路文化依靠各种符号系统。“记忆滋养了历史,历史反过来又哺育了记忆,记忆力图捍卫过去以便为现在、将来服务。”[6]113丝绸之路是政治经济带,是文化艺术带,也是文学景观带。文学是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与仓库,文学中丰富多彩的丝路形象是丝路文化记忆不可或缺的部分。

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建设中倡导的理念。文学想象建构了丝路文化记忆,也推动了丝路文化记忆的传播。当代丰富多彩的丝路文化题材散文组成了丝绸之路文学想象的艺术长卷。林梅村《丝绸之路散记》、杨峰《遥远的撒马尔罕》、沈苇《新疆词典》、贾平凹《老西安》、和谷《长安梦寻》、肖云儒《丝路云履》、杨献平《沿着丝绸之路旅行》、王族《龟兹仰止》、徐宏宪《丝绸之路古城日记》、周勇《时间之痕——南方丝绸之路旅行笔记》、张迎春《丝路密语》、戴之昂《海上丝绸之路历险记》等都是丝路文化散文想象的代表作。丝路文化是贯通古今的立体而丰饶的文化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共同的符号,个人分享一个共同的记忆和一个共同的身份认同。”[7]144作家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对丝路文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进行想象性的艺术重构与符号表现,艺术想象中的丝绸之路是建设经济共荣、民心相通的丝绸之路文化的一支积极的力量。丝路文化记忆的文学想象有利于推动形成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开创新丝绸之路的美好篇章。

《从长安到罗马》是丝路文化精魂的探寻,也是个体行旅体验的敞亮。在丝绸之路题材散文的创作中,王蓬始终遵循“以史学的视角看丝路,以文学的笔法写历史”的创作原则,将宏阔的观照与细微的审视相结合,从而建构了富有个性特色的丝路文化记忆,表达了他对丝路文化精魂的深刻觉解。汉中人张骞在两千多年前怀着坚定的信念“凿空”西域,因而才有了绵延至今的丝绸之路。汉中籍散文家王蓬怀着执著的文学理想,以充沛的情感和诗性的话语,为当代读者“凿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丝路文化的文学景观。

[1]石云涛.丝绸之路的起源[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2]石云涛.文明的互动——汉唐间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论稿[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3]王蓬.从长安到罗马[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1.

[4]王蓬.从长安到罗马——《王蓬文集》卷六·丝路卷自序[J].延河,2006(12):45-47.

[5]郭茂全.论散文创作与图像艺术的审美互生——以西部散文为例[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93-98.

[6]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M].方仁杰,倪复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王建科 责任校对:王建科 陈 曦]

2016-08-27

2016-12-20

郭茂全(1973-),男,甘肃武山人,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

2015年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丝绸之路的文化记忆与文学想象”(15LZUJBWZY001)

I106

A

1673-2936(2017)01-0039-06

猜你喜欢

丝路散文记忆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