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地理视野下的沂蒙民俗

2017-04-13

关键词:沂蒙煎饼民俗

徐 玉 如

(临沂大学 文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5)

文学地理视野下的沂蒙民俗

徐 玉 如

(临沂大学 文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5)

民俗是一地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特殊的地理、经济、文化和历史条件构成了各地民俗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环境,致使各地区各民族民俗存在着趋同性和差异性。以沂蒙地方特色为基调的区域性民俗文化,有的与外地相同,但也呈现了自己独特的内容,并再现了与文学地理的密切关系。沂蒙民俗内涵有地域特色,民俗的载体——语言,也有鲜明的文学地理色彩。沂蒙民俗既体现了不同时代文化的影响,也对社会生活有渗透。研究沂蒙民俗的文学地理特色,将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沂蒙民俗; 地域性; 文学地理

民俗是社会的窗口,时代的镜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观念形态,反映了一个民族对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些共同观点和看法,表现了精神上的意愿和向往。民俗文化是一地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长期影响与制约的结果,其产生、发展、传承有多方面的原因。《汉书·地理志》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1]1640《礼记·王制》描述上古四方的风俗说:“东方曰夷,被发纹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2]1338这说明了民俗的产生,是一地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地域文化因素作为人生活的外部环境,大体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如地理环境、气候、物产;人文景观如历史、文化古迹、文化传统等,这两种景观通过对人的影响而影响民俗,即地域文化因素、山川灵性之气共同作用,形成了地域人群特有的风俗习惯。民俗文化涉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内涵极为丰富,本文就沂蒙民俗中独特的现象,从文学地理的角度做以下解读。

一、 沂蒙民俗内涵的地理特色

“沂蒙”是一个区别于行政区划的地理内涵,主要范围是指以沂蒙山区为中心,以今临沂市为主体,包括日照市、枣庄市及淄博、潍坊、青岛三市的南部、济宁市的东部、江苏省的北部。沂蒙民俗有自己的独立性,居山、顺河、临海的地理环境,为沂蒙民俗提供了赖以产生、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源地,600多名历史人物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语言艺术、生活方式、民风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认同感为沂蒙民俗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蒙阴旧志曾记载:“僻处丛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3]封闭式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沂蒙人,其民俗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 生活习俗①

①这主要指衣、食、住、用、行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资料,由于它不可缺少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欣赏价值,使其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衣,是伴随着人类进化而产生的, 沂蒙山区的服饰在清末民初就有自己的特色,突显了沂蒙山区人的朴实。其服饰既不是长袖、款腰、肥大的藏袍、蒙古袍,也不是流行于城镇俊美秀丽的旗袍;既不是黄土高原的老羊皮大衣、白羊肚毛巾,也不是苗族的苗绣服饰,而是典型的大襟袄(褂)。那时,乡绅富商等上层人士多穿左大襟长衫,外套马褂,戴红顶瓜皮小帽或毡帽、皮帽。普通大众多穿手工纺织的手坊自染的青、蓝粗布大襟袄(褂)。过去没有化工染料,蓝布都是从蓝棵即蓼蓝中提取的颜料染成。战国时曾任兰陵令的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就是这种事。蓝棵春天播种,盛夏收获,正像“麦熟一晌,蚕老一时”一样,蓝棵收获掌握时间很重要,如农谚所说:“烟足两三日,蓝熟一两天”。收获之后,要杀蓝打靛,把蓝棵放进大染缸,打烂提取蓝水,再放进生石灰,经过沉淀,然后提取纯净的靛蓝,蓝布就是靛蓝染成的。男的多穿白、蓝、黑,夏天是对襟的白汗褂,裤子多为抿腰大裆裤,中老年妇女则穿浅蓝的大襟褂,汪青的大裆裤,腿扎黑带子。衣服颜色大都是素重的黑、青、蓝,统称“老蓝布衫子”,“老蓝布衫子”几乎成了中老年妇女的代名词,有时丈夫也对外称内人是“老蓝布衫子”。妇女穿的大襟褂多镶花边,也叫沿条,年轻女子用红、绿色沿条,中老年多为蓝色沿条。冬天男女老少多穿黑或者深蓝的对襟袄或者大襟袄,正像电视剧《沂蒙》中于宝珍和李忠厚所穿的那样。大襟袄都是直领,整个前襟连在一起,开口多是男左女右,大襟袄的主要优点是利于保暖,前边的大襟可以护腹保胸,另外便于揣孩子,那时保暖条件差,孩子没处放,揣在怀里便于用大人身上的体温给孩子取暖。年轻妇女给孩子吃奶可以不解怀,一掀开衣襟孩子钻进去就可以吃奶,大襟的衣服肥大,有人形象夸张地说小孩甚至可从袖子里边钻进去吃奶。另外大襟袄(大襟褂)还方便在怀中揣东西,吸烟人的烟袋、赶集的钱款、凭证之类的都可放在里边。总之,大襟袄(大襟褂)的用途是多功能的。现在,人们的衣着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样式上,由中式向西式演变;在质料上,由棉麻丝向化纤毛料演变;成衣方法由手工演变为机器制作。服饰变化在总体上表现出趋同性,渐入“大同世界”,已无地方特色可言。

一地住房有一地的特色。如胶东独特的民居是在海边被称作 “建筑活化石”的海草房,又称海苔房、海带草房,以胶东沿海所产的海草为主要材料粘盖屋顶而得名。沂蒙人的住房,既没有西北高原的窑洞,也没有南方少数民族的吊脚楼、竹楼,而多是石头砌墙到顶的起脊的草房,南部平原多是夯土、垒土坯等盖的草房,最典型的是有沂蒙特色的团瓢屋,这是佃户、长工、讨饭的住所。先向地下挖一米左右深,然后在四角用木棒绑成四方形的框架,上面做成圆锥形,用高粱秸和草苫子缮到顶,把顶尖绑紧,这就是典型的团瓢屋。有民谣唱到:“下方上尖,直插蓝天。似屋非屋,辈辈相传。夏不隔热,冬不防寒。虽能藏身,心却很酸”,道出了住房的艰辛。现在的住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都住上了楼房,有的住上了别墅。

饮食方面,放眼全国有的地方以大米为主,有的地方以面食为主,吃馍馍、窝窝、卷子、饼子等,而沂蒙人一日三餐以煎饼为主食,这是区别于其他地区饮食习惯的一个显著特点。煎饼的特点是:圆形,呈浮白(如大米、麦子煎饼)、淡黄(如小米、玉米、谷子煎饼)、浅棕(如地瓜干、高梁煎饼)色,营养丰富,松酥柔软,便于存放,易于携带。煎饼的花样种类较多,从制作方法上分,有摊与滚两大类;从色泽上分,有白煎饼、红煎饼、黄煎饼、黑煎饼;从用粮主料上分,有麦子煎饼、高梁煎饼、玉米煎饼、瓜干煎饼、杂面煎饼;从口味上分,有咸煎饼、酸煎饼、芝麻煎饼、沓菜煎饼、煎饼卷等。麦子煎饼是煎饼中的上品,尤其是新麦子煎饼,香气浓郁,软硬适口,筋道耐嚼;红煎饼,即高粱煎饼;青菜煎饼,即在摊煎饼时,将时令鲜嫩的青菜,加上油、盐、葱花或其它辅料、调料,搅拌成馅,均匀地摊在烙熟未揭的新煎饼上,再复盖一张煎饼,待馅熟后,再将两张煎饼折成10多公分宽的长卷,然后在鏊子上切成菱形。一般农村多食以高粱为主,掺部分小米、黄豆制成的“三碰头”煎饼,或带糠的“囫囵谷子”煎饼、地瓜煎饼等。塌煎饼,是将鲜嫩的韭菜洗净,切成比饺子馅稍粗的沫,将鸡蛋打入锅内先炒,再切碎与韭菜馅合二为一,放盐、放油、放少许薄荷叶,拌匀。将刚刚烙好尚未折叠的煎饼,麻面朝上,在中间部分摊匀馅子,四边折,而后放在铁鏊上烙,看得见煎饼内有热气外泄,取下稍晾即可食用,香脆可口。

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中写到,“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4]40中央电视台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2》专门介绍了临沂煎饼。煎饼因是用原粮制作,麸皮没有去掉,所以营养丰富,吃起来香酥松软,且便于存放和携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地方食品。有人认为,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健康,减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八宝豆豉简称豆豉,是临沂特产之一,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因用当地产的大黑豆、茄子、鲜姜、杏仁、花椒、紫茄叶、香油和白酒八种原料发酵而成,故称“八宝”。以其营养丰富、醇厚清香、去腻爽口、食用方便而成为享誉中外的临沂地方名吃之一。

(二) 信仰民俗

原始的先民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月亮、太阳、山川、各类动植物都加以神化,希望这些神灵给予恩赐与帮助,于是产生出带有浓厚原始宗教色彩的崇拜。崇拜的神灵,既有来自天地万物人格化的自然神,也有凭空想象的神,如火神、灶神、海神、门神、财神等,这些方面,沂蒙人与全国各地的信仰都大同小异,独特之处是祭祀山神。旧时,沂蒙山的狼很多,常有人畜被狼伤害,特别是春天狼繁殖的时候。为了人畜的安全,于是在六月六山神爷爷生日的那天,都到山神庙里去祭祀。用面做成全羊、全牛、全猪,割肉、买菜、买纸香,把这些摆上供桌,烧上纸,供上香,放过鞭,祷完告,大家恭恭敬敬磕三个头,向前奠了酒菜,然后一起高高兴兴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仿佛神灵已经答应了保佑。在旧时,一般山上都有一座小山神庙,为保安全,六月六祭祀一次,主持祭祀的还要对山神祈求:“山神爷爷住山中,跪禀话儿请你听,管好狼虫和虎豹,年年敬你供三牲。” 靠海的祭海,如沿海地区的渔民在出海时祈求神祗保佑,有隆重的祭海仪式,靠山的则祭祀山,祭祀山神是沂蒙特有的地理风貌形成的一种信仰。

二、 沂蒙民俗的文学地理色彩

民俗有较强的稳定性、传承性。沂蒙民俗靠一代一代人的口教手传,延续下来。其民俗中的语言,带有鲜明的文学地理色彩。沂蒙山区境内有大小山峰七千多座,峰峦起伏,地貌形态各异,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沂蒙人民山一样的品格,性格刚直、吃苦耐劳、坚强不屈、敢于抗争,有俗语说,“宁和苏州人吵架,不和山东人说话”,山东人性格直率,血气方刚,与江南相比,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从社会环境看,沂蒙是沂源猿人的故乡,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临沂地区西有孔孟之乡的曲阜、邹县,北有稷下之学的临淄,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孔子曾拜见郯子,求教“以鸟名官”之事。兰陵县兰陵镇现有著名儒者荀子之墓,荀子生前曾在此著书、讲学。孔子七十二贤中的仲由、原宪、澹台灭明、曾参等都是沂蒙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沂蒙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周朝时期,临沂地处齐、鲁、楚交汇之地,齐文化崇尚开拓进取、足智多谋、重商重义,鲁文化多敦厚、纯朴、仁智、好礼,楚文化浪漫、瑰丽。齐鲁楚文化的碰撞、交融,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沂蒙人重礼尚仁、忠厚正直、做事坦荡、豪侠、仗义、耿直,像山杠子一样(指憨厚、强壮、固执)的秉性,形成了外朴厚而内多智、质朴无华、吃苦耐劳、忠诚守信、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而这些,在民俗的载体——语言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语言坦率,又运用谐音、双关、比喻等手法,体现了既仁且智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如沂蒙人热情、好客,与陌生人见面打招呼,一般都称三哥,因为民间有“大哥王八二哥贼,只有三哥是好人”之说。说媒提亲讲门当户对,男女般配,民谚云 “好对好,赖对赖,弯刀对着瓢切菜”。定亲送聘礼忌讳送缎子,因为缎子谐音“断子”,不吉利。娶亲这一天被称为“喜期”、“好日子”。结婚前一日,女方往男方送去嫁妆,俗称“抬喜盒”、“铺房”。铺房通常由女方送嫁妆来的人和男方家的人共同进行,也有男方独自进行的。旧时铺房时还要一问一答,唱着喜歌:“炕上铺的是什么?是豆秸——养活儿子中秀才。炕上铺的是什么?是麦穰——一代一个状元郎。”这言语朴素的歌谣,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后代寄予的期望。有的地方铺房时在炕的四角放上红枣、花生和栗子,或者让小男孩在上面打个滚,以图吉利。婚嫁中迎亲接轿,轿夫边开门边唱:“今天轿门两旁开,金银财宝一起来。新郎新娘入洞房,子子孙孙多秀才”。嫁娘接轿时把栗子、枣、铜钱塞进轿里,同时念:“一把栗子一把枣,大的领着小的跑,一把栗子一把钱,大的领着小的玩”。枣和栗子,是运用了谐音,即“早立子”,表现了对未来的寄托与祝福。在婚礼即将结束时,在院子里撒麦麸、栗子、枣之类,意思是祝愿早生贵子,为全家带来幸福。婚礼结束,新娘由人陪着到新房,迎亲婆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丝线给新娘“开脸”,表明从现在开始,新娘的姑娘生活结束了。开完脸后还要用染红的鸡蛋,在其脸上来回滚上几趟,一边滚一边说:“红鸡蛋,满脸窜,今年吃得喜馍馍,明年吃你的喜鸡蛋……”传说这不仅是为了祝愿新娘早生孩子,也有驱灾避邪的功效。

在育子风俗中,有给婴儿三日洗澡的习惯,即三日洗儿。这是家族为其进行第一次洗浴的仪式,也是婴儿出生后的重大礼仪之一。此日,家人用艾叶、花椒等中草药熬成的水,为婴儿清洗,以此洗去出生后的污垢,并能驱灾免疫。洗时,可由儿女双全的妇人边洗边唱喜歌,譬如“长流水,水流长,聪明伶俐好儿郎”,“一搅二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之类。有的地方在洗时,用葱往小孩身上象征性地打三下,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孩子一身清白”。一般来讲,“洗三”包含保健、祝吉、祷神等几层含义。“洗三”谐音“喜三”,葱,谐音“聪”,添丁高兴喜欢,希望孩子长大聪明。

婴儿满月要进行祝贺,叫做“弥月之喜”。主家要举行庆典,下帖请亲朋好友,并设宴招待。赴宴者要送贺礼。有的地方婴儿满月时,要为婴儿举行铰头礼,也叫落胎发。落胎发仪式一般由婴儿姥姥主持。姥姥拿着剪子在孩子的头边象征性地作铰的动作并口诵祝词,如对男孩说:“前三后四,识文解字”,期望将来长大成人,知书达理;对女孩说:“前七后八,描云插花”,期望将来手巧心灵。有的地方则请3个年轻姑娘手拿剪刀在小孩头上比划三下,再让小孩的母亲去剪,先铰两边的胎毛,并口中念叨“一剪金、二剪银、三剪骡马一大群”。铰下的头发,用箩接着,再用红布包好,缝在小孩的枕头里边。有的把包好的胎毛,放在门枢下面,开门关门时,门枢转动能把胎毛碾碎,据说可保无灾无病。

孩子百日,姑姑送虎头帽,姨姨送猫头鞋。老虎是兽中王,可除百害。猫是虎的老师,善良讨人喜欢。给孩子穿戴时边穿边唱,“虎头帽上有个王,孩子戴着能逞强。妖魔狼虫都吓退,走遍天下无阻挡。” “戴了虎头帽,穿了猫头鞋,小的跟着大的来。”为祝孩子成人,用各种碎布缝成的叫“百家衣”。有的红袄专门配个绿大襟,俗语说:“红袄绿大襟,留下娘的一条根。” 语言通俗、坦率,与沂蒙人性格一样。

这种求天求神保佑、企盼吉祥的美好心愿,在沂蒙民俗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表现了沂蒙人的外朴厚而内多智。如春耕开始,为保春耕大吉,在地头要祭祀,祈求“神龙升天,黄牛下地,五谷丰登,诸事顺利”。养蚕的要敬蚕神:“青桑变成金丝线,欲成天功求神仙。全家老少齐下跪,蚕姑送来丰收年。”小年祭祀灶王爷,除了摆其他祭品外,还要放一碗麸皮,一碗碎谷草,供灶王爷骑马上天用,歌谣唱到:“一斗草,一升料,喂的神马呱呱叫。快驮灶王天上去,回来大事别忘了。多驮一些胖娃娃,孙子孙女俺都要。”元宵节点灯,有的主妇拿灯照孩子身上各部位,“照照耳朵听话清,照照眼睛看事明,照照鼻子闻香气,照照牙儿不牙疼,照照双手很灵巧,照照两脚万里行,照照额头添才分,照照全身不受穷。”用胡萝卜、萝卜做成灯,“辣萝卜灯,照毒虫,照的毒虫不敢行。”端午节插艾,一边插一边祝愿:“五月里来五端阳,大麦小麦忙上场。家家户户都插艾,驱虫辟邪香满堂。”天旱了,要祈雨,跳送神舞,送旱魃天神:“旱魃天神请你听,大战蚩尤你有功。此处农桑都种地,最怕干旱西北风。请抚黎民收旱意,好生之德垂汗青。送你金银请西去,昆仑山上度终生。”这些伴随着民俗流行的歌谣,质朴无华,带有强烈的企盼性,带有沂蒙浓郁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的烙印,是沂蒙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沂蒙的家族民俗,很注重家教。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构成了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家、国一体,同构互通,在“家”、“国”合一的“家天下”政治体系中,为了保持宗族共同体的稳定和延续,特别注重对子孙后代的教育训诫,渴望家族人才辈出,兴旺发达。尤其在门阀世族社会,凭文化起家的世族深知文化传家的重要意义,为保全门户,纷纷重视对子孙的垂教,把处世之道和知识艺能传授给子孙后代,自觉进行家族文化建设。如诸葛亮的《诫子书》以儒家的伦理价值观念为依据,整合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念,将道德品质教育贯融于之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5]28表现了老一辈对晚辈的拳拳爱心和殷切期望,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徐勉的《诫子崧书》,训导后辈见贤思齐,注重修身之德,不要贪于财货,“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每念叨窃若斯,岂由才致,仰藉先代风范及以福庆,故臻此耳。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又云:‘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详求此言,信非徒语。”[6]383文辞恳切,立意高远。以优良品德、清白家风和声名传给后代,其德操和超然的生活境界由此可见一斑。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以后历代的“家诫”、“家训”都难以超出它的规模和体制。其教育思想是《颜氏家训》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一直为人们所推重。颜之推认为,教育必须趁早进行。“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7]4要注意教育方法,反对溺爱偏爱,做到威严和慈爱相结合:“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7]6要注重环境对孩童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幼小时,思想未定型,可塑性很强,所以要让孩子选择良好的朋友交往,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7]58颜之推强调,人必须勤于学习:“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7]65作者举了大量例证,用事实教育后代,“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7]88这些勤学的事例既生动感人,又富有教育意义。颜之推主张人应终身学习,强调在人生途中,即使遭遇坎坷而失去学习的最好年华,也不应自暴自弃,不求进取,他说:“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7]76颜之推还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种境遇都要抓紧学习:“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7]77人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才能自立于社会,颜之推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女:“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7]66“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7]65颜之推主张学以致用,反对那种食古不化,“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的人,也反对那种“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和讲《孝经》“‘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的繁琐学风。近现代,莒南县的庄氏家族教育子孙也卓有成效,如“读书即生命,保身保家,承先待后,胥在于是。”“譬诸一身,财者肉也,地者骨也,而读书则气脉也;有骨肉而无气脉,人胡以生?”二是教诲后人重视德行修养,修身养性。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讲究情操修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庄氏还重视对子孙砥砺品节的教育,如“教授宗旨,德行为先,文艺为末,因材施教。”“人当砥行砺名,期其远大,区区翰墨词章未足以概学问也。”“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人生世上,孝友为先,耕读次之。存心忠厚,处世和平,乃不愧先世家风。”

长期注重家族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如明代的公鼐,“五世进士、父子翰林”,莒南的庄氏家族,科第蝉联,明清两代即有进士8人,举人23人,拔贡20人,岁贡、副贡、优贡34人。

沂蒙家族民俗中的崇学之风,是扎根沂蒙大地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影响的结果。有了好的家风、家教,还要看人的主观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刀剑锋从磨砺出。沂蒙人用山一样坚毅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获得了成功,结出丰硕的果实。今天,沂蒙人仍然重视学习,过去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天的观念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沂蒙家教中依然还流传着生动的格言,如“穿金戴银,不如知识超群”,“智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活到老,学到老,八十多岁还学巧”,“井里无水四下淘,要多知识书中找”等,这些格言其教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三、 结语

八百里沂蒙,山川秀丽,错综复杂的地貌结构形态,久远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地域性很强的风尚习俗。另一方面,民俗又对一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回顾历史,如抗日战争时期,特定的政治大气候,群山纵横的复杂地貌,讲仁重义的民俗,自然社会的诸多因素,使沂蒙成为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沂蒙风尚习俗出现了质的飞跃和升华,有了红嫂的义举,有了毁家纾难、倾囊支前的壮烈,形成了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新的民俗。今天我们从文学地理的角度研究沂蒙民俗文化,可以更好地认同与养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延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先进文化建设。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保护、开发,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保持我们民族生存的血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民俗文化应有的作用。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蒙阴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蒙阴县清志汇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4]王无启.聊斋文集[M].上海:九州书局,1935.

[5]张澍,辑.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姚思廉,撰.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张霭堂.颜氏家训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9.

[责任编辑:王建科 责任校对:王建科 陈 曦]

2016-11-02

2016-12-13

徐玉如(1955-),男,山东郯城人,临沂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学地理学及地域文学研究。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学地理视野下的沂蒙文学研究 ”(12CWXJ13)

G07

A

1673-2936(2017)01-0013-05

猜你喜欢

沂蒙煎饼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民俗节
清涧煎饼,好吃又好听
软煎饼怎么做才健康
小熊当当爱吃煎饼
煎饼侠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