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7-04-13王进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双创辅导员院校

王进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思想政治教育★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王进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辅导员肩负着光荣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诸多挑战和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文章提出的“学习提高,在形成思想共识中积极作为;发挥优势,在转变学生思想意识中多下功夫;立足本职,在落实工作措施中找准位置;勤于实践,在产教融合中锻炼提高;着眼未来,在职业化发展中建功立业”等观点,可以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双创 挑战 对策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通知》发布以后,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等学校展开,辅导员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助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高职院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辅导员明确新要求,研究新问题,落实新措施,取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成效。

一、充分认识“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青年人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最具创造活力,而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是青年中最具创造潜能的群体。世界各国纷纷把大学教育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环节。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提出:“21世纪将是一个变化万千的时代,因而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我们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出要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十八大之后,“全面改革”、“创新发展”成为国家战略。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标志着“双创”时代的到来。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新发展。

高职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环节,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承担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应尽职责和光荣使命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就高职院校内部而言,需要从学校领导干部到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辅导员更应该在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各展其才的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从未停止,但从根本上说,普通教育阶段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大学教育还没有摆脱“灌输式”教育的束缚。这些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依然存在的旧有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模式,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中的一员,应该客观分析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知难而上,主动作为,为推进所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其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开展工作的难度更大,辅导员面对的是专科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比本科生相对薄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相对欠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往往业余爱好较多,思想比较活跃,对技能型学习比较感兴趣。辅导员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了解、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辅导员工作是一项艰苦、繁重的工作,既要从事学生学习、生活的日常行为管理,又要做好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对辅导员一天辛勤工作的写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辅导员奉献精神的象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用心血和汗水去浇灌创造之花,高职院校辅导员责无旁贷,应该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出成绩。

二、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高职院校辅导员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要开拓辅导员工作新局面,还必须清楚地看到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想共识尚未形成

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很多学校仍然步履维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根据对四川省内16所高职院校的抽样调查,有25%的学校领导班子没有及时学习宣传国务院办公厅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只有63%,干部职工知晓两个文件主要内容的只占被调查对象的58%,这说明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文件精神的学习掌握存在较大差距。在共识没有达成的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难以形成,辅导员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少数人的努力,很难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生对创新创业基本内涵和目标的理解存在偏差

从抽样调查情况看,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只占46%,没有意愿的原因,78%的人认为“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可见,何谓创新、何谓创业,创新创业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准确地界定这些基本内容,对于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自卑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实践的主动性,显得十分重要。创新、创业具有创造性、自主性、风险性等特征,但是并非高不可攀。创新的本质是对原有事物整体或局部的“改进”,既可以是瓦特蒸汽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又可以是倪志福钻头、郝建秀细纱工作法、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创业是通过创造开辟新的事业,可以向他人学习,向前人借鉴,贵在自己敢于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即便是摔倒了,也可以爬起来。创业既可以是个人的行动,也可以是志同道合者的合作。创业不要希冀一鸣惊人,就算草根创业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任何有成就的创业者,其事业都是一步一步发展而来,只是他们更具有敏锐的眼光、顽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气魄。创新创业教育要实现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如果急于求成,或者只是少数人来做,显然无济于事,需要循序渐进,要靠全体老师的付出,包括辅导员的辛勤劳动。

(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工作措施还不到位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认识统一,上下一致,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并抓好落实。从调查情况看,不少学校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领导班子对自己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紧迫感不强,研究政策和分析自身情况不够,没有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分年度分阶段工作目标。二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分析研究不够,思路不清晰,措施不明确。不少学校没有认真研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力度不大,还没有研究制定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一些学校校企不合作紧密,产教深度融合不够,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弱化,没有形成与社会紧密联系、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一些学校对校内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重视不够,人财物投入不足。从调查情况看,有的学校创新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缺少活动场地,“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滞后,学生参与度低,能够吸引学生的活动不多。三是没有形成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推进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如领导分工负责制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等。工作的随意性,势必出现目标不明、措施不力、工作不落实的情况。这些现象的存在,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发扬学校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地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献计献策,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四)政府、社会和高校协同配合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合力还没有形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有良好成效,需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努力。从调查情况看,各方工作均存在差距。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但缺乏对政策落地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政策虽好,不去宣传贯彻督促落实也只能是说说而已,不能发挥政策应有的作用。由于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的舆论环境尚未形成,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及实践活动的支持还停留在权衡自身利益得失的阶段,让利性合作不多,公益性支持更少。高职院校主动作为不够,没有主动、及时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沟通对接,求得指导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需要认真分析各方面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才能做好相应的工作。

(五)辅导员自身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各级部门和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身处学生教育管理一线的辅导员,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新的学习目标并落实在行动中,无疑对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调查情况看,不少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在数量和素质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辅导员数量配备方面,符合教育部规定不低于1:200比例的学校只占38%,同时存在工作不安心,队伍不稳定的情况。保证有人做事,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提,有的学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而言,一是对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不够、理解不深。从问卷调查看,辅导员能主动学习创新理论知识的只占56%,系统掌握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政策的只占62%。二是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不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不少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学习的专业相差较远,新的知识学习没有跟上,与学生社会实践单位接触少,带学生实习实训机会少,出现专业“隔行”现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三是辅导员队伍稳定性较差,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意愿不强。有的学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对辅导员日常关心不够,消减了辅导员对自身岗位的热情和信心。辅导员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重,一方面,艰苦的工作更能锻炼人;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又容易产生畏难思想,减少对辅导员岗位职业化选择的追求。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做好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对策

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当立足本职,直面困难,积极应对,力求实效。

(一)学习提高,在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共识中积极作为

教育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事业,需要高职院校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首先,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上升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来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把推动教育改革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做好顶层设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文件、会议精神,党委中心组先学一步,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抓好面上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干部,应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思想跟上形势、让行动更为积极。丰厚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思想理论根基,是当好一名管理者和老师的前提,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大政方针,学习掌握各级政府创新创业的鼓励政策,知大势,明方向;学习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关于创新创造的基本理论,熟悉人类发展史、科技发展史等,有理论,知历史。知识渊博、思想深刻,又有做好辅导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在学校创新创业宣传教育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行动,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二)发挥优势,在扎牢学生创新创业思想意识中多下功夫

高职院校辅导员身处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第一线,在各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中有独特的优势。让学生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党和政府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改革方向,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创新创业、应该达到怎样的成长目标,是需要辅导员对学生做好宣传教育的基本问题。就宣传教育的时间节点而言,学生入学教育是重要时机,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教育内容;平常课余时间、周末,都可适时做出安排。宣传教育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可以是主题讲座、周末班会、竞赛演讲等。宣传教育的内容,应该讲清楚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发展战略,讲清楚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方针政策,讲清楚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方法路径。要明确创新创业是一种教育和养成,并非可望不可及,培育个人必备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形成必要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立足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要求。在面上宣传教育的同时,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正确思想意识入脑入心,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成长。

(三)立足本职,在落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措施中找准位置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需要各学校领导班子精心策划,集思广益,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年度及阶段工作目标;真抓实干,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内创新创业平台、加大投入、建立工作制度等重点工作;凝聚全员力量,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辅导员在学校制定改革方案阶段,要争做主人翁,多提合理化建议;在学校落实改革工作措施的过程中,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努力,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要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中解放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过程中转变思维方式,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养成思辨习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提高专业应用能力,既学习继承,又敢于质疑,在思辨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要发挥好党团组织和学生骨干的作用,组建班级“学习研究小组”、“兴趣沙龙”、“创新创业协会”,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共同探讨,“头脑风暴”,迸发思想火花,可以辅导员自己做导师,或聘请专业教师做导师,给学生团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要及时组织班级“学习创新演讲比赛”和“创新创意成果竞赛”,优胜者推荐参加学校大赛,发挥比赛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同学,形成探索型学习、创造型学习的良好氛围。

(四)勤于实践,在产教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锻炼提高

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式教育,是产学研结合、政行企校联动的协同化教育。高职院校要树立“大教育”理念,主动走出校园,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求得支持和帮助,形成政府行业指导、校企深度融合的新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辅导员要以开放的眼光主动适应新的变革,要科学安排时间,多开展与学校人才培养相关的社会调研,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交流沟通,在接触社会中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懂就学,多学习了解学生专业的基本知识,多带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在实践中学习提高,逐渐由“外行”变为“内行”,增强对学生创新创业帮助指导的有效性。要用好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组织学生到协作单位开展“师徒传承”、“专业拓展”活动,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做学生指导老师,开设专题讲座,担任“创新创业俱乐部”导师。邀请创业成功校友回学校传经送宝,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

(五)着眼未来,在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中建功立业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各学校应该认真落实上级政策文件精神,从数量配备和素质提高两方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心辅导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重视辅导员的职业成长,多给学习培训机会,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让辅导员体会到组织的关怀,安心、尽心做好本职工作。辅导员要提高觉悟,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做好工作的荣誉感;开阔眼界,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可以大有作为,同样可以得到行政管理职级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及晋升,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豪感;要加强学习,多学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理论、学业务、强能力,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要勇于创新,时代在前进,学生日日新,既要传承好的经验做法,又要与时俱进,研究思考工作新招,在实践中总结,在工作中积累,形成可供推广借鉴的理论成果,增强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成就感。以爱岗敬业之心,走好专业化职业化之路。

【责任编辑:吴妮徽】

[1]杨永涛.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1,(25).

[2]孟跃.简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和实施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89-89.

[3]张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J].管理学家,2014.

[4]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

[5]张婧梅,王晗,李相豸.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3(9):26-27.

[6]张立付,周旭,杨仕勇.“双创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辅导员职能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6):44-46.

[7]李丹虹.辅导员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方法[J].师资建设研究,2015(14):237-238.

G64

A

1008-8784(2017)01-50-5

2016-9-3

本文系四川省高等学校青年德育工作者协会2015-2016年度科研课题:“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项目编号:qyh16-z02)重点项目成果之一。

王进(1981—),男,四川眉山人,硕士,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高校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双创辅导员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双新双创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