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剧人物的评赏
—— 哈姆莱特
2017-04-13刘思艺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刘思艺(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关于戏剧人物的评赏
—— 哈姆莱特
刘思艺(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
从悲剧的目的和行为两方面在悲剧中的重要性来评析哈姆莱特的突出性格,通过哈姆莱特在文艺复兴长河中的历史价值来反观它对于现在社会人们心灵束缚的反思。当下,我们可以尝试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超越时代价值的戏剧人物。
哈姆莱特 性格特征 艺术眼光 人物赏析
哈姆莱特作为伟大戏剧家莎翁的代表剧人物,对于他的人物性格分析,我们应该首先从了解什么是“悲剧”入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的定义是:“悲剧是对于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关注行为的描述,行为具有完整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这段描述中,引起我们共鸣的重点是悲剧产生于对行为的思考这个定义。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就是悲剧的目的是“把人描绘得比我们今天更好”。由于我们讨论的是人物性格,因此,会着重从悲剧的目的方面来分析,但也不可省略行为在一部伟大悲剧中的重要性。
一、哈姆莱特的突出性格特征
“善”是他的本性。
在这里我想只分析哈姆莱特性格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那就是“善”。为什么我唯独去探讨这个性格呢?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很容易从他最主要的性格表现与行为举止来理解,比如他杀叔父报仇时的犹豫,他的宿命论,他杀死爱人父亲的愧疚以及最终毅然选择“赴死”,这都是由于他性格中存在着有些极端的“善”所造成的。而这一点,恰恰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善”是悲剧人物性格中最重要的一点——“把人描绘得比今天的人更好”相符合。坚信人之初,性本善,才可以吸引更多读者,并引起心中的共鸣,从而可以对哈姆莱特这一人物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这样伟大的作品,身处当代的我们却很难感受到浓郁的悲剧色彩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分成两步,将历史长河中的“哈姆莱特”与当今时代人们所认为的“哈姆莱特”进行比较思考,也许会更容易理解。我们首先从《哈姆莱特》的创作时期入手,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解读。
二、哈姆莱特的“历史价值”
为摆脱宗教的束缚,文艺复兴从14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16、17世纪。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欧洲史》上这样评价:“文艺复兴不是中世纪加上人,而是中世纪减去神。”我认为这是一种形象有趣,又恰当贴切的说法。恰当体现在:这场运动虽然减去了“神”,但到底有没有“人”的改变,这就不得而知了。
身体从禁锢到解脱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心灵被禁锢了,怎么去解脱呢?思想被束缚了那么长时间,突然又被给予了无限自由,反而会令人迷失,找不到方向。更甚,当时的他们或许已经不明白“人”是什么,“人性”又应该是什么了。
正在这时,莎翁来了,带着他一颗复杂而善良的心,为大家送来了《哈姆莱特》。中世纪的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哈姆莱特的故事,他痛苦又纠结的内心呐喊,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千千万万人的心声。于是,一千个读者眼中的一千个哈姆莱特就这样诞生了!
对于千万个哈姆莱特,我们也许可以这样去理解:他是丹麦王子,又不是个普通的王子,他是前王的遗子,也是个背负“替父报仇”的前王之子。他是美丽的奥菲利亚的爱人,又不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男人,而是误杀爱人与爱人父亲的凶手;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又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好人,无论如何,他又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也许正是因为他身份的多重,导致性格的多样,让不同的读者见到了不同的他。而这一切就是悲剧的源头,更让人感到奇妙的是,似乎所有的行为又都是顺水推舟,自然而然的。我们无法阻止这一切,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顺其自然地发生,那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正因如此,它顺理成章地推动了人们对人类复杂性格与内心更深入地挖掘。
前文我们提出,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质是“善”,而莎翁选择这一点,一方面是为了正面人物性格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人们看到比今天更好的人”,从而引起共鸣与反思。但同时别忘了我们前面说到,既然是最突出的,那么这样的“善”中又或多或少带有极端之感。物极必反,这样的“善”并不仅仅只是我们表面意义上的善良,而且夹杂着更多其他的复杂事物,但本质的核心是“善良”。这就好比一块磁铁,它可以吸引许多铁钉,磁铁就是“善良”,而“铁钉”就是其他的恶毒,或者说疯狂。不论外表怎样,但其核心是好的。我们之所以很难理解这一点,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深刻认识人性的复杂性。这也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所讲,“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相不排斥的并存同一颗心中”。
所以哈姆莱特这个人物既伟大又平凡,他的性格和某些行为也许并不令人满意,但是,他的人性是完整且完美的,因为他的本性是善良。他向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诠释了人性是什么,人是什么。人们喜欢他,热爱他,为他善良的本性,也为他不完美的性格。人们仰慕他的优点,也学会宽容和原谅他的缺点。人们又何尝不是在不断地宽容和原谅自己呢?这里,我们看见了一个时代正在飞速前进着,人类的历史也在跨向新时代。
至此,我们还应该提及一点,严格来说,这一点对于过去与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那就是“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哈姆莱特》的人生结局,他最终选择了“死”即“毁灭”。这看起来似乎不是一个难题。但如果我们明白他的内心,清楚他曲折纠结的经历就不难发现,于他而言,生存就是毁灭,毁灭于他而言,就是真正的“存在”。所以如果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角度与认识出发,就很难说清楚,他究竟是“毁灭”了还是“生存”了。与《哈姆莱特》的结尾一样,让人难以释怀的还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人到底是一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因为正如我们说过的一样,人心是复杂的。
这部被余秋雨先生称之为“无结论的两难结构”的作品,它的出现让中世纪的人们陷入了深思当中。一切答案只在于自己的思考中。哈姆莱特的出现只是给人们指导方向,对于人性的深度挖掘是永远不会停止的。“生存,还是毁灭”,我们因着这个非常具有时代共鸣感的问题,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长河,终于来到了现代!
三、用当代眼光看哈姆莱特
“当老师过度分析一本书或者一段文字,什么都与作者的生活挂钩起来,我的想象力就堵塞了,我不喜欢。”——《阿黛尔的生活》
前面我们说,为什么如此伟大的作品,现代的我们却难以欣赏。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从艺术的眼光来欣赏它,而仅仅从历史、政治、社会和道德来进行有限制的理解。
我们首先还是来谈谈什么是艺术眼光。余秋雨先生的《艺术创造学》中讲到“艺术眼光是一种在关注人类生态的大前提下,不在乎各种权力结构,不在乎各种行业规程,不在乎各种流行是非,也不在乎各种艺术逻辑,只敏感于具体生命状态,并为这种生命状态寻找直角形式的视角”。这段话看起来似乎晦涩难懂,但直白的理解就是让我们找出作品中超越时代价值的东西,我们可以在新的时代中赋予其新的符合当代社会的新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在此文中我只讨论了哈姆莱特的善良以及生存与毁灭这两个问题。因为我认为这两点是《哈姆莱特》有时代历史价值东西。这两点,反映了对“人性”和“人生的选择”的本质讨论,是具有无限价值的。
相比较,哈姆莱特的其他性格行为,如他的计谋与内心读白,对现代的我们而言也许不如一部宫廷剧精彩;他的巨大悲剧,也许不如一部凄悲爱情剧让我们催泪;甚至他诗一般的语言,也让现代的我们感觉别扭生疏。不得不说,这些确实已经“过时”了,再伟大的一部作品,再经典的一个人物形象,无论怎样带有跨越时代的能力,它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也一样,有些关于他人物形象的理解,如果把它们再放入现代社会中,就明显已经格格不入了。但让人悲伤的是:我们却总是喜欢这样做。因为,如今的我们获得知识实在太容易了,就像被鸟妈妈哺育的小鸟一样,张嘴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于是,我们的思维变得越发懒惰起来。只管不停地吸收,而且什么都可以,却不加任何地咀嚼与消化。可是人什么都可以离开,却独独不能离开思考。
上文中已经分析莎士比亚对人性、人生的思考,从而创造出了不朽的杰作《哈姆莱特》。人们通过对哈姆莱特的思考与反省,解放了被禁锢的思想,人类文明也得以发展。而如今,我们对知识的机械性吸收,已经导致了绝大多数人无法自我理解、阅读、思考《哈姆莱特》及其他的伟大作品。
就《哈姆莱特》这部作品而言,我们讨论了人物及作品的根本——人性与人生。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哈姆莱特》,愿你在千千万万个好哈姆莱特中,找到属于你的那一个。
【责任编辑:颜冲】
J8
A
1008-8784(2017)01-47-3
2016-9-7
刘思艺,女,重庆潼南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