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石与千层浪
——谈新课改中的化学教学

2017-04-13徐进国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33期
关键词:原电池学案化学

徐进国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 222000)

一石与千层浪
——谈新课改中的化学教学

徐进国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 22200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像石头,一入水就要在学生的思维中激起千层浪花,从而唤醒学生能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反思.换个角度——让学生经历过程.换个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给学生留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

思维;主角;学生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像石头,一入水就要在学生的思维中激起千层浪花,从而唤醒学生能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反思.有这样“千层浪”的化学课堂就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能让人感到精神愉悦的层层波浪,这样的课堂精彩纷呈,才能抓住学生的目光、思维,让他们能大胆的投入课堂中,并乐在其中.

笔者结合这两年新课改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这块“石头”如何在化学课堂中激起“浪花”的.

一、换个角度——让学生经历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育是结果的教育,因为学习的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因此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双基.而今天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即要重视学生智慧的开发.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结果上,而表现在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产生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换个角度,从学生出发,带着学生从结果去经历过程,更多的让学生经历化学原理的产生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甚至不是指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注重学生探究、思考、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必须清楚,只能靠亲身经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更是依赖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的磨练.换个角度,实质上是转变观念,过去的课堂过分的强调结果缺少了归纳能力的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经历过程的教育,这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引发学生思维碰撞,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介绍原电池的构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等知识的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没有思维碰撞的过程,也就产生不了探究的欲望.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一潭死水”,毫无激情可言.而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下,笔者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换了个角度,设计了几个问题:1.Zn和Cu谁的活泼性强?2.将Zn和Cu同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分别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3.若将问题2中的Zn和Cu用导线连起来又会有什么现象?4.Cu片上的气泡成分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5.你们在物理中学过电流是怎样产生?6.在Zn片和Cu片之间连接电流计,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7.那么电子是从哪里来的?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过程,最后归纳出原电池的以上几个方面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因为这样不但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换个位置——让学生唱主角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有各自的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唱主角,承担着学习的活动;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是学习程序的设计者,是导演.在活动中起引导、指导、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自主辩论,自主动手实验,自主归纳,在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经历过程,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具体的操作是:

1.课前 教师先在课前设计好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对照目标 ,预习新知;先浏览化学课本内容,对重要的知识点反复阅读,查阅有关资料,同组学生合作探究,注重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预习中从课本上初步获取信息,进一步发现问题,将发现的问题写在导学案【自学质疑】栏目中,这样一方面让老师了解学生不懂的地方,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也可以带着问题听课,从而达到有的放矢.

2.课上 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生产相连的,或有趣味的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在学习晶体的堆积方式这一知识时,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20个玻璃弹珠任意堆积排放,看有哪些堆积方式.从而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情趣.

学生在课前有自主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上通过老师引导小组进行交流学习体会,通过合作总结出每个问题的重点,推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展示结果,然后其它小组成员对有疑异的地方进行发问、讨论、补充等.如:在学习粗铜的精炼部分知识时,一位小组代表将预习讨论的结果展示后,其它组有学生马上站起来发问:“为什么Ag、Au以阳极泥的形式出现,而不参加失电子?”这时刚才的学生对此又作出自己的解释.其它学生也很有兴趣的参与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此时教师也可以抓住契机适时的精讲点拨、指点迷津.这样通过学生展示、发问、讨论、分析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了消化,比教师的一言堂效果好很多倍.

一节课最后的阶段,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在画龙点睛的进行目标测试,当堂完成目标检测题,然后小组互批互改,自我矫正.每个检测题都让学生讲解,如有不当,其它学生补充,或教师适时点拨.

3.课后 教师在导学案上设计几条拓展性的习题或小实验,由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如:“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后,课后探究“家庭水果电池”、“应用厨房用品设计电池”.再如:在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节后,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小文章——《畅想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之,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给学生留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因为动起来学化学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这样能激趣,能生情,能激活思维,能加深理解,能记得牢,用得活.所以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去唱主角,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化学知识.

如果化学教师能做到以上两点,相信化学课堂将不再是沉闷的,而是高潮迭起的,让学生快乐着并享受着学习.当然教师采取的方法也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样,不管你是一块多么普通的石头,你也能让课堂掀起浪花朵朵.让学生在这精彩纷呈的课堂中大胆地投入其中,并乐在其中.

[1]赵青林.探析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3).

[2]侯伟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2) .

G632

A

1008-0333(2017)33-0075-02

2017-07-01

徐进国(1976.12-),男,江苏赣榆人,本科,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季春阳]

猜你喜欢

原电池学案化学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乡愁导学案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