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的教学反思

2017-04-1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33期
关键词:充分条件参与度课程标准

严 花

(江苏省江都中学 225200)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的教学反思

严 花

(江苏省江都中学 225200)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跟上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实现学生思维发散、个性张扬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学生参与

一、巧妙处理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师生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本科目学习的情绪,决定着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教师在学生的身边扮演着一个授业解惑的长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谐相处的知心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树立出一副权威的样子,作为单方面给学生传播知识的“教师”,而应该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接受情绪,对新知识充满着好奇感,对知识的探索充满着热情和欲望,同时积极地进入学生之间合作讨论中去,和学生一起进行思想的交汇,火花的碰撞.平时教师还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适度地赞美,对不用性格的学生也要注意赞美的方式,一个眼神,一个微不足道的评语都可以让学生对学科的学习产生信心,充满动力,更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学生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授业解惑.但是现在的社会要求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自主学生能力较高,会自己探索知识.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所以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把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体.比如在高中数学“简单的逻辑联接词”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熟悉本章内容,了解本章重点“且”、“非”、“或”的使用,可以通过一个不等式来体现,让学生进行判断.对于思维活跃,发散性强的学生是会认为那样的数不会存在,会不会是教师在出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开始小声的讨论,引导全班学生也在渐渐地加入讨论的过程中.此时,学生提出了“只是读一读,没有设计不等式成立与否”的想法,很多学生也表示纷纷赞同,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充分地进入了课堂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发挥了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也为学生在后一节的学习中做下了铺垫.教师要相信自己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引导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也要尽量给每个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教师还需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入调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认知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来为自己课堂的趣味性提分.比如在“幂函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将几何画板展现给学生,其中显示出各种常见幂函数的图象,便于学生从精确的图象中自己观察出图象的性质,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巧妙设置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课堂的提问环节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提问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地对教学的步伐和方式进行合理地调整.大量的实验和心理检测证实,高中生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生的思绪很容易就收到心理和身体的影响充满着不稳定的因素,而且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但是普遍缺乏一定的耐性,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在探索的开始充满着兴趣,但是很难坚持探索下去,也有很多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开头是兴趣慢慢,到最后对课堂充满着厌倦,这样的心理活动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所以根据高中生的这种心理状况,教师应该有机地将课堂提问环节贯彻与整个课堂的过程中,让问题成为将各个知识点连接在一起的重要线索,成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动力.

比如在学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一课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步骤时,首先要明白该课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把握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各自的概念,能够有效地将其区分开,并且灵活运用于问题的解答中.同时能够理解“⟹”和“⟺”的用法.所以结合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中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问题”的组织方式教学方法,把课堂分成三个部分,反复将这种方法贯穿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去学习和认识相关的几种概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氧气是人们存活的必要条件,离开氧气的人类是无法生存的,但是只有氧气,是否就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学生对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情况,然后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得出结论:必要条件不同于充分条件.然后教师可以趁机带领学生生成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概念,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然后再提出“真命题”、“假命题”和推断符号“⟺”等的认识.第二阶段是让学生理解概念.因为上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引入,教师可以又为学生提出假设:如果p:有氧气,q:人类能够存活.提出问题:若p,则q;若q则p.这两个说法中,谁是假命题,谁是真命题?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符号定义和其中的关系,加深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认识.第三阶段是深化学生的认识.提出问题:p表示a属于集合Q,q表示a属于集合B,那怎么用集合间的关系来理解”p⟹”的定义,同时提出算式问题:请写出|x|>1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通过这样的问题来让学生找准知识点考察的方式和关键之处,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提高课堂的参与程度.

三、创设轻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教学情景的创设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一大方式.情景创设的方式在二十一世纪有很多种,比如课堂实验、数学故事、课堂活动和多媒体技术等,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常规的教学方式,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投入状态,如果发现了学生出现厌倦或者投入程度不佳的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趣味的课堂活动,创设轻松的课堂情景.比如在“导数、微积分”的学习中,教师发现学生因为知识较难的情况可以导入一个的小故事:一个老奶奶在某一天收到医院的账单,发现数额为500000美元,老奶奶当场心脏病发作,倒地身亡,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核算的计算机出现了错误,应该是500.00美元.最后教师再说:看来出小差错也会出人命的呀.瞬间调动了课堂的氛围,提高了课堂的关注度.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多创新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潘红英.试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3).

[2]郑磊.新课标下基于教学有效性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09).

G632

A

1008-0333(2017)33-0009-02

2017-07-01

严花(1983.07-),女,江苏省盐城人,硕士研究生, 中学一级教师,从事数学学科教学与研究.

杨惠民]

猜你喜欢

充分条件参与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集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量词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有限μM,D-正交指数函数系的一个充分条件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p-超可解群的若干充分条件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