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踵事增华: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综述

2017-04-13谢励斌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关系史中非非洲

谢励斌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1

踵事增华: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综述

谢励斌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1

近三百年以来,国内外学人针对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开展大量研究工作而出现了众多著述。从学术研究成果的年代分期而言,主要有:17-19世纪初始时期;20世纪初至二战的发展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末的成熟时期和21世纪以后的完善时期。

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综述

非洲史作为世界史之重要研究方向,在历史学科抑或是学术研究中均具有相当作用与地位。自17世纪以来,不少国内外学人针对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而出现了众多著述,从而使这一论题更为深入与集中,不仅推动了非洲史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也为新一代学人进一步探讨提供了理论借鉴及资料准备。

一、17-19世纪初始时期

中国非洲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记》、《汉书》等两汉史籍中即有反映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的记载与表述,但开展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的研讨始于17世纪。1614年,卡埃里修斯(P.Kaerius)即在著述中认为部分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原住民来自中国而被视为研究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之滥觞。继卡埃里修斯后,柯切尔(A.Kireher)所著《埃及的伊底巴斯》(Edipus Egyptiacus)一文将古代中国汉字与埃及圣书体文字进行探讨而认为埃及是中国文化的源头。韦伯(J.Webb)在《关于中华帝国语言是一种原始语言可能性的探讨》(Historical Essay Endeavouringa Pro-bability that the Lanuage of the Empire of China is the Primitive Language)一文也对柯切尔观点表示赞同。进入18世纪,约·德·吉涅(Joseph de Guignes)在论文《有人证实中国人是埃及移民》(Memoire dans lequal on prouve—que les Chinois sont une Colonie egyptienne)中则进一步提出埃及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的观点。从而初步反映了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已进入西方学界视界概况,即通过主观臆断的表现形式体现了17-18世纪的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论题尚处于讨论而非研究水平。

到了19世纪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逐步完成而增强了世界历史之横向联系发展之进程。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卷入西方世界秩序中而将中国历史带入近代阶段为中西学术沟通交往准备了条件。局势的变动使部分中国有识之士开始逐步睁眼看世界而将古代中外交流纳入分析视野,促使涉及研究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内容的相关论题呼之欲出。1842-1852年间,魏源、徐继畬等人利用《四洲志》等史志材料完成《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著作,两书除介绍史地外还利用史籍对若干涉及古代中国非洲关系的内容进行了考订补充而开近代中国研究中国非洲关系史之先河,为研究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提供了参考资料而集中反映了19世纪中国学界研究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之水平。此外,19世纪的西方学界也开始注意利用中国史料而逐步加强了对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的研究深度和力度。夏·德·帕哈威(Charles de Paravey)在《早期考古学》(Archeologic Primitive)一文考订《竹书纪年》“西王母”为古代非洲希巴女王。贝特斯耐德(E.Bretsehneider)在《古代中国对阿拉伯的了解》(On the Knowledge Possessed by the Ancient Chinese of the Arabs and Arabian Colonies)一文将唐代史籍之“摩邻”视为今毛利塔利亚。夏德(F.Hirth)在《大秦国全录》(China and the Roman Orient)一书中则以《魏略》为例,对其所载涉及古代非洲若干地名进行考订而提出了中国三国时期即与北非等地贸易通商之假说。尽管上述论著尽管从今天来看无论是在论点上抑或是在论据上均略显单薄甚至是荒诞而反映了该时期中西学界对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尚处于研究入门的初始阶段,但是该时期西方学人所利用的中国史籍考订方法与史地名词考证之论点等表现形式却为20世纪史家所承袭而有所着力进而推动了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二、20世纪初——二战发展时期

19世纪西方学人所利用的中国史籍考订方法与史地名词考证之论点等表现形式为20世纪史家所承袭而有所着力。获载于1904年《新民丛报》第21号的梁启超《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利用费信《星槎胜览》等史籍提出郑和船队到达非洲东海岸之观点并得到伯希和(P.Pelliot)等西方学人的赞同。此外,郑和下西洋等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亦散见于1929年《小说月报》第20卷第1号所载向达《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古代中国与非洲之交通》(辅仁大学1930年)、张星烺《唐代黑奴入华考》(The importation of negro slaves to China under the Tang Dynasty)(《北平天主教大学公报》(Bulletin of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1930年第7期)、1935至1940年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星槎胜览校注》、《诸藩志校注》、1945年岑仲勉在《东方杂志》上所撰《自波斯湾头至东非中部唐人航线》等论著中,各先贤不仅对史籍进行了必要的搜集、整理,而且还做了点校、考订工作而将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学术研究往纵深发展,为进一步开展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做好了准备。

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界也对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开展了大量针对性研究而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有:福克(A.Forke)《穆王和希巴女王》(Mu wang une die Konigin Von Saba)(《柏林东方语言研究所学报》(Mitteilung n des Semimars fur Orientalische Sprachen),1904年第7期)、夏德《关于东非之古代华文记载》(Early Chinese notices of the East African lerritorie)(《美国远东学会学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909年第30期)、柔克义(W.W.Rockhill)《15世纪中国与东方诸岛及印度洋沿岸的贸易关系》(Notes on the relations and trade of China with the Eastern Archipelago and the coast of the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15th century)(《通报》(Toung Pao),1913-1915年第14-15卷)、1919年劳费尔所著(B.Laufer)《中国伊朗编》(Sino-Ira-nica)(1964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拉斐尔(O.C.Raphael)《福斯塔特出土陶瓷片》(Fragments from Fustat)(《东方陶瓷学会学报》(Oriental Ceramic Society),1923-1924年刊)、汤普森(G.C.Thompson)《津巴布韦》(Zimbarbwe)(《古代》(Antiquity),1929年第3卷)、伯希和《15世纪初伟大的中国航海家》(Les grands voyages maritimes Chinois au debut du 15e siecle)、《关于郑和及其航海事迹的补充注释》(Notes addition rells sur Tebeng Houo et sur ses voyages)、《再谈郑和航海》(Encore a Propos-des voyages de Teheng Houo)分载(《通报》1933年第30期;1934年第31期;1936年第32期)、施瓦茨(E.H.L.Schwarz)《中国和非洲的联系》(The Chinese connections with Africa)(《皇家亚洲学会孟加拉分会学报》(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1938年第4期)、菲利普(C.E.Fripp)《中古时期中非贸易》(A note on medieval Chinese-African trade)、《中古中非贸易》(Chinese medieval trade with African)分载(《内政部年鉴》(Native Affairs Department Annual),1941年第17期及1942年第18期)等【1】2,总体上看,西方学人主要着力于对中国古籍的翻译、考证以及对非洲考古文物资料的鉴别、分析工作等,他们不仅将中国古籍的相关记载介绍给了西方世界,而且不少研究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二战后——20世纪末成熟时期

二战后,伴随着殖民主义的逐渐瓦解和全球化的加强而促使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在中外学人的对话与交流中得以延伸开展。40年代末-90年代,西方学界相关主要论作有:温莱特(G.A.Wainwright)《早期东非对外贸易》(Early foreign trade in East Africa)(《人类》(Man),1947年第16期)、创作于1949年戴闻达的(J.J.L.Duyvendak)《中国人对非洲的发现》(China's Discovery of Africa)(1983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丹尼尔(R.E.S.Tanner)《基尔瓦·基西瓦尼发现的华瓷》(Some Chinese Pottery foundnt kilwa Kisiwani)(《坦噶尼喀汇刊》(Tanganyika Notes and Records),1952年第32期)、马修(G.Mathew)《东非考古最新发现》(Recent Discoveries in East African archaeology)、《东非和南阿拉伯沿岸发现的中国瓷器》(Chinese Porcelain in East Africa and on the coast of Arabia)(《古代》,1953年第27期、《东方艺术》(Oriental Art),1956年第2卷第2期)、肯特(G.A.Hunter)《有关高尔墓地的发现》(《坦噶尼喀汇刊》,1954年第37期)、赫尔曼(J.Kirkman)《坦噶尼喀发现的华瓷》(《坦噶尼喀汇刊》,1955年第41期)、格伦维尔(Grenville)《葡萄牙人到来以前东非铸币》(Coinage in East Africa before Portuguese times)(《钱币学年刊》(Numismatic Chronicle),1957年刊)、赫尔曼《马林迪和曼布里的大墓柱》(The Great pillars of Malindi and Mambruj)(《东方艺术》,1958年第4卷第2期)、伯克夏宁(A.A.Bokshchanin)《15世纪初郑和远航非洲诸国》(Poseshchenie stran Afriki morskimi ekspe-ditsiyami Chzhen Khe v nachale XV veka)(《世界文化通报》(Istorii mirovoi Kuetury),1959年第6期)、齐蒂克(H.K.Chittick)《基尔瓦和东非沿岸的阿拉伯居民》(Kilwa and the Arab settlemant of the East African Coast)(《非洲历史研究》(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1963年第4卷第2期)、维格斯(V.Velgus)《中古中国有关非洲的记载及研究》(O strednevekovykh kitaiskikh izvcstiyakh ob Afrike i yazyki narodov Afriki)、《中古中国所记非洲的“摩邻”、“勃萨罗”》(Strany Mo-lin i Bo-so-lo v srednevekovykh Kitaiskikh zyestiyakh ob Afrike)(同载《非洲》(Africana),1966年第10期)、苏春仁《郑和等人南亚、中东和非洲之行》(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visited by Cheng He and his companions)(《南亚、东南亚、香港历史考古和语言学研讨会论文》(Symposium on Historical Archaeological and Linguistic Study on Southern China),香港大学1967年)、加纳克(P.S.Garlake)《进口陶瓷在罗得西亚铁器时代和解释上的意义》(The Value of imported ceramics in the dat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Rhodesian iron age)(《非洲历史研究》,1968年第9卷第1期)、西文(Sivid)《哥伦布之前80年中国27000人的船队到了非洲》(Eighty years before Columbus a Chinese armada with 27000 men reached Africa)(《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1972年1月刊)、1972年三上次男《陶瓷之路》(1984年由文物出版社翻译出版。)、王庚武《中国与印度洋以西诸国》(The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cross the Indian Ocea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印度洋两岸的历史关系》(Historical Relations across the Indian Ocean),1980年)等【1】3。综合上述论作不难发现,进入20世纪下半期,西方学界在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中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有了大幅提升,即由单纯的史料考证逐渐向多学科分析与综合史料结合,将历史事实与现实世界相联系,从而使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渐趋成熟。

较之西方学界研究,同期国内按时间为序发表关于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论著有:向达《郑和航海图》(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夏鼐《作为古代中非交通关系证据的瓷器》(《文物》1963年第1期)、沈光耀《古代中国与东非交往史话》(《世界知识》1963年第1期)、张铁生《从东非史上看中非关系》和《中非交通的历史关系初探》(分载《历史研究》1963年第2期)与《新建设》1963年2月号)、李希泌《从非洲最早来中国的旅行家之一——伊本·拔图塔》(《文史哲》1964年第2期)、侯仁之《在所谓新航路的发现以前中国与东非之间的海上交通》(《科学通报》1964年第11期)、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上海:三联书店1965年)、徐玉虎《明初航行非洲海图的研究》(《非洲研究》1973年第2期)、孙毓棠《汉代的中国与埃及》(《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2期)、杜葆仁《从西安唐墓出土的非洲黑人陶俑谈起》(《文物》1979年第6期)、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陈公元《中非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关系》(《西亚非洲》1980年第2期)、沈福伟《唐代杜环的摩邻之行》(《世界历史》1980年第6期)、苏继庼《岛夷志略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陆峻岑校注《异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唐锡仁《我国史籍关于非洲部分地区的记载和认识》(《世界地理集刊》1981年第2期)、黄盛璋《中国和索马里的传统友好关系》(《世界历史》1981年第3期)、陈公元《郑和下西洋与中非关系》(《海交史研究》1981年第3期)、向达《中国与非洲交通史料选辑说明》(《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陈玉龙《硕学展宏图,遗墨凝真知——向达先生〈自明初至解放前(1405-1948)中国与非洲交通史料选辑说明〉学习札记》(《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马文宽、马希桂《基尔瓦出土的中国瓷器》(《古陶瓷研究》1982年第1辑》、马文宽《中坦交往历史悠久——基尔瓦出土大量中国文物》(《外国史知识》1982年第6期)、田树茂《东非发现的我国文物》(《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李广一、许永璋《古代中国与非洲》(《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沈福伟《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周游非洲的历史意义》(《西亚非洲》1983年第1期)、陈公元《600多年前的非洲游踪》(《外国史知识》1983年第2期)、《从贾耽的“通海夷道”看唐代中非关系》(《西亚非洲》1983年第3期)、许永璋《古代到过中国的非洲人》(《史学月刊》1983年第3期)、沈福伟《结绿和埃及宝石贸易》(《中华史论丛》1983年第4辑)、朱凡文,沈福伟《中非关系史研究述评》(《中外关系史学会通讯》1983年第4辑)、郑家馨、何芳川《中国古代与东非人民的友好往来》(北京大学历史系亚非拉史教研室编《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史论丛》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沈福伟《中国和非洲国家最早建立的外交关系》(《海交史研究》1984年刊)、何芳川《层檀国考略》(《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许永璋《二十四史中记载的非洲》(《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李长傅《海国闻见录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陈公元《古代非洲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沈福伟《郑和宝船队的东非航程》(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编《郑和下西洋论文集》第1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年)、马文宽《大津巴布韦与中国瓷器》(《海交史研究》1985年第2期)、张俊彦编《古代中国与西亚非洲的海上往来》(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年)、朱凡《郑和在非洲的活动》(《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86年第1期)、朱凡《中国文物在非洲的发现》(《西亚非洲》1986年第4期)、孟凡人《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何芳川《源远流长:前途似锦的中非文化交流》(周一良编《中外文化交流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张象《古代中国与非洲交往的四次高潮》(《南开史学》1987年第2期)、艾周昌《非洲黑人来华考》(《西亚非洲》1987年第3期)、朱凡《中非关系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5期)、马文宽《非洲出土的中国钱币及其意义》(《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2期)、艾周昌编《中非关系史文选》(《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沈福伟《中国与非洲:中非关系二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许永璋《三兰国考》(《西亚非洲》1992年第1期)、许永璋《老勃萨国考辨》(《文史哲》1992年第2期)、张象《古代中非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西亚非洲》1993年第5期)、许永璋《古代中非关系史若干问题的探讨》(《西亚非洲》1993年第5期)、许永璋《古代中非关系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西亚非洲》1994年第5期)、孙毓棠《隋唐时期的中非交通关系》(孙毓棠《孙毓棠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艾周昌、沐涛《中非关系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等。可见,该时期中国的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成果异彩纷呈而可圈可点。从研究特点上看,中国的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具有明显的外源型特点(即起步较晚且深受国际环境影响)。再从相关论著问世的年代与成果上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国内学界鲜有关于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专著或论文问世。伴随着改革开放之进程与中外交流联系的不断加强而使相关论著相继出现且在力度与深度上与之前的相较不可同日而语,即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政治史而开始逐渐触及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诸多范畴,从而推动了中国的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以及非洲史研究的高潮。此外,综览该时期的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相关论著之内容不难发现,考证中国古籍所记载的若干非洲古地名一直是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的重要着力点而具有长期的热度与非凡的生命力。在这些论著中,各学人从实际出发,以史为据而利用近年所出土文物而从位置、航程、物产、风俗等各种方面对相关中国非洲历史地名进行爬梳考证,从而在提升说服力的同时也使该论题之学术价值不断提高而显得更为宽阔。再者从各学人所用之治学方法与理论素养上进行评价可以看出,该时期各学人大多注重将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相结合讨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外文献史籍所载之缺研讨了某些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的若干问题而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学术成果涌现出不少大家,如许永璋、陈公元、沈福伟、郑鹤声、何芳川、艾周昌、沐涛、郑一钧等,他们不仅写出了具有较高价值的相关论著,而且还加快了对中国的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以及非洲史研究队伍的培养进度,缩小中外研究差距而有所突破。

四、21世纪以后的完善时期

2001年以后西方的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进入到了不断完善的阶段。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整体性。欧美国家逐步从由先前对某国或某时期之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而转入将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放于整个非洲世界中进行研究讨论,即全面考虑非洲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状况而促成非洲学的诞生与繁荣。各个领域的非洲问题专家聚集到一起对非洲进行系统而综合的分析。不仅使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成为其一而且把历史学也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如在年代探讨上,伴随近年中国与非洲关系的不断升温而使各西方学人开始将古代、近代、当代的中国非洲关系进行整合讨论而使相关论著呈现井喷式增长特点,囿于篇幅,此不赘述。多重性。由于历史原因,近代西方世界对非洲的传统影响使现当代欧美各国在保持对非洲联系上处于政治与经济需要而先后成立非洲研究中心遂出现法国、英国、美国等众多对非洲研究中心而促使相关研究出现多重性特点,以英国为例。英国对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以及非洲史研究在巴兹尔·戴维逊(Basil Davidson)、费奇(J.D.Fage)、奥立弗(R.Oliver)等开拓者在得到政府支持与自身不断努力等多重合力作用下而不仅形成了有规模、可持续的研究力量,而且还不囿于历史学科限制采用不同学科对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以及非洲史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微观研究。此外,西方各国相关研究机构或智库之间往往还建立了良好的互动与合作,从而使之获得了进展突破,如前苏联研究人员率先采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研究,从而使法国、英国等国在研究中不得不逐渐摆脱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作用进以清除“欧洲中心论”的影响而在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等研究中不自觉地将非洲人民视为其历史的主体而在全球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具有相当地位。开放性。伴随20世纪下半叶第三次科技革命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而促使西方各国先后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建立并完善相关信息数据库与学术数位资源系统,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历史网络资源、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非洲杂志在线等,内容丰富,值得充分利用。开拓性。鉴于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之艰深性而使开拓史料在此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由于非洲口语众多而文字语言囿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使用不广促成西方学多年着眼于口述史料耕耘而收获颇丰。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欧美各国还派遣文物考古工作队远赴非洲常年参加或指导相关国家进行古物挖掘与整理工作,遂使当代西方学界由此长期掌握该研究之话语权。较之当代西方相关研究,尽管中国国内学界在新世纪初在此先后取得了论文结集发表(如许永璋:《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史考论》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和出版调查报告(如李新烽《记者调查:非洲踏寻郑和路》昆明:晨光出版社2005年)等成就,但平心而论,今日国内学界在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中仍然较为滞后。这主要反映在:其一就研究对象而言,中国学界对该论题探究通常集中于对古代埃及、肯尼亚等零星北非、东非等少数国家的对华关系上,而对涉及古代中国与非洲内陆等相关国家交往情况则由于缺乏史料与不够重视等因素而往往鲜有所触及;其二是研究内容存在重复和相对孤立现象,如大量论及郑和下西洋等议题而对近年西方相关研究成果介绍引进力度明显不足,以及偏少于对中国非洲古代关系史研究而集中于对中国非洲近现代关系部分的探讨等,从而使当代的中国古代中国非洲关系史研究成果较之同期西方学界研究成就而言落差较大,而对当前中国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等不利效应。有鉴于此该领域仍有亟待辛勤耕耘之重要与必要性,可喜的是,伴随着以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陆续建成非洲研究中心。而以此形成中国高校非洲研究基地并得到了教育部、外交部的支持,从史料搜集、整理、开拓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联系并积极争取中国的文物考古工作队进驻非洲参加相关国家的古物挖掘与整理工作。以尽可能获得第一手资料等多方面入手,以了解掌握西方研究动态,做到引进与吸收适应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并将中国非洲关系史之古、近、现代加以必要统筹兼顾。从而使之在中国非洲史研究大道上不断前行。

[1]朱凡. 中非关系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5):2-12.

[2]向达. 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J]. 小说月报,1929(20):47-253.

[3]夏鼐. 作为古代中非交通关系证据的瓷器[J]. 文物,1963(1):17-20.

[4]张铁生. 从东非史上看中非关系[J]. 历史研究,1963(2):127-135.

[5]李希泌. 从非洲最早来中国的旅行家之一——伊本·拔图塔[J].文史哲,1964(2):45-49.

[6]侯仁之. 在所谓新航路的发现以前中国与东非之间的海上交通[J].科学通报,1964(11):984-991.

[7]杜葆仁. 从西安唐墓出土的非洲黑人陶俑谈起[J].文物,1979(6):88-90.

[8]陈公元. 中非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关系[J].西亚非洲,1980(2):62-69.

[9]沈福伟. 唐代杜环的摩邻之行[J].世界历史,1980(6):46-52.

[10]黄盛璋. 中国和索马里的传统友好关系[J].世界历史,1981(3):59-66.

[11]向达. 中国与非洲交通史料选辑说明[J].社会科学战线,1982(1):225.

[12]陈玉龙. 硕学展宏图,遗墨凝真知——向达先生〈自明初至解放前(1405-1948)中国与非洲交通史料选辑说明〉学习札记[J].社会科学战线,1982(1):173-231.

[13]田树茂. 东非发现的我国文物[J].晋阳学刊,1982(6):13-15.

[14]李广一,许永璋.古代中国与非洲[J].历史教学,1982(9):18-25.

[15]沈福伟.元代航海家汪大渊周游非洲的历史意义[J].西亚非洲,1983(1):33-40.

[16]陈公元.从贾耽的“通海夷道”看唐代中非关系[J].西亚非洲,1983(3):46-52.

[17]许永璋.古代到过中国的非洲人[J].史学月刊,1983(3):98-99.

[18]何芳川.层檀国考略[J].社会科学战线,1984(1):178.

[19]许永璋.二十四史中记载的非洲[J].河南大学学报,1984(4):95-101.

[20]马文宽.大津巴布韦与中国瓷器[J].海交史研究,1985(2):31-36.

[21]朱凡.郑和在非洲的活动[J]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86(1):139-144.

[22]朱凡.中国文物在非洲的发现[J]西亚非洲,1986(4):55-61.

[23]艾周昌.非洲黑人来华考[J]西亚非洲,1987(3):47-80.

[24]朱凡.中非关系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5):2-12.

[25]马文宽.非洲出土的中国钱币及其意义[J]海交史研究,1988(2):36-43.

[26]许永璋.三兰国考[J]西亚非洲,1992(1):53-57.

[27]许永璋.老勃萨国考辨[J]西亚非洲,1992(2):31-36.

[28]张象.古代中非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亚非洲,1993(5):71-75.

[29]许永璋.古代中非关系史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亚非洲,1993(5):65-71.

[30]许永璋.古代中非关系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西亚非洲,1994(5):62-67.

[31]刘海方.跨越分野:开放社会科学视野下的中非关系研究[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8(9):4-51.

[32]李安山.中非关系研究三十年概论[J]西亚非洲,2009(5):5-79.

[33]张象.论中非关系的演变:历史意义、经验与教训[J]西亚非洲,2009(5):5-79.

[34]贺宝玉,严磊.中非关系的发展与展望[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75-122.

[35]张忠祥.中非关系研究综述[J]西亚非洲,2011(5):63-68.

[36]舒运国.非洲史研究滞后状态亟待改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22-(871).

[37]魏源.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38]徐继畬.瀛环志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9]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古代中国与非洲之交通[M].北平:辅仁大学,1930.

[40]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1]冯承钧.星槎胜览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4.

[42]冯承钧.诸藩志校注[M].台北:商务印书馆,1962.

[43]向达.郑和航海图[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4][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M].林筠因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5][德]夏德.大秦国全录[M].朱杰勤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6]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M].上海:三联书店,1965.

[47]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0.

[48]苏继庼.岛夷志略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9]戴闻达.中国人对非洲的发现[M].胡国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0]三上次男.陶瓷之路[M].李锡金 等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1]李长傅. 海国闻见录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52]陈公元.古代非洲与中国的友好交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3]张俊彦.古代中国与西亚非洲的海上往来[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54]孟凡人.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

[55]艾周昌.中非关系史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6]沈福伟.中国与非洲:中非关系二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7]艾周昌,沐涛.中非关系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8]许永璋.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史考论[M].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

[59]李新烽.记者调查:非洲踏寻郑和路[M].昆明:晨光出版社,2005.

[60]舒运国.非洲史研究入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1]郑家馨,何芳川.中国古代与东非人民的友好往来[A].//北京大学历史系亚非拉史教研室.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史论丛[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62]沈福伟.郑和宝船队的东非航程[A].//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筹备委员会.郑和下西洋论文集[C].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63]孙毓棠.隋唐时期的中非交通关系[A].//孙毓棠.孙毓棠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5.

Inheritance and Improvement:A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in Ancient Times

XIE Li-bin
(College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1, China)

For over 300 years,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in ancient times,have made numerous researches and thus appeared many famous works.According to the times of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they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the beginning period of 17th to 19th century,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o the Second World War;the mature perio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o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and period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that after 21st century.

Ancient Times;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Reviews

D829.4

A

2095-7408(2017)01-0026-08

2016-11-07

谢励斌(1991- ),男,四川成都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史研究。

猜你喜欢

关系史中非非洲
李伟《如何构建出土文献与上古文学关系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系列成果介绍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