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重构视角下的当代高校文化建设

2017-04-13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校课程建设

罗 晶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37)

文化重构视角下的当代高校文化建设

罗 晶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37)

高校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高校整体建设框架内的薄弱环节。在我们日渐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掘和重构高校文化的时代内涵,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对当前高校文化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加以分析,重新找寻高校核心价值,以人为本,才能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之路。

高校;文化;重构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是传播先进文化,发展先进理论的前沿阵地。高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直接承载着通过教育的形式传承文化,又通过科学理论研究不断创新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历史使命。因此,教育始终是高校重要的社会责任,并通过对人的教育,从而达到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目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使文化创新活动能不断地延续下去。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是高校整体建设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术气质和整体竞争力。高校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如果说硬实力是高校的躯干,那么软实力则是高校的灵魂[2]。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系统性改革的助推器

高校系统性改革和高校文化建设之间有如花和土壤的关系,要想让“改革之花”开的更好更鲜艳,就需要更多来自土壤的给予。可以说,高校文化建设和高校改革是整个教育体系改革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高校变革能走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文化这一土壤的涵养能力。

高校文化关注的核心是一所高校的价值取向。那些能够在一所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

决定性作用的东西,才是最本质的东西。如果把高校文化比作一座“冰山”,那么支撑冰山的、半隐显的部分就是一套为学校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显性部分就是学校成员的“做事方式”、“活动仪式”、“校歌”、“校徽”、“校训”等,这些外显的成分应该建立在“隐性的部分”之上,隐性与显性成分构筑成一个整体。因此,文化的核心部分是隐性的,要研究文化、理解文化、建设文化就不能只流于表面,不能只看高校的外在环境,不能只听他们说什么,而应该着重外在现象背后的内涵结构,关注人们所共享的信念体系和精神范畴。有些时候学校有着光鲜的外表,而广大师生员工却并不感到幸福,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我们所谓的好的高校及好的高校文化,一定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有一种能够引导所有高校成员积极向上的信念与追求。高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以人为本,求真育人。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影响着高校成员外在的做事方式、学校的教学实践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行为方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师生员工。高校文化是高校成员赖以生存的隐性支撑力,群体共享的“精神生命”,它潜在地指引着高校成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当前,很多高校每年都会评选一些诸如“感动校园十大事件”、“最美教师”等活动,也是在从另一角度挖掘和传承一所高校的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功利主义”——高校文化的时代表征

当前的高校文化,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功利主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加快,入学人数暴涨,政府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很多高校必须面对办学资金短缺的现实窘境。学生在拥挤的教室和图书馆学习,师生比快速下降,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严重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校无暇顾及,也无力顾及高校文化建设。同一时期,高校功利化行为加剧。办学规模、经费拨款、获奖荣誉等成为不少高校领导关注的焦点,而对办学质量的提升、办学特色的凝练等隐性方面精力投入明显不足;高校教师则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发论文、报课题、评职称等和个人收入息息相关的方面;学生一入校便忙于考证、考研、考编,严重忽视对个人日后发展影响深远的人文素养、专业基础等方面的关注。这种情况下,若是高校继续忽视高校文化建设,高校就不再称其为高校了,仅仅只是培训机构而已。浮躁的社会风气已经吹进原本相对单纯的“象牙塔”内,纯学术性行为开始日益被功利主义所侵蚀。

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属于“外生型”,[3]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功利主义、弱肉强食的“竞争式教育取向”是一种“教育野蛮”的表征,是在愚昧地透支民族的未来。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是我们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踏实的学风和良好的高校文化是我们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保障。很多科研成果的取得,并不是一蹴而就、水到渠成式的,需要大量失败经验的总结,要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地苦干、实干才能出成果。从如今整个社会环境来看,社会文化、社区文化,形形色色,非常复杂。但就高校文化形态来看,它还是单一形态的,并没有出现所谓“多元化”的特点。在单一的、集权的高校教育背景下,高校文化形态其实仍然是单调的,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单一文化形态。“成绩至上”的信念如挥之不去的梦魇,笼罩着中国高校的文化空域。当前,中国教育界“唯分数论”的状况已有一定程度的扭转,高考的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高校招生校长推荐制的推行、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制的实施都说明,中国教育界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这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离我们整个高校改革和我国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培养目标之间尚存一定差距。

与此同时,浮华文化渐渐侵入到原本单纯的高校文化。高校建筑要么高大伟岸,要么平淡如水,完全不能承载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以及办学追求。高校建筑如同遍及中国的住宅小区,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没有任何文化品味。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文化精神的讲述者”,默默讲述着学校的历史和故事,不断传播着学校精神。然而,这些缺乏个性、千人一面的建筑物所承载的意义肤浅平淡,或只体现个别领导的意志,并不能与多数高校成员产生共鸣。许多活动或仪式也只不过是形式或走过场,与高校的办学追求毫无互动关系。诸如那些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所谓知识竞赛,肤浅的媒体节目,缺少底蕴、过于商业化的艺术展览等。这些浮躁的文化影响着我们的高校文化建设,不少高校也在不自觉地模仿、传播这样一种世俗文化,从而影响乃至矮化我们的教育目标,使得高校成员缺乏一个共同的、高尚的远景,使大学生丧失了高尚的人生追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根本没有共同的精神,缺乏“校魂”,缺乏推动高校发展的合力。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如何发展,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这种功利至极的文化气候下,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都会感受到无形压力。因此,高校文化必须重建,教育变革才有可能实现。

三、共享的价值追求——理想的高校文化范式

良好的高校文化的显著特点是要有一种高尚的共同愿景。这个愿景的建立,首先要通过寻找高校的特色,构建高校成员共同的信仰来实现,而这种信仰和价值观要通过高校的历史、典礼甚至是传说、故事等来实现。其次,应该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成长,让每一个体都能感受到尊重,感受到个人的尊严,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关注每一个体,关注他们个性化的需要,这应该成为高校最核心的价值取向。高校文化的重建,就是把这套信念系统渗透于高校实践的各个方面,重建高校文化的具体内涵,应该包括课程文化、教学文化、评价文化等多方面。诸如课程建设方面,过去的课程建设基本上等同于课程文本建设,简单地把教师作为课程的执行者。在良性的课程文化中,老师既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是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与此同时,要把学生看做课堂资源的合作开发者、建构者,要尊重、认同、关爱每一位学生具体的课程需要,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在教学文化中,就是要将教学建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独立思考能力上,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产生良性互动。这种教学方式就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强调学生个性特征,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文化的重建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方式、方法层面,而是应该关注教学的信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

一般而言,在课程实施当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课程实施取向,这也意味着存在三种不同的教学层次或教学水平。忠实于教材,因循教材的教学是最低层次的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将现有资源、手段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教学实践需要,是第二层次教学;最高层次的教学是创造性教学,把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堂”。启发式、创造式教学方法现在被我们广泛提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方法对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力、逻辑思维能力确实具有明显的帮助。笔者曾经在两个平行班级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教学方式进行对比实验,A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B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期末考试时,两个班级同时布置了一样的论文作业。结果,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的B班学生的论文无论是在写作角度、文章结构还是在文章立意方面都明显好过另一班级。这其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创造力和思考力的教学法无疑起到了一定作用。师生是课程文化的共同缔造者。学生信念可以看作学生文化的核心内涵,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文化的核心。需要重塑学生关于教学、关于学习的价值导向。

四、关爱每一个体——优秀高校文化的价值追求

高校文化重建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与以前已有的学校文化之间的冲突,甚至存在一些列激烈斗争。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关注高校文化,反思高校文化,不去寻找高校文化之根,我们谈高校文化建设就可能只是一句空话。总体而言,我们要关注高校文化建设,就是要挖掘和理解学校的个性。而变革是为了个人更好地发展,为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需要关心每一位具体个体的积极生长。我们要创建符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共同体文化,让学生能体验到尊严,体验到自由,体验到关爱。我们要创造的是一种适合每一位具体个体发展的高校文化,而不是制造机械地适应当前现有文化的学生。学校是以教育为目的,长期地开展有计划培育人的活动组织体。学校一词本来为闲暇、休息之意。学校的这一本源意义揭示出学校在历史上的真正含义,即不需要参加劳动生产的特权贵族阶级才具有的权利。自奴隶社会开始,一些贵族等上层社会人士会聚集起来讨论学术问题。人类社会的进步促使了作为人类文化成果集散地的学校的诞生。“学校,一个独立和精心策划过的,以思想和言论的准确性为己任的世界,充满着智慧的光芒。”这是德国教育家勒德尔对学校的美好描述。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出现后,世界传统教育格局便被打破,学校教育从少数人才享有的权利逐步向大众普及,学校教育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高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4]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中,最重要的原则便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以人为本,主要是指以教师和学生为本。高校以学生为本,就是说高校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高校以教师为本,就是说高校要尊重教师,重视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发展依靠教师,学校发展成果由教师共享,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可持续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文化理念,就是要求高校管理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在事关他们的利益,使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高校文化不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信仰的本质是一种生命信念。上世纪末以来出现了以“崇尚物质,轻视人文”为主要内涵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并导致了的高等教育和高校价值危机,当代文化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突出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并从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高度界定文化,从而把握文化的真谛。

五、优秀校长的角色定位——文化领导者与塑造者

校长是行政领导者,更应该是高校文化的领导者。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成分上体现着大学领导对大学精神的理解,[5]校长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人格魅力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魅力,文化魅力表现为具有感动人心的精神追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优秀校长作为大师中的大师,更是一所优秀大学的精神之所在,创新之灵魂。成功大学的校史上,一定会有一位优秀大学校长的一席之地。中国教育史上涌现了陶行知、蔡元培、梅贻琦、吴玉章、竺可桢等一批星光灿烂的优秀校长的名字,有力推动了近现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校长身上有着感人的故事,有着合理的价值取向,有着凝聚学校成员的核心理念。这种吸引全体成员为之奋斗的“领导力”就是“文化力”。校长要成为“文化领袖”,而不是紧紧抓住行政权力不放。文化领导应该具有人格魅力,要懂得课程与教学,要成为学校专业活动的领导,而不是只知道协调各种关系的“外交家”。要成为表达学校文化精神的诗人,能够用诗性化的语言表达学校精神,用精神引导学校发展方向。因此,校长要塑造学校的文化精神,就要多聆听广大师生员工内心的声音,并引领他们的追求。这就对校长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兼具领导的胸怀、诗人的气质以及强烈的人格魅力。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应特别注意专业自主文化创建的问题。所谓专业自主,就是不以行政命令控制教师的专业自由,干涉教师的专业自主,从而有形无形地压制教师的声音,抹杀教师的个性,而是要提供一个让所有教师都能得到发展的专业平台,即“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实践证明,教学名师的产生,不能仅仅依靠行政资源的堆积,必须为他们提供专业自主的空间。不能用凡俗的眼光去约束,用制度化的教条去要求,而是要保护教师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一个有个性的老师,不能容忍没有个性的课程与教学,不能容忍没有个性的教材。有个性的课程与教学中渗透着教师个人的精神,表达着教师的价值追求,能够具有感召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力量”。有效的教学一定是有“精神力量”的教学。为此,教师需要有独立的人格,有专业性眼光,需要形成个性化的“课程色彩”。他们不能只是去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而更应该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课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需要超越常规制度的束缚,需要时间和空间,需要更多的经历去做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事情。这就需要调试现有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减少常规的、琐碎的非专业性的制度对高校教师的干扰,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让路。西方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领先全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课程与教学管理把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有机统一起来了,建立了一种新的课程与教学管理文化。校长和教师有极大的专业自主权,学生有充分自由。变革的实施需要管理“变脸”,而文化领导在某中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变革的成败。在教育体制和教育方针确定以后,一所高校校长的精神文化气质便成为一所高校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

[1] 冯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92-194.

[2] 安身健.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2):87-89.

[3] 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23-25.

[4] 刘成立,王立仁.人本观照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模式的构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03-206.

[5] 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8):5-10.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Reconstruction

LUO Jing
(School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School of information,Fuyang Normal College,Fuyang 236037,China)

t: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has always been a weak link in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our increasing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background, and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for our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a dream". Therefore, we must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to find the core values of the University, people-oriented, to explore a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power.

University; Culture; Reconstruction

G641

A

2095-7408(2017)01-0117-04

2016-12-07

1.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0709);2.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2016jyxm0772);3.安徽省省级教学团队(2016jxtd093);4.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gxk107);5.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6zjjh048)

罗晶(1982— ),男,汉族,安徽阜阳市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学校课程建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