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2017-04-13张宗胜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张宗胜(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该《意见》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2]。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人才培养的高地,应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所作为,充分发挥落实和弘扬其特殊环境优势和教育优势。
一、高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培育和践行阵地
(一)大学阶段是培养的关键时期
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全面的、有用的建设人才。这些人才不但应具备相应的学识知识,而且思想政治素养应高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国家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但总体上来说,对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独立精神的培养是始终不一的,不能任意加以改变的,否则这个世界谈何发展、谈何创新?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经过后天的学习与阅历、训练与教育之后才会逐渐确定下来,因此,不是先天就遗传的。在高校里的大学生们,正处于人生各种观点、观念冲撞矛盾混杂时期,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7——23岁之间,对于接触到的各种思潮反应敏感,但他们的心智和生理及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不足以应对这一切。他们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过渡,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可塑性极大,他们各方面也是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对学生今后的三观形成都有极大影响[3]。高校学生在大学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得以熏陶,形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思想意识,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对党和国家的情感也会日渐加深,进而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之中。因此,在现阶段西方各种思潮侵入以及网络化中各种混杂声音影响极大的社会环境里[4,培养他们拥有符合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和对于未来职业操守的养成,这对于国家和社会主流思潮的引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民族精神的振兴与优秀文化的传承、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二)大学里有各种方式方法进行培育和活动践行活动
在高校里,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传授和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引导学生如何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一致[5],从而使之人人都遵循、人人都遵守。
1.高校的思政“两课”是培育主渠道。
“两课”主要是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它们涵盖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同时还包括道德、政治、经济、理想、法律以及建国以来国家在各个时代所发生的大事、促进中国几十年发展的各种指导理论、方针、路线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全面的、系统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意识培养和进行爱党爱国教育的重要教材。“两课”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学生在学习之后,既能对国家建设进程中各种政策、方针、基本理论的理解,更能加强对祖国的深刻认识,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平台做好政治上的铺垫,也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而更好地在成为自我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的践行者。
2.高校的各种活动是践行平台
(1)校园文化活动平台
比如活动中,鼓励学生和教师创作剧本,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编、自创、自导、自演各种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景剧,让身边人演身边事,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而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理想信念。
比如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教育开展,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具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化作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创造了无比灿烂辉煌的非物质文化。通过对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教学教育,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时期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学生夯实民族情感[10],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来自于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历史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使学生的内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化与感染。
比如开展“我的核心价值观——精彩一课”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以该项活动的开展引导师生员工做到习总书记所说的“要会明辨,善于明辨是非,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诚信”,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力量。
(2)主题读书活动平台
高校通过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主题活动,使每个学生都通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11]。
要结合青年学生思想实际和关心的热点问题,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必须有相关的引导读本和教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基本能够满足其要求,将该《读本》与学生的发展成才、教师的教书育人结合起来,通过辅导员组织班级开展学习、宣讲、践行活动,对教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都具有极大推进作用。
(3)“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平台
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讲座是每个学校都必须开展的有关国事、天下大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时刻关注时事,培养爱国情操的必修课。在这种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结合伟大的长征精神引导大学生培养自强不息、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教育大学生只有发扬长征的坚定意志、充满理想、永不退缩,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3.高校的业余党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的业余党校教育,能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践行的活动渗透入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该党校学员经常举办的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对党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党的各项要求的了解和对党的感情和吸引力,在学生中造就一定的影响力,再将这种影响施之日常生学习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要求,进而成为自己的行动理念。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同时也极大地优化和扩大了党组织的阵营,是党组织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团体和思想家园。
二、高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宣传阵地
(一)高校是宣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传统优良道德品质的传承和创新,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些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有意识地传递,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将核心价值观理念深入内心,作为行为活动的标准。而高校就是对这种价值观有意识的传递主体和场所[12]。高校有各种思潮的书本传承、各种讲座、教学、讲坛等无不贯穿人类思想的精华,它不但教书育人,是国家各种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也是社会各种思潮交流、探讨、融合甚至碰撞的园地,同时,也是各种理论的创新和价值观论证的阵地。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很多从事思想政治及相关教育活动的教师,通过他们的研究、宣扬以及对活动的指导[13],能帮助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
(二)高校是研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高校学生人数众多,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活动[14],对于全社会推广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借鉴指导意义。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15],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是多方面的,如何将这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也需要高校和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
(三)高校是统领社会思潮的重要阵地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各种思潮和意识观念的涌入,使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多元化的价值观,部分人的原有价值观受到了挑战,甚至开始质疑主流的道德标准,一些人在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感到迷茫,甚至无所适从。此时,高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该率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站稳教育阵地,拉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旗[16],引领社会思潮,从而将这种教育和宣传方式拓展到社会,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的一些错误观点、观念扭转过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占领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观念[17]。
三、高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建设阵地
(一)高校有开展各种活动的经验积累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8],活动中充分体现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潜移默化地实现以德育人。当然,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高校人才济济,应当群策群力,丰富活动形式,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从小范围推广应用,并在不断改进中逐步完善。高校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有趣活动来引领高校[19]中各种思潮发展,通过践行和宣传来影响社会,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经验,进而促进全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
(二)高校是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力量
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价值目标[20],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素养,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目标的素质和理想信念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能够安身立命的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之一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其核心正是主流价值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在的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对不良现象进行批判,从而引领社会主流思潮的健康。特别是在当前,很多人没有了追求信仰和目标[23],有的甚至是追求一些低俗化和庸俗化的目标:如“权”“钱”“色”等,在思想中“四风”泛滥,败坏社会风气,严重影响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因此,高校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只有通过保持清醒的选择、理智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21]不断地对社会产生影响,引导着社会思潮,传递正能量,从而促进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社会和谐,人人都有高尚理想追求目标。
(三)高校教师和学生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高校是文化集中地,师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社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独到的判断和思考,教师通过著书立说、教书育人的职能22]、为人师表的行为表率、以讲座的方式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23]。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较大的可塑性,但鉴别力稍有欠缺。“他们的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进步的,调查显示,广大高校学生高度信任并拥护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思想主流上,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7.3%的学生关注感动中国的先进典型[24]”。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不仅要让他们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成为我们这个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25]。
高校是知识的集中地,这里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有品德高尚的学者,高校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殿堂,更应成为培育、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近年来,不断有高校师生被社会奉为楷模,他们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26]。比如徐本禹、洪战辉、季羡林、方永刚等,他们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践行,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生根发芽与深入人心。
[1][28]王洪坤国有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5-06-01
[2]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时事报告2014-02-08
[3][12][10][18][20][21][23][24][29]侯东喜乔长水高校在主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11-11
[4][15]孙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4-04-01
[5][19]张常新罗雅丽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4-10-30
[6]王思捷职业素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思考[J]知音励志2017-01
[7]张文卿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6-06-01
[8]刘建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09-15
[9]李斌雷锋精神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5-06-01
[11][1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Z]锦州日报2014-05-22
[14]吴皓国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西华大学硕士论文2016-05-01
[16]汪朝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识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5-03-15
[17]覃遵君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01-20
[25]侯锡铭立德树人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03-09 1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大学生版)(M)20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