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感染EV71致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2017-04-13姚丽贾秀菊范俊丽
姚丽,贾秀菊,范俊丽
小婴儿感染EV71致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
姚丽,贾秀菊,范俊丽
(山东省冠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聊城 252500)
目的 探讨小婴儿EV71感染致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2例0~3月小婴儿EV71感染致病毒性脑炎临床特征、诊治体会及预后。结果 22例患儿中发热、无皮疹是共同特点,可伴有嗜睡、反应差、肌力下降、四肢抖动、易惊、肌阵挛、惊厥、哭闹不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脑水肿、尿潴留1例、脑膜刺激征阳性等表现。结论 小婴儿EV71感染致病毒性脑炎的共同特点是发热、无皮疹,血清EV71抗体或粪便分离EV71病毒检查、脑脊液、颅脑MRI为主要检查手段。治疗甘露醇降颅压,甲泼尼龙抗炎、丙种球蛋白增加体液免疫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甘露醇降颅压,甲泼尼龙抗炎、丙种球蛋白增加体液免疫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婴儿;EV71感染;病毒性脑炎
自20世纪90年代,EV71感染引起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暴发流行,引起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并致死,严重危害儿童健康[1]。EV71较其他肠道病毒更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发年龄为5岁以下,重症致死者多在3岁以下。全年散发,常伴有手、足、臀、口部等水泡样皮疹,但少数患儿无皮疹表现,尤其是发病年龄组小,且直接有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症状,这对我们临床工作者来说更需要警惕。本文将本院2011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2例0~3月小婴儿EV71感染致病毒性脑炎临床特征、诊治体会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6年10月在本科收治的22例0~3月患儿中,男14例,女8例,其中19例患儿居住地附近有禽类、牛羊、兔等饲养场地,本组22例患儿肠道病毒EV71抗体均为阳性。本研究均得到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诊断方法 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2],常规采集1份咽拭子和粪便标本,送检实验室EV71和CA16检测,实验室均采用商品化一步法荧光定量经RT-PCR试剂盒检测粪便EV71病毒核酸阳性证实,均无其他病毒感染,亦无结核、肿瘤等引起免疫异常的疾病,均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8.1及PEMS3.1统计软件系统对所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的Fis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例患儿均有发热,热峰最高达39.8℃,且一般退热剂效果不佳。患儿周身皮肤、口腔内均未见皮疹。其中嗜睡、反应差、肌力下降、四肢抖动、易惊、肌阵挛、惊厥14例,占(63.6%);哭闹不安、恶心、呕吐10例,占(45.5%);心动过速 5例,占(22.7%);心动过缓 4例,占(18.2%);脑水肿2例,占(9.09%);尿潴留1例占(4.54%);前囟张力高5例,占(22.7%);脑膜刺激征阳性6例,占(27.3%)。
2.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3.3×109/L~20.1×109/L,CRP:3.3~154 mg/L;肠道EV71抗体:均阳性,其中粪便病毒分离检测提示有17例EV71病毒感染,占(77.3%);血糖3.5~7.8 mmol/L;脑脊液常规:外观均透明,压力50~100滴/分,白细胞总数增加,90~450×106/L,大部分单核为主17例,占(77.3%)。少数多核细胞为主(5例),占(22.7%);脑脊液生化:糖、氯化物无特殊异常改变,蛋白质呈正常或轻度升高;脑脊液、血涂片及其培养均未见致病菌生长;内毒素(G-菌脂多糖)均阴性(小于5 pg/mL);心肌标志物:有4例肌钙蛋白升高,3例CK-MB升高,其余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T波改变5例;颅脑MRI:3例脑干T1、T2高信号,其余大部分正常或轻度改变。
2.3 治疗与转归 治疗早期予甘露醇降颅压,甲泼尼龙抗炎、丙种球蛋白增加体液免疫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22例患儿中有2例在上述治疗中采取机械通气,呼吸支持。20例治愈,随访无特殊后遗症,1例发生急性迟缓性麻痹,1例语言发育不良,两者经康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1~2年基本恢复。
3 讨论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范围在3月~14岁,其中1~1.9岁儿童所占比例最高,男>女(重症),在危重症和死亡病例中,EV71在重症病例中检出率100%[3]。本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小于3月龄的小婴儿EV71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特点,表明了EV71的易感性与未成熟的免疫系统有关,也推测婴幼儿易感与其缺乏保护性有关,另外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增加机体体液免疫也可以为此提供依据。这也从侧面证明发病年龄组愈小,临床特点越不典型,发生病毒性脑炎的可能性越大。根据尸检结果[4-6],EV71型HFMD合并神经系统损伤主要位于脑干背侧和脊髓前角,小脑齿状核、基底节、丘脑及脑膜亦有受累。EV71病毒可从脑实质及脊髓标本中培养分离得到,这是由于EV71病毒可通过轴突神经传导方式沿着周围神经散布到中枢神经系统,为EV71感染易致神经系统损伤做了可能的解释。EV71直接感染损伤Lin等对台湾EV71感染死亡患儿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有EV71与淋巴细胞存在,并且EV71感染小鼠的动物模型中也有同样发现;Wong等对马来西亚7例死于感染性脊髓炎的患儿进行尸检,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反应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脑干、下丘脑、丘脑下部,齿状核和大脑运动区皮质,少见于脊侧根神经节;这些均提示EV71可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神经损害。EV71感染手足口病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疾病,尽管EV71感染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其致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死亡的病例也是有发生,尤其是对于小于3月的小婴儿,临床特点不典型,即使出现神经系统表现,也易于不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相混淆。故在我们临床工作中,需要仔细追问病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的发生。EV71是引起我国手足口病流行和致死的主要病原体,因此我国研制成功的EV71疫苗将注册使用,Ⅲ期临床试验报告疫苗对EV71感染而导致的手足口病的保护效率为90.0%[7]。因此,婴幼儿应作为手足口病防护的重点人群,即将上市的EV71疫苗在1岁之前接种为宜。另外,本院收治的22例患儿中,大部分居住环境附近有禽类、牛羊、兔等饲养场地,这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婴幼儿个人卫生情况及家禽类的卫生消毒工作。
[1] Wito. A guide to cl inical management and publ ic heal th Response for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t(HFMD)[M].Switzerland:WHO press,2011.
[2]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3] 葛艳玲,郑雅旭,潘浩,等.2010至2014年上海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监测[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9):676-683.
[4] Solomon T,Lewthwaite P,Perera D,et a1.Virology,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and cont rol of enterovims 71[J].Lancet Infect Dis,2010(10):778-790.
[5] 吴亦栋,尚世强,陈志敏,等.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535-539.
[6] 韦丹,李坤雄,陈娥.肠道病毒7l型脑干脑炎二例尸检报道及文献复习[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220-223.
[7] Zhu FC,Meng FY,Li Jx,et al.Ef f icacy,safety,and immunology of an inactivated alum-adjuvant enterovirous 71 vaccine in cl ildren in China:a mul ticent re,randomised, double-bl ind, placebo-control led,phase 3t rial[J].Lancet,2013,381(9882):2024-20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