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实践探索
——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2017-04-13曹晓寒
曹晓寒,张 琪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北京 100010)
社区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实践探索
——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曹晓寒,张 琪
(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北京 100010)
课程是教育得以实施的中介,在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社区教育课程以其实施对象的多元化、目标的人本化、内容的生成化、评价复杂化等性质而独具特色。正是由于其独特性,导致社区教育课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不足、标准难以统一、质量难以衡量等问题出现。立足于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现状,以树立课程建设标准、规范课程建设过程、建立课程系统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如何促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化进行探讨。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规范化
课程是教育得以实施的中介,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在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社区教育课程以其实施对象的多元化、目标的人本化、内容的生成化、评价的复杂化等性质而独具特色。也正是由于上述独特性,导致社区教育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不足,标准难以统一,质量难以衡量。为提升社区教育质量,规范社区教育内容,“用心找出非正规教育的正规性”,“加强社区教育的专业、规范建设”,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与北京东城社区学院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区教育课程管理及资源体系建设”示范项目,以探索区域内社区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一、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东城区教委的全面统筹与大力支持下,项目组从街道、教育系统两个层面,重点围绕社区教育课程基本情况、教师情况、组织形式、配套资源等指标,对东城区340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实施与评价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基本了解课程的具体分布和建设现状。经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
社区教育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建设主体众多,各主体之间缺乏统一管理及有效沟通。事实上,我国的社区教育在多年的探索过程中已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基层实施、居民参与”的基本格局。[1]此种体制下,东城区鼓励各中小学、教育机构、街道、社区等以建设课程的形式积极参与社区教育,这一项有力举措使社区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化与多样化。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行政推动,管理力度不够,统筹力度不足,各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所开发的课程内容不成体系、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课程建设的整体过程不规范。区域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课程开发机制,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整体过程无统一标准。访谈结果表明,各学区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以现有课程为基础,以居民选择为依据进行设计和开发,但没有进行较为深入的需求调研。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素质不一,流动性较大,这也对课程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居民对于课程的满意度较低。
(二)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分布不均
目前,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从内容上可分为实用技能、休闲娱乐、家庭生活以及市民修养四大系列。其中实用技能课程35门,休闲娱乐课程116门,家庭生活课程133门,市民修养课程56门。从数量上来看,休闲娱乐及家庭生活系列课程分别占课程总数的39.1%和34.1%,而实用技能系列课程只占课程总数的10.2%。在各系列课程中还存在重复建设情况,如35门实用技能系列课程中有28门信息技术类课程;133门家庭生活系列课程中有98门家庭教育类课程,其中0-3岁婴幼儿亲子课程尤为饱和。有些类别的课程亟待建设,如职业技能、家庭理财、生活安全、环境保护、法律修养、礼仪修养等类别的课程缺失,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课程重复建设和内容结构失衡,一方面是由于在课程开发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需求调研,没有切实掌握居民需求的变化,因此没能够及时开发具有实用性和时代性的课程;另一方面是受限于有限的开发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社区教育教师大多数为兼职教师,稳定性不足,且大部分来自各中小学,由此家庭教育类课程较多,以至于重复开发,而法律修养、家庭理财、礼仪修养等授课教师相对缺乏,成为此等类别课程开发所面对的主要难题。
(三)社区教育课程实施空间分布不均
社区教育课程实施的空间分布不均表现在市民学习基地(中心)所开设的课程较多,占总数的75%,而各街道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少,占总数的25%。具体而言,课程在市民学习基地(中心)以及街道的空间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总体分布
此外,不同的市民学习基地(中心)、街道内部所建设的课程数量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给居民就近就地参与课程学习造成一定困难。一方面,市民学习基地和街道之间存在着管理上的障碍,学区和街道配合度不高,未形成课程共享、资源流通;另一方面,社区教育课程管理行政力度不足。各单位课程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自身对社区教育工作不同程度的重视,在管理方面没有有效的监督、奖惩等约束机制,造成不同区域、街道的课程建设数量差异较大。
(四)社区教育课程配套资源欠缺
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要获得良好的成效,必须统筹设计,具有大纲、教材、讲义、课件、光盘、网络视频等必要的配套资源。基于此,项目组进行调查分析,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配套资源情况
(注:此处的百分比为有该项资源的课程占总体课程数目的百分比)
由表1可知,社区教育课程大纲、教材、讲义的配备率相对较高,但课件、光盘、网络视频等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则配备率较低。
图2 东城区课程配套资源情况
如图2所示,各类课程的配套资源情况也存在差异。就大纲配备率而言,实用技能系列课程为42.8%,休闲娱乐系列课程为33.6%,市民修养系列课程为58.9%,家庭生活系列课程为21.8%,而课程的光盘、网络资源配备率较低。
此种情况说明社区教育配套资源仍然借鉴中小学教学的模式,大部分倾向于教师备课、上课的资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区居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因此,社区教育课程需要更多的课件、光盘、网络视频等资源以辅助居民的自主学习。
二、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施
(一)出台政策,启动项目
2014年9月,东城区颁发《东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区示范项目的通知》(东社教发[2014]4号),指出“要立足东城区社区教育三十余年的发展成果,加强社区教育资源的统筹建设力度,努力推进课程建设,规范教育内容,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随之召开专项工作会,公开区域课程建设的调研情况,指出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公布“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正式启动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二)构建体系,建立标准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分类框架既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又要体现实用性、地域性。2015年1月,项目组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东城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分析和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经多次研讨,形成《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分类框架》,构建了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分类框架。
“与正规教育相比,非正规教育强调随时随地,强调方便快捷,强调适用实用。但是这样的解读不等于不需要标准化,问题在于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化”。[1]项目组以探索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标准为出发点,起草《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大纲编写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课程名称及课程简介、课程性质及对象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配套资源六个方面,确立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标准。
(三)撰写课程大纲
以《指导意见》为依据,项目组分两期开展课程大纲的撰写工作。2015年1月至4月为一期撰写阶段,共回收、汇总社区教育课程大纲122份。项目组、社区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分别对大纲格式、内容的合理性、知识的科学性进行三次审核,经百位一线教师多次修改后,于2016年3月正式出版《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大纲》(第一辑),并在区域内免费发放。
2016年5月至10月为二期撰写阶段,项目组汇总一期撰写情况,以撰写特色课程大纲为主要目的,组织各单位一线教师进行研讨和学习,9月回收课程大纲135份,目前正对大纲的内容、专业性、实用性进行审核。
(四)初步确立课程建设管理机制
2016年3月,以多元主体、平等协商为主要原则,项目组力图在区域内建立“协同共治”的课程管理体系,形成规范化的课程管理机制。经多次研讨,建立由北京东城社区学院为主要组织单位,八个市民学习基地、两个市民学习中心为主要资源单位的社区教育联盟,区域联动,共同管理,共同推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性、科学性发展。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力图从课程建设现状调研着手,探索课程内涵,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归纳流程,以确立一套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课程建设流程。
(五)开发数字化课程
为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的自主学习需求,实现社区教育课程“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的目的,拓展优质课程的共享范围,进一步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项目组决定开展社区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工作。2016年6月,下发《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教育数字化课程开发及建设标准》文件,就数字化课程建设的选题、设计、具体时长以及后期处理的技术规格等内容做出规定,对授课教师的资格也做出明确的要求。11月初,回收各资源单位所提交的数字化课件共计77个。目前正对课件的格式、质量进行审核,审核过后将推广至“北京·东城·学网”,并对市民免费开放。
三、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成效
(一)建立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管理机制
一方面,形成由区教委统筹引领,社区学院牵头组织实施,市民学习基地、学习中心统领学区内的各学校、街道文卫科辐射社区中心的区域联动,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后经不断磨合,成立社区学院为组织主体,市民学习基地、学习中心为主要资源单位的东城区社区教育联盟,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及具体任务,充分调动、发挥区域内各学校的资源优势,为课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组织保障。另一方面,为保障课程建设能够有效、有序推行,形成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工作机制,确立课程建设的基础调研、标准制定、体系构建、资源库建设、评价推广五个环节,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紧密相连。至此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管理机制正式形成。
(二)推动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系统化
建立课程资源库是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要完成此项目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分类维度和标准。根据调研情况,东城区初步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分类框架,即基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按照“知识中心——问题中心——课程中心”的逻辑,采用“系列——类别——科目课程”的结构形式,涵盖实用技能、休闲娱乐、家庭生活、市民修养四大系列,下设十九个类别的课程体系。分类框架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开发的未来方向,使这项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为全区从事社区教育的单位、机构和教师开发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加强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化
社区教育课程应既能够体现社区教育的特色,又能够遵循“求实、规范”原则,具体来说,应满足以下六点要求。第一,课程名称应“科学、明确、生动、具体”,反映课程内容,凸显课程特色,吸引学习者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课程简介则需叙述课程对社会发展、社区发展、个人发展的价值与作用,精要概括课程的内容及特色,使教师和居民能够对课程有总体性、概括性的认知。第二,课程性质应“从体系、内容、难易层级”三个维度精准定位。课程对象分析应明确所针对学习者的年龄阶段、需求特征,说明学习者的具体学习要求。第三,课程目标要从“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告知学习者经过学习所需要达到的学习程度。第四,课程内容应兼顾社区教育课程的灵活性,按照主题、章节或讲座形式,依据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内容选择和组织,并选取多样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实施。第五,课程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发展、提升能力为目的,围绕学习体验、学习参与、学习认同、学习成果等指标,采用多元标准和多样方法开展。第六,课程配套资源应完备,要能够促进课程“从教向学”的转化,即除了具备大纲、教材、讲义等教学类资源外,还要具备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件、光盘、网络视频等资源。此项工作的完成有效解决了课程建设中容易出现的规范化不足,标准难以统一,质量难以衡量等现实问题。
(四)引领了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
在项目一期建设中,东城区的社区教育课程大多集中于休闲娱乐系列,其中书画类课程占绝大多数,编织、戏剧、太极拳等课程也丰富多彩,这体现了东城区作为我国首都文化中心区,市民较为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在项目二期建设阶段,以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以建设更加有区域特色,符合市民学习需求的课程为目的,在各资源单位上交课程大纲中,增添了智能手机、视频制作、环球旅游英语、环境保护、消防安全、老年心理教育等类别的课程。由此可见,课程呈现出更加多样化、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特色。
(五)扩大了社区教育数字化课程的建设力度和共享范围
项目组出台《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教育数字化课程开发建设标准》,规定数字化课程建设的具体规则与技术规格,组织各资源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录制了一批数字化课程,推动数字化课程开发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北京东城社区学院还依据需求,建设了一批数字化精品微课程,如《学画山水画》《欧楷的临摹与创作研究》《人体的管理者五脏养生》《法律大讲堂之公司的设立与运行》等,共计50余单元。
为了能够让更多优质的数字化课程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开放共享,项目组主要策划组织、投入搭建与“京学网”互通互联的“北京·东城·学网”,并推出移动端,其“视频课堂”栏目汇集东城区自主开发、集中购买、合作共建的品牌课程、精品微课程等全部课程资源,并在移动端实现精品课程资讯的实时推送与一键共享,有效的拓展了优质课程的共享范围。“我的课程”一栏详细记录市民正在学习和已经学习的课程轨迹,建立市民学习档案,对市民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管理与追踪,为今后开展市民学习积累与认证夯实了基础。
四、促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反思
(一)课程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区域性课程管理体制的形成是提高课程质量、规范课程建设的必然保障。目前东城区的课程管理体系虽然已初具雏形,但是仍存在较大差距。第一,需要建立专门机构,对课程建设进行整体统筹和长远规划。整合、梳理不同单位的优势资源,出台政策、制定计划、分布任务,让区域内的课程建设有章可循。第二,为了进一步改善课程设置随意化问题,应规范课程建设的整体机制。制定课程建设的规范流程,改善课程“以供代需”的现状,切实做到以居民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区域的特色为基础来开发和设计课程。制定课程的申报、审批、评估机制,从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等维度考察课程建设的规范性。第三,建立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从整体来看,社区教育课程还处于缺乏保障的困境中,最为关键的是缺乏人力保障。课程的建设需要一个团队协同合作,需要社区教育工作者对居民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课程专家、社区教育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研讨以及一线教师有效实施,还需要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等。这些均要求管理机构面向全区进行统一调配和统筹。此外,课程建设还离不开必要的经费保障,用于需求调研、人力培训、课程评估、奖励评优等,因此应设立专门的课程建设经费,专款专用。
(二)课程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不同于具有稳定性的学历课程和国家课程体系,“区级社区教育学院课程框架应具有区域性、多元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的特征”。[2]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一直处在不断加强的动态过程中。一方面,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管理机构需联合各协同单位,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列出急需课程“菜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建设力度。对于在实践中重复开发的课程,应进行精简或合并;对于不规范的课程,要依据课程标准,针对性的进行提高;对于布局不合理、不均衡的课程,要从课程开设时间、开设地点、难易层级等维度做出调整,或者采取“流动课堂”和“数字课堂”等形式,使市民能够就近就地参与学习。另一方面,继续探索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以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为指导,课程资源本身的架构应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2]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居民学习需求不断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也应被不断地补充、调整和完善。
(三)课程建设标准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社区教育从制度类型上定位于非正规教育,但非正规不等于不正规。需要加强对非正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力求科学认识,准确把握,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社区教育课程大纲作为课程建设的标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一方面,组织一线教师检验大纲的可操作性,可将大纲发放给各学区、街道的一线教师,使其结合所授课程,检验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形式、课时安排、评价方式等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调研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满意度,检验课程大纲的适用性。选取不同系列、不同类别的课程作为实验性课程,按照大纲的标准实施,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以参与不同系列课程学习的居民为对象,调查分析其满意度,并收集改进意见。此外,还应组织相关的社区教育专家、课程专家就课程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检验和评估。
(四)加大数字化课程建设力度
移动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的方式也正在普及,因此,应加强数字化课程的建设力度。一方面,加强数字化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拓展其共享范围。数字化网络的立体式发展为课程推广带来了便利,但课程开发主体和应用技术又为课程在不同的网络平台、移动平台以及网络平台与移动平台之间的共享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因此,管理机构需要对课程的建设标准、建设流程、技术规格、呈现形式等做出进一步的规定,使其能够跨越各个平台,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最大限度的共享,同时也可以使居民的学习跨越空间、时间等障碍“时时、处处”得以进行。另一方面,开展数字化课程评价,推广优质课程。出台数字课程评价标准,组织专家、教师、居民组成评价小组开展评比交流活动,评选优质课程,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发挥优质课程的示范作用,从整体上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
[1]邵志华,陈乃林.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略论[J].职教论坛,2016(12):72-76.
[2]余文龙.对区级社区教育学院课程框架建设的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报,2015(3):84-88.
[3]蒋逸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71-75.
[4]李 品.社区教育课程深化建设的困境与现实抉择[J].成人教育,2013(9):74-76.
[5]张 奕.社区教育课程分析与建设策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37-40.
[6]陈乃林.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南教育,2015(2):14-29.
[7]陈乃林.社区教育管理创新简论[J].职教论坛,2012(30):32-34.
(责任编辑:刘奉越)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Standardiza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A Case Study of Dongcheng District in Beijing
Cao Xiao-han,Zhang Qi
(Dongche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Beijing, Beijing 100010,China)
Curriculum is the medium of education, which is the core of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of community education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object, the humanism of the target,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evaluation.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its uniqueness, resulting in 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courses, and resulting in that the standard is difficult to unify, the quality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and other practical problems. The researchers makes a research based on the status of Dongcheng District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o establish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norm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establish curriculum system a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exploring how to promote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community education;course 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
G77
A
1008-6471 (2017) 01-0061-06
10.13983/j.cnki.jaechu.2017.01.011
2017-02-17
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及资源建设”示范项目
曹晓寒(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及老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