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年贺词看中国国家领导人身份建构

2017-04-13王亚琼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身份建构

王亚琼

【摘要】中国国家领导人发表新年贺词是一项国家礼仪性事务。本文旨在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对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2014年到2016年发表的新年贺词进行分析,从而探索中国国家领导人如何利用语言进行身份建构的问题。

【关键词】新年贺词 身份建构 人际语法隐喻

一、引言

新年贺词是指在新春佳节之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予以美好的祝福以及关切之意的溢美言辞。国家领导人在每一年新年到来之际公开发表新年贺词,是为了表达祝福、总结过去、鼓舞民众、宣传本国政策主张和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本文主要利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语法隐喻作为分析工具,对习近平主席在2014-2016年所发表的新年贺词进行话语分析,从而探索中国国家领导人如何利用语言进行身份建构的问题。

二、理论综述

1.身份建构。身份是话语参与者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具有多重性和动态性。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话语具有建构功能:可以建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和信仰体系。集体性身份是通过话语建构的心理空间,隐喻则是构建此心理空间的主要话语策略。

2.人际语法隐喻。Halliday认为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是指表达相同意义的语法范畴发生了转换,即用一种语法手段代替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既定的意义。和语言的功能相一致,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其中人际功能指人们使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试图或改变别人的看法等等。人际隐喻被进一步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

(1)语气隐喻。语气隐喻表现为人际功能可以由多种语气来体现。Halliday将语言的人际功能分成陈述、提问、命令和提供四类。语言的这四种人际功能在词汇-语法層面上分别由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意态化的疑问语气来体现。如果语言功能用相应的语气来体现,出现的就是语言的一致式。

(2)情态隐喻。情态系统是表达说话者的判断或态度的语气系统,主要是通过限定性情态动词、语气副词和谓体的延伸部分等来体现。除典型体现外,在情态意义的表达上,同样会出现隐喻体现形式,情态隐喻不局限于情态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和动词短语都能表达情态意义。情态的表达实际上是命题的环境,而不是命题本身,其目的是强调说话者想法的效果。

三、语料分析

本文采用的语料是习近平主席在2014-2016年的三年间发表的新年贺词。为保证语料的准确性,该语料下载自新华网(http:// www.news.cn)。在本文中,笔者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语法隐喻为分析工具,对习主席发表的三篇新年贺词进行批评话语分析,进而探讨国家领导人如何利用语言措辞来实现社会关系和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

1.语气隐喻分析。如果人际功能没有由对应的语气来体现,出现的就是语气隐喻。接下来我们选取三篇新年贺词中运用语气隐喻的句子进行分析。

①2014年,我们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②我们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共同谱写伟大祖国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新年贺词通篇都采用陈述句式,但并非所有的陈述句都表达的是陈述语气。三篇新年贺词中都包括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新年的期望。对过去的回顾采用陈述句式表达陈述语气,但对新年的期望并非如此,而是借用陈述句式来表达其他语气。所有的句子都是采用陈述句式来表达祈使语气。因为祈使句表达的是命令的语气,如果采用此句式则容易拉大与贺词受众之间的距离,不是亲民的行为,对国家领导人来说并不是明智之举。相反,采用陈述句式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体现亲民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示政府对改革、对依法治国、对从严治党以及反腐等的决心,以及我国在来年的能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2.情态隐喻分析。情态系统是表达说话者的判断或态度的语气系统。情态隐喻中,明确主观和明确客观是隐喻性的,因为它们主要是靠小句来表达。非明确主观和非明确客观是非隐喻性的,它们一般由限定性的情态动词或副词来表达。接下来我们选取三篇新年贺词中运用情态隐喻的句子进行分析。

①祝福老人们健康!祝福孩子们快乐!祝福每个家庭幸福安康!

②我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

观察上述几个例子,我们会发现习主席都是通过“祝福”、“祝”、“坚信”几个词来表示他作为主席和普通人对民众的态度。以上这些例子通过小句来表达说话者的态度语气系统。通过情态隐喻,国家领导人才得以表达对贺词受众的新年的希冀和美好祝愿,也达到了新年贺词该有的效果,同时也拉近了习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体现了亲民的形象。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同于以往的国家领导人新年贺词,习近平似乎摆脱之前固有的模式,措辞风格直白,由于大量口语化、网络化和文学化语言的使用,使得新年贺词有了很深的情感因素。另外,习主席关于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政策主张,以及对待外交与国际事务等的态度与决心构建出了其作为国家领导人应该有的魄力与果断。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成功塑造了习近平作为中国领导人开放、自信、亲民的形象。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2nd edition.London:Edward Arnold.

[2]常晨光.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7).

猜你喜欢

身份建构
身份自我建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历程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穿越雨林之弧》中的创伤与身份建构
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
新媒介环境下网民集体认同感的自我建构
中学英语女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建构
复杂身份建构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