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氏三穴合用治疗失眠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7-04-13赵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疗效临床患者

赵明

(焦作市中医院,河南焦作 454000)

董氏三穴合用治疗失眠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赵明

(焦作市中医院,河南焦作 454000)

目的:评价董氏奇穴中镇静穴、三叉三穴和火主穴合用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同期在焦作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失眠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董氏奇穴三穴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使用艾司唑仑和谷维素联合治疗,通过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PSQI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临床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90.6%,组内PSQI评分治疗前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董氏三穴合用治疗失眠与艾司唑仑和谷维素联合治疗失眠有着相同疗效,但前者具有更明显的临床安全性,故而该方法在临床值得推广。

董氏奇穴;针刺;失眠;临床观察

失眠属于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轻度患者仅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睡而不酣,严重者会出现整夜难以入睡。现代社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伴随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极易诱发睡眠危机。据不完全统计,现代社会超过80%的人都有过失眠经历[1]。该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并多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活动,严重危及患者生活质量,并可由此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2-3]。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慢性失眠的原因尚不能得出明确结论,中医认为多由体内气血脏腑失调所致,且多脏腑合病病情较为复杂。该病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西药治疗和心理疗法,西药治疗失眠虽有明显疗效,但副作用明显,且远期疗效不佳。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且无依赖性治疗失眠的方法势在必行。本院自2014年起使用董氏奇穴中镇静穴、三叉三穴和火主穴合用治疗失眠取得明显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在焦作市中医院行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06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医学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4]。其中男23例,女8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2.98±14.19)岁;病程最短4周,最长6个月,平均病程(10.52±5.03)周;单纯性失眠20例,更年期综合症23例,神经官能症15例,血管硬化症17例,合并其他疾病31例。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5];伴有心脑肝肾系统严重疾病、传染病、遗传病神经衰弱、应激障碍、酒精依赖、人格障碍以及其他可能诊断精神障碍的患者;患者具有独立认知能力,并能配合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尚在服用其他药物治疗该病或未过脱药期的患者;虽具备失眠症状,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7)>24分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4)>29分的患者;皮肤没有严重损伤与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有晕针史;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

1.4 分组方法

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病例治疗期间无脱落。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使用谷维素(成都市湔江制药厂,国药准字H51020731)20 mg,每日口服3次;艾司唑仑片(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047)2 mg,睡前口服1次,共服用4周。

1.5.2 治疗组 所有患者均取董氏奇穴联合针刺治疗。取穴:镇静穴(在两眉头之间正中央上五分处,即印堂穴上五分)、双侧三叉三穴(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和双侧火主穴(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叉口下缘)。针刺方法:使用华佗牌针灸针(苏州市南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70626号),镇静穴取直刺一分至二分,三叉三穴取直刺二寸,火主穴取直刺三分至一寸。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速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临床疗效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症疗效判定标准[6]: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6.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对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药物及白天功能紊乱7个方面进行评估,测定受试者的睡眠质量。

1.6.3 不良反应 对治疗周期中各组患者所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评估2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先确定样本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再行方差齐性检验,根据方差齐性选用t检验或校正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总体疗效比较

表1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90.6%,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总体疗效比较[例(%)]

2.2 2组PSQI比较

表2显示,通过t检验,组内PSQI评分治疗前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PSQI比较(±s)

表2 2组PSQI比较(±s)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表3显示,经χ2检验,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主要为大脑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减少而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昼夜节律紊乱,从而引发睡眠觉醒节律障碍[7]。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进而导致情绪沮丧、焦躁,人际关系与个人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不得眠”等范畴,多由七情不畅、饮食不节、体虚过劳等原因导致。心主神明为中心的特点,涉及肝、脾、肾相关脏腑证候而立法用药,多辨证属心不藏神、神不守舍而致不寐,或心神不安、肝郁化火,或心血不足、脾不统血而成心脾两虚,或心火过亢、肾水不济、心肾不交而成该病,故在临床上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观点[8]。失眠症患者免疫力迅速下降,长期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会产生毒副作用,也会对患者躯体造成伤害。近年来,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失眠越来越受到肯定,其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患者复发率低、接受度高等特点得到认可。但由于临床分型不统一、治疗方法各异,故导致中医疗法不便于临床推广应用[9]。

本研究显示,董氏奇穴中镇静穴、三叉三穴和火主穴合用治疗失眠与艾司唑仑与谷维素联合治疗失眠有着相同疗效,但前者具有更明显的临床安全性,故而该方法在临床值得推广。其中,三叉三穴位于尺骨神经手背支、肾之神经,可调节肾水补肾益髓,上补髓窍以养脑安神,调节睡眠;火主穴位于心脏支神经、心脏动脉、有感腓骨神经分支,心主神明该穴可通过调节心神经以调节神志,调理睡眠而治疗失眠;镇静穴位于滑车上神经、顏面神经分支、脑神经、心之神经,该穴位不仅可以配合火主穴调节心神经治疗失眠,还可直接调节脑神经,促使脑神经放松,以有利于睡眠,故而在董氏奇穴中为治疗失眠之奇穴[10]。且三叉三穴入肾经,五行属水,可调节心火过亢、肾水不济、心肾不交之失眠,且肾经联络心脏,交接于手厥阴心包经。该穴位还有补益阴精的作用,可行益肾气、宁神志、清虚热之功效;火主穴入心、肝两经,心主神志通于督脉,又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入肝经则可理气解郁、疏肝降火,故该穴位可以调理心肝[11],治疗心不藏神、神不守舍而致不寐,或心神不安、肝郁化火导致的失眠[12];镇静穴入胆、膀胱经,胆与肝相表里,膀胱与肾相表里,故该穴位不仅可以补益肾精、调节肾水、安神宁志、清解心火,而且可以理气解郁、疏肝降火、安神宁志以治疗失眠[13],体现了该穴位在治疗失眠方面的特殊地位。所以三穴同用,更兼顾心、肝、肾、胆、膀胱等脏腑经络,从多方面调节患者的睡眠功能以治疗失眠[14]。

本研究对临床病例进行了相对较长时间的临床跟踪调查,更加肯定了董氏奇穴中镇静穴、三叉三穴和火主穴合用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但由于观察周期有一定的局限性,收集的样本量相对有限,故而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1]田海军,黄流清,等.慢性失眠的评价和治疗[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5):538-540.

[2]谢永标,徐莉萍.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心理特征[J].中国行为医学科,2004,14(5):412-413.

[3]郑俩荣,王相兰.有无伴发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2010,24(10):739-740.

[4]陈晓云,郑锦,等.中西伦理学发展历程及相关伦理审查建设[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4):697-701.

[5]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1993:186.

[7]何绍雄.时间药理学与时间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

[8]李浩恩.综合方法治疗失眠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2):142-143.

[9]张玄,朱成慧,等.近十年经外奇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81-83.

[10]艾欣,桂伟,等.董氏奇穴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8:27-28.

[11]左常波.董氏奇穴针灸特色疗法(1)[J].中国针灸,2003,5: 34-37.

[12]刘耀岽,邓振兴.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概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7:683-685.

[13]李亚男.针刺下三皇治疗更年期失眠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9:244-246.

[14]李浩宏.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老年性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Evaluation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Three Points by Dong to Treat Insomnia

ZHAO Ming

Objective:To evaluate Dong three points on the treatm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clinical safety of insomnia.Method:Taking the same period in Jiaozuo hospital outpatient and hospital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insomnia.10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Dong three points acupuncture therapy,observation group using estazolam and dimensional combination therapy,by observing the clinic for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PSQI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linica for contrast.Results: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92.5%,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0.6%,the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Group of PSQI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in obvious difference;Compare two groups of PSQI score between group after treatmen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Dong three points treatment of insomnia with estazolam and combination treatment insomnia have the same effect,but the former has more obvious clinical safety,so the method in clinical is worth promoting.

Dong qi points;Acupuncture;Insomnia;Clinical observation

R256.23

A

1006-3250(2017)02-0252-02

2016-07-22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5ZY02121)-针刺结合推拿辨证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赵 明(1977-),男,四川绵阳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康复、疼痛、中医内科杂症的临床与研究。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aozuo,Henan Jiaozuo 454150,China)

猜你喜欢

疗效临床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来多名新冠患者隐私遭泄露 患者隐私应如何保护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