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苏格拉底的伦理观

2017-04-12徐世超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本性苏格拉底德性

徐世超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试析苏格拉底的伦理观

徐世超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新的哲学宣言,并将道德建立在理性知识基础上,试图建立一种人的哲学,以此拯救雅典的哲学精神和伦理精神,通过哲学的审视把美德教化为人的普通品格。以苏格拉底的伦理观为题,对其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 “无人有意为恶” “无知即为恶”以及“美德的可教性”分析,阐释苏格拉底的伦理观。

苏格拉底;美德;知识;善

苏格拉底是将希腊古典哲学推向全盛高峰的开路人,而道德哲学则更是苏格拉底哲学的重心所在。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们穷极一生都在探寻自然、宇宙的终极存在,但苏格拉底则主张哲学应把自我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从而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同时也开启了德性伦理学的道路。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首先“认识你自己”,并且认识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法则,探求终极善的概念,把握善的概念蕴含的真知识,这才是人存在的最高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一、美德的前提“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将德尔菲神庙墙上铭刻的“认识你自己”这句箴言当作新的哲学宣言。在苏格拉底看来神创造了人,而灵魂体才能体现人的最高品质,主宰人们的精神和行为。德尔菲神庙的女祭司曾下神谕说,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倘若是希腊“智者”得此神谕,必定会作为炫耀的资本,但是苏格拉底对此却表示极为困惑,因为在他看来他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苏格拉底试图寻找能够称之为聪明的人,他遍访了当时以聪明著称的诗人、政治家和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对具体问题的无限追问下他们也是一无所知。比如苏格拉底对勇敢、正义等美德的追问,不同职业的人就有不同的认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下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在这些追问中一旦剔除一切外在的东西,追问得到的结果不再是答案的不一,而是一无所知。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 当需要给这些我们自认为熟知的概念一个确定的解释时,我们变得不知所措。苏格拉底因此得出结论:那些所谓以聪明著称的人,只是自以为聪明,或者在他人看来很聪明,但却不是真正的聪明。他本人同样对这些追问一无所知,但是他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只有神才是真正聪明的,人所谓的聪明毫无价值,因为这些聪明都只是外在人看到的所谓聪明,神谕不是为了告知谁是最聪明的人,而是让人们认识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曾教导青年:“理性不应当首先沉思宇宙和自然的运转,而应当沉思我们的道德观念,从而让自己过幸福的生活,知道真正的自我。”这也就是他一直强调的“认识你自己”[1]54。这其实也是苏格拉底最重视的、作为人的本性的一种美德——“自制”,也就是明智,有自知之明。苏格拉底经常和一些年轻人讨论如何理解“自制”这种美德,他认为这种能够表现人的理智本性的美德与勇敢、正义等不同,这种美德是贯穿社会全局的具有普适性的德性。苏格拉底反对卡尔米德给“自制”下的三个定义,即自制是沉着有序行事,是谦逊,是个人做自己的事情[2]493。苏格拉底认为,自制就是认识你自己的智慧,也就是关于“自我知识”的知识,关于人自身的知识。苏格拉底主张的“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也就是说哲学应把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苏格拉底认为关于“善”的知识才是人的哲学所必须研究的终极知识,它不仅仅是一种判断善恶的道德知识,更是一种关于存在的本性的知识。苏格拉底在对正义、勇敢、自制、智慧、友爱等美德的论述中提出了这些美德都是关于善的知识,即“美德即知识”。

二、苏格拉底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哲学体系中的最重要的伦理哲学观。在当时正义、勇敢、智慧、自制等都被统称为美德,苏格拉底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扩展了美德的范围,用理性与知识改造了原本无确定规范的传统美德的含义。苏格拉底说:“正义和一切其他德性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情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很显然,正义的事情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3]117。在苏格拉底看来,人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人自身的内在原则,也就是认识德性。善正是通过人的德性来自我显现,同时人也都具有善的本性。但是,人们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使之展现出来,从而才能成为真正的善。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德性,才不会做无知之事,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美德的人,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是雅典精神走向衰落时的道德先知,他被神谕称之为“最聪明的人”,但他批判盛行于全希腊的智者思潮。智者运动立足于感觉论相对主义,运用诡辩术谋求个人利益,它的个人至上的道德论腐蚀了青年一代,使正常的道德价值体系几乎不复存在。当时所谓的“智者”认为知识来自于个人主观的感知经验,并以人的主观经验来评判一切,而不是根据大家所能够接受的一个确定的真理标准、道德原则。苏格拉底抨击批判了智者的观点,在他看来,知识是通过理性学得的确定性的真理,而非“智者”所认为的一种主观经验性的东西。正是如此,苏格拉底要确立一种奠定在坚实的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人的哲学,一个确定的真理标准、道德标准,来引导人们从善,引导社会的向前发展。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明确肯定了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赋予道德价值以确定性、规范性和普遍适应性。关于知识,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关于事物的知识和关于道德价值的知识之分,只有知道了什么是道德义务,才会有道德行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柏拉图的《拉凯斯篇》中就记述了苏格拉底和当时著名的拉凯斯、尼西亚结合军事教育探求“勇敢”的定义的一场论辩[4]516。拉凯斯认为,勇敢就是“坚守阵地,反击敌人” “灵魂的坚忍性或明智的坚忍性”;尼西亚认为,勇敢是“一种在战争和其他任何事情中使人产生敬畏与信心(希望)的知识”。苏格拉底赞成尼西亚的说法,但是也指出尼西亚未揭示出这种知识本质的特殊性,他强调的勇敢其实是一种善和恶的知识。但在苏格拉底看来,事实知识并不是道德上评判善恶的知识,即使道德知识和事实知识都需要智慧,事实知识也是美德行为必须具备的知识,但是只有真正具备了善恶标准的价值知识,以此来约束规范我们的事实行为,才能最终形成真正的美德。同时美德和道德人格在苏格拉底哲学伦理观中也是具有同一性的,勇敢、智慧、自制、善等美德的普遍性使其连接为一个美德整体,因此我们也就不能简单地要求给出勇敢的定义,孤立地给出勇敢等美德的定义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美德中才能真正理解体会勇敢的含义。简而言之,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知道什么是勇敢,才会在整个道德价值约束下做勇敢的事,成为具有美德的人。

通过苏格拉底关于知识的推论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所谓的“知识”的概念,并非在于追问知识的本质来源,而是侧重于讨论知识能够产生美德的这一功能,也就是说知识是美德的充要条件。人们只有具有了善的知识,才会对美德有所认识和理解,才会在美德知识的指导约束下行事,这才是有道德价值的;只有具备美德知识的人,才会做善的事。

“善”是苏格拉底的最高范畴。苏格拉底说:“善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目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善而进行的,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行善”[5]500。苏格拉底在与高尔吉亚的对话中就试图向其说明什么是人类最伟大的善。他直接反驳了波卢斯所坚持的人类最伟大的善就是权力,拥有全权的僭主是幸福的人。苏格拉底认为全权的僭主并不是真正的幸福,他甚至比那些曾经被他伤害过的人更加不幸,那些作恶而没有受到相应惩罚的人比那些作恶受到惩罚的人更加不幸。从苏格拉底与其一系列的对话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哲学范畴中最高的美德就是善,善就是美德的全部,更是人的本性所要求的终极目的。同时善也是普遍适用的,适用于个人生活、社会生活,更适用于整个世界,因为我们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善的本身。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有益和有用的原因也在于善,而不是说因为事物的有益和有用才使之可能成为善,也就是说善是原因而非结果。同时,苏格拉底所主张的是义利结合,他反对只为满足个人情感和欲望的功利观,他认为满足灵魂的本质需求才是真正地实现作为人的最大利益,也就是满足善,而不是为了迎合满足身体的情欲享受。他追求的是知识、善、真理的相一致,也就是真善美的统一。

在苏格拉底的善的范畴中,善也是人的先天固有的秉性,善是人们的生活、思想必须依据的唯一原则,是人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了:“无人有意为恶,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这也基本是希腊人所特有的观点:美德必须要有智慧,罪恶则在于无知。没有人愿意作恶,也就是说作恶的人也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邪恶的。没有人会无缘无故作恶,或做他人所认为的普遍意义上的恶,善才是人类的真正的本质,人的本性决定了我们都是向善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恶,根源在于人的本性受到了欲望的污染,从而逐渐偏离了我们的本性,并且我们毫无察觉。人的本性就是追求至善,对幸福的追求也就是对善的追寻,没有人会愿意为了追求恶而放弃幸福。之所以会出现恶,只是由于对幸福的认识出了问题,被现实环境所蒙蔽欺骗了。这点非常契合中国《三字经》中表达的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了自己的善的本性,我们也就不会欺骗自己,从而趋善避恶。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由教育而来”。在《高尔吉亚篇》中苏格拉底提出正义才是真正的技艺,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正义是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的,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传承的。同时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体系中“灵魂是不朽的”,人们可以通过尝试回忆来学习知识,那么对什么是美德的探求就成为可能。美德也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可能与生俱来,实现美德就必须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需要我们的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这样,在某种意义上教育就成了美德的来源。教育启迪人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改善人的品行,使人用自己的理性约束日常行为,用关于美德知识完成精神的自我教化,引导人们用理性认识自身、思考世界、思考生活。这也是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美德可教,即知识的可教性。对美德的教化,就是学习关于善的最高知识,是对人的善的终极追求,以善为原则为精神立法,指导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从而实现他所坚称的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使人们得到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终其一生都致力寻求一种客观、绝对的美德标准,不会由于处境不同而导致人们感到困惑的美德标准。

三、结语

美德来源于对知识的理解认识,但知识是确定性的。苏格拉底也一直试图寻求这种确定性的美德标准与道德规范,但却又不可能明确给出一个定义,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同时他还强调恶来源于无知,但无知在自由意志问题上又是一种不自由的境界,对不自由的行为所产生的恶我们似乎也无法进行道德评判,那么“无知”如何产生“恶”,苏格拉底对这一矛盾难以解释。尽管如此,苏格拉底还是建立了以“善”为根本原则和最高哲学范畴的德性伦理,把哲学研究对象从宇宙自然转变到了关于人的哲学,强调“认识你自己,对自己的无知便是罪恶”。苏格拉底所强调的道德价值标准,不同于当时智者那种凭借个人感觉经验的相对伦理道德,而是追寻唯一确定性的真理,即道德价值真理。苏格拉底拉开了真正意义上的伦理学的序幕。同时他在人的理性中激扬出一种理性精神,其意义已不限于更新道德价值,更在于促使希腊哲学进入了结合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体系化新阶段,从而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传统与进程,成为西方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源头。

[1] 霍普·梅. 苏格拉底[M]. 瞿旭彤,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2.

[2] 姚介厚. 西方哲学史: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 色诺芬. 回忆苏格拉底[M]. 吴水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 姚介厚. 西方哲学史: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 柏拉图. 高尔吉亚篇[M]. 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 郜春霞]

2016-08-30

徐世超(1991- ),男,河南许昌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B502

A

1671-8127(2017)01-0011-03

猜你喜欢

本性苏格拉底德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苏格拉底的信仰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苏格拉底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本性最美
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传统德性论的困境及其出路
苏格拉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