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
2017-04-12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学211422
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学(211422)
谢义岗●
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
江苏省仪征市古井中学(211422)
谢义岗●
物理教学如何适应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实施教学,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以满足教学要求,从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每一位新老教师的面前.
物理;新课程;改革交流;创新尝试
新课程改革已在江苏省已经全面展开,在近10年实践与改革中,不断的总结与发展,就如同一棵小树苗正在茁壮成长.在实践与改革中,要逐步消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摩擦,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现在的教育更人性化,培育素质人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新课程标准在物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与以往有很大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使物理老师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的机遇.如何在物理课改的大舞台中抓住机遇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现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特色
1.注重素质培养
三维的课程培养目标是新教材中最突出的体现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原理和规律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而且以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升华和发展了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推动科学的继续进步,与此同时,它的知识和思想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奏响人类思想和观念进步的伟大旋律.例如,新教材专辟一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历史地展示了伽利略的批判意识、逻辑推理能力、猜想与假说的魄力和实验验证的科学作风,使学生认识到“伽利略之前的科学行动踯躅于泥途荒滩,因而千年徘徊.从伽利略开始,大师辈出,经典如云,近代科学的大门从此打开”.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在新教材中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多地融入了过程与方法,更好地显示了物理规律的探究之路,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注重物理规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物理规律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又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新教材中更加注重从生活的实例走向科学.例如,教材引用了费思曼讲过的一个笑话:一位妇女因驾车超速被拦,警察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每小时60英里!”妇女反驳说“:先生,这是不可能的,我开车还没有一个小时,怎么可能每小时走60英里呢?”显然,这位妇女没有瞬时速度甚至速度的概念,但是她一定会有快慢的概念.快慢是常识,速度才是科学.
相比而言,旧教材多是教科书编者的“独白”,一部教材在讲解新内容时,能引起学生的期待,就已很好了.新教材力图做到从编者的“独白”向编者与学生的“对话”转移,用生活的语言和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二、进行教法革新,探索教学改革
1.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大多数学生则善于形象、直观思维,实验教学在其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新教材以实验为立足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去伪存真中悟出道理,得出结论,使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激发,实验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创造能力得以发展,思维不会受到约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给出一些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以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帮助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过渡.例如,学生往往认为软的物体受力有形变,硬的物体受力无形变,教师可做厚玻璃瓶用手挤压产生形变实验来演示弹力产生的条件,使学生容易理解弹力的概念.
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教师可多进行探究性实验,增设趣味性小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协同实验,布置课外实验作业,开放物理实验室,开展小制作评比,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动手能力.
2.树立新的评价观,适应新的评价法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教师施教的目光大多聚焦在少数的“尖子生”身上,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参照物,忽略个体差异及特长.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发明,有的善于调查研究,有的善于资料查阅,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归纳总结,这就要求教师把施教的目光辐射到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为此,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即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要只关注评价的结果,不要只关心学生对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与所用的时间;注意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
三、掌握全面的物理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模式
物理教师的语言要严谨、科学、准确、条理要清晰,另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要有较高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重视实验过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认真对待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善于总结养成良好习惯,才能真正使实验教学过程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的过程;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
总之,素质教育改革激发我们不断进行教育反思,重新调整教学思路,使物理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邱菊红.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有效教学[J].中学物理2014年22期
[2]王子顺,张晓红.新课程下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J].中学物理2016年01期
[3]李艳.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2015年06期
G632
B
1008-0333(2017)09-00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