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 让高中物理教学更有效
——浅议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2017-04-12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25808
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25808)
侯青青●
分层教学 让高中物理教学更有效
——浅议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25808)
侯青青●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虽的,教师采用分层闪教学,通过目标过程,练习等分层而让不同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高中物理;分层教学;有效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无论是在目标的制定,还是课堂提问以及练习上对全体学生的要求都是高度一致的,原因在于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教师希望以讲授的方式而让全体学生受到相同的教育,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更好的分数.而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容易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厌学、辍学等现象出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目标、过程、练习等分层而让不同的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全面了解学生,科学分层分组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分层是关键.在分层过程中,不能武断,而要建立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而要对学生进行了解,又不能单纯以成绩作为标准,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兴趣需要等.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意愿,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分层.在了解学生过程中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智力发展特征等进行全面了解.在分层之处,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而充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此为基础而概括出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从而为分层教学提供准确的依据.其次,以访谈法而学生展开了解,访谈的目的一是再次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而是通过访谈和学生拉近心理距离,避免分层中学生产生心理负担.
二、根据学生实际,目标分层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新课程要求和学生层次的学习能力而制定设计出层次目标,层次目标一般包括课时目标、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以课时目标为例,如在《时间与位移》的教学中,对于第一层学生,因其基础知识较弱,学习能力一般,故而目标定位为: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2.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3.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4.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5.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6.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的意义.
对于第二层学生,因其基础知识一般,学习能力稍强,故而目标定位为: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知道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3.掌握路程和位移的区别.4.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5.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6.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的意义.
对于第三层学生,因他们是班级中的尖子生,故而目标定位为:1.掌握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掌握在实验中测量时间的方法.2.理解位移的概念.掌握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3.掌握路程和位移的区别.4.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5.理解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位移与时间的关系;6.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的意义.层次不同,达成的目标不同,如此,学生才会更加有兴趣参与到探究过程中.
三、根据学生差异性,过程引导分层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从教学过程来看,要注重从内容的选择、步骤的安排、方法的选用等环节进行分层.这里以课堂中的合作探究为例.以《冲量和动量》的教学为例,导入环节设计为以玩具手枪来佯装向学生射击,以此而引出学生做出防御动作.接着引出师生对话:师:你们躲避什么?为什么要躲避?生:怕被子弹伤到.师:平时看到弹丸为什么不躲避?生:因为此时的弹丸没有速度,不会有杀伤力.师: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具有很大的速度(可达105m/s),它们无时不在撞击着我们最珍贵也是最薄弱的部位——眼睛,为什么我们却毫不在乎?生:气体分子质量很小.师:手枪所指区域以外的同学,为什么不躲避?生:子弹不会射到他们.此时,针对基础稍好的学生,教师可追问“由此可见,运动的物体能够产生一定的机械效果,而这个效果取决于哪两个因素?”由此而引出质量和速度者两个因素,也由此而引出动量概念.接着教师引导基础较好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动量的概念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而对基础稍差的层次学生,则提出状态量、矢量性、动量变化△p三个要点引导其展开讨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稍好的学生,教师采用的是自主学习法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而对基础稍差的学生,则提出具体的知识点引导其展开探究活动,更好地体现了差异性.
四、分层练习,分层评价
首先,就练习而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摆脱统一要求的方式,而针对学生的层次而展开分层练习.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学后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基础练习为主,如概念的识记可采用填空、判断、问答等方式进行;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应用类习题的练习;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练习要以应用知识为主.其次,就评价而言,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方面存在差异,故而评价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以课后练习完成情况的评价为例,对基础较好学生的评价要求要稍高,而对基础稍差的学生评价标准要稍低.如完成10题基础类练习,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答对8题以上才算过关,而对基础稍差的只需其答对5道即可.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以相同的标准来对待学生,而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而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成不同的目标,在不同的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物理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有效.
G632
B
1008-0333(2017)09-00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