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课堂呼唤创意表达

2017-04-12许学梅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笔袋文具盒讲台

许学梅

从教20余年,就教材中的作文要求而言,我们总有一种捆住手脚不能施展之感。究其原因,一是给出的题材内容陈旧老套,难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热情;二是作文要求束缚住了师生的思维,很难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三是题目不够新颖、不够贴近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致使学生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的表达。

例如,学生写《我的同学》,当写到人物的外貌时,都会写“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当写到《我的老师》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列举的事例都是:夜深了,办公室依然亮着灯,教师伏在办公桌上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在谈及自己的愉悦心情时,总会写上一句: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而写“着急”也少不了“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样的句式。其实,写作本来是很私人的一件事情,它的本质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表达,可是,不同的人却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联想写得如此雷同。学生的思维被过早定式,他们需要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能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经验,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兼顾教材要求的同时,自己开发一些习作内容。

在一堂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让小小的文具盒演绎出了一篇篇美文,实践了提升思想、张扬个性的语文教育理念。

作文指导课开始了,我带着两个文具盒走进教室,这是我精选的两个文具盒,很特别,外形是个普通的长方体,可它“肚子”里有文章。一个是翻开盖子,里面就能拉出梯状的三层文具盒;一个是只要摁动文具盒上的6个按钮,削笔刀、日历、温度计等小工具就会弹出。我故作神秘的像玩魔术似的在学生面前展示这两个文具盒,学生的情绪一度高涨。我知道,他们“上当了”,胃口被我吊起来了。

随即,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文具盒或笔袋送到讲台上来,这下可热闹了,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涌上来,平时不起眼的小东西一下子汇聚讲台,整齐地排列着,众目睽睽之下,这些文具盒、笔袋是形形色色,格外可爱。我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班级文具盒博览会”几个大字。这时,我看到学生满脸笑意。之后,我说:“同学们,平时文具盒、笔袋默默无闻的跟着你征战南北,浴血考场,共度春秋,今天,要你向大家从形、色、质地、饰等方面介绍你的‘战友’,这个要求不过分吧?”学生明白了,马上动笔,五分钟工夫,有人写好了,我请几位学生走到讲台前,拿着自己的文具盒向大家介绍。介绍完后,其他学生没有忘记给他们掌声。

接下来,我让一个学生把讲台上的几十个文具盒分成两大类,下面学生纷纷给他们出主意:分为文具盒和笔袋。我问:“分这两类的标准是什么?”有的说,质地不同;有的说,产生的时代不同。我肯定了他们的说法,并明确指出,文具盒和笔袋出现的时代是不同的,于是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儿时用过的文具盒,那是用从医院讨来的放药水的盒子改进的。然后,我问学生:“你们能想象一下50年后的文具盒的样子吗?”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有的说,那时的文具盒是由电脑控制的;有的说,那时的文具盒连同文具都是极袖珍的;有的说,到那时根本就没有文具盒了,已经进入无纸化时代了……

最后我让学生根据刚才说的关于文具盒的相关内容,说一句话,教室里安静了片刻后,又开始骚动了:“文具盒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文具盒能表明一个人的性格”……

火候到了,该出题了,请以“文具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或凝神静思,或奋笔疾书,我窃喜:学生的心智闸门被打开了。

回顾这堂作文指导课,是什么让学生如此兴趣盎然,欲罢不能?新颖的题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教师启发性的语言,唤起了学生沉睡的想象,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写作冲动和创意灵感,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了创意写作的快乐之中。

猜你喜欢

笔袋文具盒讲台
爱在讲台
买笔袋
心爱的礼物
我的文具盒
Pencil case笔袋
文具盒里的宝贝
大嘴怪插笔袋
文具盒的自述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