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国家政治安全治理界限的扩展

2017-04-12

关键词: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现实

刘 达 禹

(吉林警察学院 侦查系,吉林 长春 130117)

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国家政治安全治理界限的扩展

刘 达 禹

(吉林警察学院 侦查系,吉林 长春 130117)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迅速推广,网络虚拟空间被视为是人类的第五空间,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的关键因素。主权国家正面临网络虚拟空间的无界性而导致的网络虚拟空间安全治理的危机。由于国家安全治理向着网络化和虚拟化延伸的程度还不够,虚拟空间的快速发展为国家政治安全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将国家安全治理的界限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积极应对虚拟空间对国家安全治理提出的挑战,在理论层面、利益层面、基础操作层面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

虚拟空间;国家安全;网络治理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发展与现代生活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互联网发展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在互联网所虚拟出来的环境内进行各种交互活动,并在交互活动中形成各种密切关联的人化的虚拟场域。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本质属性都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只是交互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网络虚拟空间同海洋、陆地、天空、太空并列,都插上了鲜明的主权旗帜,网络虚拟空间已经成为囊括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新型的公共领域。网络虚拟空间的无时间性、无边界性冲击着以物理时间和物理空间为本质特征的人们的生存方式,这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虚拟空间突破了现实社会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而形成一个自由、开放、多元的虚拟社会,但无论虚拟社会多么完善,由于人类不能摆脱物质需要的束缚,人一定要回归现实社会生活。虚拟社会由真实的人和虚拟的环境共同组成,所以虚拟社会具有真实性和虚拟性的双重特征,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重合部分越来越大,两者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在此意义上,本文遵循形势与逻辑辩证统一的思路对网络政治的成因、特点及对主权国家政治安全治理提出的挑战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进行探析。上述问题将贯穿于信息化发展和国家整体治理的始终,因而这一研究对国家政治安全治理有全面性和长远性的意义。

一、网络政治的形成:虚拟对现实的延伸

网络技术与政治生活的融合是21世纪政治发展的显著特征。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与政治生活的融合逐步加深。我们生活在“虚拟化的现实变得越来越完美,真实和表象,已经发生过的和有可能发生的之间的界线将会消失无踪”[1]175,逼真的虚拟生活严重动摇了现实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权威性,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现实和虚拟的关系。网络政治是人们借助网络技术在参与政治、影响政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行为。我们可以把网络政治视为一种政治新形态,一方面,这是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空间的拓展所致,而网络技术与其他时代的革命性技术如蒸汽机、电话、电视等技术相比,后者是因为政治需要而具有政治属性,而前者则具有天然的政治性能;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和网络空间不是单独存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实世界构造了一个对应的影子世界,两者形成一虚一实但非完全对应的关系。网络政治是现实政治的客观写照,是现实政治在虚拟空间的延伸。

网络政治对现实政治的延伸主要有三种模式:首先,网络政治是对现实政治的补充和完善。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为例,网络技术是主要的竞选辅助手段,候选人可以通过网络和选民进行交流,表达政见,甚至在网上进行选举捐款。网络作为选举新渠道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政治冷漠,但在实质性的政治程序中,美国则对网络技术可能被盗用而影响选举公正表现出高度的谨慎。其次,网络政治是现实政治情绪在网络空间的宣泄。冷战结束之后,菲律宾经历了频繁的政治更迭,其中庞大的街头运动是拉莫斯政府和艾特拉达政府倒台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庞大的街头运动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组织的。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运动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发送出去,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聚集十几万人,最终迫使政府下台。借助网络技术构造的网络社会已经成为菲律宾现实社会制度框架内政治参与的代替品之一。当群众对现实政治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直接挑战或推翻现实政治已经成为某种行为习惯。最后,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现实政治博弈的主要场所。从2010年底到2011年北非等国爆发了被称作“阿拉伯之春”的系列事件,在这系列事件中国家之间、非国家行为体之间、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博弈都集中在网络空间进行。“阿拉伯之春”开始于2009年伊朗总统选举期间发生的“推特革命”。在选举中落败的一方借助网络组织街头示威,伊朗政府严格控制网络空间,而当伊朗政府在其主权边界内对网络空间进行管制时,来自国际的参与者通过网络进行干预,美国政府要求推特公司延迟系统升级的时间,以保证德黑兰示威者能够正常使用推特。

网络政治对现实政治延伸的三种模式反映出网络政治的运行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网络政治的运行具有无边界性的特点。网络技术突破了原有的主权国家界限,使信息传播具有无界性的特点。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某个主权国家管辖的区域,在任何一个地方,足不出户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浏览全球的信息。二是网络政治运行具有实时性的特点。网络的发展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使得人与人之间几乎可以零时间、零时空地交流,这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时间限制,因此网络政治的运行也具有实时性。如在“阿拉伯之春”系列事件中在极短时间内数万人就可以相约游行,这是传统媒介做不到的。三是网络政治具有去权威化特点。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国家对媒体的管制,人们通过媒体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以国家权威为基础的一系列管制、审查制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条恶意信息可以越过层层审查快速传播出去,直到被发现,而这一传播特点使得网络政治呈现出去权威化特点。从国家安全治理的层面讲,维护国家安全的军队、警察在已经去除物理空间界限的网络空间能发挥的作用甚微。网络空间的无界性、无时性决定了网络政治运行的特点,也不断挑战传统国家的国家安全观念、安全保障设施及安全保障的手段和方式。这些挑战对国家政治安全的治理造成极大威胁。“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相互结合更加紧密、依存更加明显。”[2]37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网络技术对国家政治安全治理提出的挑战,不断摒弃具有保守性、封闭性的传统政治安全治理观念与方式。

二、政治安全治理界限的扩展:现实对虚拟的回应

对网络政治运行模式分析的政治哲学意义在于:如何从政治哲学的层面理解无界性的网络空间与有界的主权国家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会给国家政治安全治理带来哪些影响。显然具有无界性的网络空间与主权国家有边界的治理空间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全球没有对网络空间智力形式形成共识之前,二者具有不可调和性。虽然这在未来一定会相融相生,但相克相生也的确是当下现状。不可否认,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语境下,网络虚拟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新型的人们互动的场所即虚拟公共领域,“所谓虚拟公共领域,是指由宽带上网、地面拨号上网、专线上网以及卫星传送网络等所提供的迅捷传送信息的技术支持,以各种虚拟空间的创建与虚拟社群的集聚为前提,向虚拟社群中所有参与者开放的,以各参与者相互之间自由讨论各种共同话题为主要内容的情感沟通、思想交流、精神交往的虚拟平台与公共场域”[3]89。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及交往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字和编码将人们的现实生活虚拟化,进而形成一个与现实空间紧密相连又有所不同的虚拟空间。在网络虚拟空间内现实世界的制约因素少了许多,开放、自由、多元是虚拟空间交流方式的主要特点,然而由于国家安全治理向着网络化和虚拟化延伸的程度还不够,虚拟空间的快速发展为国家政治安全治理提出了新挑战。

(一)观念层面的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捷,越来越方便,以往以现实社会为主战场的观念、意识形态的冲突逐渐向虚拟的网络空间转移。自从人类社会形成特别是国家诞生以来,观念或意识形态的斗争或冲突就未曾间断过,几乎随着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愈演愈烈。网络的发展使人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元的内容转移到网络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内对国家政治安全构成观念挑战主要指个人、团体或国家在网络虚拟空间内进行以同化或颠覆其他团体、国家原有思想观念为政治目的的信息传播和扩散。“像所有思想观念一样,意识形态是一种武器,它可以提高国民的士气,并随之增加国家的权力,而且正是在这样做的行动中,它会瓦解对手的士气。”[4]126由此可见,观念或意识形态在各种竞争或斗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的发展与普及,颠覆式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传统渠道与形式,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迅捷与实时是传统传播手段无法比拟的。网络的独特性使各种矛盾、冲突、斗争越来越多地集中于虚拟的网络空间,虚拟的网络空间已成为矛盾、冲突、斗争的新阵地。政治斗争在虚拟空间中早已全方位展开。虚拟空间已经成为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影响的主要阵地。境外敌对势力在我国国内选取极端反共分子进入网络虚拟空间的舆论场,并将其冠以“大V”“公知”“意见领袖”的头衔,这些人在网络虚拟空间大肆宣扬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信息,企图降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扰乱人们思想,撕裂社会共识。诚然,网络虚拟空间是社会情绪的集中地,但我们也一定要严防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一小撮人制造信仰危机、裂变社会的场所。

(二)制度层面的挑战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建立起来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它以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为价值基础,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并不断巩固和发展。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全球信息秩序处于不平衡的当下,在国家之间网络控制能力相差悬殊的态势下,制度风险日益凸显。虚拟空间的扩展改变了政治制度认同主体的构成,传统意义上本国国民是本国政治制度认同的主体,互联网的发展使国家的地域性受到严重的削弱和冲击,这“必然使具有地缘特色的政治文化及一国国民的政治认同机制和行为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使传统民族国家的对内控制力和对外主题角色遭到进一步削弱。”[5]38空间的无界性使西方国家成为影响我国政治制度认同的不可忽视的外在主体。西方国家凭借网络话语霸权的优势,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妄加评论,用本国的制度价值、制度文化、制度理念、制度取向冲击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用网络空间的虚拟认同来影响现实世界的政治认同,对制度安全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三)网络恐怖主义带来的挑战

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定义各有不同,大多数人认为网络恐怖主义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特征:一是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网络虚拟空间,这是网络恐怖主义与传统恐怖主义的最重要明显的区别;二是在网络虚拟空间的恐怖活动其破坏程度与影响可能会更大。由于网络虚拟空间的无界性,以及网络虚拟空间对政府控制力的弱化,恐怖分子已经将传统的恐怖主义活动逐渐扩大到虚拟的网络空间,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网络虚拟空间的特殊性,使得恐怖分子在虚拟空间内发动恐怖活动的破坏力远远超出其他传统手段。网络恐怖主义造成的危害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对个人利益和国家政治安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观念、制度、网络恐怖主义三者虽然从三个层面对我国政治安全构成了挑战,但三者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些西方国家与其他信息弱国相比拥有很强的制网权,有能力在网络虚拟空间实施各种行为,从茉莉花革命、维基解密、棱镜门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扩展政治安全治理界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政治安全治理界限扩展的策略:在现实与虚拟的互动中提高虚拟空间治理能力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只有正视并顺应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将国家安全治理的界限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积极应对虚拟空间对国家安全治理提出的挑战,在理论层面、利益层面、基础操作层面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显然,对网络虚拟空间的治理理应成为主权国家安全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做好理论指导,树立正确的虚拟空间安全观

虚拟空间安全观是我们对虚拟空间安全的主观认识,理念指挥行动,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才有可能维护虚拟空间的安全,进而维护国家安全。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实践的必要前提。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国家间的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我们不应该采取“零和博弈”的模式获取网络虚拟空间安全利益,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而实现自身利益,不仅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危害,自身利益也不可能得到持久保障。虚拟空间的安全具有整体性,可持续的安全需要各个行为体的努力。共同安全是网络虚拟空间安全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网络虚拟空间安全观是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对其他国家的网络空间安全予以适当的关注,为维护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尽一份力。我们应该把共同安全作为网络空间安全追求的最终目标,并且要求其他国家也追求共同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是共同的不是孤立的,网络能为全球人类造福,网络空间安全也自然需要各个国家共同维护。合作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实现的有效途径。合作安全是一种安全取向,它强调合作而非威慑,强调包容而非排斥。网络空间中的合作安全简单地说,就是各个国家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过程中平等合作,在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基础上实现参与者的共同安全。网络空间一直并将永远都是开放的,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6]50-53,只有立足于开放的环境,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开展良性的博弈,网络空间安全的水平以及我们维护其安全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二)加强顶层设计,从维护国家主权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虚拟空间的治理问题

2015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应该坚持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7]。习主席认为全球共建网络空间的前提是自主与平等。国家主权是国家的固有属性,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外部事物的最高权力。没有主权的行为体不能被称之为国家,一个国家无论疆域大小,无论国力强弱,都有自己的主权。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虚拟空间已经成为新的国际政治的角力场,网络虚拟空间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新型空间不能没有国家主权。如果网络虚拟空间不讲国家主权,国际网络虚拟空间必将混乱无序,各个国家无法在网络虚拟空间获得共赢。因此国家主权必将从原有的领土、领空、领海等领域扩展到网络虚拟空间,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虚拟空间的延伸,是国家主权新的体现方式,网络虚拟空间的主权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立权,即国家对国家主权范围内虚拟空间的管理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二是平等权,即拥有各自国家主权的网络虚拟空间能够平等地进行互联互通;三是自卫权,即国家能够保护网络虚拟空间正常、安全地运转,在受到威胁时予以反击;四是治理权,即国家对网络虚拟空间及其支持其运转的硬件设施的管理能力。我们必须认清大趋势,真正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网络虚拟空间的主权设立,才能真正经营好网络空间,才能维护好国家安全。

(三)强调共同利益,在与不同国家合作与沟通中掌握虚拟空间治理的主动权

习近平主席提出:“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8]。由于网络空间的无界性,单个国家很难完成在网络空间的治理目标,只有逐步改变民族国家之间的分割局面,满足不同国家在网络空间的利益诉求,才能使得单个国家在网络空间实现自身的治理目标,才能实现各个国家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领域的共赢。要达到此目标,首先要将各个国家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利益是促使国家间合作的动力所在,国家之间虽然在各方面都存在差距,但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合作就能实现。其次,要在治理网络空间的过程中加深相互依赖的程度,只有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才不会存在零和性竞争的现象,只有相互依赖才会增加国家间的互信,才能消除弱国对强国的种种忌惮,才能形成长久稳定的合作。最后,要建立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长期化协作机制。网络空间安全合作要是没有强有力的机制约束,各个国家也只能停留在共同参与的水准上。我们可以依托现有的国际组织或者另辟蹊径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专门处理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事务。只有有效地协调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维护各个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才能在真诚的合作与沟通中掌握虚拟空间治理的主动权。

(四)不断夯实基础,积极主动革新虚拟空间治理手段

首先,要建立健全网络空间治理的规则体系。网络技术将网络空间打造成为一个全新的人类活动场域,由于网络空间的无界性,基于物理边界而适用的法律的可行性被严重弱化。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更要保持秩序,而要构建一个良好的虚拟空间的秩序,必须要靠法律规则来维护。虽然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相当数量的虚拟空间法律法规,但总体而言立法层次偏低,法规之间的协同性不够,在实践层面的操作性也较弱。我们只有科学有序地推进虚拟空间法律法规的完善,才能使法律成为构建网络虚拟空间秩序的关键力量。其次,在网络虚拟空间要积极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安全治理。传统的现实世界的安全治理手段难以在网络虚拟空间治理过程中发挥较好的作用,我们应该运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对网络虚拟空间的安全进行治理。同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我们的基础技术、核心技术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只有不断夯实基础,积极主动革新虚拟空间治理手段,才能最终实现虚拟空间安全治理的目标。

[1] [美] 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汪明杰,黄锫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 范立国.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 杨嵘均.论虚拟公共领域对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影响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形塑[J].政治学研究,2011(4).

[4] [美]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徐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周光辉.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J].政治学研究,2001(6).

[6] 李蕊.论网络监督的要义[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7] 马小军.2015:中国向世界展现重要影响力[N].学习时报,2016-01-04(02).

[8] 习近平.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N].新华网,2015-12-16.

[责任编辑:哲文]

InteractionBetweenVirtualRealityandReality:TheExtensionoftheGovernanceLimitsofNationalPoliticalSecurity

LIU Da-yu

(Public Security Theory Innovation Research Center,Jilin Police College,Changchun 130117,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the network virtual space is regarded as the fifth space of human beings,which has become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national political security and social security.The sovereign state is faced with the crisis of the network virtual space security governance,which is caused by the unbounded nature of the network virtual space.Beca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management is not enough to extend the network and virtualization,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virtual space presents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ational political security management.The boundaries of national security governance will extend to the network virtual space,actively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of virtual space governance of national security,in the theoretical level,benefit level,basic operation level to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truly and effectively safeguard th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security.

Virtual Space;National Security;Network Governance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5.010

2017-01-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FX008);吉林省社会科学项目(2016B307)。

刘达禹(1983-),男,吉林长春人,吉林警察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

D035.29

A

1001-6201(2017)05-0064-05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现实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基于虚拟化的相向行驶车辆间通信机制的研究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