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

2017-04-12肖贵清

关键词:中央文献出版社党的纪律作风

肖贵清,王 然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

肖贵清,王 然

(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虽未提出“从严治党”这一概念,但已经有了从严治党的自觉意识和丰富实践。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党从严加强自身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从严治党必须把从严加强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必须依靠严明的纪律从严治党、必须从严培育党的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制度治党遵循法治原则。总结这些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从严治党;历史经验

从严治党是党在长期自身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民主革命时期,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关键在于坚持从严治党。这一时期,党虽未明确使用“从严治党”这一概念,但已经明确意识到要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将党锻造成为坚强的革命队伍,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受革命形势变化和党员队伍状况影响,不同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有所不同,但从严治党的原则贯穿始终。党提出了“党内要严、党外要宽”[1]395“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2]162“严格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及全体党部最初的最重要的义务”[3]275“严格的执行党的纪律”[3]724“应该在党内进行最严重的教育工作”[4]67等要求,将从严治党原则落实到了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深刻总结这一时期从严治党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经验,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一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一、必须把从严加强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

“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5]384,从严治党首要在于从严加强思想建设。“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6]257,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各项制度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是党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从严加强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严格的思想建设统领从严治党,坚持以思想问题的解决带动党的建设过程中其他问题的解决,才能为党的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顺利开展开辟道路。从严加强思想建设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原则,着力推进党的建设的关键扭结[7]10-15。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全面开展从严治党的重要前提。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8]144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革命斗争的开展十分艰难,许多党员对于“红旗能打多久”产生了疑问。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通过天心圩整顿、三湾改编以及一系列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化解了党内的悲观失望情绪。特别是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解答了广大党员对革命前途的疑虑,坚定了党员理想信念,巩固了党的组织,为从严治党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历史证明,只有具备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凝聚全党,使党具有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组织,实现从严治党。

思想教育是党保持自身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有效途径。大革命失败后,党长期处于在农村进行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农民在党员的阶级构成中占有绝对多数,为自由散漫、平均主义、个人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滋生提供了阶级基础。这些错误思想导致了党内出现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党的纪律难以严格执行、家长制和极端民主化作风的蔓延等问题。面对党的建设过程中纷繁复杂的问题,毛泽东等领导人紧紧扭住思想建设这个总开关,明确提出“主要的是思想问题”[9]74“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9]94等重要观点,将从严加强思想建设放在从严开展党的建设首位,并通过召开古田会议等方式将这一思想落到实处。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将纠正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作为革命任务得以完成的前提条件,深刻剖析了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克服办法,系统总结了党内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通过严格有序的思想建设初步解决了如何将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政党建设成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这个重大问题。

从思想认识的高度分析总结党内错误的根源是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的治本之策。抗日战争时期,党经历过两次成功和两次失败,多次与错误路线开展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但“没有使干部在思想上彻底了解当时错误的原因、环境和改正此种错误的详细办法,以致后来又可能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10]1094。有鉴于此,整风运动“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党内历次‘左’倾和右倾错误的根源进行深刻的总结”[11]197。为准备整风,毛泽东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深刻指明了党内错误产生的认识根源。参加整风的党员干部通过学文件、写笔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分析总结党的历史,反省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纠正自身思想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经过整风,全党从思想认识的高度分析总结了党内错误的根源,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效防止了类似错误再次发生,为全面开展从严治党提供了思想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思想认识才能开展正确的革命行动,只有认清了党内错误的思想根源,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这表明,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原则,将从严加强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从思想认识的高度认识、解决党的自身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严格的思想建设带动从严治党的全面开展。

二、必须依靠严明的纪律从严治党

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12]764中共作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列宁主义政党,必须具备严明的纪律,只有通过严明的纪律才能保证党的集中统一,才能保证党的各项制度被严格遵循,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严格落实,才能保证党员队伍风清气正。严明的纪律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

严明党的纪律是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意。民主革命时期,党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即指出“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2]162对于党完成革命任务的重要性。八七会议则强调“严守党的纪律尤其为秘密党之必要条件”,并要求“凡破坏纪律者都应从严惩办”[3]449。1938年毛泽东明确指出“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没有纪律,党就无法率领群众与军队进行胜利的斗争”[13]645,将严明的纪律看作取得革命胜利的必备条件。1940年陈云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发表题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讲话,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纪律”[14]195“用纪律保障党的意志和行动的统一”[14]196“党的纪律是统一的,必须无条件遵守”[14]196等问题做了详细阐释。除此之外,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口号也都反映了党对纪律建设的高度重视。正是有了统一而严格的纪律,党才能有效开展从严治党,将自身锻造成坚强的革命队伍。

严肃政治纪律是纪律建设的重点。民主革命时期,党十分强调将严肃政治纪律作为纪律建设的重点。1927年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强调:“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不应将党的纪律在日常生活中机械的应用。”[3]2081927年发布的《山东工作大纲》、1927年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政治纪律决议案》及六大的《组织报告》等文件都专门强调了政治纪律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党内纪律的重点是严肃政治纪律。特别是周恩来在六大《组织报告》中强调:“党的指导机关应受〔有〕政治纪律,党的指导机关没有政治纪律是不对的。”[15]23指出了指导机关遵守政治纪律的重要性,要求政治纪律无一例外地适用于各级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可见,党的纪律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党完成革命任务的重要保障。

严明党的纪律必须反对惩办主义和极端民主化。严明党的纪律目的在于教育广大党员,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为此,必须克服纪律执行过程中的错误倾向,既不能机械运用纪律,以简单的组织处理代替说服教育工作,又不能放松纪律的落实,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姑息纵容。1931年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强调:“在严密党的纪律当中,必须防止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产生。第一种,就是假借说服,要防止惩办制度,或是因为感情关系而放松纪律的执行,以致走到根本忽视党的纪律。第二种就是完全不用说服的精神,采用机械的或过分的施行纪律的惩办制度,这种惩办制度的结果,是足以妨碍干部的培养,减弱党员积极性发展的。”[16]635不坚持党的组织原则,放松纪律的执行就会使党组织陷于涣散,无法完成革命任务;不耐心开展说服教育,机械运用组织纪律就难以真正纠正党的错误,无法实现纪律制裁的目的。为此,中央提出“带教育性的执行铁的纪律”[17]413,将批评教育与纪律制裁相结合,在维护纪律权威的前提下,帮助党员从思想上认清错误根源,使党员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觉遵守纪律,保证党的纪律制裁真正实现预防和纠正党内错误的目的。

2015年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8]新时期必须更加强调党的纪律建设,特别要严明政治纪律,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提升纪律执行标准、加大纪律执行力度、强化党内监督体系,将党的纪律落到实处,保证党的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三、必须从严培育党的优良作风

党的作风是党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风格,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党的作风渗透在党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党留给人民群众的第一印象。党的作风好坏是党自身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能否树立起优良作风,特别是能否杜绝贪污腐化现象,决定着党能否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从严治党原则是否落到实处的重要标准。

日常具体工作是培育优良作风的有效切入点。民主革命时期,党始终注意结合具体工作纠正党内的错误作风。1933年通过的《中央关于检查江苏党工作的决议》从八个方面分析了官僚主义在江苏省委的具体表现,其中包括“不愿意直接管理区的工作,不切实了解一个产支的情形”[19]626“用数目字来代替具体的领导”[19]626“不听取同志的意见”[19]627“用各种武断的方法来拒绝批评”[19]627,要求江苏省委在实际工作中改正错误作风。1936年,刘少奇在《肃清空谈的领导作风》一文中着重指出了“指示与文件的公式化、刻板化”[20]41“玩弄许多政治名词,傲慢的咒骂一切”[20]42等空谈式领导作风的具体表现,并提出“少采取指示与命令的方式,多采用提议、建议与讨论的方式”[20]42-43“少去责骂下面,多去帮助下面”[20]43“细心地去分析各地方各部分的特殊环境与条件”[20]43等要求,具体帮助北方党组织改变空谈式领导作风。延安整风期间,中央更是明确要求“根据文件的精神实质来检讨本部门的工作及每个同志的工作与思想”,以“创造正确作风”[21]193。同时毛泽东、张闻天等领导人也都撰文强调“要把理论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22]415“整顿三风要同实际工作的检查与改进联系起来”[23]169,把具体工作作为培育优良作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讨实际工作中的错误作风,结合实际工作培育优良作风是从严开展作风建设的有效切入点。

反对贪污腐化是培育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党始终将反对腐化堕落作为培育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1926年召开的中央扩大会议发布了《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深入分析党内贪污腐化作风,并要求“各级党部,迅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指贪污腐化,笔者注。,务须不容情的洗刷出党”[24]348。1931年通过的《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将反对官僚腐化现象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强调“防止一切腐化官僚化贪污等现象的发生”“党应加紧反对官僚腐化贪污等现象”[16]635。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制度和法律为武器惩治贪污腐化分子。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更是告诫全党提防“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25]1438。民主革命时期,党虽然处于十分严酷的战争环境,却时刻注意保持自身机体健康,将反对贪污腐化作为培育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培育优良作风的有效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10]1094,其本身又是党培育优良作风的重要途径。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道:“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10]1004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能够虚心接受党内外的批评和监督,随时准备纠正自身不良作风,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促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方式。民主革命时期,党始终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来进行反对自由主义、官僚主义、军阀主义倾向以及贪污腐化的斗争”[26]295“为了改造我们的作风,改造一切工作,就必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7]463“这种整风运动,是党在二十二年的历史中空前未有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批评运动”[28]410等观点,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改造自身作风的有效武器。通过开展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原则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党不断纠正错误作风、培育和保持优良作风,有效提升了自身作风建设水平。

2012年12月1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提出了“改进调查研究”[29]等“八项规定”。这是新时期改进党的作风、反对贪污腐化的有效切入点。“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30]298,只有从具体作风改起,杜绝文山会海、刹住奢靡之风,不迈出腐化堕落的第一步,将党性原则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逐步消除党内不良风气,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四、必须在从严治党中坚持制度治党遵循法治原则

邓小平曾指出,“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31]197“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1]333。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制度治党,遵循法治原则,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制度落实,以制度规范权力、约束权力、监督权力,使党的各项工作严格依法有序开展。

民主集中制是从严治党的根本制度保障。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制度治党,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首次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并以附件的形式写入决议,为从严治党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原文为:“凡属于国际共产党的党,必须建筑于德莫克乃西的中央集权的原则之上。”(《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44页)对照《列宁选集》中相应文件可知,原文中“建筑于德谟克乃西的中央集权”即为“民主集中制”。(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4页。)决议同时论述到:“在现在内乱激烈的时候,共产党唯靠极集中的组织,铁的纪律……,才能成就他的职务。”[2]70在严酷的革命战争条件下,开展从严治党以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完成革命任务,必须建立高度集中的组织体系,贯彻执行铁的纪律。从严治党的开展不仅要求党内有集中统一,还要求有广泛的民主。“只有认真地扩大党内民主,才能巩固党内的自觉的纪律,才能建立与巩固党内的集中制,才能使领导机关的领导工作臻于正确。”[20]365切实扩大党内民主,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合理吸收和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和建议,是正确统一全党思想、培育党内优良作风、增强执行党的纪律和决议的自觉性的有效途径。此外,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还是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保证党的纪律平等适用于每一名党员的重要保证。民主和集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坚持民主集中制,使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才能为从严治党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常态化的重要举措。坚持制度治党,就是不断严密制度设计、严格制度落实,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使党的各项工作严格依照制度规定进行,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从而实现从严治党常态化。民主革命时期,党已经初步意识到以制度保障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不仅重视制度的设计和建立,还具体指导制度的运行和落实。这一时期,党不仅建立和完善了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制度,还建立了学习制度、监察制度、巡视制度、政治委员制度等多项具体制度,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有效落实。由于这一时期党始终面临紧张严峻的斗争形势,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未能对治党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及时加以总结,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得党的制度不够严密和完善,为党内错误的滋生留下了空间。新时期开展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制度治党,增强制度设计科学性、制度执行严密性、制度监督有效性,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党的建设,将党内错误倾向扼杀在萌芽当中,实现从严治党常态化。

法治原则是从严治党有序开展的重要遵循。有序开展从严治党必须遵循法治原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赋权、用权、限权,使党的建设中各项工作都依法有序开展。民主革命时期,受客观历史条件和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方式方法违背了法治原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权力滥用,不能实事求是地纠正党内错误,使部分党员的个人权利受到侵犯,从严治党难以有序开展。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党在中央苏区开展肃反期间和延安整风期间开展的干部审查运动。由于未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严格法制基础上审慎处理干部,审查过程中出现了逼、供、信的错误做法,致使很多同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毛泽东在七大上评价打AB团时说过:“那时候杀了许多人,应该肯定地说,许多人都杀错了。后来我们作了总结,重申废止肉刑,不要轻信口供。因为不废止肉刑,轻信口供,就要出乱子,一打一逼就供,一供就信,一信就搞坏了。”[5]517应当说毛泽东的评价是中肯的,反省是深刻的。但必须注意的是,这样的反省得出的结论仍然只是“一个不杀、大部不捉”[32]460的补救措施,而并没有意识到应当从根本上改变群众运动式的干部审查,将干部审查建立在严格的法治基础之上。这导致了废除肉刑,反对逼、供、信等规定虽然一再出台,但却未能阻止“抢救失足者运动”式的惨剧一再发生,其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证明,法治原则是从严治党有序开展的重要遵循,必须切实尊重党员权利,按照法律程序办事,重证据、轻口供,将权力的行使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实事求是地甄别干部,“决不能搞突击式的群众运动”[33]791。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34]391只有始终坚持制度治党,遵循法治原则,将从严治党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方法制度化、法律化,使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工作、约束权力,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铲除权力滥用的制度土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党员的腐化堕落,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 齐卫平.习近平建党思想的新判断: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J].理论学刊,2016(5).

[8]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4]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陈云文选: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 周恩来.周恩来六大报告和发言选载[J].党的文献,2008(3).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8] 习近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1-14(1).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0]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刘少奇选集(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 张闻天选集编辑组.张闻天文集: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4.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5]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6]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任弼时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9]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分析研究二〇一三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N].人民日报,2012-12-05(1).

[30] 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2] 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3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哲文]

TheHistoricalExperienceofStrengtheningPartySelf-DisciplineoftheCPCduringthePeriodofDemocraticRevolution

XIAO Gui-qing,WANG Ran

(School of Marxism,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lthough the concept “strengthen party self-discipline” has not been proposed during the period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there’s conscientious consciousness and abundant practice about it.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strives,the CPC explored hard to strengthen self-building,and accumulated rich historical experience. In short,to strengthen party self-discipline must put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n the first,depend on strict discipline,rear fine style,an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the rule of law strictly. Summariz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fine tradition will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party building in new perio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Period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Strengthen Party Self-discipline;Historical Experience

10.16164/j.cnki.22-1062/c.2017.05.009

2017-03-12

国家社科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16ZZD023)。

肖贵清(1959-),男,河北灵寿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然(1990-),男,山东泰安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D231

A

1001-6201(2017)05-0058-06

猜你喜欢

中央文献出版社党的纪律作风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如何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新时期党的纪律体系建设探究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浅谈新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