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地方党报“深耕县域新闻”的几点思考
——以《梧州日报》为例

2017-04-12梁萍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专版宣传报道梧州

□梁萍

新常态下地方党报“深耕县域新闻”的几点思考
——以《梧州日报》为例

□梁萍

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县域新闻宣传报道,挖掘县域发展的新亮点,反映县域发展的新活力,更好地为稳增长、惠民生的发展大局鼓与呼,是值得地方党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新常态下加强县域报道的重要意义出发,结合《梧州日报》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策划报道,浅谈地方党报如何更好地加强县域宣传报道。

县域报道;思路;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县一级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活则全国活,县域经济强则全国强。县域新闻宣传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在发展新常态下,做好县域新闻报道是地方党报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点报道需求,需要引起重视,值得深入挖掘。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县域报道的重要意义

(一)县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县域经济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从广西来看,县域经济占据全区的“半壁江山”,2016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63.5%和全区总投资的65.3%。可是,与发达省份相比,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县域经济,就不会有发达的省域经济。

由此可见,必须坚持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到全国和全区发展大局中来考量和谋划,深挖县域经济的潜力,做好县域经济的文章,坚持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二)县域经济发展是党报重点新闻报道来源

党报的性质、地位决定了党报极高的党性原则,相对于其他媒体,党报肩负了更多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宣传的重责。县域发展是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也应该成为党报宣传报道的重点。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如,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利于县域经济拓展和延伸发展空间;东部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为促进县域要素集聚和产业承接提供了有利条件等,各县(市区)如何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推进工作,理应成为党报的一个重点新闻报道来源,作进一步深入挖掘报道。

(三)省市获奖新闻作品以县域新闻居多

基层容易出好新闻。县域新闻来自基层,接地气,贴近群众,反映基层声音,容易引起共鸣,脱颖而出。纵观近年来的广西和各地市新闻奖,获奖作品以县域新闻居多。如2015年的广西新闻奖(报刊和网络作品类别),9篇消息类一等奖中,有7篇采自县域,10篇通讯类一等奖中,大部分也采自县域或者去过县域。2015年的报刊和网络作品类梧州好新闻中,多数也是县域新闻。

客观数据足以说明,县域是好新闻的深水宝藏区和深层沃土区,只要肯沉下去,深入挖掘,就能挖出宝藏。

二、要探索进一步加强县域新闻报道的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部分地方党报已在逐步加大对县域报道的重视力度,将县域报道作为报道的重点领域,下更大力气和功夫来挖掘县域发展的新亮点,反映县域发展的新活力,努力深耕县域新闻这块沃土,积极寻求县域报道的新思路和新突破。其中,《梧州日报》也在加强县域报道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提高县域报道的方式方法。

(一)关注和掌握政策动态

关注党委政府的政策动态和部署要求,是对党媒和媒体人的基本要求。在这一点上,《梧州日报》时刻关注党中央从上到下的方针政策和形势动态,在每周采编例会上进行传达学习。平时,则要求编辑记者及时掌握地方发展和县域发展的政策走向、发展趋势和工作重点,确保所采写的稿件始终围绕中心不偏离,紧跟党委和政府的步伐。

今年以来,《梧州日报》根据党中央对于县一级发展重要性的论述和加快县域发展的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梧州市委、市政府对于所辖县(市、区)发展的定位和部署要求,明确了加强县域推进经济稳增长、培育产业新优势、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等相关工作的新闻策划和宣传报道的总体思路。

(二)精心策划突出重点

梧州市共辖七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都有自己的发展实际和特点。为更好地报道和挖掘各县(市、区)的动态和亮点,《梧州日报》专门安排跑线记者分别跑各县(市、区),由采编中心进行稿件策划和统筹,各跑线记者围绕各地工作重点采写稿件,组织在一版重要位置予以刊发。

如围绕蒙山县今年要推进整县脱贫摘帽这一目标任务,以及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重点工作,跑线记者进行深入采访,采写了多篇重点稿件,其中《蒙山县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蒙山县围绕生态与特色确定思路加快县域发展》等稿件安排在头版头条刊发。围绕苍梧县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县城建设和经济发展载体规划建设等重点工作,跑线记者多次深入各乡镇和项目现场进行实地采访,采写了多篇重点稿件,其中《苍梧县旺甫工业小镇推行精准征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稿件安排在头版头条刊发。

据统计,今年1—3月份,《梧州日报》一版共刊发县域新闻稿件106篇,其中头版头条11篇,头版二条、报眼等其他重要位置几十篇,基本上实现每周有一篇县域新闻稿件上头版头条,每天都有县域新闻稿件在一版见报。

(三)记者多下基层接地气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新闻工作者只有眼往下看,脚往下跑,才能写出真正反映社会实际、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梧州日报》要求跑线记者多下基层接地气,到农村地头,到群众中间,多挖掘有价值的报道素材,更好地达到“深耕县域新闻”的目的,更有效凸显新闻的品格与力量。如近两年来,梧州市万秀区重点推进“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和棚户区改造工作,跑线记者就走进社区和居民群众中间,深入了解党委、政府的政策措施与群众的心声诉求,通过观察分析写出了万秀区创新模式打造“三冲”地灾整治的经验和亮点、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百花冲样本”纪实等调查性和分析性稿件,真实反映党委、政府的为民政策和民生情怀;同时采写了大量真实可感的一线人物和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其中,稿件《“流水席”留住浓浓邻里情——百花东路棚改搬迁居民自发举办告别宴》获得了去年的广西新闻奖。

(四)建好县域报道通讯员网络

虽然县域是重点报道方向,但是因为交通不便,花时间和精力,还有地方党报记者人手普遍不足等原因,就算是跑线记者,也很难做到经常下基层,时时掌握基层新动态,这就需要建好一张县域报道通讯员网络,扩大信息源。

在这方面,《梧州日报》与各县(市、区)宣传部门加强沟通,建立通联群,形成联系沟通机制,经常就采访和报道的有关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印发成信息简报。如今,各县(市、区)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等新闻信息,各地宣传部会第一时间通知报社,报社也会立即派出记者前往采访,及时做好宣传报道。此外,报社每年评选一批县域优秀合作单位和优秀通讯员个人,激励各县(市、区)单位和通讯员多提供线索和稿件,形成县域宣传报道的良好氛围。

(五)设置县域专版加强全媒体融合

除在一版和二版本地要闻版加强对县域的报道外,《梧州日报》近两年来还加强了县域专版的策划,以专版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县域发展各方面工作亮点和成效,增强报道的深度、广度和视觉冲击力,形成强大舆论宣传效果。这样的形式也得到各县(市、区)的欢迎和支持,县域不少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纷纷提出通过与报社合作出专版来加大对其工作的形象宣传,县域专版由此为报社带来了更多经济效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近期,《梧州日报》还每周推出固定的“县域新闻”专版,进一步增加对县域的报道。

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梧州日报》在开拓与县域的新媒体合作方面也有一定的探索。近期,报社与有关县(市、区)政府网站洽谈了合作事项,下阶段,还将充分运用好梧州发布、梧州零距离网等网络公众号项目,希望在与县域网络合作方面有新突破。同时,争取对各县(市、区)的网站和微信托管取得新成效。

(作者单位:梧州日报社)

猜你喜欢

专版宣传报道梧州
中共梧州城工委
后资源经营专版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特别专版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