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在反腐败问题中的效应

2017-04-12段颖肖璐王皖杰

视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网络媒体舆论

□ 段颖 肖璐 王皖杰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在反腐败问题中的效应

□ 段颖 肖璐 王皖杰

十八大以来,反腐败问题被党中央提升到生死存亡的高度。而舆论监督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群众监督手段。在新媒体时代,要想对反腐败问题产生更强有效的作用,需要传统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网络舆论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建立健全舆论监督工作制度,正确把握新闻舆论监督导向,把握好自律与他律,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舆论导向

腐败问题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腐败问题频频可见。

反腐问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何推进今后的反腐败工作,成为每个公民的热议焦点,如何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作用的融合时代,把握好舆论监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值得新闻传播学者深思。

一、舆论监督释义

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最初,舆论监督只是在新闻界使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舆论监督”一词,之后该概念连续五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舆论监督可以看成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媒体形成舆论力量对党政机关及其成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实施的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务及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对党的决策及其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具有监察督促的作用。

社会舆论犹如亿万双眼睛众目睽睽地注视:它代表着民意,体现的是民心;它是老百姓心中的一杆秤,美丑黑白、是非曲直全在其中,这对我们的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尚书》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舆论代表社会表层的公意和利益的基本指向,自古至今都受到重视。

在西方,舆论被称为独立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权力”,能够依赖喧腾的公意生成对权力巨大的制约力量,因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舆论监督便成了对政治经济权力的巨大制约因素。1972年美国著名的“水门事件”就表明舆论监督的威力,公众对总统窃听丑闻的质疑和愤怒转化为投票行为这一切实的举动时,舆论监督的威力就所向披靡了。

在我国古代的很多朝代,腐败常常达到病入膏肓的状态,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会用“掩耳盗铃”的方式粉饰太平盛世的假象。唯独南北两宋统治者在对腐败上有所区别。很多高官文人对社会腐败现象抨击得厉害。朱熹曾说过:“当是之时,天下之人惟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如取解后又要得官,得官后又要改官,自少至老,自顶至踵,无非有利。”朱熹的这段话意思很直白,说天下之官都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之辈。

二、传统媒体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中的效力及存在的问题

历史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就高度重视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毛泽东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邓小平说,七嘴八舌不可怕,最怕鸦雀无声。在我国的舆论监督格局中,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等构成了舆论监督的主阵地。在我国,舆论监督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就意味着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生成。混乱的公意往往带有破坏性,唯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舆论监督才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不断推进国家政治民主化。

其一,公开揭露是新闻舆论监督最具个性魅力而又不可替代的功能所在。“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将监督内容直接地、客观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任凭民意公断,既有极高的透明度,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乃至震慑作用,使一个人在做出违背这种观念的行为时有所顾忌,因而自觉去遵循社会的规范法则。”近年来,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因在《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上曝光,将社会热点放大为全民讨论的议程,为事件的解决奠定了深厚的民意基础。

其二,警告和教育是新闻舆论监督强大的工具。舆论监督通过媒体曝光违法违纪领导干部的行为,“对被监督者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从而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防范作用。”新闻媒体所提供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指导制约着公众的社会行为,也对公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三,传统媒体舆论监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新闻记者因坚持正义、曝光腐恶而遭受指责、打击报复乃至暴力干预,妨碍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缺乏力度深度,为了抢得新闻报道的先机,一些记者对新闻的报道并未从新闻事实出发,忽略了具体真实和本质真实。

三、网络舆论监督在反腐中的效力及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的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的匿名性大大降低了外界干扰的风险,它的开放性拓展了公民的参与空间,它的宽松性降低了准入门槛,它的海量性激活了观众诉求。网络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了独有的巨大作用。

其一,广泛性。网络舆论监督的广泛性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舆论监督主体的广泛性,互联网赋予公众平等的舆论表达权利,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和基本价值判断发表关于社会议题的意见。其次是舆论监督客体的广泛性,网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让受众参与舆论监督,这样更多的监督对象便被接纳到舆论监督网络中。另外是舆论监督工具的广泛性,互联网能够整合视频、文字、图片,监督手段多种多样。

其二,公开性。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是公开透明的,受到社会的监督,因此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公开过程中,网络舆论监督的公信力、权威性会加强。网络监督的公开性首先在于舆论的公开性,其次在于舆论形成过程的博弈公开性,再者是作为舆论客体社会公共议程的公开性。

但是网络舆论监督也有它自身的不足,造成监督失实。主要是由虚假消息的传播、网络把关人的缺失以及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造成的。

四、如何协调好传统舆论监督与网络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

有效的反腐需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协作与创新,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网络舆论监督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对反腐败问题产生更强有效的实质性的作用。二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挥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第一,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传播舆论正能量。第二,建立健全舆论监督工作制度。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在法律的框架之下进行,这就意味着法律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指引。实际上我国媒体与舆论的关系颇深,明确新闻记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健全舆论监督制度的重要方面。第三,正确把握新闻舆论监督导向。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合力。对普通舆论监督主体,要积极引导,实事求是,维护社会稳定。

对于网络媒体来说,第一,网民自律与网络他律相结合。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规范网络舆论环境。第二,建设网络平台监督机制。应着力培育网络舆论监督主流媒体平台,打造整合各方优势和资源的主流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大量舆论监督信息转瞬即逝,必须进行分类管理,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满足网络舆论监督健康发展的需要。

五、结语

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当前的反腐败问题给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留下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反腐问题虽然只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方面,但处理好反腐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应协作创新,共同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开展。

1.于红.舆论监督与反腐倡廉建设[J].党政论坛,2008(06):43-45.

2.郭星.新形势下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反腐效力的策略探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14-18.

3.吴英瑛.正确发挥好反腐倡廉舆论监督作用的若干思考[J].时代人物,2008(10):200-201.

4.董慧龙.深化反腐倡廉 促进社会和谐[J].先锋队,2006(02):16-17.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网络媒体舆论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