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闻网站研究现状分析
——以天山网为例
2017-04-12华浪
□华浪
新疆新闻网站研究现状分析
——以天山网为例
□华浪
新疆新闻媒体的网络建设开始于2000年,同年4月新疆建立了第一个具有广播特色的网站——新疆新闻在线。此后于2001年建立的天山网标志着新疆的网络宣传事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腾飞,媒体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得新闻网站的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
新疆新闻网站;研究现状;天山网
一、研究背景
目前新疆关于报纸、广播、电视的研究已具一定规模。由于新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又远离内地和海洋,它的经济也相对落后,新媒体的发展也落后于内地其他省份,因此针对新疆新闻网站的研究还比较少。在新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新闻网站开始承担更多更重要的社会责任。而新疆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疆内复杂多元的民族文化,决定了研究新疆地区新闻网站的建设对疆内新闻媒体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意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边陲,这里有着长达5000多公里的边境线,疆内居住着六个跨国民族。新疆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在当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祖国对外传播的西大门,如何构建好“新疆图像”,如何塑造一个美好发展的新疆区域形象,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对外传播新疆信息、构建新疆形象?首先要依靠新疆的新闻媒体资源。在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的发展对增强新疆媒体的传播能力、提高对外传播力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新疆新闻网站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还有待提高。分析新疆新闻网站的研究现状,有利于总结出新疆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以及还有待改善的问题。
三、新疆主流新闻网站总况
目前新疆新闻网站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中央新闻媒体、新闻网所属网站,主要有由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主办、以疆内新闻信息为主的新疆新闻网,由新华社网络中心和新华社新疆分社主办的新华网新疆频道以及人民日报网络中心旗下的人民网地方联报网新疆站。第二类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主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人民网合建,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所属的天山网。第三类为新疆新闻媒体所属网站,有“新丝路”热线网站、新疆广电网、《新疆广播电视报》电子网络版、《伊犁日报》电子网络版、新疆新闻在线(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电视台旗下的虎鱼网、新疆经济报旗下的亚心网以及新疆日报旗下的新疆日报网。
四、新疆新闻网站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后发现关于新疆新闻网站的研究很少,并且对现有的新闻网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政府性网站天山网的研究。由于天山网也属于新疆新闻网站,其又具有代表性,因此笔者除了对新疆新闻网站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外,专门以研究天山网的文章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在已有的文章中,陆斌、葛江霞的《新疆网络媒体的现状及前景》、刘星池的《新疆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以及姚彤的《新疆网络媒体的发展问题探究》均研究新疆网络媒体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对以上三篇文章的分析得出,新疆网络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新闻采编能力落后、日更新量缓慢、缺乏资金、缺乏创新型人才等问题,导致新闻媒体网络技术落后、网站设置栏目不合理、版面美化不强,进而导致点击率不高。
(一)对天山网的研究
天山网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自治区互联网新闻中心承办的以发布新闻信息为主的门户网站。天山网是可以直接参与并报道新疆对外宣传活动的政府性网站,同时也是新疆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体。目前,天山网已有中文简繁体、俄罗斯文、维吾尔文、英文、哈萨克文等版本。
天山网作为政府性网站,在新疆新闻网站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天山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疆对外尤其是对中亚国家进行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其在境外的点击量也很高。笔者发现对天山网网站的研究主要从如何构建“新疆形象”和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两个角度出发。天山网一般从全球盛事如“中国-亚欧博览会”、国际时事如“中东剧变”、国内时事如“两会”等的报道为立足点,构建“新疆形象”。
笔者总结出天山网在对外宣传报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天山网的对外报道主题多样,但多以经济新闻为主。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其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主题集中于经济、文化、旅游、交通、时政新闻等方面,其中经济新闻所占比例最高,有60%左右。第二,新疆本土新闻与国内新闻报道数量失衡。以新疆本地新闻为消息的数量相对来说较少,占总量的29.4%,而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分别占总量的62.9%和7.7%。第三,转载新闻多,原创新闻少。目前大部分新闻稿件转载自其他媒体,如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等,而原创报道只占少部分。第四,天山网的文字新闻占大多数,不仅没有体现出网络多媒体报道的优势,且报道形式过于单一。它的文字稿版面占总稿量的73%。
天山网在对外宣传报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一面提示”为主的信息内容传播降低了对外传播的可信度。天山网的信息主要侧重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报道以及政治类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第二,传播人才的匮乏,是新疆新闻媒体对外传播的一大障碍。众所周知,国际传播的编码需要进行两次,第二次编码是要将本国一般受众接受的信息转换成为可被他国受众或全球受众接受的信息。因此天山网的采编人员不仅要懂得新闻传播的规律,还要精通外语。但就目前来看,天山网缺乏这方面的专业型人才。
在相关研究文章中,学者们针对天山网在对外传播中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建议。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开辟特色专栏,重点突出本土新闻和原创新闻。第二,把经济报道和文化报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传播软实力,有利于塑造新疆美好发展的区域形象。第三,发挥好互联网多媒体优势,利用好网络平台和终端,改进相关网络技术。
五、新疆新闻网站研究的不足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尽管近几年对新疆新闻网站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根据目前的研究主题来看,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对新疆互联网媒体的研究不足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发现有关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的相关研究论文多达几百篇,但是关于互联网媒体新闻网站的研究却很少。对天山网这样的政府主流新闻网站的研究也只有十余篇。尽管主流媒体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受制于经济、技术等因素,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根据自己的需求直接在新闻网站搜索所需信息,新闻行业要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就要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提高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研究力度。
(二)研究内容不新颖
笔者在仔细对比相关文献后发现,大部分文章基本都是围绕新疆新闻网站对外传播中的特点和问题进行研究。尽管有些文章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但是最后分析出的特点和问题是一致的,甚至文章的大部分言语和措辞都极其相似。实际上,我们还可以研究新闻网站的传播效果,研究受众的反馈情况,才能更好地改进新闻网站的传播力。
1.周丽.新疆对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天山网为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02):68-70.
2.唐凤英.网络媒体如何建构新疆图像——以天山网对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2(07):81-83.
3.郭晓琴.论网络传播的影响力——天山网英语频道内容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9(02):65-67.
4.焦若薇,贺翔宇.新疆形象构建分析——基于“天山网”数据[J].新疆财经,2015(05):75-80.
5.周蕾.全球传播视域下的新疆形象建构——以天山网英语频道为例[J].新闻世界,2015(08):224-226.
6.王霞,叶莲娜·也尔扎提.天山网“一带一路”报道分析[J].青年记者,2015(33):80-81.
7.张璇.天山网英语频道现状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1(24):70-71.
8.赵五星.民族新闻网站的现状与发展[J].国际新闻界,2003(01):62-66.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