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建设、文本主体与比较视域
——邹建军的文学地理学批评

2017-04-12王金黄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8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建军文学

王金黄

学科建设、文本主体与比较视域
——邹建军的文学地理学批评

王金黄

邹建军先生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十余年,取得了丰硕而深厚的学术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发展与繁荣。总体来说,他的文学地理学批评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具有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与理论建构上的开拓创新,着重以文学文本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开展多维度的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践;同时,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紧密相连,呈现出跨学科的显著特点,为建立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共同诗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宝贵的方法借鉴。

邹建军;文学地理学批评;学科建设;文本主体;比较视域

新时期以来,随着学术环境的日益变化,尤其是对西方文学资源的大量译介和理论思潮的涌入,使我国的文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作为其中一支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更是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学术领域的显学。早在1986年, 《读书》杂志上发表了金克木先生的一篇文章 《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在面对文艺研究 “习惯于历史的线性探索”这一特征时,他积极倡导从地域的视角来研究和分析文学作品,当时 “姑且说是地域学 (Topology)研究”①,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在同一时期,主持编纂 《中国文学史》的袁行霈教授也关注到了文学自身存在的地理问题,他认为中国文学发展具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即 “地域的不平衡”性;提出要充分重视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在展开文学史的叙述时,“要避免单线平面式的勾勒”, “在突出主线的同时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描述”。②可以说,这两位学者分别从文学研究的不同维度开启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门扉。经过 30多年的深入发展,学界出现了一批思想深刻、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在他们的引导下文学地理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群体蓬勃发展。然而,与杨义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曾大兴教授 (广州大学)的 “文学地理学五种研究方法”以及梅新林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的 “三原”说 (“版图复原”、 “场景还原”、 “精神探原”)等诸多理论或方法的提出相比,华中师范大学邹建军教授则从比较文学的科研与教研实践出发,紧密联系并热切关注国内外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长期思索和探究与文学地理学相关的重大问题,尤其在基本理论与批评方法等方面独具创见,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呈现出蔚然大观之势。他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十余年,其文学地理学批评 “主要来自于对古希腊悲剧的重新阅读,来自于对柯勒律治长诗的研究,同时也是来自于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来自于对海外华人小说时空混合体特点的探究”③,如果说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的原创性特点的话,那么, “文学地理学批评可以借用地理学研究方法也可以不借用”,借用与不借用并不影响理论本身与批评的效果,而 “占主导地位的是审美批评与历史批评方法的统一”,则有力地彰显了当代中国学者思想独立的宝贵品格。笔者将以邹建军教授已在 《江汉论坛》、 《兰州学刊》、 《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的文学地理学相关文章,以及出版了的2本学术专著(《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和 《文学地理学与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邹建军教授访谈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文学地理学研究进行整体上的概述。

一、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与理论建构的开拓创新

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之初,邹建军教授所关注的重点就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可供运用的批评方法,而是思考 “如何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提出一些具有理论含量的术语与概念”;其研究的出发点是 “发现与解决文学的来源、存在形态、发展基础等文学本质问题”④。从中可见,他对于学科建设有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学科本体观念赋予了他本人对文学地理学发展和未来的责任与担当。由于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文学地理学这门学科亦是如此。因而,在面对古今中外的时空跨度上,对前人所讲的文学地理学 (包括外国学者所讲的 “文化地理学”)就需要加以区分和辨别,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文学地理”问题。虽然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上,并不缺少以地域来命名的文学流派,诸如南宋时期的 “江西诗派”,明代的 “公安派”与 “竟陵派”,乃至清末的 “桐城派”等,但在分析这些文学现象或文学流派时,从事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研究者大都只是运用 “地理分布的研究方法来讲文学整体形态的变化”,或者 “对作家出生地与流布地的数据统计”,用来说明地方文化的传统与作家成长之间的关系。邹教授指出这些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颇为常见,他分别将其概括为 “文学地理” (狭义)和 “作家地理”;前者是指在中外文学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学形态与总体状况,比如文学史的版图、文学中心的迁移和变化;后者主要研究某一历史时期作家的地理分布等问题。对此,他并不认同这两种 “文学地理”,因为外在于文学形式的整体描述,对于文学研究本身而言没有 “实质性的意义”。与之相比,中国学者对现当代文学中的空间意象以及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等问题的关注,更加接近文学地理学本身,但又显得非常片面和狭隘。针对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他提出了8个层面,即自然环境对作家的影响、文学作品对自然风景的描写、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建构、地理环境与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文学史演变与地理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 “地理大发现”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影响、宇宙新发现对作家创作观念的影响,还有 “东西方作家对地理空间的不同表达”⑤,这8点内容凝练而精确地涵盖了文学地理学研究者今后应当重视的各个方面。

不过,仅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成熟而完备的理论建构。在今天,西方理论话语 “大行其道”,打破本土学术 “失语”的态势已经迫在眉睫,如何与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相区别,使文学地理学在中外文学研究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成为他重点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就存在着大量与文化地理或者文学地理相关的内容,虽然只是零碎化的吉光片羽,但却深刻而具体。由于家学渊源,以及一直以来对自然山水和名人故居的地理考察,中国古代的自然风水学说对他十年来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主要在于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经验。⑥就近代而言,他吸取和借鉴了梁启超的 “文学地理”观念、刘师培的 “南北文学不同论”等理论,同时超越了前人的认知局限,不仅把研究范围扩展到世界各国文学之中,而且明确提出 “将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来加以研究,这是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从批评方法上来说,它只是一种分析文本的工具,各国学者都可以拿来运用。尽管可以不受到民族立场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但不能忽略 “中国前提”,他把中国现有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成果视为 “我们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基础,也是我们发展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的重要资源”⑦,所以,对于同时代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视,并在 《世界文学评论》上连续多期主持开设了 “中国文学地理学著作评介”专栏,从理论高度进行探讨和对话。与此同时,广泛汲取西方的理论资源,不仅有斯达尔夫人的 《论文学》、丹纳的 《艺术哲学》,而且还包括了约翰·斯顿的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迈克·克朗的 《文化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著作,在 《世界文学评论》2014年第1期上主持并开设了 “西方文学地理学经典重读”专栏。古人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是两种具有异质性的文化体系,对于文学地理学的论述也同样如此”⑧,通过阅读西方著述来发展和壮大中国文学地理学,充分体现出中国学者自由开阔、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思考和积极构建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理论体系,先后提出了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和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理论术语”,在学界影响甚广。作为新兴学科,文学地理学需要尽早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基于当下迫切的学术需求,他率先提出了与文学地理学密切相关的十个关键词: “文学的地理基础”、 “文学的地理性”、 “文学的地理批评”、“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文学的地理空间”、 “文学的宇宙空间”、 “文学的环境批评”等⑨。在一组组名词术语的比较和对照过程中,使原本彼此模糊、容易混淆的本义得以澄清和显现,诸如对 “文学地理批评”与 “空间批评”的区分、对文学地理空间的 “限定域”和 “扩展域”的界定、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基本批评立场等,无不触及文学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本质问题,关系到本学科的精神指向与学理基础。稍后,他又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流变和文学构成的具体形态着手,提炼出了十个关键理论术语: “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 “文学本体的地理影像”、 “文学传达的地理叙事”、 “文学史的空间建构”与 “文学创作的地理想象”⑩等,这些都是他对文学地理学研究最新思考的浓缩与体现,有力地推动了中外文学地理学的批评实践。可以说,十个关键词和十个关键理论术语的正式提出,标志着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理论建构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石。

二、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践

关于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邹教授主张,第一步全面地收集和整理与文学地理学相关的基础文献,同时进行细致的调查和深入的了解;其次,注重理论创新,并逐步完成学科体系的建设;最后,归根结底是要 “扩大对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即研究 “所有国家的作家与作品等文学现象以及它们与地理之间复杂的、曲折的与根本的关系,研究作家作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⑪。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文学地理学批评不完全等同于文学地理学研究,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却是它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缺失了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批评实践,文学地理学研究也就失去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他始终将自己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地理学密切联系在一起,重点探寻文学文本与地理在多层向度、各种层面上的反映与关系,从中揭示出繁缛多变的文学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刻规律。大体来说,可以把他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文本归纳、划分为以下三个范畴:文学地理学视野中的华文文学与易卜生研究、文学地理学批评下的诗歌研究。相比其他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他突破了只研究某几位作家或者某一个地域文学的“魔咒”,不仅广泛涉及了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家,如艾略特、华兹华斯、易卜生、毛泽东等;也积极关注当代的地方文学与杰出的青年诗人,如车延高、阎志与江鹄,而且在各种文体上相互贯通,对小说、戏剧、诗歌皆有探究,深有所得。其研究之深广在文学地理学领域鲜有人及,客观地说,他的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践打通和彻底清除了学科内部诸多界限的壁垒与障碍,为后来的研究者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学术天地。其中,以谭恩美为代表的华文文学曾是许多博士论文的选题方向,而他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来加以研究则尚属首例。同样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入手,一方面,他对谭恩美的具体文学作品展开个案分析,分别探讨了两部长篇小说 《接骨师之女》与 《拯救溺水鱼》中的神秘 “东方”,前者从四种形态的地理意象中得以体现,后者则凭借三重地理空间 (云南丽江、兰那王国和 “无名之地”)之间的转换得到呈现;在小说的审美旨归上,二者也大相径庭, 《接骨师之女》中的东方意象“不是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猎奇式审美趣味,也不是为东方主义理论提供注脚,而是作家追寻独特艺术构思与独立艺术品质的体现”⑫; 《拯救溺水鱼》中三重地理空间的书写与构筑则是为了 “实现一种文化的多元并存、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⑬。另一方面,他又对新移民小说作了关于地理空间的整体性研究,通过原乡、异乡、旅行世界揭示出 “跨界”现象,进而指出 “地理跨界”与 “文化跨界”的 “双重跨界”才是新移民小说核心的内在特征。⑭

然而,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学批评新方法,如何运用方能完美地体现出文学地理学批评所独具的艺术特质与美学图式呢?邹建军就以易卜生戏剧中的 《海上夫人》为例,把它与其他相关的批评方法有机结合,如文学伦理学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以及审美批评等等,由于文学地理学批评自身强大的吸收性和包容性, “它会在不断接受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其他文学批评方法的优势与长处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⑮,从而敏锐地把握和发掘出 《海上夫人》中存在与隐含的相关地理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作为原创性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反过来看同样如此,任何抽象的文学理论建构都离不开具象而丰富的文本分析,只有经过大量经典作品的批评实践、长期积累和不断总结才能从中发现新的理论命题。具体而言,关于文学发生的 “地理基因”问题就是在对易卜生、郭沫若、徐志摩、谭恩美等中外作家的出生地、居住地与他们各自文学创作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过程中思考而来。⑯作家的 “地理感知”问题则是从华兹华斯一系列诗歌作品与他在昆布兰湖区的生活经历,以及中国古代诗人的创作与当时当地环境交流互动的层层分析与阐释基础上得以解决的。⑰在谈到 “地理叙事”这个概念时,他明确指出: “从我个人而言,最开始是从对中国当代诗人郭小川、贺敬之诗歌作品地理意象的发现开始的”,近年来从未间断过思考, “才发现这其实是一种标准的叙事方式,可以称之为 ‘地理叙事’。”⑱可见,以文学文本为主体的批评实践为他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源源不断地贡献着崭新思路,也为其理论体系的逐渐完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除了作为学术论文之外,他的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践还应该包括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与组织举办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他开设了 “文学地理学批评”博士生课程,其中由他指导的5位博士生就选择了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来研究外国文学并以此完成博士论文,这些研究成果都将收录于 《文学地理学批评建设丛书》 (武汉大学出版社)中。此外,他积极引导学生,经常开展 “地理经验、自我成长与文学地理学”、 “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地理想象问题”等为主题的 “中外文学讲坛”演讲活动,并在网络多媒体开办 “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心”微博;在他的倡议下,于2016年 “第六届中国文学地理学年会”创办和主持了 “文学地理学首届硕博论坛”,共有100多位来自各大高校的硕士生与博士生进行了学术交锋并提交了会议论文,在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邹建军既看重文学地理学的文本研究,也强调学术群体的交流和自由的对话精神,其日常化的多维批评实践旨在尽可能地为学术后辈创造提高专业水平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更为文学地理学的学术队伍培养了大批的生力军。

三、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邹建军长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比较文学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诸如比较文学研究的抽象化与空洞化、一直以来中国学者对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的强制借用以及对比较文学认识的四大误区等,而文学地理学的提出可以看作是他对于以上这些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坚持思考的结果。在一篇访谈中,他曾明确提及自己选择做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初衷, “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地理空间问题,让比较文学研究尽可能地提出与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也许可以形成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突破口”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今被学术界广泛运用的生态批评、环境批评往往容易与文学地理学混为一谈,但是,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是生态批评还是环境批评都不过是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已。此外,他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与文化地理学则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从表面看来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学科语境与蕴含所指却谬以千里。对于文学研究而言,文学地理学具有着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其基本理念、批评方法和研究内容都是在比较文学视野下得以展开的;作为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所探讨的是文学与地理之间的各种关系与相互影响;而文化地理学则基本上与文学研究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它从属的是广义的文化研究。同时,从西方引进的空间批评也是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其空间并非文学地理学的 “地理空间”,而是特指身体、性别、政治与文化等范畴下的抽象空间,具有哲学思辨的形而上特点。与之相反,文学地理学研究是从作家作品出发,关注的是文学文本中存在的地理问题、自然意象、审美建构等问题,其实这恰恰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勇于实现自我突破的一种思想体现。

如同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之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文学地理学也拥有适合于自身的研究思路与基本路径。除了要熟知和了解文学现象,从具体作家作品着手分析之外,也要掌握和吸收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 “科学研究方法与审美批评方法的结合”,他就此提出了“实地考察法”、 “案例分析法”与 “图表分析法”⑳三种研究方法,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借鉴。作为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延伸,他运用文学地理学的批评方法分析并解读了一些当代热门的文化现象,呈现出比较文学特有的跨学科特性。在对中国乐坛“流行歌手”姚贝娜歌曲美学追求与艺术风格的论述过程中,他从地理基因和地理记忆等角度着手,指出其音乐创作和歌曲演唱 “与她出生与成长的江汉大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武汉的江河纵横之势让她的歌声丰满醇厚而又富于变化,而离居所不远处的黄鹤楼等地理文化景观则使她的歌声恢弘大气,地方文化的滋养赋予了歌唱者独特的浪漫气质,这些正是姚贝娜不同于同时代其他流行歌手的地方,也是她的音乐高度创作性的具体体现,其“歌曲演绎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地理学与文学地理学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㉑。在多次观看30集电视连续剧 《亮剑》之后,他发现 “真实可靠的地理叙事”才是该影视作品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地图的大量运用与蒙太奇的空间切换,人物与人物之间深厚的地理意识以及他们在作战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军事地理观念,一起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完整叙事结构,他从中总结出地理叙事之于文本创作的“独立的审美意义”, “可以给后来同类电视连续剧的编剧与导演提供启示”㉒。虽然姚贝娜的歌曲与电视连续剧 《亮剑》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文本,但它们都离不开歌曲文本和影视剧本,仍是以文学为基础的综合性艺术。他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揭示了姚氏歌曲背后强大的地理基因,与文学文本研究形成一种有效的呼应,而对于 《亮剑》中地理叙事问题的阐述则发掘出文学地理学批评与文学地理学创作的双重空间。毋庸置疑的是,他始终没有离开“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文学间性”㉓,在探究文学与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之间关系时仍以文学性为中心,这昭示着文学地理学学科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与此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对文学史发生、文学存在形态等关乎文学本质问题的研究,以文学地理学作为讨论的出发点,为建立和完善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共同诗学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他对现有文学起源论的重新认识与修正。尽管对于文学起源问题,学界并没有完全定论,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或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的原始劳动 (“劳动起源说”),或认为来源于人类共同的社会生活 (“游戏起源说”),长期以来鲜有人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再作探讨。然而,他在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古老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神话、诗歌等均与劳动、游戏无关,反而 “与人类早期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有着重要关联”,就此提出了文学发源于特定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主张,“由此而形成各不相同的地方文学与民族文学,由各地方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而形成了所谓世界的文学”㉔。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有的学者对于世界文学史的认识和理解常常局限于英美文学或者欧美文学的狭小范围内,即使在叙述某个欧美国家的文学时,也只限于诗歌或者小说这两种文体,这种以偏概全、避重就轻的文学历史叙述方式,丝毫不利于比较文学研究。关于这个问题,他有意识地指出 “文学历史的构成形态与发展规律,都不可能离开特定的地域”,结合文学历史的事实提出了 “地理版图”㉕这一核心概念,在 “考察文学史构成的地理空间因素”的基础上,着重回答世界文学史与各国文学史是如何构成的,它诠释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文学史观念。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不仅仅可以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还可以弥补以往只从时间维度来进行文学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从地理角度重新思考文学的构成、传播与接受等问题,注重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空间形态,形成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不同于西方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优势。

文学地理学发展到今天仍然方兴未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邹建军主编的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易卜生诗歌研究》所收录的文章全部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对易卜生的诗歌作重新解读,不仅推动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学的批评实践,更重要的是它显示出作为一种新的批评理论所独有的重大学术价值。今年,他的另一本专著 《文学地理学十五讲》也即将问世,据笔者所知,该书中的内容都是近些年来他对文学地理学研究最新的思考,诸如 “文学区”理论、文学地理学的 “内部研究”与 “外部研究”、 “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文学与世界文学”等相关论题,这些观点必然会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瞩目。如果说前期主编的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易卜生诗歌研究》完美体现了他引导下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团队所拥有的集体力量与学术智慧;那么,接下来就要出版的 《文学地理学十五讲》则表明了他本人建构文学地理学理论体系的种种努力,以及预示着文学地理学研究进入下一阶段的全新方向。正如他本人所期待的那样:“只有当文学地理学等新兴学科充分地建设起来以后,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才能真正的得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㉖长期以来,他把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紧密相连,同时将文学研究回归文学自身,注重以文学文本为主体的批评实践。作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思想参照,他为学界学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借鉴。值得我们肯定的是,邹建军的文学地理学研究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学者求真务实的独立品格与博采众长、锐意进取的学术精神,对比较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注释:

① 金克木: 《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 《读书》1986年第4期。

② 袁行霈: 《关于文学史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新编 〈中国文学史〉总绪论》,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③ 邹建军、覃莉: 《文学批评方法原创性的基点问题》,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1年第2期。

④ 邹建军: 《自序》, 《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⑤ 邹建军、刘遥: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⑥ 参见谭杉杉: 《古代中国自然风水学说的理论来源与当代价值》, 《文学地理学与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邹建军教授访谈录》,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93—108页。

⑦ 邹建军: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中国前提问题——“中国文学地理学著作评介”专栏主持人语》, 《世界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

⑧ 邹建军: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西方资源问题——“西方文学地理学经典重读”主持人语》, 《世界文学评论》2014年第1期。

⑨ 邹建军、周亚芬: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⑩ 邹建军: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理论术语》,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⑪ 邹建军: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三个重要问题》, 《世界文学评论》2016年第1期。

⑫ 邹建军: 《谭恩美小说中的神秘东方——以 〈接骨师之女〉为个案》, 《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

⑬ 邹建军、周亚芬: 《冲突、交流与融合——论〈拯救溺水鱼〉中的三重地理空间书写》, 《华中学术》2009年第2期。

⑭ 邹建军、王娜: 《从原乡、异乡到世界——新移民小说中三重地理空间的跨界书写》, 《华文文学》2009年第6期。

⑮ 邹建军: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文学地理学及其实践意义——以 〈海上夫人〉为个案》, 《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⑯ 参见邹建军: 《关于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问题》,《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7—134页。

⑰ 参见邹建军: 《文学的产生与作家的地理感知问题》, 《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60—81页。

⑱ 邹建军: 《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叙事问题》, 《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102页。

⑲ 周亚芬: 《作为比较文学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提出》, 《文学地理学与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邹建军教授访谈录》,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116页。

⑳ 邹建军: 《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文学地理学研究》,《江汉论坛》2013年第3期。

㉑ 邹建军: 《论姚贝娜歌曲的美学追求及其文化地理根源》, 《兰州学刊》2016年第5期。

㉒ 邹建军: 《真实可靠的地理叙事及其审美意义——对电视连续剧 〈亮剑〉的一种再探讨》,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㉓ 邹建军: 《文学间性: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㉔ 邹建军、张三夕: 《简论文学地理学对现有文学起源论的修正》, 《长江学术》2015年第4期。

㉕ 邹建军: 《文学历史叙述的地理版图问题》, 《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95页。

㉖ 刘遥: 《关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前景》, 《文学地理学与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邹建军教授访谈录》,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90页。

(责任编辑 刘保昌)

I206.2

A

1003-854X(2017)08-0017-06

王金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建军文学
庆祝建军95周年
我们需要文学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formation of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AC current argon discharge plasma with a deionized water electrode
无论等多久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我与文学三十年
庆祝建军八十三周年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主持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