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2017-04-12孟凡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师培养行为习惯幼儿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进步。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最初阶段, 在当前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代特点。 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对处于习惯塑造时期的幼儿来讲能够发挥的现实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教师必须在对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其特点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约束,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针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现状进行必要的分析,解读了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教师培养

【分类号】G611

一、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现状

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使得每个家庭中独生子女的现象较为明显。如此的情况导致每个家庭都会对孩子较为宠爱,使得其在行为的各个方面难以养成较为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中,教师在这个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使得学生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遭遇较多阻碍。对学生的关爱应该贯穿学习和生活的始终,但是学生普遍存在不能吃苦、害怕繁重任务的情况,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关照,使得某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发展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对孩子的宠溺程度使得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并非罕见,造成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对自身发展不利的状况。比如,穿衣服是幼儿必备的生活技能,但是家长仍然代替孩子完成此项任务,而不注意在生活中培養其依靠自身能力实现此目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其对家长的依赖程度过高,难以适应幼儿园的自主生活,对孩子的长期发展较为不利。在幼儿园中,教师在此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使得学生们的行为习惯不能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多数教师将重点放在知识教学当中,忽略了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将知识素养当作教学重点无可厚非,但也应该兼顾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前,一些幼儿仍然不能够对原本力所能及的事务自行处理[1]。

二、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儿童刚刚才开始从事劳动,每种行为习惯很容易在才开始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这个时期开始形成,由于幼儿年龄越小,她的可塑性就越大,因此,在这个时候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生活习惯是必要的、可行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其身心健康有利,而且,对于孩子未来的生活、学习、劳动、事业发展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具有着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注意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孩子将来成功地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孩子未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许多中外成功人士成长的事实都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孩子智力的开发与艺术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重要的,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样不能忽视。

三、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观察缺失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将知识讲解作为培养学生的重点。幼儿本身不具备行为能力,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一般都是根据教师的思路学习、生活。所以,教师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能够发挥的现实作用不言而喻。教师身为幼儿的领路人,应该对幼儿一举一动进行必要的观察。但是,一些教师却在此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不能够细心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使得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一直没被发现,久而久之对幼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幼儿缺乏主动性

幼儿本身的意志较为薄弱,很难依靠自身能力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这种情况是幼儿普遍存在的特点,属于客观层面的原因,并非人为因素造成。但是,有些教师针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不足,认为幼儿不主动改善自身的行为便放任自流,让幼儿的不良习惯朝向恶性方向发展。教师应该了解,幼儿能够对不良行为进行改进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之下完成,教师必须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必要的干预。

(三)教师忽略情感教育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对幼儿的情感问题采取忽略的态度,认为对其情感方面不需要过多关注。实际上,此种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是对幼儿内心世界缺乏关注的表现。这种情况的发生必然使得教师对幼儿的异常表现难以掌握。

(四)教师对行为习惯的培养较为片面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现象。教师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难以对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使得其在此方面无从入手。行为习惯体现在生活、卫生、道德、学习等方面,只有同时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教导才能够确保教育的完整性。由于教师自身的认识不足,使得幼儿们的行为习惯养成存在偏差,教师必须对此进行必要的关注。

四、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

(一)榜样法

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可能只依靠说教,更重要的主要是以身立教。幼儿学习榜样,基本上就是经历了从无意识的模仿再到有意识的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践的模仿,从把模仿当作目的到把模仿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等。通过言行,把抽象高深的思想,良好的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形成好思想、好品德、好的行为习惯。行为的模仿和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教育实践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环境教育法

环境教育法需要在注重物质环境方面的感染同时,也要多多的强调精神环境方面的熏陶,比如在房间中创设图书柜、玩具架;张贴孩子喜欢的图片等物质环境,还有家庭的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言行举止等,给予孩子良好的精神环境氛围。可以利用气氛来进一步塑造幼儿性格,拥有着很强的渗透性。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创设与幼儿年龄想适应的环境。

(三)家园共育法

行为习惯的养成那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幼儿园要想坚持做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就需要幼儿园的配合,也需要与家庭相结合。没有幼儿园的配合,往往教育目的就很难得到实现。

结论

幼儿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容易去进行塑造,不良的行为也很容易去进行纠正。作为家长和老师,必须要多多的重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幼儿期既是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人生诸方面的奠基时期。为了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材,切莫错过这个教育的黄金时期!

【参考文献】

[1] 张艳玲.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08)

[2] 王强.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 现代交际. 2013(09)

作者简介:孟凡辰(1996-),男,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学历,徐州市云龙区教育实验幼儿园 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教师培养行为习惯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试论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青年外语教师培养中的责任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
教师四重境界抵达之法探究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