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合练习形式选择与设计的实践研究

2017-04-12莫豪庆刘鸿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选择设计

莫豪庆+刘鸿昌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提高组合练习的科学性,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从组合练习的作用与意义、组合练习需要注意的问题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遵循学生身体发展“敏感期”、遵循运动项目本质特点、遵循运动技术形成规律设计组合练习的思路。

关键词:组合练习;选择;设计

H195

一、合理组合练习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与意义

1.合理组合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运动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传统的体育课堂由于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比较低,从而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那么如何改变着一现象,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无疑是最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心理学表明,通过改变,变化所产生的新鲜刺激,会增加的人的挑战欲望,从而激发兴趣,付出行动。所以《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组合练习,就是通过组合练习,使体育课的练习形式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合理组合练习有利于学生体能的发展与提高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体质20多年持续下降,这无疑给我们体育课堂带来不小的挑战,另外学生一节体育课下来,脸不变,心不跳,汗不留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体能发展,体育课堂上学生动作技术的练习形式比较单一,运动量比较少。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通过组合练习丰富练习形式,将技术动作的练习进行丰满和组合,根跟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设计与体能、运用维度结合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运动量。

3.合理组合练习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巩固和提高

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师通过训练思想反复练习模式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技术动作,技术动作的学习时间长,练习呈反复,很多技术动作被僵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未很好的达到了技术动作巩固与提高的效果,反而有出现技术动作固化不灵活的现象。《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材三个一”即“一个动作学习、一个围绕该动作的组合练习、一个体育游戏或比赛”的要求,通过每节课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组合练习,将技术动作的学习在组合练习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参与率高,重要的是学生在组合的练习中,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技术动作,使体育课堂更加灵活实效。所以说合理系统科学组合练习对于巩固提高技术动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组合练习形式在体育课堂中的常见的主要问题

(一) 组合练习的选择不科学

1.违反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

组合练习的形式一般分为同一运动项目的组合和不同运动项目组合两大类。单个技术的教学形式我们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以比较准确把握方向。然而组合练习形式的把握就具有一定的难度,组合练习的形式不是随心所欲的组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生长发育特点、心理特点、接受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和学习基础。在原有基础上合理和设计组合练习形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违反体育运动规律的特点

组合练习的技术动作的巩固与发展,因此不能出现干扰或者影响本身技术动作形成,所以组合练习一定要符合体育运动技术运动规律,体育运动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性运动,如在侧手翻的组合练习中,就不能进行原地蹲跳与侧手翻进行组合,因为侧手翻起始动作与原地的蹲跳结束动作在角度高度等衔接不当,两个项目之间兼容性不大,会导致失去组合意义和效果,所以说在设计组合练习中要思考组合的内容之间的兼容性和运动规律。选择与本节课学习运动技术相融合,相支持,相促进的进行组合练习。只有这样的组合才能到达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组合练习的目的不明确

1.教材价值不明确

不同教材的核心价值不同,发展学生的能力不同,组合内容选择就不同。例如,篮球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篮球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学会篮球运动,学会锻炼,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所以组合练习中应该尊重教材价值和特点进行设计组合练习,但是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些组合练习如:篮球运球+抱球跑的组合练习,足球脚内侧传球+抱球跑等违反体育运动规则的组合练习,这样的组合练习是否得当,我们应该去思考。

2.单元目标不明确

单元教学目标引领课堂的教学内容,组合练习形式是巩固与提高课堂教学内容重要形式,一个单元的教学计划一般由若干个课时组成,每一课时都有其组合练习,组合练习的形式多样,但是目前的体育课堂常常出现每个课时的组合练习各自为政的现象,组合练习的形式多而系统,组合练习的整体性不够,每课时中组合练习与组合练习的联系不密切,主要原因就是单元教学目标体系的不明确所导致的。

(三)练习要求和目标不明确

1.评价反馈重点不明确

组合练习是以技术动作为载体,巩固技术,提高体能的教学手段。所以我们在组合练习过程中,不同课次,不同运动项目,评价反馈是应当有所侧重的,因为教师的评价侧重点直接影响学生对组合练习重点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清楚根据教材价值在第几课时设计有针对的组合练习,并根据侧重点或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只有明确组合练习的目的性,才不会导致组合练习评价的混乱。

2.组合练习多而不精

组合练习的形式有很多,从横向纵向都能设计多种多样的组合练习,从课堂观察中發现,有些体育课,体育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了3中以上的组合练习,学生的练习时间比较短,刚刚兴起,尝到了组合练习的成功喜悦,就被教师结束了练习,引导另个组合练习中去。过多的组合练习,导致组合练习的时间短,学生技术的巩固不充分,练习不充分,所以在体育课堂中,组合练习的形式不是越多越好,要抓好一个组合练习,充分的练习,把技术运用练熟练透。所以建议一节课的选择1-2个组合练习最为合适。

3.组合练习标准不清

组合练习是体育技能在一定情境中学习与运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运动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很多的体育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组合练习是为了组合而组合的,没有从学生的运动能力角度去思考组合练习的形式,更没有提出具体的标准。让学生带着任务学的组合练习少之又少,所以在组合练习设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确组合练习的目标与标准,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去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设计组合练习

学生对技术动作都具有一定的熟悉度,是開展设计组合练习的重要前提条件,不熟悉运动项目的组合只会浪费时间,影响课堂效率。那么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组合练习。

1.遵循学生身体发展“敏感期”,选择设计组合练习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基础、身体特征、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身体素质的敏感期是学生不同素质发展的重要时间段,组合练习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的考虑不同阶段敏感期的问题,在正确时间做正确的组合练习,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才能事半功倍。如在水平一阶段组合练习的设计应注重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平衡;水平二阶段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速度、力量;水平三阶段应注重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心肺耐力;水平四阶段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心肺功能和健身能力。

综上所述,如何遵循学生身体发展“敏感期”,选择设计组合练习,首先,我们要明确在不同阶段设计的组合练习的重点和方向是不同的;其次,我们应该仔细的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原有的技术动作基础,对组合内容的熟悉情况及承受情况;最后,遵循其阶段的“敏感期”来设计组合练习。如在浙江九城区研讨活动中,尚跃新老师执教的《多种形式的拍(击)球游戏、综合游戏》及其团队展示的“不同部位的向上拍(击)球+转圈抛接球”和跳十格+原地双手向上拍(击)球练习”的组合练习,就是遵循其平衡能力和灵敏能力发展的敏感期设计的组合练习。同样的道理在水平二和水平三中我们的组合练习形式除了要设计发展其灵敏、柔韧素质的组合练习,我们还要注重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发展组合练习。

2.遵循运动项目本质特点,选择设计组合练习

不同的运用项目,对于学生能力发展侧重点不同。体育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运动项目的生物性改造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组合练习的设计与选择时,要充分的了解运动项目的本质特点,发挥其运动的本质价值,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例如篮球运动,可以根据篮球的运动项目的本质特点,通过跑、跳、投等运动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在篮球的组合练习的选择和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敏感期,将篮球技术与跑、跳、投等形式进行组合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明确篮球运动项目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篮球运动,为其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所以要将篮球的运动技术学习与篮球运用相结合,注重技术与运用维度的组合,在此基础上与体能维度再结合,通过组合练习巩固提高篮球技术,认识篮球运动,达到学生会“玩”篮球的教学目的。

另外不同的运动项目在教学过程存在运动负荷也是不同的,运动负荷是发展学生体能的重要指标,体育课一定要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和身体练习密度,只有这样,学生的体能才能够得到合理的发展。所以在组合练习的选择和设计中,要根据运动项目的本质特点结合该运动项目的运动负荷,进行互补性组合搭配。例如在田径耐久跑的运动项目中,根据其运动项目的本质特点,运动负荷比较高的课堂,在组合练习的选择和设计中就应该对运动负荷进行调和,将柔韧的拉伸与耐久跑进行组合,合理的调控一节课的运动负荷。另外体操运动的本质特点决定在体操教学中会存在着运动负荷小的现象,所以在体操等运动负荷较小的运动项目中,可以通过次数的组合和体能素质的组合进行练习,这样就弥补了运动项目的运动负荷小的特点。

3.遵循运动技术形成规律,选择设计组合练习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由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教学目标和教学侧重点和评价点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运动技术的特点、表现和学生在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不同阶段,选择设计不同的组合练习形式。

如在泛化阶段和分化的阶段,要强化练习的反复性和规范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本体感觉,强化运动记忆,在练习中体验正确的技术动作。本阶段尽量可以安排重复叠加的组合练习形式,如在前滚翻教学内容中,可以设计前滚翻+前滚翻的组合练习,或者是滚动+前滚翻组合练习,同时要求评价紧紧围绕着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进行侧重的评价,让学生明确练习的中的与要求。

在巩固阶段与自动化阶段,要加强练习的多样,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在情境中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技术动作的运用能力,通过学生丰富已有的运动记忆,提高运动水平和技术动作,体验正确动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所以在本阶段可以针对该运动项目的特点将运动技术与学生身体素质、生活实践和运动项目的运用进行组合练习,如在篮球的传接球技术的学习中,就可以设计快速运球+传接球+投篮进行的组合练习,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篮球技术的运用能力,在评价的过程中结合教材的价值根据课次的安排由注重单个技术的评价转向组合运用质量的评价。

另外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也充分的体现了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教学计划,技术维度相当于分泛化和分化阶段、体能与运用维度相当于巩固阶段、运用单元自动化阶段,三个维度组成一个大单元,每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不同,所以其组合形式就不同,在技术维度教学中,就应该以技术学习为载体,尽量安排同一项目的组合内容进行练习,这样对于技术的巩固和提高比较有利,也对后面的组合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在体能与运用维度的就应该坚持以技术为载体,安排种的组合练习,主要以发展体能的组合练习。在运用的维度中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其在生活中的运用和运动项目的牵引来设计组合练习。

四、结论与建议

组合练习形式的提出,拓宽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兴趣。合理科学的组合练习,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组合练习的形式和设计需要体育教师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敏感期、遵循运动项目的本质特点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进行合理设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体育教师要大胆的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组合练习,将按其形式、内容及目的进行归类,最终使组合练习的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立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指导纲要[S].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选择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