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信息随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7-04-12李丽香陈丽富甘淑贞林丽婵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短信出院电话

李丽香 陈丽富 甘淑贞 林丽婵

短信息随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李丽香 陈丽富 甘淑贞 林丽婵

目的:对比不同随访方式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短信息随访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1例首次予以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访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短信息随访,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局部感染、导管脱出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借助短信息平台向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带管相关知识的随访,可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因带管所引发的相关并发症,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短信息随访;PICC;肿瘤;依从性

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血管定位准确、留管时间长等特点,常用于需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高渗性及黏稠药物的患者[1-2]。PICC作为一种可为患者提供长期治疗与营养供给的有效途径,主要应用于肿瘤周期化疗、慢性长期输液、肠外营养支持、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及需要反复输入血制品的患者[3-4]。PICC带管患者出院后若未能按相关要求进行导管的维护,常会导致PICC出现堵管、脱管与引发感染等问题。为此,本研究对收治的141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分别予以了不同的随访形式,旨在观测短信息随访的临床应用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1例因治疗需首次予以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且不方便用QQ、微信等联络方式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19~64岁,平均(38.1±2.6)岁。观察组男37例,女34例;年龄18~65岁,平均(39.2±2.4)岁。141例患者中高中及以上81例,初中及以下60例。本研究排除意识障碍、交流沟通障碍以及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予以电话随访。遵循常规,在患者出院后第2天即开始对其进行电话随访,每个星期电话随访1次,若有特殊情况,可增加电话随访次数。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短信息随访。患者出院后第1天即开始应用信息平台,每天对置管患者推送疾病相关短信,以达到对其进行带管相关知识宣教的目的。(1)在患者出院前确认其能否熟练操作手机的各项功能,尤其是阅读与发送短信。(2)依据患者的带管时间与疾病情况,借助短信平台为其定期推送短信,以增强其自我护理水平,发送频率第1个月每2~3 d为患者发送1次,从第1个月开始为1星期发送1次,短信推送时间为半年。(3)发送内容。包括:带管期间日常注意事项;患者如何自我观察导管正常与否以及日常维护导管的方法;带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办法等。短信宣教内容均经PICC专科护士审核确认,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5]。(4)所有短信的发送均在各病区静脉治疗护士中选取专人负责完成。(5)为患者免费开通24 h导管专访热线,患者还可通过发送置管部位照片的形式为短信发送中心提供更直观的图像,以了解患者置管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与导管相关并发症状况。(1)自拟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予以调查,选项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三个层次。依从性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按时进行导管维护;是否遵循正确方法淋浴方法;置管侧手臂是否遵医嘱活动;每天是否自行检测穿刺点局部情况等项目。(2)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局部感染、导管脱出、导管堵塞、静脉炎等。局部感染的判定是指在距穿刺口2 cm范围内出现红肿或硬块、疼痛与化脓等状况,但不存在血流感染;导管脱出是指在X光片下导管顶端移位,从而导致完全不能行使导管功能;导管堵塞则指不能正常输注药液和冲洗管道,应用5000 U尿激酶溶栓疏通仍不能成功[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后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对比(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出院后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对比(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后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对比(例)

注: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导管相关并发症中,局部感染3例,导管脱出7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炎1例,合计14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导管相关并发症中,局部感染11例,导管脱出5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炎6例,合计25例

3 讨 论

PICC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在应用过程中若未能进行规范操作或维护失当等,均会引发导管相关并发症。自我护理能力的强弱影响着PICC带管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依从性与治疗效果。Orem自理理论认为[6],自我护理能力由基本能力和素质、促进自我护理实施能力与自我护理实施能力三部分组成。相关研究认为[7],我国PICC带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整体来看还亟待提高,该种能力的提高与患者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当前大多带管患者常因一些不健康与规范的行为导致出现了多种与带管相关的并发症,比如淋浴、身体大量出汗、导管沾染水,敷料潮湿未及时更换等都可能引起与带管相关的并发症状。

目前,针对带管患者的导管维护宣教多由临床护理人员承担,但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宣教效果普遍不尽人意,这主要是由于宣教形式主要采用口头宣教与出院后电话随访两种方法,而口头宣教与电话随访其内容均不能被储存,再加上宣教内容多而细,患者往往不能完全记住,且易被记遗漏。定期短信提醒可弥补这一缺失[8-9]。给予PICC带管患者定期短信推送,其内容均为针对PICC置管内容而制定,患者不仅随时可得到护理指导,而且还能帮助其对已发送过的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复查,从而增加了患者对带管知识的掌握,提高了置管维护水平。另外,PICC带管患者出院后常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医护人员的嘱咐,自我护理依从性也不高,医院借助短信平台,坚持长期为每位患者发送导管护理相关知识,可确保患者保持对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长期关注与维护导管的依从态度,并能一如既往地谨遵医嘱进行导管的维护,从而大大降低由PICC置管引起的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出院后观察组导管维护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局部感染、导管脱出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医院借助短信息平台向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带管相关知识的随访,可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率,降低因带管所引发的相关并发症率,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1] 谭 蕾,张 静,曹文辉.电话随访对减少肿瘤患者化疗后PICC导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108-110.

[2] 唐红红,郑芝芬,杨淑娟,等.电话随访护理对PICC院外维护中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0):1170-1171.

[3] 张 琰,王 思,王欣然,等. PICC 置管患者自我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02-103.

[4] 杨濡溪.电话随访教育对 PICC 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非正常拔管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2):44-45.

[5] 胡玲利,王红红,谭江红,等. PICC带管患者健康教育短信平台的应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5,11(14):39-41.

[6] 陈文妍,加尼亚·赛力克,陈世燊.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J].循证护理,2016,2(2):66-72.

[7] 邹家容.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86-87.

[8] 高 玲.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其并发症关系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19-120.

[9] 陈 晨,侯 铭,李 萍.住院患者对出院后健 康管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1):22-24.

(本文编辑 肖向莉)

Influence of short message follow-up visit 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discharged with PICC catheter

LI Li-xiang,CHEN Li-fu,GAN Shu-zhen,et al(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Foshan 528000)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ollow-up visit methods on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discharged with PICC catheter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short message follow-up visit.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141 tumor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discharged with PICC catheter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y were grouped differentially according to the follow-up visit method, where conventional telephone follow-up visit was employed for the control group, and short message follow-up visit was employed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is basis,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discharge,the local infection, catheter exfoliation and other catheter implanting relate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hospital’s follow-up visit on catheter implanting related knowledge to the patients discharged with PICC catheter by virtue of short message platform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treatment compliance, reduce relevant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catheter implanting, and this method was worth promoting clinically.

Short message follow-up visit;R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Tumor;Compliance

528000 佛山市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丽香: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10-09)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4.052

猜你喜欢

短信出院电话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张 晖
道歉短信
代发短信
夜半电话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电话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短信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