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导向视角下高校课程设置的学生需求分析
2017-04-12彭明慧吴昊丁福兴
彭明慧 吴昊 丁福兴
摘要:学生需求是高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参考因素。从顾客导向视角分析,高校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诉求可以区分为功利型、兴趣型和学理型等类型。高校课程设置既要尊重学生需求及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又要注重校本现状,并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顾客导向;课程设置;学生需求
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学科本位为基础的高校课程设置范式,为响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诉求,逐步将学生需求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参考指标。笔者拟在顾客导向理论的解释框架下,分析高校课程设置的学生需求,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一、概念厘定及理论选择
(一)课程设置概念及其基本要求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或其他机构安排的课程的整个范围和特征。它可以指在既定的时间里安排的那些课程(包括讲习班、自学、实验和其他正规的教学情境),也可以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科目体系,它包括学科门类与各科教学时数、顺序与相互关系。课程设置就是对教学科目体系的组织与规划,它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效的课程设置应使各类课程整合到最优配置,要实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者的有机融合。
课程设置的均衡性是指高校课程的各种类型、板块、内容和课时比例始终在合适、合理的范围內,并要求把握各类课程的普遍性、独特性与局限性,促进课程整合,以实现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综合性是指课程内容应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相结合,满足实践性要求。不同学科间应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课程间的联系,相互补充,将学科知识、社会实践与学生经验相整合,改变学科本位的现状。选择性是指高校既要设置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的课程,也要有选择地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课程,以灵活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课程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二)顾客导向概念
高校课程设置以顾客为导向,借鉴企业管理。其基本取向是:以顾客为中心,从顾客的角度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精神;以社会和顾客的期待为理想目标。顾客导向的技术是“倒金字塔式”的方式。供应者关注的是顾客的需要,供应者的一切行为、职能等都要围绕顾客来展开,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考评依据。这些取向也可被高校引入到课程设置中去。在高校课程设置过程中,学生是顾客,学生需求便是顾客导向,为提高顾客满意度,课程设置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既要提高课程间的差异性,也要促进不同学科间的整合优化。
(三)将顾客导向理念引入课程设置分析的适切性
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其满意度是检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并引入顾客导向理念是科学优化设置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大学生接受各类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生作为课程的直接消费者和被影响者,其对课程设置内容有最直观的感受。高校在组织课程设置时要坚持顾客导向,将学生的需求作为主要导向,树立学生本位意识,以设置超过学生期望值的课程为目标。
大学生作为课程教学的互动对象,有权力对课程设置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作为信息受体,大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最为直接、充分的接触,通过自身学习检验课程的优劣,能对课程设置提出建议与主张。绩效评估及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效果测评工具,与之相应的,学生满意度则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学生需求满足程度的考察量度。高校不再是简单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者,而要努力实现从“供应课程”到“创造课程”的转变。
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必须做到学生至上、了解学生、针对学生需求而开发和设置。将顾客导向理念引入课程设置要求以学生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及时获取学生的满意度与意见,为学生设置更高价值的课程,以实现差异化发展。
二、课程设置的学生需求分析
(一)学生需求的基本类型
1.功利型需求
学生作为“社会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选择、薪酬高低、社会地位等是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愿意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学生作为高校课程的直接消费者,课程设置的内容决定了他们要接受的知识和要培养的技能。企业、家长和社会作为高校教育产品的接受方和反馈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保留较高的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学生为了在求职中保持优势和竞争力,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的功利需求,既要开设与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就业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求职技能,也要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兴趣型需求
知识的接收驱动,一方面源自利益需求,另一方面源于自身价值的实现,满足自我需要的需求。兴趣爱好作为自我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课程的学生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学生的兴趣需求主要体现在个性的差异化满足程度、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程度、整体素质与自身涵养的提升程度等多方面。开设具有趣味性、体现个性化、内容丰富化的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3.学理型需求
学理型需求是指以理论性的视角,以陈述性的表达方式阐述课程内容与学科本质的学生需求,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意味着夯实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学理型需求强调课程设置的全局体系,通过把握贯通课程设置的主轴线,提升高端思维能力。学理型既是学术理性和学科理性的统一,也需要整合人文关怀。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要对立统一,互为补充,从而实现课程设置的学理型需求。
(二)学生需求的价值取向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虽得以倡导,但依然处于缺失状态。学生作为课程的直接消费者,学生需求体现着课程设置的方向和内容,学生满意度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一般来说,学生群体在追求自身教育利益时会有两种价值取向:一是完人发展的价值取向,二是功利性职业的价值取向。目前来说,功利性需求对学生影响最大,学生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提高自身价值,帮助自己获取理想的工作职位。高校作为教育产品的供应方,大学生就业率体现了高校教学水平的质量高低;社会和企业作为教育产品的需求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就业率。因此,高校课程设置应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和行业领域的最新情况。
(三)学生需求评析
学生满意度是学生需求满足程度的直接反映。高等教育是消费者对于自身价值发展的投资,目的是为了满足求职就业、兴趣爱好、风险回避等需求,實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功利型需求是学生对未来社会生活资本所做的教育投资,是学生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需求,也是学生掌握工作技能、满足社会需要和用人单位用工要求的需求。这一需求要求高校设置技能培养、求职就业等增强专业技能与素质的课程。兴趣型需求多基于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导向,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当学生对社科、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产生兴趣时,既是对自我学习探索过程产生了要求,也是对学校的课程产生了需求。学校要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和延伸,将学生兴趣与专业相结合,设置趣味性与专业性统一的课程,同时满足学生的兴趣型需求与专业素质培养,实现差异化的个性发展。教育既是培养人才的过程,也是将知识不断拓展延续的过程。以科学的论据、严谨的论证过程、高端的学术内涵丰富和开拓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人文关怀是学生的学理型需求。这一需求是学生在学术追求上的需求,也是学生需求中的高级需求,要求高校把握课程设置的全局观念,设置专业学术研究探讨,将人文知识与学术理性相结合。
目前,学生需求仍以功利型需求为主,高校在开设专业课程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兴趣型需求和学理型需求并加以指导,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顾客导向的课程设置建议
根据上述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及分析,高校设置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但也要注重现状,实现学生与学科的共同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意见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课程设置的直接体验者和接受者,学生的需求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要树立学生本位意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输送系统的专业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有个性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满足学生的功利性、兴趣性和学理性等需求,有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作为课程内容的传送者,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听取学生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定期征询学生的意见,并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从而实现课程设置的优化。
(二)注重校本现状,实现有机整合
“校本”是指以学校为中心,建设代表学校文化的新课程,在学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课程有机整合为一个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的背景下,为实现学生需求,学校必须在校本现状下开设相关课程,不能本末倒置、忽视课程设置的基本意义。目前的校本课程设置,应该从自发转向自觉,由被动转向主动,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设置依据:学生需求,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落实;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学校传统与发展趋势,与特色学校建设相联系。通过将学生、社会和学校三者的需求相结合,在校本现状下,开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实现三类课程有机整合后的实践落实。
(三)求同存异,弥合差异
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和学生本位的课程设置具有共同的目的: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但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又是相互区别的:学科本位旨在延续和拓宽专业知识内容,学生本位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要将学生需求与学科规范性相结合,既要强化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要增设交叉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