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有效性的思考
2017-04-12顾晓凤
顾晓凤
摘要:操作法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操作过程是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是幼儿间合作交流形成耐心、信心等良好品质的过程。教师要在操作类型的选用、操作材料的投放、操作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为幼儿主动获取知识提供更多的平台,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园;操作活动;操作类型;操作材料;操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B-0111-03
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可见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幼儿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儿童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儿童的行为及行为间的协调,操作活动便成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怎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操作类型的选用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中,我们一般选用以下几种类型的操作活动。
一是验证性操作活动。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幼儿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操作验证而获得数学知识,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理解与内化。主要步骤为:教师讲解—演示—教师归纳总结—幼儿再操作。
二是探索性操作活动。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让幼儿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操作、尝试、探究,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有关规律,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幼儿探索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准确性。主要步骤为:幼儿先操作—幼儿讨论、归纳—教师归纳总结。
三是创造性操作活动。教师提供某一种或者某一类材料,鼓励幼儿设计出具有多种选择性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让幼儿充分地进行想象,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主要步骤是幼儿独立操作,答案不唯一
以上三种操作方式各有各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局限,只要我们运用恰当,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验证性操作的运用
验证性操作对幼儿来说更主要的是模仿。这种模仿操作的过程虽然是固化的,幼儿在活动中被动地听从老师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但对于教学内容难度较大且幼儿又缺乏相关经验的数学学习活动却比较有用。例如大班蒙氏数学《乘除法板》知识的教学,就可以老师先讲解,让幼儿了解在这里的乘法只是表示几个相同的数量的和,除法就是把一堆物品平均分成几个部分,再在乘除法板上进行演示,归纳出知识点。此时再让幼儿自主操作并从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此类数学知识的教学中,验证性操作比较适合幼儿的成长规律。
2.探索性操作的运用
探索性操作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运用分析综合法去探索未知的知识,更适宜可探性、可猜性的数学活动。比如在学习6的分解与组合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操作盒,里面放6个双色筹码,上下摇动,这些筹码就会出现红色或蓝色的一面向上,让幼儿数出红色、蓝色各有几个,合起来又是几,将多次摇动的结果记录下来。还可提供6根香蕉,分别摆放到两个盘子里,让幼儿探索有几种分法等等。通过这样的探索操作活动,幼儿对于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互换关系和互补关系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了。
3.创造性操作的运用
创造性操作不是呆板的模仿,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深化,更适宜多角度分析问题、答案不唯一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如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在运用仿真人民币进行超市游戏时,可以提供给幼儿各种硬币和纸币,让幼儿在自主购物时运用多种付款方法对5元、1元、7角的货物进行付款,从而理解货币的等价关系。又如在《分类》教学中,提供一组实物或者图片,让幼儿根据物体的某种特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类,进一步理解分类的意义,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二、操作材料的投放
操作活动材料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在幼儿数学操作活动中,材料的投放直接关系到幼儿操作的态度、探索的结果,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操作材料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可操作性,还要注意难易适度。
1.操作材料的适宜性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源动力。在投放操作材料前,教師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或者以游戏的方式引领幼儿进行操作有目标的活动。例如在小班“对应”的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了小熊穿衣服这一操作环节,引导幼儿帮助小熊穿衣服。幼儿在开心地为小熊穿衣服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1只小熊穿1件衣服”所包含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其次是操作材料的品种、数量要适宜。有的教师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操作选择,体验不同操作感受,会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幼儿的注意易被材料的组合、材料的搭建所吸引,脱离教师希望的操作环节。例如在中班“多边形”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多边形,希望让幼儿进行不同颜色的多边形的对比,进一步树立图形的大小、颜色、质地不会改变图形形状本身的概念。但由于材料太丰富,幼儿的兴趣转向了多边形的搭建,教师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才让幼儿的注意重新回到活动中来。这个环节的材料投放应当是品种多样、数量单一,既能让幼儿获得图形的概念,又不会使他们过于留恋操作材料的多彩,让原本就难以集中的注意发生转移。
2.操作材料的多样性
由于教学活动的时间限制,幼儿操作材料的投放最好能够多而精。教师需要结合本年龄段幼儿数学学习内容,按照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数学区材料。幼儿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因此要投放不同难度要求的材料,既满足一般水平幼儿的发展,又照顾到那些能力较强或者较弱的幼儿的发展需要,使他们都能在区域活动中探索与自己能力、兴趣相适应的材料。例如小班《对应》课后,我们在数学操作区提供了小熊穿衣服、大象搬运木头、小兔钉纽扣等玩具操作材料,让幼儿多角度理解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幼儿操作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及兴趣倾向,及时对原有材料进行调整,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适时增加材料对幼儿的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区活动,他们已经能够一一对应地为小动物穿衣服了。这时教师便适时投入更多的装饰品,并在墙上挂出一张记录表,鼓励幼儿继续打扮小动物,并把穿在小动物身上的衣物记录在表,慢慢培养幼儿感知一对二、一对多的对应关系。
3.操作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要经过一个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包括动作表征阶段—形象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等等,材料投放时应遵循实物—图片—符号的原则。例如小班《对应》的操作材料可以分为三组:一是实物组——大小不同的瓶子和盖子;二是图片组——大小不同的大象和木头;三是符号组——圆形与圆形的花朵对应等等。操作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能力不同分组操作,这样的操作活动因材施教,分层指导,促使每位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操作过程的组织
1.引导幼儿明确操作目标
3—6岁的儿童有意水平低,活动的目的性不强,我们在幼儿活动前要讲清操作的要求,帮助他们理清操作思路,明确操作目标,以达成预期的操作结果。
2.关注幼儿体验操作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就是有自由的操作与探索的空间。此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注意多运用平行干预,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共同体验操作过程,鼓励幼儿间的互相合作,引导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衍生出多种操作过程,让幼儿感受到操作的快乐。
3.指导幼儿展现操作结果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样要求我们。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本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师生充分讨论,教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为幼儿全面梳理知识点,帮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提高行动的有意性与目的性。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动手最重要,这个东西能创造一切。”动手操作是幼儿探索知识的有效方法,操作过程是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是幼儿间合作交流形成耐心、信心等良好品质的过程。我们要时时记住并努力践行之。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