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知识本质 在体验中构建概念教学

2016-06-29卢向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操作活动概念教学体验

卢向容

【摘要】概念教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何使书本上平面的数学概念变为立体生动,使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剥去枯燥的“外衣”,将“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思考”的课堂,是我们要重视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关注知识本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入手,精心设计丰富的学生操作活动,让孩子在亲身的体验、感悟中探索数学概念形成途径,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关键词】概念教学 知识本质 操作活动 体验 数学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089-02

概念教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如何使书本上平面的数学概念变为立体生动,使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剥去枯燥的“外衣”,将“冰冷的美丽”变成“火热思考”的课堂,是我们要重视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平移》的内容简单明了,甚至觉得有些“死板”的味道,给人一种“没什么可讲”的印象。如何把课上出数学味,即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数学思维,掌握概念,发展空间观念?关注知识本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入手,精心设计丰富的学生操作活动,让孩子在亲身的体验、感悟中探索数学概念形成途径,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提升数学思维品质。下面,以“平移”的教学实践为例,谈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建立数学概念,让学生爱数学,学数学,觉得数学有趣。

一、立足已有 降低体验难度

教学片断一:探究平移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吧?大家看,这是哪儿?玩过吗?(出示主题图)

(2)师:观察物体是怎样运动的?用手势比划比划。比较一下,能不能按物体运动的不同分类。(小组合作交流:小火车、观光梯、滑滑梯、电览车的运动是一类)

(3)师:观察小火车怎样运动的?师演示玩具小火车的运动轨迹,引导学生说出行驶路线是平平的,直直地运动。

板书:水平方向←直线运动

(4)师:观察观光梯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让生用手势做一做,教师用自制的教具(说明运动原理与观光梯类似)演示,引导学生说出运动方向是竖直方向,上下直直地运动。

板书:竖直方向↑直线运动

(5)同学们坐过滑梯吧?一起闭上眼晴,回忆滑滑梯时人是怎样运动的?手势比划比划,引导学生说出运动方向是斜斜方向,直直运动。

板书:斜向↗或↖ 直线运动

(6)根据板书,比较一下,物体的运动你发现了什么?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在观察中引导概括平移的特征)

板书: 位置 变 大小、形状 不变

抽象知识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这一环节教学,运用和借助实物及图形,唤醒学生记忆。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事物的特征。首先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借助师生肢体语言、教具的妙用,唤醒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每一个实例的运动方式,再配上直观的板书设计,体验与视觉冲击下,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概括与表述平移的特征可谓水到渠成。

二、经历体验过程 建立清晰表象

教学片断二:感受平移

(1)师:找一找,谁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运动也是平移,为什么?

生:衣服上的拉链头上下运动、升降旗、推拉窗门、行李箱拉杆、电梯、门栓左右拉、拉窗帘、举重……,学生对“拉窗帘”运动是否是平移运动有不同的看法。师适时引导交流、讨论,比较、观察,得出窗帘在拉的过程中,形状已发生变化,不是平移运动。

(2)从行李箱拉杆运动,让你想到生活中还有什么物体的运动和它很相似?(引导说出打气筒上下运动。)

(3)师:一起模仿做这些物体的运动。

(4)演一演:你会做几个平移的动作吗?(文具盒从桌面左边平平移到右边、自己向左移到几步……)

操作要落实目标,避免低效。在学生获得充分感性经验后,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平移现象,注重结合游戏演一演,适时合作交流,让合作交流在概念易混处,感受平移特征,学生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很亲切。

三、精心处理教材 引发体验共鸣

教学片断三:学会平移

(1)师:小白兔搬家了,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家搬到哪?

①要求:确定好小白兔的家,其余房子标上序号。

②移一移,小白兔的家通过平移与几号房子相互重合?为什么?(生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验证结果。

(3)辨析:为什么不是选①②⑤号房子?想象,①②⑤号房子平移后的图形,说一说,平移后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生交流。师用多媒体课件把三座房子平移演示);师把小白兔的房子平移后变大或变小,引导观察,是平移后的房子吗?

(4)再演示小白兔的家通过平移通过平移与③④号房子重合的路线图与结果。

这一环节老师通过研读教材,深入挖掘主题图的教学资源,创设变式情境,制造思维冲突,让学生的思维起来。不惜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边观察、想象、思考、操作、对话,引发学生数学思考,并巧借信息技术使平移运动过程可视化,反复验证思考的结果,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体验运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描述平移过程。视觉感官冲击下,思辨的思维让学习更有弹性,发展学生空间感,积累图形运动的经验。

四、操作与想象并行 渗透转换思想

教学片断四:用平移

(1)师:画一画(用平移的方法,借助学具画一些小汽车。)

展示学生作品(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斜向)

(2)师教顺口溜:小汽车,真漂亮,移成一排成直线。往前开,一条线,大小方向都不变。——这就是平移的特征。

(3)欣赏平移在生活中的运用。

房子真的能搬家的(用千斤顶搬家视频)、传送带、电梯、升旗、用平移方式变换的图案 ……

通过画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画出”思维的精彩。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画出水平、竖直甚至斜向或散乱的汽车图形,教师抓住这些生成资源进行分析,判断,感受图形经过平移能创造出美丽的图案,感悟图形的转换思想,再串上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欣赏环节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平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数学有用,数学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往前走一步,关注数学本质,立足学生,精心解读教材,使学生在看一看、做一做、演一演等操作体验中表达自己的发现,以实现对数学的提升,有广度、深度、有弹性的课,才能成就精彩。

猜你喜欢

操作活动概念教学体验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