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多维解读
2017-04-12王燕珺
王燕珺
摘 要:生态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思想包括从农村到城市,从陆地到海洋的生态视阈观、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哲学观、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生态发展观、在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观与共建地球美好家园的生态全球观。
关键词:生态视阈;生态哲学;生态发展;生态文化;生态视野
中图分类号:A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5-0089-05
生态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密不可分,与生态危机全球化和中国严峻的生态现实密不可分,与中国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密不可分。
一、生态视阈观:从农村到城市,从陆地到海洋
习近平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69——1975年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做知青。梁家河“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河,只有一条沟渠,雨季的时候沟渠里才流淌一些泥水。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先人们利用这种山坡地形顺势挖出一孔孔土窑洞,就是家。”[1]习近平和乡亲们一起住窑洞,一起劳动,一起吃“团子”(即玉米面窝头),“我几乎那一年365天没有歇着,除了生病。下雨刮风我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个时候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2]在全国实行沼气池的初期,为了解决全村照明问题,1975年习近平带领全村人建成了几十口沼气池,基本解决全村人照明、做饭问题。陕北的知青生活锻炼了习近平,“这几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2]正是陕北知青生活的艰苦岁月使习近平亲身感受陕北农村黄土地自然生态条件的恶劣,了解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实际,形成了习近平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这段岁月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根植于习近平思想深处。以致于后来到福建工作,他在积极推动福建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动情回忆“我曾在西部生活过多年,深知环境恶化的灾害”。一方面,习近平在梁家河大队亲身建设沼气池的初步实践,改善和便利了农村百姓生活,这是习近平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的最初尝试。另一方面,是这段艰苦的岁月,培养了习近平直面困难,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这为习近平后来坚持不遗余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可以说,陕北知青的艰苦岁月是习近平生态思想起点。
习近平生态视阈在实践中不断拓展。1990年4月,习近平调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立足于福州自身特色优势,习近平几经调研、商榷和修改,1992年主持编定《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简称“3820”工程),规划福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及对大气、水、噪音等污染进行治理,目标是把福州建设成为“清洁、优美、舒适、安静、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良性循环的沿海开放城市”[3]。这是习近平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第一次使用“生态环境”的表述,是他生态城市建设的初步构想和谋划。由此实现了其生态视阈由农村到城市的跨越。经过20多年的发展,福州“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实现大跨越。随着城乡加快一体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多的市民分享着城市逐渐变大、变新、变绿、变畅、变美的发展成果[4]。
2002年,习近平任福建省省长,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生态优势不仅可以转化为经济的优势,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基于这一认识,福建省委、省政府于2002年初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省,即“争取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福建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省份。”[5]2002年,习近平主持制定的《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出台,规划建立六大体系以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即:以生态农业、生态效益型工业、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为基础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森林、海洋、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提供洪涝干旱灾害防御、林业生态防护、灾害性天气预警、海洋灾害防治、农林水产疫病防治和地震地质灾害防治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科教支持和管理决策体系[6]。从城市到省际,习近平生态视野不断拓展,从福州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文明省”建设,生态建设范围从局部扩展到区域。正是习近平扎扎实实的基层工作经历,使他从谋划生态城市建设起步,逐步扩展到规划生态文明省建设,这不仅仅是生态建设区域在实践中的扩展,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步成熟和貫彻落实。
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入,习近平生态思想的视阈从陆地延展到海洋。2002年习近平调任浙江省,不断深化“生态文明省”的内涵,从大局、大视野出发,将生态文明省建设从陆地扩展到海洋,“营造蓝色洁净的海洋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合理开发‘蓝色国土,是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重要任务。”[7]习近平根据浙江省海域辽阔、区位条件良好、海洋资源丰富的特点,整合陆海优势,依靠陆地,放眼海洋,“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以滨海城市和陆域经济为依托,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加快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走出一条陆海相互联动、具有浙江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路子” [7]。由此,习近平生态视阈进一步延伸扩展,生态大局观“生态城市——生态文明省——海洋资源开放和保护”在实践中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从点到面,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省域,从陆地到海洋,不断丰富,不断开拓,不断飞跃。
二、生态哲学观: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和谐
唯物主义生态哲学观是习近平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生态认识的理论成果的凝聚,是他生态发展观、生态文化观、生态全球观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指引。
习近平生态哲学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遵循客观规律;三是保护大自然是人类的使命,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生产力;四是保护大自然要有系统思维观念,要统筹安排;五是保护大自然离不开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的保驾护航;六是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不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自然承受不起。
习近平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总结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揭示了生态环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体现出习近平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规律的清醒认识和宏观把握。回溯世界四大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均发源于大河流域,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文明的造就依存于当时优裕的自然生态环境;当滥伐森林、破坏水土保持大规模发生之时,也是文明开始衰落之时。农耕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依存程度較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人化自然”能力有限,更多的是“自然化人” 。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开发还没有超出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人类生产生活产品来自自然,最后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荣共生。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获得空前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和驾驭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关系形成。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危机,是工业文明条件下自然发出的警告信号。当人类为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沾沾自喜的时候,20世纪30年代后,以“八大公害”为代表的一系列“自然的报复”敲响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钟,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文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一经发表,引发极大关注与争论。面对发展问题,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文明共同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各国达成的广泛共识。习近平正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角度,从唯物史观出发,对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作出深刻阐释。他指出,“西方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的基础上的;当大多数人都要像少数富裕人那样生活,人类文明就将崩溃。当今世界都在追求的西方式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它是人类的一个陷阱。所以,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8]习近平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哲学视角,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
三、生态发展观: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一度被认为是“两难”问题,西方国家也是先污染后治理,“褪黑变绿”,在生态危机磨难之下,人类才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意义,生态运动才蓬勃兴起。在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问题上,习近平颇具战略眼光和前瞻性。
首先,他提出绿色发展的思想,“既要GDP,又要绿色GDP”,“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9]。习近平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不是单纯GDP数字的增长,发展不能盲目信奉GDP,不能以GDP论英雄,而应把资源消耗量、环境损害程度和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中;这种绿色GDP观念的形成,体现出习近平生态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
其次,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可实现双赢,“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抓生态省建设,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10]。习近平始终贯彻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的思想,这是一种更加全面的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发展观,是全局观。
再次,习近平提出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决定一个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应用、社会化程度和自然条件。一方面,生态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任何生产生活行为都离不开自然有机体,优良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促进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也就随之被破坏。 另一方面,生产力最核心的要素是人,只有人在良好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生产力才能进步。习近平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基本理论,指出“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11]。习近平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形象比喻为“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两座山”关系,“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12]。发展经济是要人民生活得更好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蓝天、绿水、青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如果为了发展经济失去最大民生福祉,那是得不偿失。“在鱼和熊掌(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选择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13]因此,必须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
最后,习近平运用生态红线和法律约束机制,保障生态文明的顺利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获得较大进步,2011年成为排位在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发展的代价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为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我国设置了18亿亩耕地红线、37.4亿亩森林红线和8亿亩的湿地红线,这些“生态红线”是我国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因此“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14]为了严守生态红线,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法律手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生态文化观:全社会共同价值理念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1978年至2008年,30年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1%,而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和蓬勃兴起的“绿色运动”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我国开始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维度的征服自然的功利生态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人、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有之义,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步发展的文化形式。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先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2004年在浙江任职期间,不仅深刻阐述 “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要在文化层面上树立生态意识,而且深入分析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断深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深度。生態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解读。从广义上说,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15]。习近平指出“推进生态省建设,既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省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就是要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现实生活中违法排污、违规建筑、乱砍乱伐、乱掘乱挖、乱捕滥杀等无视生态规律的行为还时有发生,究其深层原因是我们还缺乏深厚的生态文化”[16]48。对于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习近平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理念,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16]48生态文化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态思想和价值理念,培育生态文化从他律走向自律是一个漫长过程,所以“像所有的认知过程一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17]。
五、生态全球观: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国家问题、地区问题,而是全球问题,是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多年以来颇受关注。1972年6月,联合国人口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各国政要汇聚共同讨论全球环境问题,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此后欧美很多国家的学者将研究的视角投向生态学及其交叉学科,深刻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
习近平担任国家领导人后,多次在国际会议上阐述生态发展的理念和认识,积极面向世界,宣传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一方面,主动宣传中国政府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争夺国际生态话语权;另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展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负责任态度和积极作为的形象,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碳排放、发展绿色能源。对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罔顾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要求中国承担发达国家的生态国际责任,对中国政府横加指责的种种生态殖民主义言行,习近平也予以积极应对。2010年,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要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动亚洲和世界的绿色发展,“为了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资源环境得到永续发展,我们亚洲各国应该统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18]2011年11月,习近平在妇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大会致开幕辞时指出,“保护地球家园、推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2013年7月,习近平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表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9]由此,习近平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将生态建设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领域,还将其上升到造福全球人类、保护地球家园的全球化视野的高度,符合当今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思想蕴含着生态视阈观、生态哲学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全球观。习近平生态思想从实践中起步,由点到面,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深化、拓展、凝炼和升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实践和理论,引领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难忘延安知青插队生活 曾经几度梦里回延安[EB/OL]. http://sn.ifeng.com/shanxidifangzixun/yanan/detail_2012_11/27/448732_0.shtml.
[2]习近平忆知青生涯收获:培养了我不畏难不信邪的信心[EB/OL] http://news.ifeng.com/a/20150207/43120927_0.shtml.
[3]习近平.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146.
[4]福州市3820工程解读:诞生于20年前的宏伟构想[EB/OL].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31028/192717140181.shtml.
[5]习近平.加快建设”三条战略通道”推动福建经济实现新跨越[N].福建日报,2002-9-2(1).
[6]袁晔. 福建计划用20年时间投入700亿元建成“生态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8/25/content_537346.htm.
[7]浙江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05]24号】》[Z].
[8]习近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场社会革命.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8.
[9]习近平. 既要GDP,又要绿色GDP[M]//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7.
[10]习近平. 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M]//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44.
[11]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求是,2013(17).
[12]习近平.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M]//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86.
[13]习近平.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M]//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53.
[14]习近平.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杭州:外文出版社,2014:209.
[15]陈寿朋,杨立新. 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5(2):76.
[16]习近平. 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M]//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48.
[17] 习近平.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M]//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3.
[18]习近平.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10-04-11(1).
[19]习近平. 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7/20/c_116619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