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00年以来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与经验

2017-04-12刘雷何传启

理论与现代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历史经验

刘雷+何传启

摘 要:工业现代化作为一种工业变迁、一个系统过程、一种工业转型、一种国际竞争,是国家现代化的战略基石和推动力。通过对工业生产、工业经济、工业环境和工业要素四个方面做时序分析、截面分析和过程分析,发现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主要历史趋势,包括发展过程非线性、产业结构变迁具有规律性、产业革命是其核心内涵、工业创新是其原动力、提升质量是其本质特征、工业环境的变迁具有非线性六个方面。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工业现代化的十条基本经验。

关键词:工业现代化;历史趋势;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F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5-0024-05

工业不仅是古老产业,也是现代产业,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人类工业从石器制造开始,迄今已有200多万年的历史;而现代工业则以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距今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工业革命既是世界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起点,也是世界现代化的开端。18世纪以来,工业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和国家现代化的战略基石,也是经济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推动力。韩毅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探讨了有关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属性和类型等若干理论问题,勾勒了工业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阐述了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现代化五个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演变趋势[1]。陈佳贵和黄群慧以工业增长效率、工业结构和工业环境三个方面作为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一套评价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2][3]。李正发从工业整体素质(人、物、管理)、工业组织制度、工业结构、工业规模和产出四个方面构建工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4]。杨朝晖认为工业现代化标准与目的的一般性原则是世界统一的,同时各国依据本国环境和具体条件制定符合国情的工业现代化道路,即表现为工业现代化的多样化道路[5]。以上研究或者从历史学的角度梳理了世界工业现代化的脉络,提出了工业现代化的规律,或者从不同经济维度构建了工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此不同,本文将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通过对世界银行、OECD等权威机构与组织统计数据的定量分析来描述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勾勒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图景,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一、工业现代化的内涵

根据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 Rev. 4),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是第二产业,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一般而言,工业是指采掘物质资源、对原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生产部门。狭义工业一般指制造业;广义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公共事业,公共事业包括水、暖、燃气和电力等的生产和供应。工业现代化是指工业部门或工业系统的现代化。尽管工业现代化研究已经有50多年历史,但迄今为止,工业现代化没有统一定义。本研究认为,工业现代化既是一种状态,是现代工业的世界先进水平;又是一个过程,是达到和保持世界工业先进水平的过程。工业现代化包括四层涵义,四层涵义进行组合,可以产生多种操作性定义;它们之间有交叉。

现代化科学认为:从政策的角度,工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是现代工业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前沿过程,是工业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复合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工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等;达到和保持世界工业先进水平的国家是工业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工业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的转换有一定概率。

二、工业现代化的分析方法

关于世界工业现代化,可以从工业生产、工业经济、工业环境和工业要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生产是“微观基础”,工业经济是“宏观表现”,工业的一些共性要素同时作用于工业生产和工业经济,而工业活动则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以上述分析框架为基础,我们对世界工业现代化进行了时序分析、截面分析和过程分析,时间跨度为 400年(1700~2100年),覆盖131个国家和97%的世界人口。其中,时序分析(1700~2010年)以15個典型国家(发达国家8个、发展中国家7个)为样本;截面分析选择1700、1820、1900、2000、2010年六个时间截面,重点分析2010年;过程分析包括历史进程、客观现实和未来前景三个方面。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重要性, 16类228个指标被选择为工业现代化的分析变量。其中,定量指标采用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或著名学术机构的相关数据;定性指标应采用比较科学客观的研究文献。

三、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趋势

分析发现,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发展既有复杂性又有规律性。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很多,本研究选择具有明显政策意义的六个方面给以重点介绍。

1.世界工业现代化是非线性的

工业现代化的过程大致分为两类:前沿过程和追赶过程,它们相互影响。前沿过程是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是领先型工业现代化。追赶过程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现代化,是追赶型工业现代化。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前沿过程大致经历了两大阶段: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或称非工业化)。如果说1970年以前的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是初级工业现代化,是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突出表现在工业比例的上升;那么1970年之后的第二次现代化是高级工业现代化,是从现代工业向智慧工业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工业比例的下降。

工业现代化过程的一般特点包括:部分可预期、不均衡、不同步、阶段性、多样性、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全球性、风险性、政府作用、效率分化、结构趋同以及工业现代化过程产生的副作用等。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现代化的特点是不同的(表3),不同国家工业现代化的特点也有差别。

2.产业结构变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宏观经济结构方面,18世纪以来,国民经济的结构变迁表现为农业增加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下降,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先升后降,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上升。

在工业部门内部,国民经济(GDP)和总就业劳动力中,采矿业增加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先升后降(国别差异比较大),制造业增加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先升后降,建筑业增加值比例和勞动力比例先升后降,公共事业增加值比例先升后降,公共事业劳动力比例变迁具有国别差异。

关于工业部门中制造业的技术结构变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做过专门研究 [6] 。研究显示,欠发达国家在食品饮料、纺织和服装等行业的工业化潜力巨大;中等收入国家可进入基本金属行业和金属制品行业并从中受益;发达国家则在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和创新及相关服务业就业岗位的维持方面拥有巨大潜力。此外,随着各国人均GDP的增长,低技术产业占制造业增加值比例下降,中等技术产业占制造业增加值比例先上升后下降,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增加值比例不断上升。

3.产业革命是世界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

18世纪以来的三次产业革命,包括第一次的机械化革命、第二次的电气化革命,以及第三次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革命,从根本上推动了工业体系的重大变革。关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约1945~2020年)的阶段划分,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认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基本特征。其中工业自动化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上半段(1945~1970年),工业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下半段(1970~2020年)。目前,全球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正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后半段。德国学者把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后半段理解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简称“工业4.0”。

4.工业创新是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原动力

工业现代化的动力分析,涉及动力因素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工业现代化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企业创新、工业竞争、国家利益和市场需求等。技术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技术来源,制度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技术来源,企业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业竞争是工业现代化的激励机制,国家利益是工业国际竞争的主导因子,市场需求是工业产品创新的主导因素。在工业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作用比较突出;在工业发展中国家,工业竞争和学习作用比较突出。

5.提升质量是世界工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世界工业现代化进程既是工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工业质量提升的过程。18世纪以来质量管理发展大致经历五个阶段,包括以工人的经验,感官评估与简单的度量测定为手段的传统质量管理阶段、企业质量检验单元独立化的质量检验阶段、将传统的“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前预防”的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一体化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和当前的国际质量认证阶段[7]。工业质量检测与管理标准不断提高,由此带来工业质量的全面提升。

6.工业环境的变迁是非线性的

世界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变迁包括社会环境的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变迁两个方面的内容,涉及人口、资源、城市、环境等诸多领域。社会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人均GDP的提高,城市化、信息化等等。

在生态环境方面,纵观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程,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为首的工业发达国家总体上都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首先,18世纪~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在技术方面,产业革命以来现代大工业生产带来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环境观念方面,长期以来人们无视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因此,在工业现代化的早期,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事件频发,比较典型的工业污染事件有:英国伦敦的煤烟污染、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有机汞污染事件等。其次,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境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制度的确立。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公害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应,环境污染已经演化成一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危机。1962年美国学者卡尔逊《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后美国学者殷格哈特的《无声的革命》、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著作相继问世,推动了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这一时期,在欧洲和北美的学术界相继诞生了“生态现代化”和“工业生态学”理论。随后的十多年里,联合国有关机构、OECD、欧盟和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推动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的共识。

四、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分析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定量描述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图景,可以将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归结为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工业现代化是相对可以预期的。分析表明,20世纪世界工业变化是相对连续的和有规律可循的,在选定的228个分析指标中,大约68%的工业指标与国家经济水平显著相关。例如,工业效率上升、工业劳动力平均工资增加、工业产品简单平均适用税率的下降等。

第二,工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过去的300年里,工业现代化包括从家庭工业向工厂化工业、从工厂化工业向知识型工业的转变;其中,第二个转变尚没有完成。工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工业效率的提高,也包括工业结构、工业制度和工业观念的变化。其中,工业生产模式、工业结构、工业制度和工业形态的转变和更替,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

第三,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平衡的过程,大致经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非工业化)两大阶段。工业现代化不仅内涵是变化的,而且在不同国家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在过去300年里,工业现代化是不同步的,表现为工业效率增长的不同步、工业结构变化的不同步、工业制度和观念变化的不同步和工业形态转变的不同步等。换句话说,工业现代化及其成就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工业现代化是一场国际竞争,既然是竞争就会有输赢。输家和赢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定的转移概率的。所以,世界工业中心是可变的,世界工业前沿是变化的,国际工业差距是变化的,国家工业地位是可变的。

第四,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停滞、中断或倒退现象等。整个世界的工业现代化进程是连续的和不可逆的,但是,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就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不连续的;可能出现停滞或中断,也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甚至长期的倒退。在过去300年,有些国家出现一个时期的负增长,工业结构、制度和观念出现倒退;在未来100年,有些国家同样可能出现一个时期的负增长、停滞或倒退。

第五,工业现代化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过去300年的工业现代化过程,既是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過程,也是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过程,同时还是工业劳动力福利和工业公平增加的过程。在未来100年里,没有理由怀疑这种趋势会中断或逆转。所以,工业现代化是进步的,尽管在进步的过程中会发生种种问题,甚至是灾难性的问题。

第六,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工业现代化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在工业现代化过程中,随着产业转型和技术更替,老的技术和旧的产业将失去其原有的工业价值和地位,有些行业和人群将受到损失。在另一个方面,科学和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技术风险始终存在,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工业现代化过程需要有风险控制和危机管理。

第七,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方面。技术创新是引发产业革命的必要条件;而企业管理革新对新技术的推广、产业革命的深化提供制度上的动力源泉。

第八,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工业质量提升的过程。从工业现代化初期的传统经验性的质量管理发展到当前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企业通过不断的开展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做到充分满足用户的要求,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第九,工业现代化需要关注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已经成为当前工业发展的主题。

第十,世界工业现代化具有模式和路径多样性。未来90年,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多样的,包括发达国家的第二次工业现代化路径(包括知识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联合推进)、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工业现代化、第二次工业现代化和综合工业现代化路径等。

总的来说,世界工业现代化起步于18世纪60年代;它的发展是非线性的,包括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两个阶段;工业结构和工业质量变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业革命是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工业创新是工业现代化的原动力;工业环境的变迁是非线性的。工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世界性和动态性。本文通过简要的定量数据描述,从工业生产、工业经济、工业要素和工业环境四个方面剖析了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基本事实,勾勒了世界工业现代化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21世纪中国工业现代化的理性选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韩毅. 论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1).

[2]陈佳贵,黄群慧. 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衡量指标及对中国工业的初步评价[J]. 中国社会科学,2003(3).

[3]黄群慧.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04(9).

[4]李正发.论工业现代化的主要评价指标体系[J].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5]杨朝晖. 美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独特性研究[J].兰州学刊,2011(4).

[6]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发展报告2013[R].维也纳,2013.

[7]温德成. 质量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历史经验
新疆“三反”运动的历史经验
近代以来中国办学成功历史经验之浅谈
俄罗斯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水务纠纷的化解之道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理论价值浅析
借鉴历史经验 加强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党思想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中越友好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