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税减效增背后的辩证法

2017-04-11蔡恩泽

税收征纳 2017年1期
关键词:税负增值税试点

蔡恩泽

营改增税减效增背后的辩证法

蔡恩泽

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对企业实施大规模结构性减税,是今年确保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有效、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对稳增长、调结构、扩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完善税制、促进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成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一举多得的积极效应。

从常务会上传出令人惊喜的消息,营改增新增试点的金融、建筑、房地产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减税额呈逐月放大趋势,到10月底累计减税965亿元,新增加53万纳税户,26个细分行业全部实现了总体税负只减不增的预定目标。加上前期试点行业和原增值税行业通过营改增的减税额,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这一减一增,体现中央政府民本施政的理念。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日子普遍不好过,致使财政收入也跟着少了。本届政府审时度势,体恤企业困难,通过减税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提高企业的生存发展机率。虽说财政收入少了,政府还是主动过紧日子,通过营改增挤出5000多亿元反哺企业。如此大规模的减税,对当下的企业和市场不失为雪中送炭。在减税减负政策哺育下,企业增强了蓄势创新、转型升级的持久动力。

一个生动的事例是,2013年8月起,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3年多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区内企业由82家增至586家,产值由1.8亿元增至23亿元,税收由800万元增至2.45亿元,营改增为企业减负的同时,推动了产业园取得强劲发展。

这一减一增,表明营改增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供给侧改革的要义,在于提高企业生产市场需求侧急需的产品。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关键阶段,实体经济普遍不景气、民间投资意愿不足。有鉴于此,本届政府把营改增等减税措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棋局中的重要一招。中央政府去年将财政赤字率从2.4%提高到3%,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这是策应供给侧改革积极的财政政策。

环顾全球,国际社会大多也是通过逆势减税摆脱经济困境的。而关税其实就是在市场供给侧发力。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利用越南战争结束后的经济发展机遇,通过减税及减少政府干预等一系列新政,提升民间投资和企业生产积极性,促使经济回暖,增加就业机会,由此奠定美国自1983年开始长达25年的经济繁荣。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演说中更是高调宣示减税以获取选票。德国也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减税减负改革税制等,摆脱经济危机,成为当之无愧的欧盟第一轴心国。而中国自有自己减税的国情背景、路径选择和政策设计。

这一减一增,证明营改增背后有辩证法。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营改增表象是“减”,但实质上“减中有增”,就是减了税增了效,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效率。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高端研发等,拉长产业链,我国的产业格局将会浴火重生,尤其会助力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快速成长。与此同时,那些对于税负特别敏感的中小微初创企业,可从营改增政策中得到呵护,无疑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提高存活率和竞争力。事实也是如此,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企业负担减轻了,市场活力勃发了,就业机会增多了,新增加53万纳税户就是一个例证。

回顾历史,轻徭薄赋是历代开明政府的明智之举。我国历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乾隆盛世”无不是因减税放水养鱼、涵养税源而营造太平盛世的。而竭泽而渔、横征暴敛的朝代如秦二世时代,税赋多如牛毛,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激化社会矛盾,引发民众“揭竿而起”。

总之,税制改革的每一步,都彰显国家治理新高度,凸现中国政府执政智慧。营改增贯通了所有行业和企业之间增值税抵扣的链条,所有的行业全部进入增值税的范畴之内,再没有重复征税的因素存在,充分体现了增值税税收中性的原则,有助于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避免企业因为税收来扭曲自己的经济行为,有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

在营改增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此次国务院常务会部署了下一步行动的路线图:要密切跟踪试点情况,对运行效果开展第三方评估,明确相关领域纳税政策口径,扩大减税效应。要深入重点行业开展政策辅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增值税抵扣机制。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税便利程度。2017年政府还要过紧日子,继续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激发活力、培育税基,为促发展、保民生提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营改增现有的某些症结在于增值税对核算的要求很高,如果企业操作规范,税负会下降;如果粗放式管理,不规范运作,该抵扣的没能享受到,企业税负就难以保证一定下降。所以政策辅导特别重要,让企业熟悉政策“招数”,用好用足政策。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从2016年起,中央对地方实施增值税定额返还,并统筹兼顾东中西部实际情况,妥善解决困难地区的财力缺口,逐步提高地方财力的保障水平。营改增“税减效增”的辩证法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势必为中国经济的回暖添柴加薪。

猜你喜欢

税负增值税试点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否包含增值税?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Excel 巧算个税及土地增值税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