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兵法》“五事”思想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启示

2017-04-11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软实力孙子兵法中国

杨 云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孙子兵法》“五事”思想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启示

杨 云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孙子兵法》被认为是经典的军事著作,主要论述了战争的取胜之道,其中最经典之处即在 “五事”思想上。基于中国当前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吸取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思想,借鉴应用于目前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建设,探求对中国建设软实力的启示,以突破中国软实力建设过程中的困境。

《孙子兵法》认为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17即不通过战争就能让对手屈服,是战争的最高境界。投射到当今的国际社会,一国除了使用武力迫使对方屈服之外,还可以依靠软实力吸引其他国家追随和支持自己。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战争已经不合时宜。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提出来的。自从软实力的概念兴起以来,国内外关于软实力的研究日益增加。约瑟夫·奈和王缉思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兴起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这一实质性的经济成就,伴随着中国以儒学为特征的传统文化的复兴,提升了中国在亚洲和整个世界的软实力”。[2]10门洪华认为软实力构成是实现国家整体目标的一个战略,“随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核心成分,把发展软实力置于战略高度成为实现国家总体目标的根本要求。”[3]6本文结合中国经济实力迅速上升的背景,把中国软实力发展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高度,从 《孙子兵法》的 “五事”思想中寻求对软实力建设的启示。

一、中国积极建设软实力的原因

约瑟夫·奈认为 “软实力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4]15国家软实力主要表现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三个方面。国家软实力的强弱在于这三个方面有没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来自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普世性,来自于国内外政策实施过程中体现出的自由、民主、平等等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的合法性及道德权威性。中国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推行软实力的建设,有其深刻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首先,约瑟夫·奈认为 “当今世界无论是在中东还是在东亚,硬实力和软实力已经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2]40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互作用,不能做单向度的线性解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GDP由1978年的3678.7亿元增长到2016年744127亿元,世界排名由十五跃为第二。“一带一路”项目投资、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的建立运行、G20峰会在杭州成功的举办等,表明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防科技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中国已经开始自主生产航母。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仅仅为经济和军事强国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使世界的一些国家产生恐惧,进而对中国产生敌意,并不利于实现中国梦和建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因此,中国在当前的发展阶段,积极进行软实力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是软实力的一个基本来源。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文化的精华就构成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基础和资源。中国儒家文化推崇仁爱、尚和、德治的思想,这些思想流传两千多年,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里,因此中国人必然会重视软实力的建设。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有儒家、道家、法家等经典思想,有蕴含精妙哲理的中医药学,有意境优美的诗意文学,等等,这些资源必然成为中国建设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强大的动力。

最后,一些西方国家因为对中国不够了解,对中国存在着误解和误判,指责和批评中国的一些政策,从而对中国的外交、对外贸易和良好的形象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了,西方就流行起了 “中国威胁论”;中国的对外援助是基于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的,这在西方就被解读为 “新殖民主义”;因为中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不同,中国就成了西方眼中的 “异类”。在这种外部现实情况下,中国必须积极地建设软实力,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二、中国目前建设软实力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也开始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建设。2007年中国官方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自十八大以来,软实力的概念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建设。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说:“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5]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出了 “文化自信”的概念,提出践行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对软实力的重视不仅体现在领导人的讲话和官方文件中,还体现在具体的落实政策上。孔子学院是中国建设软实力的重要项目之一,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形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政府对孔子学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孔子学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止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 (地区)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吸引了很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另外,中国对外援助也是中国进行软实力建设的项目之一。中国的对外援助为受援国发展工业、建设基础设施等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帮助,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在援助过程中,给受援国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受援国工人有机会与中国人在一起工作,加深交流,增进了解,消除对中国的误解,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推进中国软实力建设。除此之外,中国领导人在国际社会上树立的良好形象也展现了中国软实力。十八大以后,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创了 “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习近平主席上任后首次在会见外国人士时,就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一带一路”战略,其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等。这些行为为中国领导人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增光添彩,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的 “和”观念。

尽管中国的软实力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软实力建设方面仍然差强人意,中国建设软实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种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理念和价值。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接受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建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基础、历史文化都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中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难以让西方国家接受。虽然习近平主席引经据典地提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承认文化的差异性,但只有文化的差异性,没有一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理念价值,就难以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影响力。

第二,中国虽然有建成软实力的基因,但中国却没有把这一基因发展好,即在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软实力方面存在着不足。这其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中国民众普遍存在对中国文化不自信的想法。俗话说 “缺什么补什么”,习近平主席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 “文化自信”,正是因为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存在着文化不自信现象;其次是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最后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能力不足,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渠道有限。

第三,在具体向外推行软实力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载体是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的绊脚石。中国的孔子学院和海外企业是中国向其他国家展示形象的重要载体,但是有些载体并没有发挥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作用。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对外投资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中国的海外企业管理经验并不那么成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与当地民众和政府之间产生矛盾,这对中国软实力的发挥就会产生阻力。与此同时,在发挥国家软实力影响力方面,NGO(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传播文化价值理念,促进民间社会的交往,增加不同国家之间的了解。但是在中国,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专业能力,NGO的发展进程缓慢,导致能够提升中国软实力的载体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是缺乏的,从而阻碍中国软实力的发展。

第四,虽然目前中国的声音在国际社会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听到,但是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仍然不够,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力度仍然不够,目前既有的国际制度大多数还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约瑟夫·奈提到 “制度体系能增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2]15虽然中国近几年一直提到要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提出 “中国方案”以及贡献“中国智慧”,但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影响力上,中国参与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中国目前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是不匹配的,这种现象也会阻碍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三、《孙子兵法》的 “五事”思想

《孙子兵法》全文6075个字,最核心的思想都汇集在 “五事”上。五事为: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1]3虽然只有五个字,但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却博大精深。

“道”是指上下一致,顺应民心,即 “上下同欲者胜”。[1]21“道” 是 “五事” 的根本, 也是决定一个战略能否取胜的根本。 《孙子兵法》中的“道”指的是在战争中,胜利的关键取决于哪一方的政策更顺应民心,符合民意。而中国软实力建设之 “道”就在于中国有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理念和价值,国际社会大多数民众也肯定和支持中国的理念与价值。

《孙子兵法》很重视 “天”和 “地”的条件,认为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 广狭、 死生也”,[1]3这就显示出 “天” 和“地”的客观条件对战争取胜是非常重要的,同样适用于中国当前软实力的建设。“五事”思想中的“天”和 “地”原指作战时天气状况和地理状况,这些都是客观条件,对于中国软实力建设,这些客观条件可以理解为是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拥有的资源。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人才也是备受重视。“五事”思想中的 “将”主要强调要选贤任能,要发挥人才的作用。 《孙子兵法》认为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1]34在战争中,要善于选择人才,形成有利于自己的战局,那么对于中国软实力建设也是如此,要善于培养能展现中国良好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的 “良将”。

《孙子兵法》中 “法”原指军队中的法制,如部队的编制、将领的职务与职责、军队的供应管理等,这些都属于制度规定的范畴。在战争中,如果这些制度完善,就能够使部队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应用于中国软实力建设上,中国应积极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推动国际秩序更趋合理,并借助于这样的国际秩序,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影响力。

知道 “五事”思想,然后看事物发展是否符合这一思想,就知道一个战略是否能够成功。前面已经论述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现状,从 “五事”思想就可知道中国当前建设软实力面临的重重困难:缺乏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 “道”,没有建立一种受国际社会接受的理念和价值观;没有利用好自身所处的环境,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成功地转化为软实力;缺乏传播中国良好形象的 “将”,中国在一些国家推行软实力的载体没有树立良好的形象,没有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没有建立有利中国建立软实力的 “法”,当前存在的国际制度、国际规则很多还是之前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中国应立足于软实力建设的现状,扬长避短,汲取 “五事”的思想,提升中国软实力。

四、“五事”思想对中国建设软实力的启示

首先,借鉴 “五事”思想之 “道”,建立起国际社会认可的理念和价值。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应在建设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共性,这是中国对外展示中国软实力的基础。由于中国和西方政治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在西方国家看来,中国的理念和制度缺乏吸引力,这成为发展中国软实力的一个局限。当前中国应致力于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创新与宣传,增加吸引力,使其他国家和民众能够认可中国理念和制度。著名学者丁学良认为政治公正是中国软实力的成长之道;丘进认为体制的自我封闭影响了软实力的提升;陈小鲁认为软实力最重要的是修内而抚外。[6]156,178,199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提升软实力之道就在于国内的理念和制度创新与发展。因此中国只有在国内做好自身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的发展,建立增强中国软实力之 “道”,才能促进中国软实力的发展。

其次,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软实力,并积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建立中国软实力之 “天”和 “地”。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将丰富的资源转化为软实力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一挑战,中国应该加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建设软实力的基础和根源,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中国才能提升软实力;在积极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丰富中国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拓宽交流途径,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交流,让其他国家的民众感受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中国可以通过继承本源,吸收外来,加强交流,利用好自身环境和外在的环境,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吸引各国民众,增强中国软实力。

再次,培养能够展现中国良好形象、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建立软实力之良 “将”。目前,中国软实力投射的载体主要有孔子学院、海外企业等。孔子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 “良”将,在传播中国文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继续大力发展孔子学院,让其发挥持久的影响力;中国的海外企业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增强中国软实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用中式思维做事,应该换位思考,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展现中国人知礼、讲礼、尊礼的形象;此外,中国还应拓宽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渠道,积极发展中国NGO,给他们提供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培养公民自治文化,加快中国NGO的发展进程,必可成为提升中国软实力之良 “将”。

最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增加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成为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建立中国软实力之 “法”。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的崛起使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周边国家感到了威胁,开始对中国形象进行恶意攻击,因此中国只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积极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增加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让其他国家重新认识中国,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展现中国良好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因此,未来中国应积极主导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目前,由中国倡导的 “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16年G20峰会也在中国成功举办,2017年初在达沃斯论坛上中国表现出的勇于担当精神,都为全球化的发展增添了信心,体现了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应当利用好这一机遇,积极为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和制度做出应有的贡献,让其他国家感受到中国的魅力,从而提升中国软实力。

提升软实力是中国的一个战略目标,只有在“五事”思想都具备的条件下,才有成功的可能性。遵循这一发展规律,采取积极的措施,改进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不足,促进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增强中国软实力的影响力,最终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1]骈宇骞,王建宇,牟虹等译注.孙子兵法·孙膑兵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约瑟夫·奈.软实力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约瑟夫·奈,王缉思.中国软实力的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06).

[4] 门洪华.中国软实力的评估报告 (上) [J].国际观察,2007 (02) .

[5] 习近平: 提升软实力 讲好中国故事 [EB/OL].http: //news.xhby.net/system/2014/11/30/022759569.shtml, 2014-11-30.

[6]丁学良.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 [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7]毕秋.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的话语流变及历史启示 [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05).

关键词:中国;软实力;《孙子兵法》;“五事”思想

D820

A

2095-7238(2017)06-0101-04

10.3969/J.ISSN.2095-7238.2017.06.023

2016-05-22

本文为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新中国外交决策机制变迁研究”(14BGJ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鹿风芍

猜你喜欢

软实力孙子兵法中国
《孙子兵法》组歌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大全》开始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