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研究—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为例
2017-04-11张婷婷
陈 健,张婷婷,李 媛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6)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研究—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为例
陈 健,张婷婷,李 媛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6)
将培养优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专业教学为基础,挖掘创新能力,培养创业意识,形成社会创新创业的推动力。本文旨在分析提出专业与创新创业相融合的研究与见解。
创新创业;专业教育;融合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提出《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教育改革的高度,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明确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3]。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研究的意义
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类院校,它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创新性内涵要求越来越高,以往企业重视员工的技术水平,现在更加重视技术迁移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可见,作为高职院校在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变化的要求,结合学科的专业特征、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特征的角度出发,以学科专业教育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中,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利用技术特长进行创业,以及解决后续企业运营等综合性问题的人才。基于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既有创新创业高素质和专业技能创业能力的创新性技能型人才[4]。
2 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调研
对山东省20家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创新创业调研。分不同角度和侧面,调研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结构,总结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与不足,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和专业相融合做好铺垫。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很高,八成高职生对创新创业有兴趣,其中有意愿从事创新创业的占三成,五成的同学有创业计划,但是只有很少的同学有创业经验,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良好的社会关系以及缺乏市场洞察力等创新创业必备的素养,希望在学校学习期间能接受到针对性的培训,尤其对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更感兴趣。因此对学生进行与专业相融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迫在眉睫。
3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
3.1 普适性创新创业教育
不管学什么专业都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因此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均应开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创新创业教育让所有学生接受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坚实稳固的知识、技能、体质基础。
普适性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将其纳入公共必修课。相关课程应采用递进式,一步一步渗透创新创业普适类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5]。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挫折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就业择业和创新创业品格。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创新创业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如法律知识、金融知识等,还应包含了与创业实践活动相对应的社会知识,如礼仪知识、交际知识等,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基础性的认识。
3.2 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对于有意愿且有创业潜力的学生,应该开展专业岗位创新教育。通过与具体专业教育相结合,开展创新能力锻炼所具备的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能过进行岗位创新创业,继而开创自己的事业。
专业创新教育应重设专业课程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与此同时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专项训练课程,如企业认知、创新创业项目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训练的项目应该与专业行业专家共同研究和开发,通过专项项目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战性,让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6]。例如高分子专业采用对实践教学施行职业体验、项目综合实训、创新创业专项实训、顶岗实习“四级递进”式教学模式:以职业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熟悉企业,认识岗位,明确目标;融单项技能,综合技能的实训于课程体系中,注重核心技能的培养;项目综合实训课程把校企共同开发的项目综合实训和项目拓展实训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到企业去,进行实际项目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从而实现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与企业实际需要对接,最终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对于理论教学课堂则完全模拟化工企业生产的一个缩影,从生产线上的原料的选择和分析、产品合成的方案设定、产品合成与后处理、产品性能检测、产品包装整个运作过程清晰可见。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诸如产品或者团队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激情,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3 线上线下相融合,以专业项目基础的创业实践能力培养
对于有强烈的创业欲望的敢于创新和勇于挑战的学生应开展精英式的教育。通过专业训练和专项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从创业计划到创业项目逐步走上创业之路。
培养精英式、创业实战性人才,需要依托专业相关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有潜力的创新创业人才进行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培养,因此教学模式需要采用线上与线下综合教学以及社团、孵化园等多种开发性的实践平台应用。
理论教学课程上开设如管理学、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选修课。而这些选修课的内容,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合理融合。开设“KAB”、“SIYB”专业度较高的培训课程,同时开发线上和线下课程。线下教师教授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并采取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而线上则需要利用网上资源和合理搭建”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生创新创业学习平台。平台中一方面集成大量的课程资源和讲座辅导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一方面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实践活动、项目成果展示等方式开展线下课程[7]。
实践方面,从每学年递级式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技能培训三项比赛,经过三项大赛的洗礼,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则可以开展创新创业实战训练,入驻基地进行企业孵化。
实践平台一: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为目标的大学生专业社团。
社团由学生负责日常运作和管理,学校与合作企业提供硬件环境,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社团的主要日常功能分别是:
(1)为本专业技能大赛选拔和培养参赛选手。通过各级竞赛、团队协作、思想碰撞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勇气,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进行长期的项目设计和运营,一方面通过产品研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产品运营让学生体会创业的过程和乐趣。比如本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的长期研发项目多功能肥皂和亚克力制品,已经通过校园实体店和线上运营开始盈利。
(3)以教师研发项目或课题为载体开展创新性活动,社团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项目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践平台二:校企共建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开展创新创业实战训练。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就是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分岗位模拟或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以提高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增强岗位的适应性。在这个实训实践环节,采用合作企业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将学习小组转化为模拟公司,模拟公司由3~4个人组成,分别在销售、采购、生产、财务以及CEO等岗位上进行定岗训练,不同小组代表不同的企业进行争夺市场的竞争,从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自己的岗位职责。
实践平台三: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园
孵化园中配有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辅导,并且与计算机教师开发项目运营软件继而通过软件模拟企业管理、产品运营等创业过程。除此之外,校企联合研究开发创新创业孵化项目,以社团竞赛选拔出的高质量学生全程参与到整个研发过程中,体会真实的创业路程,为后续自主创业打下最坚实的基础[8]。
总之,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扑面而来的时代,企业以及社会都更加重视人才的技术迁移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些都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实现的。打造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创业体系,使教育从创新创业的特色变为底色。结合专业与行业特点、特色开展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有效的相结合,培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是行业企业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kjs_2011jh/201203/t20120315_172765.html.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moe. 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505/187212.html.
[3] 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与教育, 2016(10):76-79.
[4] 孙 平,孙丹丹.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山西科技,2014,29(1):104-106.
[5] 宋之帅.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4.
[6] 吕 楠.基于项目驱动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34):177.
[7] 赵 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5):59-63.
[8]魏银霞,黄 可,郭 庆.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14-17.
(本文文献格式:陈 健,张婷婷,李 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研究—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为例[J].山东化工,2017,46(7):185-186.)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Such as the Major of Polym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ChenJian,ZhangTingting,LiYuan
(Yantai Engineering&Technology College,Yantai 264006,China)
To combin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professional teaching, explore innovation ability, develop their consciousness, and form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social innovation busines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and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and insigh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2017-02-20
陈 健(1981—),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高分子材料。
G642
B
1008-021X(2017)07-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