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供给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公平

2017-04-11陈秋怡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公平供给

陈秋怡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以供给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公平

陈秋怡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结合非常密切,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但职业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问题。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探讨促进职业教育公平的对策,是一条可行路径,但尚缺乏相关研究。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要立足于促进需求侧与供给侧协调共振,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等,进而促进教育公平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批优秀人才。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公平;路径选择

一、引言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改革”,强调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教育领域中,也存在结构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供需不匹配。职业教育又在教育结构中处于短板,结构性问题突出,正可以运用“供给侧改革”来化解。关于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供给侧改革”,国内已有不少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方面,关注如何将“供给侧改革”运用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池淑琴(2016)提出,应通过改革推进结构调整,从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出发,矫正供需结构错配,为经济发展提供会计人才保障。[1]章振周和何晓琴(2016)提出,职业教育亟需从供给侧出发,解决未来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建构起螺旋上升且与之相对应的蓝领、灰领、金蓝领“2+2+2”培养模式。[2]曹家谋和崔新有(2016)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和人才培养品质工程,要从宏微观结合视角一体化设计多元多层次融通的“3+X”人才培养模式。[3]

另一方面,是关注如何将“供给侧改革”运用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王乃国和杨海华(2016)提出,在职业教育供需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要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落脚点与抓手。[4]林惠玲和林子华(2016)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正视并着力解决当前困扰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构建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挑起培养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所需的大批高技能人才的重担。[5]徐晔(2017)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多主体精准分析并努力精准预测需求,拓宽入口以扩大供给总量,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准确对准需求,推行“双证书”制度和优化人才出口。[6]

供给侧改革所要解决的最本质问题是结构性问题。既有相关研究侧重于将供给侧改革运用于分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体系构建,尚缺乏运用于职业教育公平性问题研究。职业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既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从理论层面看,很多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对职业教育领域内的结构性问题和教育公平性问题却少有研究。从现实层面看,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不公平现象和结构性问题日益显著,对职业教育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加强职业教育公平是促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保障。针对于此,本文运用供给侧改革探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公平性问题。

二、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必要性

供给侧改革最初是针对经济领域所提出的战略方针,但经济改革必然影响教育改革。供给侧改革这一战略方针,不能局限于经济领域。

(一)供给侧改革的理论逻辑

供给侧改革有深厚的理论支撑,最主要就是萨伊定理、拉弗曲线和里根经济学。这些理论主要源于供给学派(supply-side economics)。[7]萨伊(Say)、拉弗(Laffer)和里根(Reagan)是供给学派代表人物。

1.萨伊定理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是供给学派的鼻祖,他提出了“萨伊定理”(Say’s Law),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8]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第二,市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因此不会出现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生产过剩,只会个别部门暂时出现这种现象;第三,货币只是流通媒介,商品买卖不会脱节。[9]萨伊定理所倡导的经济政策以不干预与放任自由为特征,主张打破垄断,减少税收和管制,强调市场的绝对主体地位,主张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供求均衡。

2.拉弗曲线

1974 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Arthur Betz Laffer)为了说明只有通过减税才能走出“滞胀”的困境,即兴在餐巾纸上画出一条抛物线即“拉弗曲线”(Laffer Curve)。“拉弗曲线”表明,当税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总税收收入不仅不增长,反而开始下降。因为税率太高,会削弱企业的积极性,企业便撤资缩减生产,政府的税收将减少。[10]所以政府要保持适当的税率,这样才能保证较好的财政收入,只有在税率达到一个最优值的时候,政府的实际税收才是最高的。美国经济学家裘得·万尼斯基(Jude Wanniski)将这种新办法命名为供给侧管理(Supply-Side Management),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侧管理相对应。

3.里根经济学

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是第40任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在执政期间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以供给学派的减税和放松管制来应对经济停滞问题,主张通过减税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减少国家对企业和经济活动的干预,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激活市场机制,实现自由贸易。[11]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和里根经济学都从供给侧出发来研究经济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的重心不是减税和放松管制,而是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提高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职业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供给侧改革在经济学领域已有较多研究,很多学者也表明在经济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在教育领域中进行供给侧改革。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应用供给侧改革有很大必要性。

我国的教育结构是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的组合和比例构成,合理的教育结构能够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和和社会发展。从供给侧来看,我国教育结构有很多问题,基础教育没有达到优质均衡发展,缺乏多元化和多样性;高等教育受众面不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办学质量有待提高;成人教育办学功能弱化,不同院校层次差异大等。

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侧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沿海及发达地区出现“民工荒”,但在中西部和相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却供大于求;[12]多个地区出现“技工荒”, 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给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缺乏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是重要原因之一;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缺乏职业再教育。这都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问题和发展水平问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领域实施供给侧改革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职业教育对教育公平的诉求

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是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但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公平缺位现象突出。这不仅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完整性,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有着强烈的教育公平诉求。

(一)职业教育公平

职业教育公平,不仅是对职业教育自身价值的肯定,是职业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平稳增长的恒久动力,是人们发现自我、发掘潜力和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1.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一个很宽泛、很难界定的概念,从不同立场和不同时代背景出发,会对教育公平产生不同理解。随着教育和社会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教育公平的实质和核心是对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和调整的标准、价值和平等与否的判断和评价。[13]

2.职业教育公平

职业教育公平既包括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也就是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职业教育对个人具有公平性;也包括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公平,也就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能得到相同的对待和社会认可。[14]进一步而言,职业教育公平包括三方面涵义:第一,人们拥有平等地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对选择职业教育持认同和不歧视态度,尊重每个人发展的差异性;第二,处于不利处境的群体在获得职业教育上具有补偿性;第三,相比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能获得相同对待和社会认可,得到同等待遇和发展机会。

(二)职业教育领域的不公平问题

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不仅限制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还制约着职业教育对社会公平的促进作用。职业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制度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是教育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的成本高于普通教育,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的成本比普通教育通常要高出153%。[15]但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经费投入不足。以2005年到2011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为例,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在逐年递增,但一直未高于普通教育经费投入,仅与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大体持平,与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还存在很大差距。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中成本较高的一种类型,其经费投入的不足和不公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

2.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比较封闭,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系统,内部的高等层次没有与它的中等和初等层次衔接好,缺乏灵活的专职生升学和转学制度,未能疏通专职生的升学和转学通道,不能满足专职生在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升学和转学需要。就以高职生升学为例,虽然有专升本的政策和通道,但缺乏自主选择高校和专业的自由,招收大专层次的高职毕业生的本科院校很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其升学需求。而且在现行制度设计中,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之间未能有效地衔接好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和学业评价等。

3.社会认可度低

受传统文化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等次,处于次等地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对城里人而言,接受职业教育和从事体力劳动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对农村人来说,接受职业教育能获得谋生的本领,可以改善生活,但社会地位并没有提高。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倾向于接受普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生才接受的教育。同时,如今的用人单位都在追求高学历,根据筛选假设理论和信号理论,用人单位虽然事先无法得知劳动者的生产率,但根据教育状况可以判断他的生产能力。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中认可度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四、以供给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公平的路径选择

要解决职业教育领域中的不公平问题,就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实施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的质量出发,推进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实现职业教育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

(一)需求侧与供给侧协调共振

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争取实现需求侧和供给侧这两方面协调共振,推进市场需求和人才供给的良性互动。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实现就业为导向,紧随市场需求发展和变化,将专业供给与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从源头上保证各职业院校紧跟时代步伐、紧随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学生学习的权利,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根据市场化原则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改革职业教育的专业招生制度和生源配置方式,推进职业教育的分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选拔模式,政府统筹管理,学校多元录取,学生自主选择。

(二)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就是要适应当下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相应地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专业布局,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促进人才供给链和经济产业链的无缝隙对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新职业、新需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职业教育要顺势而变,各职业院校应灵活设置并定期调整相关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比如,各职业院校应该取消一些不再适应时代要求的、连续几年招生不畅且就业困难的专业,增设一些紧缺且急需的、与国家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紧密结合的专业,诸如云计算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等适应时代需要的专业。[16]这些专业的调整和结构的优化,既要紧密结合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交叉,又要力争满足新时代和新技术的需要,切中时弊,推进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

(三)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运用供给侧改革,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深化职业教育结构性调整,形成满足时代要求、生产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开放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要努力实现职业教育内部的高等层次与它的中等和初等层次的无缝隙衔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灵活衔接,实现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之间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和学业评价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制定灵活的职教生升学和转学制度,疏通职教生的升学和转学通道,助其实现根据自己意愿和志向在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升学和转学。同时,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以升学为目的,更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契合产业的发展和升值。

(四)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变革。职业教育如何紧随时代步伐,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促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亟待研究的课题。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和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来改造传统教学,引进推行STEAM学习、深度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等,促进深层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推广使用3D打印、可穿戴设备和VR(虚拟现实)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仿真实训系统和教学软件,替代现场学习中危险性或困难性高的专业和复杂行动。构建区域性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应用、共享和交易中的效率并降低其成本。

[1] 池淑琴. 以供给侧改革推进职教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J]. 经营管理者, 2016(35).

[2] 章振周, 何晓琴.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的三层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J]. 职教论坛, 2016(08).

[3] 曹家谋, 崔新有.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3+X”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2016(04).

[4] 王乃国, 杨海华.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划[J]. 职业技术教育, 2016(24).

[5] 林惠玲, 林子华.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供给侧改革”[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2).

[6] 徐晔.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06).

[7] Robert E. Lucas. Supply-Side Economics:An Analytical Review[J].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0,42(2).

[8] Alice H. Amsden. Say’s Law,Poverty Persistence,and Employment Neglect[J]. 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Capabilities,2010,11(1):57-66.

[9] 吕昌会. 论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兼论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和微观经济学的产品分配净尽定理[J]. 经济评论,2004(01).

[10] 郝硕博. 拉弗曲线探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00(06).

[11] Niskanen W A,Institute C. Reaganomics:an insider’s account of the policies and the peopl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36.

[12] Deng Z M. Study on the Coincidence between Specialty Struc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Zhuhai[J]. Vocational & Technical Education,2013.

[13] 张应强,马廷奇. 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J]. 教育研究,2002(12).

[14] 褚宏启,杨海燕. 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J].教育研究,2008(01).

[15] 牛征. 我国职教资源配置的分析与国际比较[J]. 职教论坛,2002(01).

[16] 许静. 创新发展的“马铃薯学院”——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发展纪实[J]. 实践:党的教育版,2009(06).

编辑:李学迎

C913.4

文章编号:2095-7238(2017)03-0090-04

10.3969/J.ISSN.2095-7238.2017.03.016

2016-11-27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三维主体体制对高等教育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DIA13031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公平供给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人工智能视阈下教育领域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框架
公平比较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教育领域传统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以人教学习网电子教材教辅为例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