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有关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研究综述

2017-04-11胡子怡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3期
关键词:哲学价值观价值

杨 威 胡子怡

国内有关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研究综述

杨 威 胡子怡

当前,价值观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对国内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重视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在哲学价值论、德育学、比较文化学、比较教育学等领域形成了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近年来也形成了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方面的直接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理论问题、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价值观、国外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理论与思潮、有关国家与地区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观教育国别研究的广度、信度和深度,不同国家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总体性研究等方面,仍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价值观教育;国外;研究现状;进展;问题

当前,价值观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对国内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重视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从学术史的发展看,近代中国人在 “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外来的价值观念,很多有识之士对中西价值观从文化层面进行比较、反思。 “德先生”与 “赛先生”这些舶来的价值观,也成为国人艳羡和推崇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建国后一段历史时期里,价值观教育被赋予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国外价值观以及价值观教育的学术研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国外学术思潮的解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国内人学、价值哲学、比较文化学、比较教育学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很多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对国外价值哲学、价值观教育思潮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心来,价值观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复兴的态势,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出台了各种推进价值观教育的计划、举措,价值观教育也成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涌现出一大批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成果。中国的理论界与学术界,既需要关注当代中国价值观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也必须关注世界范围内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系统了解与分析当前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现实状况与总体特征,从世界的视角来审视本土的问题,积极吸收与借鉴外来的有益养分与经验,从而做到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一、有关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基本现状

从整体上看,与西方相比,我国学术界就价值观教育问题开展集中而系统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相对较少,围绕着价值观教育进行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更显得较为滞后。从已出版的专著与发表的博士论文来看,以 “国外价值观教育”作为关键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网络查询系统中进行检索,得到的结果为 “0”,再次以 “价值观教育”作为关键词检索,得到文献共1222部 (篇)。经过对每一篇文献的仔细梳理,发现与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直接相关的专著、博士论文仅有10余部(篇)。这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有关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的现状。但是,与此间接相关的理论成果还是比较丰硕的。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在价值哲学、中西价值观比较、价值观教育等领域形成了很多理论成果,为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众多学者在哲学价值论、德育学、比较文化学、比较教育学等领域里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等领域里的有关成果,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与参考。

第一,哲学价值论的相关研究。

价值观问题是哲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价值哲学凝聚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人们对价值观问题思考的思想精髓。在对国外价值观教育进行国别研究和借鉴研究时,必须从哲学尤其是哲学价值论中汲取哲学智慧和养分。我国学者在价值哲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系统研究,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一般理论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指导。王玉樑的 《当代中国价值哲学》一书系统回顾和研究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发展情况,对西方百年价值哲学发展的状况和中国古代的价值哲学观点进行了分析。①袁贵仁的 《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从哲学的层面探讨了价值与价值观、价值与真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并且还论述了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问题。②

研究国外价值观教育还必须系统地了解国外价值哲学的源流与现状,并上升到比较哲学的高度进行审视与批判。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国外价值哲学的译介、评析及对中西价值哲学的比较研究方面推出了很多研究成果。由冯平主编的 《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 (四卷本),内容涵盖德、奥、英、美24位哲学家的价值哲学代表作,从先验主义路向、经验主义路向、心灵主义路向、语言分析路向四个角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现代西方价值哲学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反映了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精华,对于了解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哲学基础具有重要价值。③江畅在 《比照与融通:当代中西价值哲学比较研究》一书中,就价值哲学中最核心的价值观以及现实的价值问题开展了中西比较研究。④王玉樑在 《论当代西方价值哲学理论困境的深层原因》一文中对西方价值哲学理论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⑤贺来在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一文中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重视角对价值信念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⑥

另外,还有学者对价值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⑦,对国外哲学家的价值哲学思想对于价值教育的启示问题进行了探讨⑧,这些研究都为从哲学角度审视国外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不同视角。

第二,各国价值观及其比较研究。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各国价值观进行了多维度、多学科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各国价值观之间的比较研究。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德意志民族的价值观问题进行了研究⑨;有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对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建设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以及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⑩;有学者就全球化语境下的东亚价值观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⑪;有学者从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的角度,对德意志人、俄罗斯人、印第安人、朝鲜人、阿拉伯人、吉卜赛人等各民族的文化风习、性格特点包括价值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与研究⑫。

我国著名伦理学家唐凯麟主编的 《西方价值观丛书》包括 《第四条思路——西方伦理学若干问题宏观综合研究》 (杨方著)、 《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 (卢风著)、 《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研究》 (金生鋐著)和 《上帝与魔鬼——西方善恶概念的历史嬗变》 (黄振定著)四本著作。⑬这套丛书分别从不同的问题视阈,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对西方价值观进行了综合研究,对西方价值观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富有开拓性的学理探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中外学者,对世界各国的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跨文化研究。该中心出版的 《价值观维度:跨文化的动态体现》一书,着眼于跨文化价值观维度,收录了出自美、加、中、澳、德、日、希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者之手的16篇代表性论文,分别从价值观的框架与维度构建、汉文化价值观体系探索与对比以及其他各国或各地区价值观的识别与对比等角度,探讨了价值观的基本维度与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不同价值观的成因与演变等重要课题,揭示了价值观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⑭另外,该中心出版的 《价值观研究的框架: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基础》一书,讨论了如何在文化与跨文化的视野下开展价值观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问题。⑮

这些成果对于了解各国价值观的现状,从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伦理学以及跨文化的角度丰富了我们思考其他国家价值观问题的理论视角,对于研究各国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三,教育学领域里的相关研究。

价值观教育的研究需要有来自教育哲学的深层思考。很多教育学者从教育哲学的层面对价值观教育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就对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教育功能作了深刻的时代反思。对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等偏离价值的教育倾向进行了深刻批判。鲁洁、朱小蔓、王坤庆、叶澜等教育学者对此都有系统的阐述。⑯

在德育学领域,与国外价值观教育有关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的译介与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国外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理论的研究,并推出了大量译著。其中谭松贤翻译了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的 《价值与教学》⑰,詹万生等人翻译了加拿大学者克里夫·贝克的 《学会过美好的生活》⑱。这些译著对于了解国外较具代表性的价值观教育理论流派具有重要价值。在对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与评析方面,戚万学的 《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⑲、袁桂林的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⑳对当代西方主要的价值观教育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评析。其二是对国外德育的国别研究与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视野的拓宽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对某国或某一地区的德育发展进行具体的国别研究或区域研究的成果日益增多,国别之间的比较研究也逐渐推出。就国别研究而论,出版了对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道德教育研究的专著㉑,其中都涉及到这些国家的价值观教育问题。就区域研究与比较研究而言,檀传宝主编的 《当代东西方德育发展要览》重点选择了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某些国家或地区德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中,对其价值观教育的有关问题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㉒吴奇程等人着重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中小学道德教育与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㉓,王小飞则着重对各国公民教育的范型、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㉔。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国外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教育学尤其是德育学领域里的相关研究,对教育中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教育问题进行了直接探讨,有关国外德育思潮、德育实践的比较研究为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四,有关我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国内价值观教育研究对于开展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借鉴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形成了很多的理论成果。石芳的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书,揭示了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㉕连保军的《冲突与重塑——后WTO时期的价值观建设》一书就 “入世”对于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此情境下开展价值观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㉖刘济良的 《价值观教育》一书,结合多元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后现代主义时代背景,论述了当今青少年价值观中的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生命价值观、科学价值观、环境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提出理解性、对话性、共生性、境界超越性和实践性等教育原则,并介绍了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和国内价值观教育的经验。㉗

近年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术论文数量也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㉘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开展中外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借鉴研究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定位。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形成的经验、成果、优势进行研究,有助于增强比较研究中的理论自信和批判意识,而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存在的短板、问题的研究,能够为我们开展国外价值观教育的借鉴研究提供问题意识和研究指向。

第五,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直接研究。

如前所述,目前国内对国外价值观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 (包括博士论文)在数量上不多。其中以某一国家价值观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有4篇,分别为杜禾的 《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主流价值观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杨飞云的 《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 (河南大学,2012年)、邱琳的 《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 (武汉大学,2010年)、安钰峰的 《美国价值观澄清理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这些论文主要以英、美为主要研究对象国,对相关的价值观教育理论、中小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流价值观、公立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等作了专题研究。郭世聪的博士论文 《儒耶价值教育比较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将东方的儒家价值教育与西方的基督教价值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跨文化的价值教育比较研究方面较具有代表性。吴亚林的博士论文 《价值与教育——价值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设有 “国际价值教育思潮”一节,对世界范围内的价值教育思潮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在相关的专著中,比较集中地对国外价值教育进行专门研究的有杨超的 《当代西方价值教育思潮》、林滨的 《全球化时代的价值教育》。 《当代西方价值教育思潮》以英美等英语国家为例,对20世纪末以来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价值教育思潮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考察了价值教育思潮兴起的表征、背景、原因、嬗变历程、理论特点、实践策略等,试图形成对当代价值教育思潮这一教育现象的立体性观照,借此思考其对我国价值教育的启示,具有开拓视野、借鉴经验的意义和价值。㉙《全球化时代的价值教育》以全球视野和时代意识,探讨了价值教育的时代境遇与追求,在对价值教育中西沿革与嬗变梳理的基础上,对价值教育的本体进行了理性的审视,展开了对价值教育的焦点与矛盾分析,厘析了意识形态与价值教育的关系,探讨了当代中国价值教育的内容与途径,力求对价值教育的时代建构与发展趋势作积极的探索。㉚这两部专著都超越了国别研究的范畴,对国外 (主要是西方国家)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总体性研究,并且以中国问题为主要关切,展开了一定的借鉴研究。

在发表的论文方面,以 “国外价值观教育”作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仅得到16篇论文。以 “美国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96篇,以 “新加坡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31篇,以 “澳大利亚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16篇,以 “英国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12篇,以 “日本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8篇,以 “德国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7篇,以 “法国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5篇,以 “韩国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3篇,以 “俄罗斯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1篇,而分别以越南、老挝、古巴、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价值观教育进行关键词检索,得到的结果为0篇。由此可见,仅从与国外价值观教育直接相关的论文文献总量看,数量较少;在为数不多的论文中,研究对象国又集中在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从论文的呈现方式看,大部分是以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也有少数是以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的形式来呈现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某些侧面㉛;从研究领域的选择看,多是集中在外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研究上,涉及到军队、家庭等社会层面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较少㉜。在研究的论题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各国价值观教育历史的研究㉝;(2)各国价值观教育实施与运行机制的研究㉞;(3)国外价值观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㉟; (4)各国某些具体价值条目教育的研究㊱; (5)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研究㊲; (6)对各国价值观教育特点的研究㊳; (6)各国民族、文化与价值观教育关系的研究㊴;等等。从研究的重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㊵; (2)各国主流价值观教育的研究㊶; (3)各国共同价值观教育的研究㊷; (4)国外价值观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研究㊸。

二、有关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体来讲,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第一,对价值观以及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如何理解价值观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表现形态、内在结构、本质内涵、发展规律,如何把握本国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基本现状,如何看待本国价值观与其他国家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差异与相通之处,这些问题都需要上升到价值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高度,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外比较研究来进行解答。这些看似“形而上”的问题,实际上是价值观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既在价值哲学中进行了较为集中的探讨,也散见于比较哲学、比较文化学、比较伦理学、比较政治学及其他学科中。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文化哲学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中西比较哲学的研究不断深化,有关价值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的研究机构纷纷成立,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比较研究中的价值观问题予以关注并形成了理论聚焦,这些都为开展中外价值观比较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参照。另外,学者们对价值观教育基本理论问题,比如对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外延、原则、内容、方式、途径、载体等问题的探讨,对于开展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弄清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进行国别研究、比较研究、借鉴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国外学者善于从伦理学、宗教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视角来开展对价值观教育的一般理论研究,具有开阔的学科视野和丰富的学科内涵。国内学者则更多地是从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观察价值观教育,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取向。这两种研究的结合和相互借鉴,将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价值观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为开展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

第二,对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价值观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国别研究与比较研究。

一定的价值观构成了一定国家、地区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背景、主要内容。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必须首先了解这个国家与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的 《菊与刀》一书,对大和民族的文化性格和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成为二战后美国制定对日政策包括在日本推行公民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参考。㊹因此,对不同国家、地区的价值观进行具体的国别性研究,是把握其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尤其是对其进行科学评析与借鉴研究的重要条件。在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尤其是在对各国文化性格、民族精神、国民性等相关研究领域中,对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价值观都有着相应的描述与研究。近年来,很多研究机构与学者都推出了国外价值观研究的系列译丛与专著,对西方人的价值观、不同种族的价值观分别进行了刻画与考察,相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交流机构也举办了致力于促进不同价值观之间沟通与对话的学术论坛与交流活动,也有学者就东亚价值观、中西方价值观比较的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这些都为我们了解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文化背景和核心内容,开展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有效进路与重要参考。

第三,对国外价值观教育主要理论、思潮与研究动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与评析。

一国思想家、理论家、学者在价值观教育研究方面所形成的代表性理论与主要思潮,是该国价值观教育实践的理论反映。我国学者对这种理论反映作出再反映,把握其基本理论特质、演进脉络和发展趋势,并对此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与把握,是形成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理论认知的基本途径和必要条件。近代以降,西方很多思想家、教育学家,如德国的赫尔巴特、李凯尔特,英国的休谟、亚当·斯密,法国的卢梭、涂尔干等人,在价值观教育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思考。20世纪,出现了很多在价值观教育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的学者,比如美国的约翰·杜威 (J.Dewey)、 科尔伯格 (L. Kohlberg)、拉思斯 (L.Raths),英国的威尔逊 (J. Wilson),加拿大的克里夫·贝克,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等,形成了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分析理论、价值反思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代表性理论。进入21世纪,很多国际知名的道德教育学者,比如美国的托马斯·里克纳 (T.Lickona)、凯文·莱恩 (K.Ryan),英国的莫妮卡·泰勒 (M.Taylor)、马克·霍尔斯特德 (J.M.Halstead),澳大利亚的大卫·阿斯潘 (D. Aspin)、特伦斯·拉瓦特 (T.Lovatt)等,出版了大量有关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著作、研究报告与系列丛书。国内从事道德教育、公民教育、比较教育以及相关研究的学者,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流派、主要学术观点、研究动态也进行了翻译、介绍、评析。这些对于我们把握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谱系、学术动态,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四,对有关国家与地区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展开了多领域、多方面、多学科的调查与研究。

随着国内价值观教育实践的深化和理论研究视野的拓展,尤其是国际学术交流的推进,国内学者有机会到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交流访问、学习进修甚至开展相关的项目合作,这就使得他们能够近距离地深入当地,对其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状况进行具体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学者们针对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里的价值观教育,从基本理念、主要原则、核心内容、方法途径、载体手段、效果评价、运行机制、师资培训等不同方面,对不同国家与地区 (主要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教育的实施与运行情况,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是开展国别研究的重要依据。

第五,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借鉴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也有一些学者开展了国外不同国家价值观教育之间以及国内外价值观教育之间的比较研究。对某些地缘接近、文化同源、价值观念趋于一致的国家与地区 (如东亚各国或欧洲各国)或某些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截然不同的国家与地区 (如亚太地区与欧美地区)的价值观教育展开比较研究,从而发现其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归纳总结不同国家与地区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共同的发展趋势。比如美国著名学者卡明斯(W.Cummings)就对亚太地区的价值观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我国学者也有关于 “亚洲四小龙”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这些针对不同国家与地区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是对国别研究的深化,有利于形成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总体性认识。还有一些学者将我国的价值观教育与相关国家 (如美国、新加坡、日本等)的价值观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三、有关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以上进展,但是,既有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尚待深化研究的空间。

第一,有关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有待探讨。

如何开展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国别研究与比较研究,即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是决定国外价值观教育是否具有科学性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具有科学性的前提性问题。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国,如何确立观察视角和研究视角,如何开展跨国别、跨文化的实地调查与研究,如何合理与有效地运用各种研究工具与手段,如何开展比较研究与借鉴研究,等等,这些具体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都缺乏较为专门、深入的探讨。这就造成了制约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瓶颈。

第二,价值观教育国别研究的视野与广度有待拓展。

当前,我国学术界不仅在价值观教育国别研究成果的总体数量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研究 “赤字”,而且在有限的成果中也存在着国别选择的不平衡现象。对于某些国家与地区 (比如美国、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国家)的研究相对较为集中,而对于其他国家与地区 (比如前苏联、朝鲜、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中南美洲、非洲与中东地区等)的研究又相对缺乏,使得研究中的多样性、多态性、丰富性不足,尤其是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开展价值观教育这一问题,我们还缺乏第一手的研究资料。这可能存在着语言能力、交流渠道、外交关系、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拓展价值观教育国别研究的广度,弥补对相关国家与地区的研究空白,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价值观教育国别研究的信度与深度有待加强。

当前有关价值观教育国别研究的成果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研究较多,而实地调研较少。在理论研究中,基于大量第一手资料所展开的研究较少,建立在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经验性材料基础上的研究更少,更多的是依据翻译甚至转译而来的间接文本进行研究,这就使得研究的真实性、客观性、有效性成为一个问题。一部分研究成果存在着简单移植、随意拼凑和堆砌资料的现象。即使是基于第一手资料和直接经验的研究,也存在着过于注重文本研究、线性描述的倾向,仅停留在对某国价值观教育浮光掠影式的研究层面上,难以进入其文化传统、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深层机理与内核中进行深度挖掘与阐释,呈现其价值观教育的立体图景。

第四,不同国家价值观教育之间的比较研究有待强化。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更谈不上借鉴。比较研究是开展国外价值观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重要途径。而由于受到上述国别研究短板的制约,在各国价值观教育之间开展比较研究就显得尤为困难。在极为有限的研究成果中,也多是对同一地缘条件下、同一文化传统下、同一社会制度 (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同国家或地区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而对不同社会制度 (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价值观教育进行跨文化、跨地区的比较研究的成果显得尤为缺乏。这就使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更多地显现出 “点状分布”的特点,较难形成 “点”、“线”、 “面”逐渐延伸与扩展的格局。

第五,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总体性、借鉴性研究有待深化。

由于受到国别研究、比较研究成果产出数量尤其是质量方面的制约,当前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总体性研究、借鉴性研究现状令人担忧。如何在国别研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对当前世界范围内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基本态势、主要特点和内在规律的整体性认识,如何基于这种认识对我国价值观教育在世界价值观教育总体格局中的基本方位及发展方向进行理性的审视与思考,如何以这种整体性认识为背景对我国价值观教育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比照与反思,从而实现科学评价、树立自信、取长补短、借鉴吸收的目的,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目前,对国外价值观教育作总体观照、总体评价、总体分析的研究极为稀缺,在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的借鉴性研究中也存在着浮泛空洞、缺乏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注释:

① 王玉樑: 《当代中国价值哲学》,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 袁贵仁: 《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③ 冯平: 《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 江畅: 《比照与融通:当代中西价值哲学比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⑤ 王玉樑: 《论当代西方价值哲学理论困境的深层原因》, 《西部学刊》2015年第10期。

⑥ 贺来: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 (英文版)2009年第3期。

⑦ 胡为雄: 《价值哲学的研究方法检视》,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 2期;何云峰:《从价值哲学到价值科学的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⑧ 高洁: 《杜威价值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教育新探索》, 《教育学报》2014年第4期。

⑨ 冯亚琳等: 《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⑩ 周文华: 《美国核心价值观建设及启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

11 孙伟平: 《价值差异与社会和谐——全球化与东亚价值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 邴正主编: 《世界人氏血脉书系》,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3 唐凯麟主编: 《西方价值观丛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 顾力行等: 《价值观维度:跨文化的动态体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15 顾力行等: 《价值观研究的框架: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6 参见鲁洁: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和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王坤庆: 《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叶澜: 《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17 [美]路易斯·拉思斯: 《价值与教学》,谭松贤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 [加]克里夫·贝克: 《学会过美好生活》,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9 戚万学: 《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0 袁桂林: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 参见陈平: 《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许桂清: 《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周洲: 《20世纪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朱永新:《当代日本道德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学风: 《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 檀传宝主编: 《当代东西方德育发展要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3 吴奇程等: 《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中国沿海地区与亚洲 “四小龙”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 王小飞: 《比较公民教育:范型与变革》,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5 石芳: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6 连保军: 《冲突与重塑——后WTO时期的价值观建设》,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 刘济良: 《价值观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 参见张志丹: 《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金伟:《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综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1期。

29 杨超: 《当代西方价值教育思潮》,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0 林滨: 《全球化时代的价值教育》,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1 杨静云: 《美国政治观、价值观教育掠影》, 《思想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毓民: 《法国、德国政治和价值观教育情况概览》,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3期。

32 徐初波: 《美国海军核心价值观教育体制概览》,《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周殷夏: 《从两本手册看英国陆军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33 吴倩: 《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2期。

34 葛春、李会松: 《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实施及对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1期;卢艳兰: 《论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保障机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4期。

35 参见李潇君: 《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 《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葛春: 《美国大学价值观教育课程探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36 参见陈卓: 《新加坡 “尊重”价值观教育研究——基于小学 〈好品德好公民〉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教育学报》2016年第3期;陈卓: 《新加坡 “关爱”价值观教育研究——基于小学 〈好品德好公民〉教科书的文本分析》, 《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 5期;刘宏达:《论德国的善良教育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2期。

37 谭再文: 《价值观与未来——美国几种主要价值观教育方法简析》, 《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4期。

38 葛春: 《美国公立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2期;杨茂庆、严文宜: 《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其实现途径》,《外国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

39 参见上官莉娜: 《多元文化、世俗性与价值观教育——法国中小学复设 “世俗道德教育”课程解析》,《比较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王璐、王向旭: 《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英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转向》, 《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第9期;李小红、靳玉乐: 《新加坡儒学价值观教育:历史、经验及启示》, 《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1期;许适琳、于伟:《寻回民族价值的支点——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探寻》,《外国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

40 参见范树成: 《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 《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张陟遥、戴玉琴: 《核心价值观教育范式问题探析——以新加坡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9期;周斌、陈延斌: 《美国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

41 马健生、孙珂: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英国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探析》, 《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王鹏: 《新加坡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年第12期。

42 王凌皓、张金慧: 《新加坡中小学 “共同价值观”教育探析》, 《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43 参见高峰: 《国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12期;殷凌霄: 《从英国青少年教育隐患看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期;彭建国、周霞: 《论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启示》,《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5期;李欣怡等: 《国外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及其当代启示——基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3期;王汉林等: 《国外高校价值观教育状况及启示——对国外及来华人士的调查报告》,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13年第5期。

44 [美]鲁斯·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责任编辑 刘龙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思想政治教育根源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CKS043);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D64

A

(2017)03-0025-08

杨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胡子怡,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猜你喜欢

哲学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菱的哲学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