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视阈下中国推进中拉关系的路径考量
2017-04-11靳利华
靳利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 涉外法政学院,天津 300204)
民族主义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政治因素。它对国家间关系的发展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制约。它的积极性会促进国家间关系的良性、友好和互利发展;它的消极性也会阻碍国家间关系的顺利发展。“民族主义事实上已经向我们表明,人们是有可能克服对其亲近和熟悉的人的偏爱而把陌生人也纳入其道德宇宙的。关键之处在于,不能把扩展道德宇宙的这种努力停留在民族层面,当我们扩展到民族边界时,不要丧失继续扩展道德宇宙的热情。”[1]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在中拉国家关系的发展中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趋利辟害,求同存异,利用民族主义的正面功能推动中拉关系在新世纪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主义范畴下中拉国家的共同历史使命
“民族主义主张每个民族都有权力拥有自己的、由该民族成员治理的民族国家”[2]中国和拉美国家都属于第三世界,是发展中的国家,有一些共同的历史经历、民族情感、政治诉求、发展经济的任务等。“遥相辉映的灿烂文明,历经苦难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记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强烈愿望,中拉之间拥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共同的使命感。”[3]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民族主义拥有一些珍贵的共同属性。
一是中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在现代国家的建立中发挥着政治号角的作用。中拉国家的建立是一个同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斗争相同一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中,民族主义把本地区的民众团结起来,不分种族、语言、宗教、阶级立场,他们同舟共济、同仇敌忾,改变民族被外来力量压迫、欺辱的命运,建立自主、自立、自决的现代国家。
二是中拉国家的民族主义社会运动一般都扩展到广大的农村并形成巨大的声势。中拉民族主义是为了唤起全体民众的共同意识,从历史传承、民族一体的未来命运出发,在现代社会的处境里认定本民族的身份,不是单纯的复兴,“而是旨在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创立现代国家。”[4]这种民族主义内部蕴藏着强烈的民族情感而不断丰富、更新和塑造着新的全民社会,构建新的历史进程,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因素。
三是中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在历史进程中都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延续性。中拉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大都发生在社会公认的民族危亡关头,国内旧的政府被认为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利益而不具有对民族主义运动的领导权,重建具有独立性的新政府使得民族主义运动具有了国际和国内的双重政治使命。中拉国家在民族主义运动的推动下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民族主义对创立国家后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政治独立等提出新的要求,这需要焕发民族主义的创造精神,推动全社会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民族主义将为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是中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在国际上对自身国际地位更加敏感,取得国际平等地位的期望和国际意识也更加强烈。由于殖民地历史地位和反殖民独立的经历,中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后对独立后民族国家的国际地位非常重视,希望改变历史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国际身份和国际地位。因此,追求国际公正、国际道义成为拉美国家民族主义的新使命。
二、拉美国家民族主义的新特性
21世纪,拉美国家民族主义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作用下,拉美国家民族主义表现出二元属性。它既要维护民族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民族特性,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追求本民族的全球现代化。拉美国家民族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表现出新的特性。
1.政治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维权意识:齐头并举
拉美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由于发展不平衡而加剧,族民与国民的身份在国内出现分裂,促使本民族政治独立的民族主义由此而生。21世纪民族主义政治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保护,还有公民权利的维护;社会发展目标与国家民族利益结合,或种族主义、国家主义、军国主义融合的各种民族主义,其中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政治法律制度等逐渐增多。“墨西哥的民族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求得生存的本能。自墨西哥革命以来,每一届政府都费力地支撑着民族主义的两个支柱:对内强化民族特性,对外强调独立性。”[5]民族主义的政治功能是以维护民族国家利益为核心,“包括构成民族国家的各种要素,即国家疆域、政府和国民、内政外交主权、政治意识形态和制度模式等方面的保护体系”[6]在全球化过程中,民族主义的政治保护功能不断得到加强。无论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所带来的各个行为主体的多样化,还是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同主体的复杂化,具有主权属性的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最基本行为主体。从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方面看就是维护民族国家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利用民族主义政治属性这一强大的统治工具,更好的为政权统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民族国家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当始终以全体公民利益为基础的,民族主义则是公民对国家利益及自身利益保护而体现出的一种意识形态,积极的民族主义在政治方面所表现出的是理性的保护民族国家及全体公民的利益,因此,民族国家在制定国家政策或民族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到大多数公民的利益,并为公民的利益提供有力的保障,这样民族主义在政治方面的积极作用才可以更好的运用到国家建设当中。拉美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功能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2.发展经济与维护环境:协同并重
在国际经济秩序中,拉美国家的经济利益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经济利益的对立与冲突尤为明显,为了在不平等的国际秩序中谋取本国的经济利益,民族主义的经济性尤为突出。国内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由于历史上的发展政策和西方国家的残忍掠夺而遭到严重破坏。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民族主义经济属性突显出来,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经济发展成为每个民族国家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争取和维护本国的经济发展也就成了各国政府捍卫其国家利益的首要任务,以经济属性为基础而展的外交成为各国对外政策的显著特点。拉美民族主义在经济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就是更好的维护本国的经济权益不受他国侵犯,强有力的保护本国经济。同时,保护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也就是说贸易保护成为了各国民族主义经济功能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贸易保护应建立在合法、合理、公正的层面;同时,要减少各国在对外投资中所遇到的投资产业对外歧视的现象,减少带有垄断性质的跨国公司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本国资源环境的破坏。总之,拉美民族主义的经济属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十分强势,对本国资源的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有力地保护了本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资源主权。
3.文化传承与外来思想:容纳共存
民族主义的文化属性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对本民族的强烈认同感,积极的文化民族主义更多的强调理性的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有效的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民族主义的文化功能可以促进本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强盛等。因此,民族主义的文化属性体现出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更在于强调一种对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民族凝聚力的有效传承,表现出的这种向心力及归属感是一个民族在今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最为重要的是要确保和维护一套相对自主的具有民族特征的公共制度安排,以便特定的民族文化能够公开地得到表达和扶植。”[1]拉美国家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极力摆脱对西方思想观念的依赖与束缚,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本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和灵慧,提出具有地区统一意义的美洲主义。拉美民族主义对他族文化具有容纳精神,在拉美地区众多国家之间形成了彼此文化的交流和共享,包容并吸纳其它民族文化在拉美地区形成了良好的传统。
三、遵循民族主义原则推动中拉关系发展
“民族主义要求在国际关系中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独立自主的发展,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而民族国家的普遍化使各民族国家在主权上取得了平等地位,使任何霸权和战争都成为不合法。”[7]民族主义基础上的合作要求超越民族自利主义,实现民族利益的平等。民族主义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拉美国家民族主义是以“民族”为精神符号、动力和目标,它既是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运动,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为此,中国应该遵循民族主义的独立、平等原则,立足在民族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积极扩大与拉美国家在多层次多方面的沟通、交流、协商和合作,推动中拉关系的新发展。
1.政治沟通是前提与根本
拉美国家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独立意识,中国要格外尊重和重视。“尊重其他民族的自决权还意味着,要把其他民族视为能够对其作出的决策——关于资源使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的决策——承担责任的主体来对待”[8],民族平等是双方交往的前提与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就是双方坚持彼此的尊重和独立,这种平等不会因民族的富强或贫困、人口数量的多少而不同。
中国与大多数拉美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是不同的,中国要与拉美国家加强政治领域的合作、理解与交流。中拉论坛的成立,中国领导人在中拉关系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中拉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拉美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内涵为中拉政治关系提供了合作基础。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政治沟通与政治互信。
中国应利用外交原则的基本一致,推动双方高层政治交流。拉美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区域,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和发展是中国的战略内容之一。拉美国家的政治局势多变、政治环境复杂、政治制度模式多元,这些对中拉政治关系的发展是一个严峻考验。拉美国家民族主义中的独特政治内涵——不干涉原则和独立主权,为中拉政治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合作基础。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与拉美国家的政治民族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双方共同一致的政治原则可以促进双方关系的深入发展。
中国应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政治交流框架。国家领导人定期的会谈机制是双方政治交流的良好平台。国家领导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双方的政治理解和信息交流。此外,还要开展更多形式的政治交往和互动活动,“中国与拉美党际交往形式日趋多样,领域不断拓宽,政治引领成效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拉美政党希望同中国共产党开展机制化交流,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也在双方党际互动中不断迈上新台阶。”[9]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拉美国家政治交往的频率,使双方政治交往成为新常态。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应升级与拉美国家政治交往的国际合作空间。
2.经济互利是基础和动力
中国与拉美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双方共同的任务,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消除贫困、造福人民。中国应进一步全面了解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资源优劣,从双方互利共赢原则出发,制定经济合作的框架、机制、领域和份额,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制定具体发展规划,合作项目。政府是火车头,企业是发动机,人才是助燃剂。拉美国家民族主义的经济思想强调保护本民族资源和发展民族经济,为中拉经济合作提供了基础。“中国与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不仅平等互利,更是相互依赖,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10]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开放、包容、合作和共赢的力度,推动双方持续共同发展。
中国应开发对拉美经济合作的新领域。长期以来,局限于中国与拉美处于相同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双方的经济合作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突破发展模式相似和经济结构相近的瓶颈,寻求合作的新空间和经济增长点是中拉经济关系发展的新引擎。新世纪的中拉国家都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经济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国要将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助推对拉合作的新亮点。
中国应构建经济合作新框架机制。不论是从全球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来看,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还是比较有限的。中拉城市经济合作论坛、“1+3+6”合作框架的建立,为中国推动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合作机制,中国在推动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应建立更多灵活、多元的机制,与拉美国家共同开发挖掘双方的经济资源和市场空间。
中国应建立专门的中拉国家经济合作机构。拉美国家与中国关系发展的缓慢和不稳固制约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全面深入的经济合作。与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相比,中国在拉美国家的影响与合作还是有着很大不足和差距。中国可以建立官方、民间、官民共建的多元专门机构,对拉美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详细、全面、深入的研究,促进双方之间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3.文化交流是纽带与桥梁
拉美国家民族主义的文化功能推动了拉美国家现代文化的发展。在美洲,他们在与其他民族居民杂居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主义倾向,在文化上养成了开放和外向的性格。这种文化功能不仅有利于拉美国家内部的交流,也有利于拉美国家同外部的交流和对话。这种开放性格使得拉美国家民众易于实现同其他民众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对中国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思想基础。
中国应积极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赢得拉美国家和人们的理解。同时宣传介绍拉美国家民族文化,形成中拉民族文化的互相交流、相互借鉴。“所有形式的民族主义,不管是自由主义还是非自由主义的,都必然包含着某种文化的要素,这种要素在一个国家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中,在这些制度借以发挥其功能的共享语言中得到了体现和加强。”[1]拉美国家的开放性有助于它们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应在拉美国家加大媒体的宣传、影视作品、中华武术、杂技、京剧等戏曲的出国表演;泥人、剪纸、中国画等载有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各种途径和方式走近拉美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拉民族文化“交流常态化”应成为双方关系发展的主流趋势。
中国应推动与拉美国家教育教学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拉美地区的15个国家建立了35所孔子学院和10个孔子学堂,这些为中国在拉美地区传播中国文化,推动拉美国家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途径。总体上说,拉美国家的孔子学院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中国应加强其建立与发展。互派留学生是一个双赢的互动方式。中国应加大对拉美国家留学生来中国的数量,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便利的留学服务,促使拉美国家的青年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加强对中国的认识。在科学研究合作方面,中国应提供尽可能多的研究经费促进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增强科学研究合作意识,提高研究水平和项目合作,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发展。
中国应增设专门性研究机构和部门,形成规范机制,加强对拉美国家的全面、具体、深入研究。目前,中国对拉美国家的认识还是有限的,不论是国情研究、实时报道还是风土人情等都是有限的。中国应该通过政府和民间,组织和个人,正式与非正式的等多种渠道增进双方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国还可以通过开办文化年的活动促进双方的交流,增加双方文化团体互访活动、相互举行文化活动,促进旅游、留学、职员之间的频繁来往。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的成功开启以“‘请进来’和‘走出去’作为两大主线,将通过举办演出、展览、论坛、电影展映、图书节、经典互译等多类别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中国文化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同时也向中国民众介绍拉美优秀文化艺术,通过文明互鉴增进中拉友谊。”[11]中国将制定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机制促进双方之间各种人文活动和社会项目,促进双方关系的良性发展。
中拉关系的发展中理解是关键,政经是支柱,人文是保障。“未来的中拉关系,中国输出的将不仅仅是资本,还输出国家形象、传统文化等。”[12]在民族主义的共识下,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渠道,助推中拉关系在新世纪取得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科克-肖·谭,杨通进.没有国界的正义: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M].重庆出版社,2014.20;107;104.
[2](美)诺曼·里奇,时殷弘.大国外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05.1.
[3]新华社新华国际时评.安第斯山脉见证中拉关系新跨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11/26/c_1119996521.htm.
[4]J.HUTEHINSON,A.D.SMITH.Nationalism[M].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50.
[5]ALAN RIDING.Distant Neighbors:A Portrait of the Mexicans,Alfred A[M].Knopf New York,1985.19.
[6]陆灵华.全球化进程中政治民族主义的嬗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1):97.
[7]庞中英.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J].欧洲,1996.25.
[8]MILLER,DAVID,M.WALZER.Pluralism ,Justice,and Equalit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95.108.
[9]新华社墨西哥城7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裴剑容,崔元磊.综述:政党交流推动中拉关系迈上新台阶[EB/OL].http://news.xinhuanet.com/asia/2017-07/18/c_1121338965.htm.
[10]中拉经济调整催生更多合作机遇(经济参考报)[EB/OL].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50522509358370.html.
[11]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绚丽绽放[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3/25/content_5058152.htm.
[12]郭存海.中拉经济关系“新思维”[EB/OL].http://www.guancha.cn/GuoCunHai/2015_06_17_323649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