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赏识的目光看学生

2017-04-11莫艳伦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真棒眼光闪光点

莫艳伦

学生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和影响。如何看待学生,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教师学生观的核心内容。一个老师怎么看待学生,也就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将影响着老师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比如,你把某个学生看得一无是处,认为他只有缺点而没有优点,你就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用挑剔的目光注视他,甚至用有色眼光去对待他,你就会觉得他一无是处。其实,人的存在,并不是纯粹的,所谓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现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的学生观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这就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一、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自信心的金钥匙

赏识导致成功,人性之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谁也不是为了挨骂而活着,不要说单纯活泼、积极向上的孩子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就是我们大人也都愿意和赏识自己的领导、同事一道工作。“赏识”是一种肯定,教师的赏识是学生充满自信地走向成功之路的内驱力,赏识能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适时的赏识犹如赛场上的呐喊加油,使人精神振奋。勇气倍增。赏识能够产生正效应,赏识是成功的前奏。“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使学生得到 尊重,心灵受到启迪,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树立其自信心,鼓励其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实践的产物,创新的结晶,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辩证法。每个班级,总有优秀生与后进生,他们在智力上有聪慧迟缓之分;在体质上有强弱之别;在品行上有洁白瑕疵之差……总之,千差万别,千姿百态,不会清一色,正如我们的手指各有长短。作为老师,如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二、赏识教育让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发现。我认为这话说得有道理。生活中,學生们总时时刻刻在有意无意地展现自己的优点,关键是我们老师是否能用发现的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一声热情的帮助是助人,一句理解的安慰、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善意的谎言都是一种美,一次有创意的尝试,一次习作获得成功……只要作老师的能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很美,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你赏识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老师的成功。

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从外乡转来的学生,他由于智力较低,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成绩差,我看他的学生报告手册,自从上三年级后,几乎每一次语文考试都不及格。当我懂得赏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后,我决定在他身上尝试。我先在班里进行默写古诗比赛,我发现两首古诗中,他写得正确的字只有十多个。我把他叫到跟前询问他为什么只写得正确十多个字,他低垂着脑袋,涨红着脸,两手不知所措地搓来搓去,不肯说话。我沉默片刻,用极柔和的语气说:“字不全写对没关系,从你默写的情况看,可以肯定你是背出来了用功了。不会读、不会写的字老师来教你。”他抬起头,看到我的一张笑脸先是露出惊讶的神色,随后显得轻松多了。我先一个字一个字认真教他读古诗,待他读熟后,我又逐字一笔一画教他写。其实,当我惊奇地发现他学会一个生字竟用不到一分钟,而且写得很工整时,我不禁称赞“哎呀!你真棒,这个字这么复杂你学一下就会,而且写得那么漂亮。不错!”他脸上立即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过后,我又抓住时机,在班里不断地表扬他。以后,他学习更认真了,上学期期末考试,他的语文考了63分,他特别开心。他的父亲在路上遇到我时,也很激动地说:“老师,多亏你的表扬、鼓励,使我儿子有了不小的进步,我打心里感谢你。”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深深感受到: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位学生的长处,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对孩子的赏识,就像温暖的阳光和煦灿烂,让学生在老师的如春风细雨的教育中逐渐成长。

三、赏识教育离不开教师的精雕细刻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由于学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个体,其心理、思想、道德的发展很不平衡,也很不成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蹴而就,更不能恨铁不成钢,拔苗助长,而是耐心细致、精雕细刻、不厌其烦、循循善诱、不怕反复、坚持培养成才。只有赏识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情绪化,才可能有长期和真诚的鼓励,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自信。鼓掌与喝彩是开发学生创造性力的催化剂。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教师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满意的点头,热烈的掌声,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鼓掌与喝彩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在一定场合,教师的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场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

所以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善于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进步乃至失败,及时给予良好的引导,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那样我们对学生就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我们就能创设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为他们一步步地走向成功铺路架桥。一份赏识,一份真爱,用“你真棒、你真行”这样的甘霖,用教师爱的心雨浇灌孩子们长成参天大树、朵朵芬芳的繁花吧!

猜你喜欢

真棒眼光闪光点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文不加点
今天真棒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刮目相看
Dare to stand out
自食其力的感觉真棒
我真棒